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能源和林业生态的结合与发展

2017-03-16密朝辉

现代园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林业生态

密朝辉

摘要:林业最有发展空间的地方是农村,农村也是林业发展的基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生活水平和林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我国目前的农村林业发展已经不再是多年前单纯以林业产业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发展,而是将可持续性发展和获取生态效益作为重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农村林业。因此,在研究农村林业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篇论文在阐述了林业生态作用和农村能源现状的基础上,又分析了农村生活需求建设与林业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促进林业发展的途径并分析了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能源;林业生态;结合与发展

1 农村能源与林业生态概述

1.1 农村能源

1.1.1 广义的农村能源。农村能源是指主要用于农村生活、生产的生物质能(沼气、秸杆、薪柴等)、太阳能、风能、地热、微水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1.2 狭义的农村能源。狭义的农村能源系指农村应用的能源。由于在农村既有能源消费,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和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也有能源主要是当地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因此,农村能源既包括外界输入的商品能源,也包括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广义的农村能源是指农村的能源问题,是对农村范围内的各种能源以及从开发(或输入)至最终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经济及管理问题的总称。

1.2 发展农村能源的重要意义

1.2.1 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今社会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农村的能源问题更为严重,农村的用电一遇到供电紧张就拉闸断电,农民买了电器也不能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适合新时期要求的新型农村能源,提高生活质量,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1.2.2 有利于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从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意义上来讲,这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按国家有关部门预测,2020年全国总能耗将达35亿标吨,从理论推算,农村在目前基础上需提高亿标吨以上的供应量。发展农村能源是体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

1.2.3 有利于促进农村卫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及时有效地处理大量的畜禽粪便,已严重污染了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成为农村的一大公害。通过加快农村能源发展,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沼气项目建设等,短期内低成本地改变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人居环境,阻断疫病传染源,使农村村容村貌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根本变化,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1.2.4 利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缓解农村能源短缺問题。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和生物质等能源,不仅使农村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通过改厕、改厨、改圈、改院等建设,把农村“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三宝”(燃料、饲料、肥料),实现了社会要生态,农民要致富的目标,促进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

1.3 林业生态

林业生态即根据林学、生态学以及生态控制论等原理,设计、建造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目的在于改善、保护与持续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 农村沼气建设和林业生态的关系

据一个典型调查显示:1个四口之家的农户烧水、做饭、取暖,除去利用秸杆、茅草外,1天至少要烧20kg以上的干柴,1年就要烧掉7300kg干柴,折算木材约9~14m3,相当于毁坏林地0.03~0.06hm2。以此标准推算怒江每年消耗烧柴5万m3,相当于毁坏1500~3000hm2林地,或影响封山育林4500~10000hm2。由于拾烧柴不是集中采伐,所以实际毁坏自然林地面积更大,后果更严重。

而沼气则是通过沼气池把多种有机物(农作物秸秆、杂草、人畜粪便、污水)在一定温度、水分和厌氧环境中经过沼气菌的分解而产生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据测算,一个10m。的沼气池所产沼气可保证6~8个月的照明、烧水和做饭,每年可节约薪柴2t,相当于0.23hm2薪炭林年生长量。新建1座沼气池就相当于保护O.02hn~林地。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烧柴和秸杆类仍然是人们主要的生活能源。农牧村地区能源结构性短缺,一方面制约着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滥砍乱伐。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既能为农牧民生活提供优质清洁燃料,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减少森林砍伐,促进农牧村经济发展,是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战略举措。

3 促进林业发展的途径和意义

近2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林业是一项循环经济体,具有较大的规模。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才能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可降解性和可再生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 林业发展的途径

新农村中的林业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不但要符合当地地区的需求,还要配合我国林业重大项目的发展,使林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促进农民精神水平的提高。

林业建设要有统筹规划,因为林业建设是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时刻结合城乡统筹规划,将林业建设纳入到城乡规划的进程中。在林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发展和提高农民的林业技能知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对于现代林业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使林业发展适应新农村的发展和需求;发展林业要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使农民在建设林业发展的同时,切身体会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对生态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3.2 林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林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因为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的稳步发展,改善了农村的面貌,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新时期的农业不单单只包含农业,同时还包含林业,譬如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农村发展林业的同时,会带动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3.3 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林业建设在新农村的建设作用就是建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改善原本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社会需求和林业生态功能的冲突,导致有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建设,完全不考虑人居环境,有时候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破坏生态环境,很大程度地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林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建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责任编辑 张芝)

猜你喜欢

林业生态
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研究(2)
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方式探析
探究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及对策
林业发展金融服务改革对林农营林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