关于读表工具在供电企业基层班组推广使用的研究
2017-03-16张野
张野
摘 要:在基层班组内部,设计自己的读表工具,对无法显示的电子表、表内被做了手脚的电子表进行表内部数据读取。文章探讨如何帮助用电检查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电量损耗,向精益化管理迈进,去增强用户信任度,提高企业形象。
关键词:读表工具;无显示电表;窃电时间
前言
对于表计无法显示的电子表,用电检查人员几乎都是依赖厂家进行读取表内数据,但问题是,往往送表验表的时间要比较长,少则1个星期,多则一个月,这严重影响了用电检查人员的办事效率。如何才能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还有,按照《供电营业规则》规定“窃电时间难以确定的,时间按照180天来计算”,可事实是有的用户窃电时间不止半年,多偷的电量就那么算了吗?而我们看似有依据的按照180天,窃电者就真的心服口服吗?我们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有没有这样的一套工具,能解决上述问题呢?
1 通过读表工具,可以有效的解决读表时间长、窃电时间不确定而导致的问题
1.1 读表原理图
1.2 主要功能
实现表内信息的采集。通过485通讯接口和一个转换器,将电脑和表计连接,借助读表软件读取表内数据。其中包括电表记录的表码、电压、电流及开盖记录等数据。
2 改善流程
2.1 旧的读表流程
2.2 新的读表流程
2.3 旧的处理方案计算流程
2.4新的处理方案计算流程
通过改善流程去掉表计传送环节,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精确窃电时间,减少电量损耗,减少“不确定”,让谈判变得有底气,增强用户信任度,提高企业形象。
3 创新目标
3.1 每年将送厂家验表节省的时间不低于400小时*人次。
3.2 每年按精确窃电时间而挽回的电量损失不低于20万kWh。
4 竞争优势分析
4.1 创新性
一方面该项目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创新,《供电营业规则》规定“窃电时间难以确定的,时间按照180天来计算”,这应该有它的时效性,当时的表计几乎都是机械表,相应的技术不支持,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很多电子表都已具备了很多新功能,如开盖记录,它可以记录下表盖被打开的具体时间。而我们的电表正常情况是不允许开启的,这个时间可以成为我们判断窃电时间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我们习惯了按照“规则”做事,以致现在仍更多采用180天来计算。另一方面,减少了依赖性。更多人一提到电表内部故障,更习惯于找厂家。但是,厂家并没有在基层班组,找厂家的过程往往要浪费很多时间,我们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这种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4.2 价值
该项目将更多的“不确定”变为了“准确”“严谨”,是公司精益化管理的一种体现;同时,该类做法在与用户谈判过程中,用户接受程度高,对企业形象提升也有较大帮助。
4.3 效益
该项目具有投入少收益大的优点。投入方面:软件,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读表软件,无需再次开发;硬件,信号转换的设备几十元便可以买到,笔记本电脑可以共用一台,以便现场携带方便。效益方面:对于窃电时间比较长(超过半年)的用户,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查处,减少损失。
4.4 竞争力
该项目的主要竞争力是理念的创新,摒弃依赖心理,打破常规思维,向提升效率迈进,向降低损耗迈进,向精益化管理迈进,向提升企业形象迈进。
5 推进计划
从实施进程、成果体现、展示平台、推广渠道等方面,说明创新项目的推进计划。
5.1 实施进程
前期准备、设备组建及调试、设备应用。
5.2 成果体现
一是减少表计约送厂家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二是通过掌握具体窃电时间,降低电量损失。
5.3 展示平台
软件需要在台式或者笔记本电脑上运行。
5.4 推广渠道
主要应用于营业部或营业所的用电检查班。
6 支持申请
6.1 成本估算
(1)軟件成本:由于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读表软件,经过电话咨询,多数厂家也愿意将软件共享,软件开发的费用基本可以省略;(2)硬件成本:按照市场价格,每套信号转换装置价格在几十至200元不等,可将成本控制在200元以内。电脑取自办公室公用的电脑,可兼用,无需重复购买。(3)人员成本:本项目主要由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支持申请暂无。(4)外部专家成本:邀请相关厂家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1000人/次*10人*次=10000元。 (5)累计成本:10200元。(该成本为一次性投资,后期复制扩展投资仅几十元)。
6.2 时间估算
5个月。
7 风险管理措施
从人员、技术、项目管理、经费使用、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7.1 厂家不同意将读表软件共享
预防措施:据了解,07规约出现之后,所有的电表厂商都是采用统一规约,读表软件具有互通性,旧表的读表软件已没有太大价值,且已沟通部分厂家,其愿意分享读表软件,会从经济价值、人力物力等方面与厂商沟通,尽量说服所有厂家提供读表软件。
7.2 软件不会用
预防措施:自主学习与邀请外部专家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对相关技术进行学习。
8 结束语
总结实践经验分析读表工具在基层班组中如何推广和使用:一是减少表计约送厂家的时间,去掉表计传送环节,提升工作效率。二是通过掌握具体窃电时间,精确到窃电时间,降低电量损失。从而增强用电用户信任度,提高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