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应是“理科生”
2017-03-15余之敏
余之敏
2016年8月16日,随着中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发射升空,中国成为了第一个具有量子通信能力的太空开发国家。
在谈起墨子星的取名时,量子卫星研发组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自豪地说:“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光直线传播原理,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这就像国外有伽利略卫星、开普勒望远镜一样,以我国古代伟大科学先贤的名字来命名全球首颗量子卫星,无疑将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
“墨子担得起这样的命名。”国人在纷纷赞赏的同时,对墨子等古代科学家及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也进行了深情的回想。
墨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的科技无疑领先于世界。当时的《石氏星经》是现存最早的一本天文星占著作,内容涉及太阳、月亮、行星、交食、恒星等古代天文名词和宇宙概念等方面。尤其是恒星部分,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墨经》中的软科学知识已不仅是实际生产知识的总结和记载,而是粗浅地概括了力学现象,并进行了一些推理论证,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墨家的灵魂人物墨子更是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代表和集大成者,他在逻辑学、科学等方面的造诣都达到了当时的高峰。在逻辑学方面,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因明学和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
在科学思想方面,墨子的成就更突出,主要表现在:墨子認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宇宙论之一;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总结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如“倍”“同长”“中心”“圆”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而他对于正方形的定义,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正方形定义有着惊人的一致。他的“三点共线即为直线”的定义在后世测量物体的高度和距离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晋代数学家刘徽的测量学专著《海岛算经》就运用了墨子的直线定义,汉代弩机上的瞄准器“望山”也是据此发明的。此外,墨子第一次对十进制进行了论述。十进制的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如果没有这种十进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 ”
墨子对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力学、光学、声学等诸多分支,而且总结出很多重要的物理学定理。如他给出了“力”的定义,以及“动”与“止”的定义。这些定义被认为是牛顿惯性定律的先驱,比牛顿惯性定律的发现早了一千多年。
墨子之后,我国的科技在进一步发展。如汉朝发现的“剩余定理”,把算术推动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西方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的高斯才做到;东晋时,被誉为中国“亚里士多德”的葛洪,首次提炼出单质砷,比西方早了近九百年;南北朝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后的七位有效数字,而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打破这一纪录;宋朝时,数学家杨辉对三角形的研究,比牛顿早了600年。
如今,我国终于实现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星的成功发射。国家重视则科技兴,科技兴则国富强,历史是最好的证明。
(摘自《知识窗》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