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2017-03-16
随着当前世界中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之中,大豆作为当前各种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和食用产品,其高产栽种技术成为当前人们研究和探索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从大豆种植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期为大豆高产提供参考。
一、选地 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的地块。实行与非豆科作物三年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进行秋翻整地,秋翻深度一般要在20-25厘米,要求深浅一致、扣垄均匀严实、不漏耕,不留地头和荒格子。
二、品种选择
根据相关资料,吉林省适合选择的大豆品种主要有早熟、极早熟、中熟、中晚熟四个大豆品种熟期组。
1.品种选择的基本原则。(1)遵守品种使用安全原则。这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条件。选择品种时,一要选择通过审定的品种。不能盲目求新而选择未审定的品种,否则会存在较大生产隐患;二要选择生育期合适的品种。不能盲目追求高、求晚、越区种植,否则不能正常成熟。要保证常年安全成熟保证率在90%以上;三要注意病虫害预防。不要选择易感当地主要病虫害的品种,并注意品种搭配,不要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避免因病虫害发生而造成损失。(2)遵循因地制宜的选择原则。这是实现粮食高产的基础。选择的品种要符合当地的生产条件,要与当地的光、热、水、肥、土壤等生态环境所匹配,实现区域条件与品种特性的最佳配置,不能盲目引种。(3)遵照良种良法配套原则。这是创造粮食高产的重要途径。要掌握品种的特征和特性,采用不同的耕作栽培技术措施,挖掘品种的最大增产潜力。通过技术集成,创造粮食高产。要充分发挥耐密品种的增产优势,大力推广耐密品种。同时也要注意为机械化作业、地膜覆盖、大垄双行等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提供合适品种。
三、种子处理
1.种子精选 播前进行机械或人工精选,剔除破瓣、病斑粒、虫食粒、有青秕粒和其他杂质,精选后的种子要达到二级良种以上,纯度99 %以上,净度98 %,发芽率95 %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 %。
2.种子处理 精选后的种子播前全部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应针对当地病虫害和土壤微量元素所缺选定,种衣剂中微量元素不足时应增加相应微肥拌种。
四、适时播种
大豆播种适期一般在5月上旬,最晚不能超过5月20日,整地后土壤水分含量(干土重%),播种时应为22%左右,确保种子正常吸水出芽。选用大豆“垄三”栽培法,双行间小行距10~12厘米,采用穴播机在垄上等距穴播空距18~20厘米,每穴3~4株,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施肥水平较高地块,一般垧保苗数为20~30株,干旱地块,一般每垧保苗28~35万株。
五、田间管理
1.锄地与中耕:做到三铲三趟,铲趟不脱节。第一片复叶前锄头遍地,做剑锄净苗眼草,不伤苗,松表土。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铲趟次,用大铧趟成张口垄,做到不漏草,不压苗,不伤苗,培土不超过第一对真叶节。第二次后铲趟10天左右,再进行第三次,做铲趟到深松多上土,培土不超过第一复叶节。
2.化学除草:大豆生育前期,田间杂草较多时,可在杂草基本除齐商情较好的条件下,进行化学防除,宜早不宜迟。播前土壤处理。在春整地后播种前5~7天处理,要求施药均匀,流量准确,不重不漏,喷后顺、斜各耙1次,施药混土复式作业,混土深度7~10厘米,播后芽前进行土壤封闭除草,每亩用72%都尔E-C100~120ml或50%乙草胺E-C100~150ml,对水30kg喷雾,为确保化学除草质量,一定要准量用药、对水,适期化除,防止漏喷、重喷,如播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可在播后苗前进行化学除草,大豆苗后药剂除草是苗前药剂除草的继续和发展。
3.追肥:在大豆分枝期到始花期进行一次追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大豆前期长势瘦弱,土壤肥力低,封小上垄的地块,宜在根部追肥。但在土壤比较肥沃或施基肥较多区域,大豆植株生长过于繁茂有倒伏倾向时,可喷施多效唑、矮壮素或缩节胺等矮化壮秆剂,促进大豆矮化,平衡生长。
4.灌水:根据土壤墒情和大豆生长发育需水规律,要因地制宜进行灌水,一般在大豆开花期,鼓粒期分别灌水一次。
六、病虫害防治
1.孢囊线虫病 用35 %多克福种衣剂拌种,还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每亩4~5 kg,施人播种沟内。
2.灰斑病 用50 %多菌靈可湿性粉剂或40 %多菌灵胶悬剂500~l000倍液,在垄荚初期和鼓粒期亩用40~50kg喷雾。
3.大豆根潜蝇 用50 %辛硫磷乳油,用种子量的0.1 %拌种,或在成虫发生盛期、产卵前,约5~6月下旬,用80 %敌敌畏乳油或40 %乐果乳油,每亩125 g或200 g原液浸玉米穗轴30个,均匀撒在垄旁熏杀成虫。
4.大豆食心虫 在成虫发生盛期用敌敌畏熏蒸。把玉米秆裁成约45 cm长,一端砸裂碎蘸上80 %敌敌畏乳油做成药棒,每隔4垄插一行,每隔4 m插一根,每亩用药棒50根,每亩用80 %敌敌畏乳油0.15 kg。
七、适期收获
人工收获,落叶达90 %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脱粒后进行机械或人工清选,产品质量符合大豆收购质量标准三等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