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市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造景中的应用

2017-03-16韦春凤黄莹

现代园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乡土树种合理应用发展前景

韦春凤 黄莹

摘要:通过分析乡土树种应用的优势,阐明了乡土树种在现代城市造景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分析桂林市乡土树种资源及其应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园林造景中乡土树种的发展前景和合理应用。

关键词:乡土树种;园林绿化;发展前景;合理应用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注重城市建设时,也更加注重城市的绿化,城市园林景观的美化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已成为现代文明生态城市的标志,在树种选择上也越来越注重乡土树种的应用。桂林市在城市建设工程中合理地运用了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方特色城市植物景观。本文通过阐明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优势,分析桂林市乡土树种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特殊地位和可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改变现代园林建设中,重外来树种、轻乡土树种的不良现象,真正做到适地适树,使城市的植物景观成为当地的独特风景。

2 乡土树种的概念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优势

乡土树种是指本地区天然分布,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通过自然界的自然竞争后留存下来,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并能单独形成地方特色景观的树种,或是已被引种多年且在当地表现一直优良的外来树种。

与外来树种相比,鄉土树种自身具有较强优势。一是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桂花是桂林市应用频率高的乡土树种,病虫害少、树势生长旺盛是理想的行道树和园林树种。二是种子来源易,养护管理成本较低。乡土树种在原产区分布广泛,种子较易获得,就近采购,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不仅能降低建设初期的成本,还能降低后续的管理费用。三是对地区的生态安全起到保护作用。乡土树种在当地经过自然的优胜劣汰保存下来,不仅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还能协调于其他外来物种,保持植物群落稳定发展,具有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可见在园林绿化造景中,乡土树种的合理应用不仅能表现当地的自然风貌,体现城市的景观特色,还能增添景观色彩和绿化效果,营造完美的园林绿地景观。

3 桂林市自然环境和乡土树种资源

3.1 桂林市自然环境

桂林以山水甲天下,更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区的东北部,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形,海拔平均高度为150m。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不仅气候温和,长期无霜达309t,冬短夏长,并具有充沛的雨量和充足的光照,且四季分明,基本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8.9%。是以红壤为主的红壤土带,其酸碱度4.5~6.5,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可耕作性良好,是农作物高产区,而中黑色石灰土又适宜林业生产和旱地耕作,可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3.2 桂林市乡土树种资源

据初步调查,桂林市区应用的园林植物中,乡土树种共53科111属156种。其中豆科、木兰科、蔷薇科、棕榈科在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具体见表1。

4 桂林市乡土树种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桂林市从1998年开始经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现已形成以“两江四湖”环城水系绿化景观带为核心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截至2013年,桂林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68%,城市绿地率达37.54%,人均绿地面积达11.44m2,各项空气指标在全国位居前列。桂湖景区是一个以榕树,木兰,水杉,棕榈,银杏、雪松等乡土树种为主题进行建造的植物专类园,园中大量的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共100多种,乔灌木分别为3000多株和5000多株,珍稀植物、名树名花、完美塑造了独特的生态景园。

乡土树种在桂林虽得以有效应用,但个别主要道路绿化中乡土树种的应用比例小、品种单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外来树种轻本土树种的思想。是因人们对越少就是越高端的心理,觉得乡土树种没新意、不上档次,抛开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盲目地引进外来树种。二是设计中不了解乡土树种生物学特性。园林绿化规划中,设计者为了迎合领导一时需要的好奇心,有意地少用或是抛开乡土树种不用。还有就是设计者自身知识的缺乏,对植物习性不了解,不懂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地规划中的重要性。三是乡土树种规模化繁育研究欠缺。乡土树种资源的欠缺,市场的需求及人们心理作用三者紧密相连又相互影响,因人们心理作用都喜欢外来植物,导致本土树种需求小,所以至今都未形成一定规模的乡土树种繁育中心与出售市场,造成了需要时苗源不足,因而在园林绿化中很难大量种植。四是乡土树种的盲目性应用,其生态系统评价和研究尚未系统展开。城市是人工群落和自然群落构成的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群落,不同区域造成不同的气候、土壤、温度和适度等环境因素,与自然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野生环境下生长优良的当地树种在城市生态系统中长势不一定良好,要经过长期的引种训话实验,才能运用到城市建设中。透过乡土树种应用的差异性,不难看出,目前乡土树种应用的主要问题还停滞在简单的引进和繁育阶段,没有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导致了对乡土树种认知的缺乏。

5 乡土树种的应用前景及相应对策

5.1 乡土树种的应用前景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化的目的已从最初的美化城市景观和完善游憩阶段发展到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阶段。近年来,“近自然森林”的规划方法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计划和管理森林的模式,它基于从森林自然更新到稳定的顶级群落这样一个完整的森林发育演替过程来计划和设计各项经营活动,优化森林的结构和功能,永续利用与森林相关的各种自然力,不断优化森林经营过程,从而使受到人为干扰的森林逐步恢复的近自然状态的一种森林经营模式。把它运用在乡土树种的培育上,首先可以在容器内育苗,然后再模拟自然的群落环境,通过人工群落与自然群落的完美结合,不断丰富植物多样性,优化群落结构和功能,后期尽可能减少人工管理,让其遵循自然循环的规律,从而达到用乡土树种建造乡土森林的目的。目前这一方法在我国一些大城市都得到了初步应用,如上海的浦江生态林及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等。

桂林相关部门强调,为突出桂林山水城市的特色,要求以桂林乡土树种为主,对已驯化的外来树种加以适当的应用,并注意植物多样性的合理配置。针对这一硬性要求,结合桂林市乡土树种资源缺乏问题,桂林城市“近自然森林”的建设,可以选择目标树的经营模式。目标树经营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培育出高质量木材,提高生态效益和增加树木蓄积量的有效经营方式之一。根据近自然原则,第一步可以根据园林绿化设计的需要来选择目标树,例如可以选择树型独特或花色鲜艳的观赏树,并在目标树上做好标记,以便日后的长势调查追踪。第二步进行目标树种的空间释放,目的是给目标树种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即去除掉周边的竞争树种。最后就是考虑其未来的更新和修枝问题。

5.2 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对策

桂林的乡土树种资源丰富,得益于其优良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但乡土树种在城市建设绿化中的应用比例不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没有充分地挖掘本地乡土树种资源进行积极引种,并驯化同一区域内的植物资源。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桂林市自身对乡土树种资源的选择性需要,再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建立以周边生境条件较类似的乡土树种引进和驯化种植基地,以增加乡土树种的种类多样性。

二是针对城市绿化设计中,重外来树种,轻乡土树种的问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对各级领导和群众进行乡土树种知识的普及,统一各类人群的思想。

三是乡土树种规模化繁育研究欠缺,主要是乡土树种的投入研究资金欠缺,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后续的开发研究,导致乡土树种的规模化生产和研发处于停滞状态。针对此类问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对乡土树种资源的野生源进行优良性状筛选,充分挖掘适合桂林环境特点的乡土树种资源,并在大量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展开乡土树种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6 结语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要因地制宜,因树种植,在设计的理念上,灵活地运用乡土树种进行景观造景。同时要加大乡土树种的研发力度,努力跟进市场的发展,推动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合理应用,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责任编辑 张芝)

猜你喜欢

乡土树种合理应用发展前景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乡土树种与国外优良树种育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