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行路与感悟

2017-03-16耿守强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读书语文教育

耿守强

儿时好读书,家贫难致,搜遍全村儿才发现,只有人称“二先生”的一位性格怪异的风水先生家里有几本发黄的线装的用毛笔小楷手抄的“阴书”,一般人是没有机会看到的,只是在他的小侄把书偷出来炫耀时,我才有幸得见,里面的字大多不认识,也根本读不懂,只是觉得很神秘,继而对书的拥有者“二先生”更多了几分敬畏。听评书倒成了那个时期唯一可以享受的精神大餐。全村只有一位红花沟金矿工人的家里有一台半导体,每当晚饭过后,全村男女老幼,不约而同地来到他家,炕上、窗台上、地上、箱柜上全都坐满了人。评书开讲前大家海吹神聊,插科打诨,好不热闹。评书一开讲,满堂沉寂,鸦雀无声。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刘兰芳的《杨家将》等至今犹在耳边,他们那演说并重、静动互存、神形兼备、绘声状形的演说至今让人回味无穷。那时对评书的痴迷,不亚于现在的人们对手机视听的酷爱,但不同的是,那种透着芬芳的泥土气息、浸着浓浓乡情的草根阅读,带给人们的不是伤害,而是农忙后的轻闲和精神的惬意。

上初中后认识了金庸,迷上武侠。《射雕英雄传》成了我们课上、课下,甚至被窝里爱不释手的书。尤其是电影《少林寺》播出后,更是把武侠热推向了高潮。谁会想到,我这样一个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竟也一时兴起,下自习后躲过值周老师的检查,猫在漆黑的教室里,跟着我们班的“池大拳师”练起了拳脚。但为了临近的中考,那种热情很快被一摞一摞的卷子盖得严严实实,连忙里偷闲的工夫也很难觅到。

到师范学院后,卸去了书山苦攀的重荷,有了更多的读书时间,也有了更丰富的读书资源,却一时间被都市的霓虹带走了读书的心情。值得庆幸的是,那时我結识了一位才华横溢却又个性十足的我们校刊编辑部的辅导老师杜老师。与杜老师的相处,让我真正领会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美好和“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妙。那一时期我的思想也正处在一个叛逆期,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戴厚英的《人啊人》,这些揭露人的劣根性的文字,让我痴迷上瘾,读起来不仅解渴,而且解恨。遗憾的是,那时我还不认识卡耐基,还没有接触到他的《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优点》,否则那个时期的我,不会那么冲动,那么愤世嫉俗,那么特立独行。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写起了“豆腐块儿”,甚至一度不知天高地厚,尝试过写“中篇小说”,除了有一篇被《百柳》看中外,其他的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书没读多少,作家梦也很快熄灭了。但那时的积累却给了我从事语文教学的胆量和信心。现在想来,是书让那个在冬天里只有一件青棉袄,夏天里有一件绿裤子、黄胶鞋的愤青少年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心灵天空。买书、集书上了瘾,书攒了满满一大箱子。说是攒,其实有些是仗着图书管理员是自己老乡的身份硬“留”下的。不义之财不可得,也许是报应,背着“借书不还是小人”的恶名得来的一箱子书,还未来得及细品,便被“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得灰飞烟灭——有一年冬天,因为电褥子漏电起火,烧了床铺,险些酿成大祸。焚书“坑”吾,烧得只剩“一人、一衣、一裤、一鞋”的我,别的倒没心疼,只是那满满的一箱子书让我好一阵子揪心。

参加工作后,一腔热血地扑在工作上。如磨道里的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左手拿着教参,右手掐着教案,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辛苦付出与微薄回报之间的巨大反差,不得不使我反思:教学不能“杀鸡取卵”,而应当“养鸡下蛋”。只有聚集和吸收丰富的营养,教学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那时语文界的大家当属有“南钱北魏”之称的钱梦龙老师和魏书生老师,从他们的《语文导读法探索》《语文教学探索》等专著中,我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也为我积攒了参加全市语文教师基本功竞赛制胜的内功。

走上管理岗位后,为了不误导教师,为了能在教师面前说出点“标新立异”的话来,便功利性地搜读起来。每一次外出学习,从各位专家的谈话里都能得到一些读书的线索,于是按图索骥,疯狂购书。那一次,摸到“校长大厦,钻到“校长书屋”,选得昏天黑地,直到工作人员下班才肯罢手。受各位专家的熏陶,萌生了读书的想法,产生了读书的热情。《教学论》《课程论》《校长管理智慧》等教育教学管理书成了我每日必读的文字。通过读书,澄清了认识,打消了疑虑,甚至为自己封闭的心灵找到了通风的出口,内心也一下子变得充盈和通透起来。当读到与专家暗合的观点时,便增强了自信。当为自己的实践找到理论支撑时,便一阵窃喜。我后悔活了大半辈子,才刚刚开始读书生活。

读书难在入静、贵在入静、乐在入静。喧嚣的世界,沸腾的生活,使得急功近利的人们丧失了读书的兴趣,丢失了读书的时间。放眼四周,静心读书者有几?能让人静下心来读书的生活、工作环境又有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的减少,也为读书创造了良机。黎明即起,淋浴更衣,仰卧沙发,静心悦读,那一行行的文字如一股清泉,从头至脚,顺流而下,让人神清气爽。读得兴起时,忘记了时光的流逝,忘记了内心所有的牵挂与羁绊,感觉整个人达到了《庄子》中所说的“无我忘我”“虚极静笃”的人生状态!

只可惜,岁月蹉跎了容颜,也蹉跎了记忆。尽管当时读得兴味盎然,但掩卷回思,犹如沙滩上的记忆,留下的只是只言片语。于是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摘记成了读书的副产品。一则为了忘却的记忆,二则为了弥补键盘时代文字被生疏的不足。摘得兴起时,操起左手,写起隶书,别有一番情致。每有论坛、交流之前,便将这些和盘端出,寻珠索玉,慢读细品,为我所用。每一句则如一块独立包装的牛肉干儿,虽然有些干裂,但香浓沥口,余香不绝。在别人眼里,似乎还可以舞文弄墨的我,无非是寻章摘句,把读来的这些东西提炼出来当作“味精”,放在自己实践和思考的“大锅里”。充其量算是一个惯于偷言、偷意、偷势的“文贼”,只是偷得无法让人辨认而已。教语文的那些年,写下水文成了我语文教学的规定动作。师生同题,立于讲台,即兴而作,笔尖沙沙,纸页哗哗,一蹴而就。可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多少有几分炫耀的成分。嘿!真没想到,这下水文一下子点燃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孩子们把写日记、索评语当成了学习的馈赠,争相递送,唯恐落后。那时如能读到学生的一篇佳作,哪怕是一句妙语,甘之如饴,兴奋不已。不料,这写点东西的习惯被领导看中,于是,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材料成了我的副业。有时白天上课,夜里爬格子。直熬得两臂发麻,两眼发红。但看着那一页页流淌着自己心血的文字,犹如一个刚刚生产的妈妈望着她心爱的宝贝儿,痛并快乐着啊!写作不仅给自己的工作增加了动力,也为自己赢得了爱情。尽管师范毕业,手捧金饭碗。但一米六八的个儿,一脸的青春痘儿,三间柴扉土墙的破院儿,炕上是长年卧病在床的老母,炕下是一口发黑红堂柜,这样的家境自然不会进入姑娘们的首选行列。于是一次次如同耍猴一样被人牵着四处“打对光”,但每一次都是红光满面的去,黯然无光的回。毕业后的六年一度被爱情遗忘在角落里。直到有一天,学校里破天荒分来了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女老师。凭人家的身份和姿色,也绝对不会插在咱这堆牛粪上。好在平时人缘好,学校的领导和身边的师友们,乱点鸳鸯,生拉硬扯,绞尽脑汁,为我俩精心创设接触的机会,为我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有接触才有下手的机会。我其实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表的人。于是开始用笔写,一封接一封,每一封都如一篇散文诗,情真意切,感天动地,最终冰消冻解,坠入爱河。后来,这些信被我钉起来,足足厚厚一大本子。

有字之书要读,无字之书更要读。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不是否定读书的作用,而在于阐明读书与实践的关系。扎到书堆里,死读书,读死书,书读得越多,人变得越呆,尤其作为一名实践性极强的教育工作者。唯有身临其境,用心体会,见微知著,才能知其表,究其里,得其要。走进洋思,读了蔡林森,才知道洋思人之所以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神话,是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出来的、练出来的。走进广东,读了郭思乐才突然明白教育要激扬生命,依靠人的天性,教育要尊重知识本身和人的认知规律,教育只有拥有静待花开的宽容与等待,才能“谛听教育的春天”。走进北京,读了李希贵,才知道现代学校到底应当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学生到底应当拥有什么樣的校园生活。一次泼水节,泼出去的是多少年来横亘在师生之间厚厚的壁垒,唤醒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走进天津,读了徐长青才更加明白:教育是一项充满激情的事业。只有自己情动于衷,才能感动他人,感动学生。一节数学课,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数量关系,还有追求真知的浓厚兴趣和享用一生的思想方法。走进大连,读了西岗不禁让人喟叹:在我们的小班作为一个新名词刚刚启程的那一时刻,南京、上海、江苏、大连等教育前沿地区的小班已经搞得如火如荼,走上了“幸福小班”的快车道。一次次外出,一次次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才发现每一个教育奇迹的背后,都隐匿着难以穷尽的实践宝藏,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每一所学校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宝典。也愈加使我们感受到理论宣传与具体实践之间的落差,从而冷静地分析和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学校。说到底,读无字书,无非是让我们学会读事、读人。读书有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读人、读事却是我们提高自己的一条捷径。

无论是读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都要注重感悟。细察别人,反观自己,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行动上的感悟,从而改善我们的教育实践,方为学习之根本。看到许多文化管理、人本管理的学校,也曾被他们那饱含深情的经验介绍引得兴起,归而试之,却发现没有经过良好的制度管理,一下子进入文化管理无异于搭建空中楼阁。没有建立在人人知规则、明事理的基础上,人本只会成为滋生消极和惰怠的温床。接触了许多教学模式,冲动后,先后也尝试了许多模式,然而哪一种都如昙花一现,来得快走得急。静心思之,其实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产生的特定土壤,如果无视这个客观现实,教条主义,照抄照搬,其结果必然会因“水土不服”,而很难结成“正果”。每一种模式,不管文字和形式如何幻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抓住这个“宗”,才不至于在追逐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让我们的教学“四处流浪”。学习不是全部“拿来”,更别指望如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只要真经到手,便可普度众生。学习的关键在于“感悟”,悟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能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让她在自己的教育土壤里健康成长。人生其实就是在“感悟”,人也是在“感悟”中成长起来的。觉悟了的人就是佛。我不想成佛,但人只有在来往不断的感情中,才能逐步通透,从而达到“眼里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床头宽”的境界。

读了一些书,跑了一些路,也有了一些感悟。归根到底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猜你喜欢

读书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爱读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