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

2017-03-16李阳

祖国 2017年3期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民族复兴思潮

摘要:“九一八”事变虽然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并且还导致了民族危机变得愈演愈烈,但是其更对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虽然当时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政治背景和所擅长的专业都不尽相同,但是人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只要励精图治,就一定可以使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得以顺利的实现且长久持续下去。本文以“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仔细的探究和分析,以供后者能够有所参考。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 民族复兴 思潮

由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这段时间里,民族复兴思想正处于初期形成阶段,由孙中山令人振奋的“振兴中华”口号,到梁启超令人惊叹的“少年中国说”,再到各国粹派令人敬佩的“古学复兴”观念,无一不向人们传达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强烈渴望。民族复兴思想在五四青年运动期间得以快速发展,这段时间也是其关键发展时期,李大钊、孙中山以及梁启超等都表达出自己对“中华民族复兴运动”这个重要思想的支持。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复兴思想的推行以及传播热度到达最顶峰,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阐述其发展过程。

一、民族复兴思潮兴起缘由的研究

(一)“九一八”事变中的危机与转机

虽然“九一八”事变是产生民族危机的直接原因,但是其对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民族复兴”的重要理念在“九一八”事变后得以广泛传播,并且取得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成为拥有巨大影响力以及巨大潜力的新兴社会思潮。由于“九一八”事变后人们感受到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在这个的刺激下,使人民群众的国家荣誉感以及责任感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使“民族复兴”的积极观念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加强,这也正是长久以来“民族复兴”理念由原先只有少数人了解并支持到一举转变成强大社会思潮的最根本因素。

(二)“中华民族复兴”的正式兴起

“中华民族复兴”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才得到正式且确切的提出,并且其作为口号或者文章的中心内容得以广泛的宣传。正是由于“民族复兴”在最关键的时期得到了那时中国政治思想界和各个党派的共同支持的推广,才使得民族复兴这个重要理念即使是在抗日最艰苦的时期也没有消失,反而深深印在每个人的心中,从而致使“民族复兴”发展成庞大的新兴社会思潮。并且在“九一八”事变结束后,这种社会思潮也没有丝毫的减弱现象,在持续时间长达十多年之后,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潮终于覆盖了整个中华大地,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二、民族复兴思潮内容的研究

(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问题

即使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变得越来越严重,但是从那段时期的文章以及各项资料可以看出,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以及政治背景等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依然对民族复兴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其一定可以成功实现并且长久的持续下去。除了人们的极力支持以外,思想界认为中华民族可以实现复兴的原因还在于“严峻的挑战为我国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在那段时期所有的思想家们都认同“危机即转机”的积极观念,而这个关键的转机就是“中华民族或则从此陷入永劫不复的深渊,或则从此抬头而能渐渐卓然自立于世界各国之林”以及“中华民族的复生一定要努力把握这个关键的转机”等。其实中华民族拥有着实现“复兴”的条件,但能够在实践中完成由“危”到“机”的转变,只能够尽全力拼一把。倘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我国的发展必将突飞猛进,而我们民族的“复兴”与“重生”也指日可待。

(二)民族自信心问题

在对民族复兴的各个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民族自信心这个重要部分决不能大意忽视。如果人们群众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观念产生了共鸣,那么提升民族自信心一定会对复兴产生令人惊叹的影响。因为民族自信心的强弱与否,是国家能否击退侵略者、保卫国家以及实现复兴的决定因素。想要大幅度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就要汲取我国优良的民族精神以及传承在历史长河中我国依然保持着的生命的活力,进一步将我国民族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向人们推广和弘扬,增加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张君劢曾在文章中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大加赞扬和推崇,并且还特别嘱咐道在保持民族自身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还要对外来文化的优点进行学习和消化,决不能闭关锁国。正是这种冷静而有明智的观点,在民族复兴的思潮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观研究

中国共产党在对“民族复兴”的观点表达中,并没有直接的将“民族复兴”作为口号,而是将其转变为“民族独立”以及“民族解放”等间接的口号来进行表达,但是到了抗战后期由于想要实现国共合作,达到全民族共同抗战的目的,中国共产党也对“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使命表示认可,不讳言“中华民族复兴”这样的说法。关于“民族复兴”应该如何实现以及其实现的策略等重要决策上,中国共产党采取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复兴的主要标准。在民族危机到来且愈演愈烈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运用我国的优良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情绪将社会力量进行整合,合理维持社会秩序,对社会各个层次的群众进行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员。与此同时,基本上所有的社会阶层和各大集團也都携手联合起来做着同样的工作。由此,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逐渐形成。

四、结语

在“九一八”事变结束后,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就成为了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结合在一起的重要课题。探析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为复兴民族而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探究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内容对历史的发展以及演化起的关键性作用,在使得“中国梦”的内涵意义得以最大程度丰富的同时,还可以使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历史征程得以充实和完善,为我们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更加深刻的启示以及更加丰富的材料。

参考文献:

[1]郑大华.论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J].史学月刊,2015,(05).

[2]李晨升.“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复兴思潮研究综述[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3,(05).

[3]郑大华.“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J].学术月刊,2006,(04).

(作者简介:李阳,学历:本科,单位: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职称: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九一八相关问题。)

猜你喜欢

九一八事变民族复兴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国难期中学校应有的觉悟”——《厦大周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初中历史课堂求真意识培养策略——以《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为例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九一八事变”后学人对甲午战争的探究热潮(1931—1945)——基于学术心态的考察
九一八事变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