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及其启示

2017-03-15陈志超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制制度改革

陈志超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教育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形成的历史研究及其启示

陈志超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教育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为更好的探索中小学学制改革这一重要教育问题,本文作者从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尤其是对中小学学制的形成和历史发展轨迹为研究基点,结合历史探究,提出了对当下中小学学制相关问题改革的几点启示,对中小学学制改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制;改革;启示

0 引言

学校教育制度也称之为学制,它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科学的学制结构,对学校教育目的实现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意义重大,故学制改革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但学制改革不能急功近利[2]。认真研究学制改革历史,总结经验,反思教训,以历史为借鉴,对今天我国学制改革的探索,无疑是有益的。

1 对我国中小学学校制度的形成与历史发展研究概述

1.1 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学校制度发端于古代奴隶社会,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便产生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文化科学的可能,社会出现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产生文字,出现科学艺术萌芽和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根据《礼记》的记载,我国夏、商、西周有“庠”、“序”、“校”、“瞽宗”、“泮宫”等学校的设立。《学记》上有明确记载:“第一年视离经辨志;第三年视敬业乐群,第五年视博习亲师,第七年视论学取友…”[3],这里就涉及到了修业年限,以及不同年限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教育的连贯性。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制度最为完备的唐朝,学校教育设立私学与官学两种,私学与私学并存。官学分为地方与中央,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官学有“六学二馆”(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由地方设立的官学有州学、府学、县学。不论官学和私学,对入学年限有严格限制,学校教育目的受政治制度制约,主要是“选士”。学校教育完全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在当时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中,人才选拔制度是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是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出现是我国学校教育史上的一个进步,科举制度在我国盛行一千三百多年,这一制度渐渐使学校教育成为了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的弊端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阻碍了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唐朝末年,由于战乱,学校教育几乎停废,加之科举制度流弊过多,一些学者名流为研究学术、传播教育思想,开始筑舍施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学校教育形式——书院。书院从形成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6年)才废止,约近千年的历史。书院制度不重科举,主张学术自由,发展真理,造就人才。毛泽东主席曾对书院这种教育制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2 我国近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真正的形成是在近代。“洋务运动”,特别是“维新运动”以后,西方事业教育制度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故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对学制的改革的建议。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亦称为“壬寅学制”,这个学制分为三段七级,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1]。这个学制重视国民素质的提升、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标志我国新的学校教育制度开始形成,但该学制未及实施。1904年初,清政府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亦称为“癸卯学制”,这个学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以当时日本的学制为范本,保留尊孔读经等封建教育的痕迹,其主要特点是教育年限太长,计 26年[1]。这个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学制系统的制度文件并予以实施,开启了中国教育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主要教育目的是培养不同专业应用技术人才,教育开始与社会紧密联系,注重实业教育。辛亥革命以后,就教育自身而言,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育体系内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比例失调,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学生毕业即失业,学校教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是整个社会重新思考的问题。因此,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对学制进行了改革,在1912年公布了新学制,这个学制提出后,于1913年基本完成补充完善,该学制被称为“壬子癸丑”学制[4]。它规定:初小四年,高小三年,中学四年,大学预科三年,大学三至四年,共计十七至十八年,虽缩短了教育年限,但缺乏弹性。这个学制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学制,在我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作用。“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实施后,诸多弊端在社会显现,譬如“中学修业年限短、偏重普通教育、升学难就业难”等,与社会发展脱离,各地提出了学制改革的构想。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教育救国论、实用主义教育、职业教育等冲击着我国教育界,学制改革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研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提出改革学制的方案。1922年,北洋政府召开学制改革会议,并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史称“壬戌学制”[4],也叫新学制,即所谓的“六三三”学制。该学制主要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发展,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给各地方留有伸缩余地。在学校系统上,把学校教育分为3段5级:初等教育段6年,分初小4年、高小2年2级;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中3年、高中3年2级;高等教育段为4~6年,不分级。它的主要特点是小学年限缩短,中学年限增长,加强了职业与师范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衔接不合理现象,改变了旧学制“不管社会需要、不管地方情形、不管学生个性”的种种弊端[4],是学制改革史上的进步,影响深远。

1.3 新中国以来,我国学校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日益完善在现代,但萌芽于老解放区。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学校的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学校的主要类型都从当时革命和生产的实际出发,存在多种形式办学,这就为我国新学制的建立做了必要准备。全国解放以后,为使教育事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学制成为教育改革重要议题。中央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了新学制,使我国学制发展迎来崭新阶段,该学制1952年起全国逐步推行。这个学制规定了:幼儿教育(3~6岁);初等教育(7~12岁),包括小学及成人初等学校;中等教育(13~18岁)。1951年颁布的学制吸取解放区的经验,采纳了我国1922年学制以及苏联学制改革中的合理要素,发扬了我国单轨学制的传统[5],使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当时我国学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便是:“小学的修业年限为五年,实行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的分段制”[6],这个学制符合当时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反映建国初期政治经济发展特点,起到了积极作用。该学制修业年限缩短,强调学校之间的衔接,保障了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教育为生产服务的方针,突出职业教育。1951年的学制在实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对该学制不完善的方面采取措施进行了改进,如实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后,学校教育在教材、师资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我国政府在1953年又发布了《关于整顿和改善小学教育的指示》,宣布停办小学五年一贯制,恢复原来的四二制,分初高两级[7]。1957年至1966年间,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对学制中修业年限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改革,总的来讲是试验性质的,大起大落,效果甚微:一是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对现行学制需要积极稳妥加以改革,各地党委政府对新学制有权进行积极试验,并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方针[8]。许多地方开展了学制改革试验,如提早入学年龄,进行6岁入学试验。为缩短年限,进行中小学的十年一贯制、七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十一年一贯制等试验,并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出现了全日制、半日制和业余学校三种主要类别学校[8]。二是1959年国家又发布《关于试验改革学制的规定》,对各地的学制改革试验做出了不同限制。三是 1960年至1964年间,学制改革试验主要是围绕中小学十年制、十二年制进行,试验规模大小不一,盲目、无序,缺少科学性。在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9],根据这条意见,全国开展了一刀切式的学制改革。国民教育基本上实行九年制和十年学制两种,比文革前缩短2至3年。研究文革时期的学制改革主要的特点是各地具有改革的自主权和缩短修业年限,这应该值得肯定,但受当时闹革命的冲击,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我国重建学制系统,延长了各类学校的学习年限,学制改革基本保持稳定,“六三三”学制成为中小学主要学制逐步推开。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小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刚要》指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结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经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学制,这个学制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得到了确认:国家实行学前教育(招收3~6、7岁的幼儿)、初等教育(7岁入学,小学6年)、中等教育(初中3年、高中3年)高等教育(专科2~3年、本科4~5年、硕士2~3年、博士3年)的学校教育制度,中小学12年的学制框架形成。

2 我国学制改革、形成的历史对当今学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从我国学制形成的历史研究上看,从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到近现代学制改革,乃至今天学制改革的探索,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历次学制的改革从来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部分历史人物的主观臆断的产物。历史上每一次学制改革都有其身后的社会背景,变革的原因是多方面,学制改革具有社会制约性,即学制结构与学制年限的调整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教育思潮、教育观念、改革者的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启示一:社会的改革必然会推动学制的改革

从我学制变革、形成的历史上看,任何一种学制形式的确立都必须适应一定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教育的现实要求,尤其是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当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经济制度有了重大变革,新的教育思潮不断涌现,原有的教育制度与之不能适应,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时,学制的改革必然成为现实。从我国古代到近现代,学制的变革形成的时代背景尽管不同,但共同之处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一定社会思潮的产物。从教育的规律来看,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学制制度必须做出调整与改革。

启示二:学制的改革必然受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制约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学校的学制长短、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还是十二年义务教育,都受到当时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政治制度所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要求教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经济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如大中小学的比例关系,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关系,学制结构的变化等,都与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10]。这样,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结构比例失调,或者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严重影响生产与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受政治制度制约,学制的改革须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学校的教育目的不是为了升学,而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故中小学学制改革问题、学制缩短等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要与我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教育目的、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相适应,要研究改革的最终目的究竟实现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启示三:科学技术进步与人口发展状况必然推动学制变革

科学技术对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变革都带来教育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制约着社会的就业结构,这就对社会发展所需人员的结构提出客观要求,也就改变着社会的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结构直接影响着教育培养人才的级别和类型及其结构,也要求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学制结构与社会所需要的人员相适应。学制改革要充分发挥我国人才的广大资源,为社会持久、快速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尤其是整个社会人口发展的总体状况,如人口密度、人口出生高与低、人口红利等均会影响到各级学校在不同时期的对学制做出调整。

启示四:学制的改革必须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主要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通过培养人作用于社会,学校教育主要作用就是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实现教育目的。青少年的身心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学制的调整、分段、缩短等方面的改革必须从青少年学生身心实际出发,适应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结构、学制结构的调整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发展是学制与义务教育年限调整的出发点[11]。学制的改革不能牺牲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代价。过去的学制改革,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忽视了这一问题,头脑发热,主观决策,为改革学制而改革学制,没有处理好学生身心潜能和学生发展的关系[12],损害学生的生命与健康,这是当下学制改革者必须思索的问题。

启示五:学制改革的设计、实施既要科学又要民主

研究我国学制形成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对学制进行了不断地改革与试验,积累重要经验。当前,我国中小学学制存在的根本问题就是学制太长,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在我们现实社会中,研究探索学制改革尤其是中小学的学制改革的焦点主要是在如何进行分段、学制是否缩短、如何贯通三个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学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就应该科学合理,要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予以审视,既要借鉴历史,又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反思我们的教育在迎接世界挑战、引领世界潮流上做些什么,什么样的学制能真正实现好教育的作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等。二是学制改革中要处理好与教育事业整体的关系,如师资、教材、管理、教育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解决好与相邻层次教育之间的贯通,消解教育断层[13]。三是学制改革在决策过程中,要处理好政府与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教育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育民主,广泛参与,做出合理决策。四是处理好历史继承与现实中创新的关系,古为今用,学习借鉴与变通,积极稳妥的推进,不盲从,不大起大落。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学制的改革不能对教育的规律、特点视而不见,横加干涉。历史实践证明,教育是经不起“运动的”。五是解决学制改革的理想价值与现实推进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现实中存在的制约要素,因地制宜,解决更好学制改革中的长与短、统一与灵活之间的关系。

3 结语

我国中小学学制的从形成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尤其是1922年“六三三”学制的形成至今,是我国学制采取的主要形式,但从学生的修业年限、贯通方面、学习任务与现行的学制比较没有实质变化。世界没有万古不变的事物。教育在发展,经济社会也在发展。教育的发展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从体制与机制上来讲,学制的改革与调整也是教育发展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产业结构在调整,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从当下我国经济要素、人口因素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上,中小学学制的调整是适宜的,如果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能正视现实学制存在的问题,找到既能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所培养的人才,又不能浪费学生的生命,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那么我国的教育面貌会焕然一新,人力资本就会发挥最大的效益,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梦想的脚步就会大大加快!

[1] 王道俊, 郭文安. 教育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10.124.

[2] 王凯. 学制改革要避免急功近利[N]. 中国教育报,2016-3-7.

[3] 袁振国. 教育学名著导读[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2:256.

[4] 曲铁华, 等. 我国近代学制发展嬗变及启示[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4): 11.

[5] 李剑萍. 20世纪中国学制问题的历史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84.

[6] 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5: 105.

[7] 廖其发.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J]. 南京晓庄师范学院学报, 2004(2): 10.

[8]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Z].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9] 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7.

[10] 邹群, 等. 教育学[M].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4.

[11] 王攀峰, 等. 学生发展:学制与义务教育年限调整出发点[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20): 10.

[12] 廖其发. 论我国的学制改革[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2): 87.

[13] 王凯. 学制改革应重在消解教育断层[N]. 中国教育报,2016-11-2.

A Study of the Formation and History of China Education System in Revelation

CHEN Zhi-chao
(Center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Chaoyang Teachers College, Chaoyang 122000, China)

To study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comprehensively, this paper states several revelations about the re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educational system, especially the formation and history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with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ation; revelation

G522.2

A

1008-2395(2017)03-0136-05

2017-06-02

陈志超(1971-),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学制制度改革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改革之路
五行真经
改革备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改革创新(二)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