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志未酬刘晓光

2017-03-15钟一

时代人物 2017年1期
关键词:首创冯仑阿拉善

□文 / 钟一

壮志未酬刘晓光

□文 / 钟一

1月16日19时左右,首创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晓光因病去世,出生于1955年2月的他,未能等到自己的62岁生日。在地产圈,潘石屹、冯仑、王石等“大鳄”都尊刘晓光为“带头大哥”,王石称他是“地产元帅、学习的榜样”。前几天豪掷150亿入股乐视、救贾跃亭于水火的孙宏斌,则称赞刘晓光“敢为天下先”。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令人尊敬的企业家。

有人说刘晓光这一生,可以用“半是失意半是成”来形容,做成的事情太多,未竞的事情也太多。扎根政商三十载,太多故事从眼前滑过。一个熟悉刘晓光的地产大佬曾私下里感慨,倘若刘晓光掌管了万科,门口就不至于出现“野蛮人”了。

深耕楼市三十载,风云变幻间,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带领首创从亏损到资产总值达1600亿元,旗下5家上市公司,不得不令人竖起大拇指。据刘晓光回忆,他在担任计委商贸处副处长时,案头总是堆着太多需要审批的单子、文件。有一天,忙到半夜两点,刘晓光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人。

“手里的项目再不批,就做不成了。”

“这个项目需要投资10个亿,你有吗?”

“你批了我就有。”

刘晓光签完字,那个人兴奋得差点跌一跤,他就是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潘石屹。在政府工作的这段时间,偶然认识了潘石屹等下海较早的企业家,这段经历由此奠定了刘晓光在地产圈的江湖地位。

这位首创集团的前任董事长曾拥有三重身份:国企的职业经理人、共产党的干部和曾经的官员。极具中国特色的三位一体的角色让刘晓光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在中国的转型期,这种身份让刘晓光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但也不得不接受体制的制约。

先烈

刘晓光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小人物在命运的大潮中不甘寂寥。1955年出生的刘晓光,当过兵,也当过工人,上过大学,当过官,也下过海。

1995年是刘晓光命运的拐点。在此之前,刘晓光曾就职于北京市计划委员会,一路从商贸处的副处长、处长、总经济师升任计委副主任、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那一年,组织上指派他去完成一项整合国有资产的重要任务。这个摊子的资产有97亿,分散在170个公司,让刘晓光难受的是:他接手这个企业的时候,账面上有一亿多现金,最难的时候,只有300多万现金,工资都发不出。

其实刘晓光的命运也是那一代人的命运。

那个年代,弃官从商是一种趋势。据《中华工商时报》统计,仅仅1992年全国就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经商,其中最为知名者,是中共元老薄一波之子、时任北京市旅游局局长的薄熙成,辞职下海,创办了一家酒店管理公司。

“他们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水者,和之前的企业家相比,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具有清晰、明确的股东意识的企业家代表。”财经观察家牛文文这样评价“92派”。刘晓光“下海”后,将体制内存量资产进行市场化运营,在极其复杂的时政背景、市场环境下重构了“首创系”。

创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来源于如何塑造国企的体制和机制。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从计划经济过渡过来的,它们既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又是政企不分的载体。认清这一点之后,刘晓光着手建立企业经营者的股权机制,也就是收益权。他坚持市场化原则,旗下的企业哪家效率高就优先发展哪家,带动整个集团发展。

“机制不灵的国企迟早要死,迟早的问题。要不死,也像个濒临灭绝的保护动物。”刘晓光说。

新官上任三把火,针对国企体制的弊端,刘晓光开出的第一个药方就是改制。“改制后,我们提出来,只要是亏损的企业,就立即消灭。”从1997年到1999年,两年之内,首创集团消灭了下属的8个企业。

“当时有些人要上街,我说你敢上街,我就告你,为什么我告你呢,我给了你2000万元的资本金,你没给我挣钱,亏了,你还告我?我先告你得了。”刘晓光强调,“我们提出来亏损一个消灭一个,亏损就消灭,这也是我们的机制。”

在刘晓光对首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之时,同为“92派”的万通六君子在海南捞到第一桶金后,也陷入了痛苦的窠臼,因为各自价值观的不同,分了家。而同为“92派”的中诚信的毛振华,那一年也不是很顺畅,中纪委对毛振华进行了调查,尽管全身而退,但对他的影响很大,“在中国做商人,太不安全,模糊的东西太多。”

同时踏上征程的,刘晓光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在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冯仑语),万科的王石称他为“地产元帅,学习的榜样”,顺驰的孙宏斌称他“敢为天下先”。

苦战

曾经的生活像块苦味的纯黑巧克力。当名气、财富、成功,一切迅速向刘晓光涌来时,那种如履薄冰的感觉也如影随形。十几年的商业“苦海”让他担惊受怕,夜不能寐。

刚接手首创集团时,全集团6000多名员工,企业没有资金,步履维艰,刘晓光喜欢用“惨到什么程度”来渲染这段经历。即便如此,刘晓光还是从一家银行借到了1000万元。临了,那家银行的负责人送刘晓光一句话:“好自为之”。这句告诫至今让刘晓光念念不忘。

有一次刘晓光在医院住院,首创集团一个下属公司突然开始收购一只股票,眼看着这只股票从十几块钱跌到几块钱,几个亿就没有了。这时候怎么办?为了救这只股票,刘晓光就跟收购方谈判把那个公司收购过来。在这个过程中,刘晓光因为压力大而失眠,每天晚上看英国的恐怖片,然后趴着睡觉,据说这样可以减少压力。

刘晓光认为,强大的政府背景确实让首创集团从创业之初就占尽了资源优势,“血管里的血特别红”。但这似乎不能说明什么,刘晓光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市场上见高低”。

2003年6月19日,首创置业香港上市。那一年,SARS肆虐,北京、香港恐惧笼罩,人人自危,愁云惨雾造成的经济萧条令人忧心。刘晓光做了一个决定,他要逆市启动首创置业H股上市。尽管不久前,孙宏斌的顺驰和潘石屹的SOHO中国刚刚折戟而归。

◎首创集团前董事长刘晓光

刘晓光将他的想法告诉了主承销商汇丰银行,他们的建议是此时不要来香港,最好是7月份上市。但刘晓光主意已定。

2003年5月22日,刘晓光带着首创置业总裁唐军、副总何光,轻装简从直飞香港,当时飞机场冷冷清清,他们测体温后登机。飞机上仅有7名乘客,每人戴两层口罩,大家紧张得连水都不敢喝,生怕一摘口罩感染SARS,又渴又饿到了香港。

没有人搭理他们,到港后打电话与人联系约谈,别人避之唯恐不及,有的说:“你别来,来也不见,你就是戴着口罩也不见。”一些好心的人则劝刘晓光返回,因为所有的地产商都已打道回府了。

他只好利用原有的海外人脉关系自己工作,将香港沉寂的资本市场搅起微澜。一些投资机构开始蠢蠢欲动,认可北京市场,认可首创置业。5月29日刘晓光从港返京。刚一天时间,5月31日,汇丰银行来电,让他们即刻返港,市场发生变化,开始复苏。

提起首创置业海外路演的经历,刘晓光不由得感慨:“大鼻子不认中国地产。” 外国投资者大概是这样一种人:你有本事,可以拿走我200亿的投资,但你要想骗我200万,没门。“外国投资者的钱不好拿啊。”刘晓光感叹。2003年6月6日,刘晓光率领他的团队赴英国路演,见了99个基金经理,开了四十多个会。

多年后,刘晓光对记者坦陈这件往事,认为这是他从商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挫折。经此一役,刘晓光成为第一个把中国城市价值推荐到国际融资平台和国际基金面前的城市运营商,同时也是第一个成功引进国际基金的人。

大哥

经过潜心经营,刘晓光在京城商界拥有了很高的威望。刘晓光在圈内人缘也一直不错,是“老大哥的形象”,某京城高端地产俱乐部人士这样评价他。

关于刘晓光,一直有一个让业内津津乐道的传说:大学期间,担任班长的刘晓光常常阔绰地拿着打工赚来的钱请大伙儿吃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如此“奢侈”显然有些另类,而刘晓光同班一个女生更是将他归为纨绔子弟之列。直到有一天,这位女生看到刘晓光那简单整齐的家和多年来都靠他照顾的瘫痪在床的母亲,她才真正觉得这是一个宽厚并且可以依赖的男人,这个女生后来成了刘晓光的妻子。

另一个细节就是阿拉善的成立,我们也可以窥见刘晓光的影响力。

2003年10月,身处阿拉善沙漠的刘晓光下决心要为治沙做一些实事的时候,也许正是这种性情的推动,他才可以一个个打电话、一个个游说,号召起了80位企业家和他一起来做阿拉善这个“伟大的事业”。

行内人眼中的刘晓光,安静如棋手。

2004年的博鳌论坛是大腕到的最多的一届,搞得风生水起,高潮不断。除了京城四少全齐,刘晓光、王石、孙宏斌、富力老板李思廉、复地的范伟等都去了。最高潮的一幕——孙宏斌舌战群儒,多亏了刘晓光的主持和呛火。作为业内公认的大哥,刘晓光提起问题来哪个人都很给面子。

在媒体人眼中,刘晓光是一个混不吝的人,常眯着眼睛语出惊人,又或深陷在自己的逻辑里。

有次采访,叶加对着刘说:“刘总,我后来去中宏啦!”“搜狐?张朝阳那儿啊。”刘晓光一边漫不经心的应付着。

“王永宏那儿!”叶加轻声解释说。

“我不管你了啊,自己坐。”刘晓光斜着身子,对旁边人打了个招呼,回转身自言自语,“搜狐?搜狐不错!”

“不是搜狐,是王永宏。”叶加耐心的解释着。

“哦,王永宏啊,王永宏这小子挺厉害。”刘晓光这才明白过来。

短短几句对话,恰好烘托出一个万事在心和大事儿不晕小事儿晕的刘晓光。别看他表面漫不经心,脑子里经常盘算着很多事情,常常是四五件事情在脑子里跨界的想,根本停不下来。

宏图

“我今年60.8岁了,别人退休都会松一口气,我却不行,很多事情只有退休之后才能做,我得抓紧时间了。”在一次活动上,刘晓光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拿出一个名单给记者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他退休后的职务和身份。

“我从心系首创变成心系中国了。”

“是得去调养一段时间身体了。”刘晓光一边皱眉,一边扶了扶腰上的皮带,心里却盘算着怎么把脑子里筹划的事儿一件一件的快点弄完。或许是年龄大了,他习惯把皮带系在腰线以上,说话的时候,会随手拉一拉腰带,努力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让声音保持平稳。退休之后的刘晓光脑子里想的不是颐养天年,而是谋划一个更大的宏图。“别人不愿意退休,我愿意啊,好多事在首创不能做,退休就可以做了。”

“不过如果再让我下海,就有点困难了。现在社会基本比较公平,谁的思想解放,谁的观念创新,谁就能得到发展。一个企业家不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他肯定会死亡,只是早死和晚死而已。”

2003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晓光来到了阿拉善沙漠。面对着黄沙滔天,刘晓光躺在沙漠里,开始了仰天闭目地思考。从一个权力拥有者到一个请求权力的商人,成就了刘晓光举重若轻的个性。这一点,在阿拉善这件事情上可见一斑。阿拉善是由80多位企业家共同发起的,包括刘晓光、冯仑、王石、任志强、马蔚华、戴志康等大佬都参与了。“你们要不做这事,以后甭找我,咱们也没有什么朋友可言。”五十出头的刘晓光给身边的地产大佬下了军令状,率先挥起了阿拉善的大旗。阿拉善的初衷是从防治阿拉善沙尘暴开始,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作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创始会长,刘晓光功不可没。

一做就是十几年。2015年11月7日,是个令人激动的日子。这一天,阿拉善公益机构换届选举,整个会场人气爆棚,候选人个个血脉愤张。但在这一天,最落寞的人却是刘晓光,因为他被罢免了选举资格。最高兴的人则是冯仑,因为对他来说,虽然在过程中和刘晓光闹了点别闹,但还挺成功。为什么要把刘晓光关进笼子里?用冯仑的话来说,这是对民主的尝试。

阿拉善换届前一天,王石给冯仑打电话,问有几个人参与选举会长,这些人都怎样?冯仑说,第一,有人报名,而且报名的人都不错;第二,究竟谁当会长,我也不知道。王石一听,这才放下心来,说最后的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放下电话以后,王石和冯仑松了口气,他们用10年时间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终于把刘晓光关进笼子里了。冯仑怕刘晓光不平衡,还不停的劝他,干10个首创,也不如做一个阿拉善,你就安心退休吧。言外之意是,你就好好在笼子里呆着吧。

刘晓光一看也只好笑了,“我一个人被关进了笼子,大家都从笼子里出来了,世界变得更美好。何乐而不为?”于是,刘晓光安心的眯着眼睛在笼子里看起了大戏。被关在笼子里之后的刘晓光,发现笼子外面的人还是和他一条心,真心地支持和拥戴自己,也就释然了。

发光

阿拉善的事情刚刚落下帷幕,王石和冯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谁想,一个转身,刘晓光又从笼子里出来了。他退休了。“出笼”之后的刘晓光像一头困兽,四处转悠。频频对着几个地产大佬示威说,谁也别想再把我关进笼子里了。于是,王石和冯仑他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刘晓光重出地产江湖。

“是时候做点事情了!”自比为国企追梦人的刘晓光离开体制,颇为踌躇满志了一阵子,也曾一度出现在此前不便出席的论坛,并公开谈起了房价。此时的刘晓光,已经看淡了名气、财富和成功,也没有了当年那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几十年的商业“苦海”让他变得圆融,豁达,审时度势了。

在利益与人情并重的地产圈,眼明心亮的刘晓光很少公开批评某人或某事。或许正因为此,才能够被各种不服的任志强尊称为地产大哥。但在他有感而发、不吐不快的诗句中,出现了多次毫不客气的批评和对体制的反思。几十年来,刘晓光对地产的关注和忧思从未停止。退休以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家国天下的刘晓光已停不下来。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7年经济形势依然不太乐观,宏观经济面临经济“新常态”,大型企业也会面临严峻挑战。或许是从阿拉善的生态环境进而关注到中国城乡之间的人文生态环境。刘晓光发现,他需要做一件比阿拉善重要10倍的事。“出笼”之后的刘晓光,脑子里早筹划好了一盘大棋,那是一盘让富人和穷人之间握手言和的大棋。

作为地产圈公认的老大哥,心中有光的刘晓光,决心在有生之年,继续发光。然而,命运的突变,却让他来不及一展胸中宏图,令人叹息。

猜你喜欢

首创冯仑阿拉善
首创“巧妇贷”漳州市妇联扎实推进“巾帼脱贫行动”
欠了钱怎么办
第十七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2020内蒙古合唱大赛暨阿拉善展演活动综述
阿拉善博物馆改陈的艺术创新与思考
阿拉善博物馆馆藏内画鼻烟壶考据
北京首创开放式街区准物业管理模式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冯仑:当医疗遇见房地产
清军驻藏与阿拉善和硕特的关系
冯仑装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