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圆梦人”
2017-03-15蔡湘
蔡湘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积极承担历史使命,将金融服务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在贵州省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贵州是全国是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积极承担历史使命,将金融服务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在贵州省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忘初心
发展紧扣支农支小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面对特殊省情,贵州农信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以及人行、银监关于金融扶贫的一系列举措,主动融入贵州脱贫攻坚工作,找准金融与扶贫的结合点,走出了一条以践行宗旨为方向、党建工作为统领,搭载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双引擎”的扶贫之路。
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84家法人行社有各项存款4977.06亿元,各项贷款3509.0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2703.1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7.03%。据统计,贵州农信发放了全省40%以上的农业贷款、80%以上的农户贷款、40%以上的个体私营及小企业贷款、70%以上的妇女创业贷款,大力支持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边远山区的群众获得金融服务难、成本高,为了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贵州农信在全省搭建了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渠道。
一是打通涉农补贴代发绿色通道“信合惠农一折通”。利用全省农信社通乡镇到村组的服务网络,将全部涉农补贴通过一个账户发放到农户手中,在全国率先实行涉农补贴资金省级代理发放,实现涉农补贴安全、精准、及时发放。目前,已无偿代理兑付中央和省级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400多亿元。
二是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自2010年率先在全国实现乡镇营业网点全覆盖以来,贵州农信积极探索基础金融服务的深入延伸,通过布放“村村通”自助服务终端的方式,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群众“存取款不出村”的愿望,目前已在全省1.5万余个行政村布放1.94万台自助机具。
三是围绕省委、省政府“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抽调业务骨干开展“黔农云”平台建设,即将实现“线上注册、线下签约、线上放贷”的信贷业务流程,有效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改善服务体验、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牢记嘱托
服务紧贴脱贫攻坚主线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为了破解农户“贷款难”问题,贵州农信在当地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在全省推广小额农户信贷业务,开辟信贷资金绿色通道。目前,全省已评定信用农户678万户,创建信用组92298个、信用村10139个、信用乡镇756个、信用县19个、信用市1个。累计有734万农户获得信贷支持,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213亿元,得到中央及省委的高度肯定。贵州农信农村信用工程已列入了贵州示范纳入贵州地方标准。
如何从“普惠金融”转变為“特惠金融”,让“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是贵州农信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一方面,全省农信社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投放,提高贫困户获贷比例,扩大贫困地区涉农信贷面;另一方面,在省扶贫办、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的政策引导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打造了精准扶贫“特惠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扶贫贴息支持、县级风险补偿”的低利率、低成本贷款。自“特惠贷”政策实施以来,目前已累计向46.13万贫困户发放“特惠贷”资金169.89亿元,其中使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资金50亿元,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此外,贵州农信通过成立贵州信合公益基金会,支持全省扶贫生态移民、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捐助捐赠捐资扶贫力度,多次捐助支持春晖行动、希望小学、灾后重建等。目前,共参与了60余个资助项目、捐赠资金9.4亿元,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最需要、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与此同时,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与务川自治县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建机制、定方案、捐资金、搭平台等方式,全力以赴支持务川扶贫开发工作,捐赠帮扶项目资金1.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2.1亿元,助力务川加快脱贫步伐。
不断探索
“三项创新”强化精准扶贫保障
如何开展农村金融服务,让群众得到最实惠的帮助,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改革和创新是关键。为此,贵州农信结合省情民情社情,不断推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载体创新,力争打造贵州省金融扶贫的“金融样板”。
着力创新精准扶贫保障机制。实施“三做实一保障”工程,即金融扶贫对象要实、金融扶贫措施要实、金融扶贫成效要实,自上而下成立扶贫事业部,建立“协同共建机制、组织联动机制、跟踪服务机制、银政互动机制”四项机制,形成地方政府与农信社牵头联动,广大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参与互动,以党建助脱贫、以金融强经济、以服务强民生的工作格局,为助推扶贫攻坚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着力创新党建精准扶贫方式。坚持把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找准扶贫、业务、党建共同发展的结合点。一是选派驻村干部325名,帮助驻村点出思路、争资金、引项目,协助拟定村级发展规划232个,解决矛盾纠纷195次,培养致富带头人368名,协助引进项目或技术477项,协调帮扶资金1.6亿元,发放信贷资金5.88亿元。二是在村党支部设立联络点,开通农村党员创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发挥党员主导作用,以支持党员创业带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省农信社累计发放各类信贷资金89.8亿元,扶持4.7万名农村党员创业,带动54万户贫困农户致富。三是在省外设立13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设立农民工党支部,为贵州在外务工群众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工在外创业贷款26万笔,贷款余额87亿元;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46万笔,金额233亿元,其中支持外出贫困户3.95万户,贷款金额17.47亿元。
着力创新金融精准扶贫载体。一是在全省农村信用工程创建体系中增加“特惠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降低评定条件,提升授信限额,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农户评得上级,贷得了款,享受得到政策红利,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金融服务可获性。截至9月末,已对146万户贫困户建立了信息档案,累计授信金额达526亿元;累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317.13亿元,惠及85.09万贫困户。二是以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载体,不断推出“致富通”“金纽带”“新家园”“特惠贷”“创业贷”“黔微贷”等90多个农民喜爱的信贷产品;推出公务卡、居民健康卡、电子商业汇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服务,极大地满足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户及小微企业在发展特色产业上的信贷需求。三是以创新农村“金融夜校”为载体,结合农村群众的作息规律,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向农户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和政策信息,让贫困地区群众及时了解金融资源和扶贫政策,树立脱贫致富的志向,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提高创业就业能力。目前,已累计开展“金融夜校”培训95056场次,受训人数达395万余人次,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大幅提升了广大农户运用金融知识发展生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