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结改革开放37年农机化发展经验探索农机化未来发展方向

2017-03-15孙伟东马丽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3期
关键词:梅河口市农机化机械化

孙伟东 马丽娟

摘要:总结梅河口市改革开放37年农机化发展经验,确立未来农机化发展的方向是:以“六个必须”为基础,在国家长期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实现主要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关键词:农机化发展经验;未来方向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7.03.011

回顾37年梅河口市农机化发展历程,农机化事业紧紧跟随党中央“改革发展”的脚步,栉风沐雨,励精图志,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以农机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为龙头,以技术培训、安全监管为手段,引导、扶持农民走上农机化发展之路,使梅河口市的农机化事业由最初的初级阶段跃升为基本农机化阶段。截止2015年末,已有54万亩水旱田耕种收主要环节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了75.5%。以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为龙头的生产经营主体正引领梅河口市农机化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11978—2003年间农机化的大发展

1978年我市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是2.4万kW,大中型拖拉机411台、小型拖拉机997台,耕作农机具以铧式犁、钉齿耙、V型镇压器为主要作业机具,总量仅为1176台套。农用手扶胶轮车、“土头洋尾”等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占绝大部分比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也只以饲料粉碎机、铡草机、动力打稻机、扬场机、磨米磨面机、榨油机等机具为主,并且只拥有2000余台左右。农机化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作业量也只有390余万标亩,还只限于翻、耙、起垄、镇压等作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活了农民参加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通过耕种责任田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步积累了一些财富,进而逐步渴望解放自己的双手,节约有限的劳动力,参与到更能发展壮大自己经济实力的行业中去。梅河口市农机工作人员在此期间也以农机新技术推广为龙头,以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为主要手段,试验示范推广了三铧犁、四铧犁、钉齿耙、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化学药剂机械喷洒除草免中耕等农机新技术,为农民增收致富、为农机化生产开辟了广阔天地,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农机化的发展。农民作为农业机械的投资主体在农业生产中亲眼看到了,也切身体验到了农业机械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十分高涨;再加上国家充分利用农用柴油补贴这一利好杠杆对拥有或使用农业机械的农民进行燃油补贴,在多方面的正确引导、政策扶持下,到2003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15.5万kW,与1978年同比增长了5458%;大中型拖拉机达541台,与1978年同比增长316%;小型拖拉机5064台,与1978年同比增长了4079%。耕作机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种上都有了长足发展,机引犁、旋耕机、机引耙、灭茬机在农田作业中的使用率已接近100%;精少量播种机保有量已达863台,化肥深施机从无到有已达1828台,并且拥有水稻联合收割机1台,机动水稻插秧机60台,机动割晒机12台,水稻塑料温室育秧大棚达408万m2。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更如雨后春笋篷勃发展,各种机具达6868台套;当年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农用手扶胶轮车已转换成了121台载重汽车和1724台农用三轮、四轮运输车;农业机械作业量已达1055万标亩,同比增长1705%。到2003年底,农业生产中除水稻育秧、插秧,水稻、玉米收割等环节有人工作业外,其他领域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

1978—2003年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民是兴办农业机械的投资、管理和经营主体,是农机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国家的扶持政策柴油补贴、作业补贴只起引导、扶持作用。

22004—2015年间农机化的大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时代发展到商品經济时代,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价值规律的转换,也同样调节着我市农机化的发展模式。从1978—2003年统计数字看,因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小型机械有了长足发展,增长了4079%,而大中型机具增长相对迟缓,只增长了316%。这组数据说明了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责任田成为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为了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农民用积累的资本购买农业机械,解放自己双手的同时,追求适当的作业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小型化机具的长足发展,大中型机具的滞后也从侧面说明了农民的消费欲望与自身购买能力存在着一定差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象一个个方格,把农民的资本积累、农业机械的拥有程度限定在一个个小格之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村产业结构也孕育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土地流转、集约化承包经营,土地得到合理充分利用的同时,农民也开辟了新的增收致富之路。此时农民农机购买力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成为了我市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基本矛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了走上致富之路,很多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略显盈余。刚刚解决温饱又承包较多土地的农民也根本没有能力购买大型农业机械供他们生产所需。在此关键时刻,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下达了12个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对农机化发展实施项目支持,对购机农户进行补贴,减免税费。中央这一重大战略调整,就如一场春雨为农村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我市农机局应时势而上,2004年在全省率先争取到50万元国债资金,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第一个农机合作社。这50万元国债资金的下放,农机合作社的成立,点燃了农民们以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手段承包经营盈余土地的激情。截止2015年末,全市各类服务组织发展到了16 247个,其中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344个,家庭农场及农机户15 903户。他们承担了全市所有的农机化作业任务。自2004年以来我市农机局共为梅河口市争取到各类惠农补贴资金2亿余元,调动农民自筹资金6亿余元。大型农业机具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农机总动力达到47.3万kW,拖拉机总数达2.1万余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增至5641台,水稻玉米联合收割机猛增至1203台,插秧机猛增至845台,玉米播种机3566台,机耕地面积达9.86万hm2,机播种792万hm2,机收获达4万hm2,三项农田作业水平分别达到99.3%、79.2%和40%。农业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达到了75.5%。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方式正在加速替代落后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农机化的地位在农业生产中已由附属向主导转变。

37年来,梅河口农机化得到了长足发展,水田全程机械化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37年的改革开放,37年的农机化发展,37年的“三农”巨变,都不可辩驳地证明: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用现代农机装备武装现代农业将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构想的必由之路。

3农机化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31应坚持政策扶持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37年的实践表明,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17个1号文件和各类农机化发展项目以及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要在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导向作用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利用农机的作业补贴、机具补贴及厂库棚建设补贴的杠杆,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农机的积极性、激发农民购机、用机热情。实践表明:政府重视、政策扶持是发展农机化的前提和保障;市场推动,多元投入是农机化发展的根本和方向。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农机的柴油补贴政策和近年来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等在内的促进政策,极大地促进了这两个时期的农机化发展,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32应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有机结合

农机化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抓住水稻和玉米两大作物的机械化发展是重点,必须集中精力,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从我市农业生产实践看,每一项农机化重点工程的推进、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促使农业生产格局发生一定变化。如水稻机插和玉米机收的技术突破,极大地促进了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生产,都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做法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机化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

33应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农机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农艺技术的支撑,先进农艺技术也必须以农机装备作为实施载体。多年以来,梅河口市农机部门与农艺部门相结合,不断引进、改进适合农业生产的新机具和新技术,成功解决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技术难题。如现在得到普遍应用的精少量播种技术、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水稻机械化育秧、机插秧及机收获技术等都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农机与农艺的良性结合,在结合中改进,在改进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这也被世界农机化发展史所证明。

34应坚持技术培训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加强对农民的素质培训是各项农机化工作得以成功的基础。围绕农机化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让他们及时掌握农机新技术和新知识,是促进农机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

35应拥有稳定的农机运作机构,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农民是农机化发展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必须与机械化生产所要求的知识水平相适应。这就要求政府能提供有效运转的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安全监管等外部服务环境,在这个意义上讲,稳定农机部门工作机构,是支持和促进农机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36应继续执行生产用油补贴政策

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农机作业用油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春耕、秋收期间,作业用油十分紧缺,农机户买不起、买不到生产用油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农民增收致富带来了不利影响。柴油补贴政策应继续执行。

4农机化未来发展方向

41水稻、玉米作业现状及主要问题

水稻和玉米是梅河口市粮食生产的主导品种,年产量在4.8亿kg以上。由于我市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农民的就业出路越来越多。出国打工、进城务工的收入是在家种田的几倍,在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农村富余劳动力正逐年减少。雇工种田已成为我市粮食生产的基本方式和常态。目前,我市水稻、玉米生产中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成为农业生产继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1)劳动力紧缺。农忙季节供不应求,劳动力价格持續高涨。2003年插一亩水稻雇工价格是50元,到2015年涨到200元以上。水稻收割、脱粒等作业环节劳力价格都在上涨。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涨,使粮食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种粮效益呈明显下降趋势。

(2)出现了违误农时、耕作粗简,粮食产量有整体下滑的趋势。粮食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农忙季节需要集中大量劳动力在短暂的农时内完成作业。但因农村劳动力供不应求,雇不到足够数量的人干活,违误农时现象难以避免。我市一般情况下种田小户5月底、6月初能插完秧,种植百亩以上的大户一般都在6月上旬才能完成插秧;同时因时间紧,人手不足,作业质量粗简,丢垄少穴、减颗的现象普遍存在,达到85%基本苗的已属不易。违误农时,粗简作业就意味着减产。据专家测定,6月5日插完秧的比5月23日插完秧的,水稻亩产减少9%以上。

(3)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靠天吃饭的局面依旧。我市地处通化市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造成我市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会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冷害、春涝、大风、干旱、霜冻、雪灾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对保障粮食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例如2005年春季的低温使梅河口市水稻插秧推迟了6~9天,播种后的玉米种子“粉种”严重。2006年4月中旬的一场雨加雪,使梅河口市绝大部分水稻旱育苗塑料棚倒塌散架。2008年春季的雪灾,耕地内涝后,连续近一个月的干旱,不但造成玉米播种和水稻大地育苗推迟了6~9天,更是造成了许多岗地玉米严重缺苗。这些不断的自然灾害,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粮食减产,随着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我市的自然灾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以上这些问题既是梅河口市农业生产中的重大灾难,但同时也给农机化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为水稻玉米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时代的来临准备好了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市在未来5年将把发展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做为工作重点。

42梅河口市全程机械化建设规划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吉林省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此吉林省政府审时度势,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实施意见》,作为全省30个产粮大县之一的梅河口市,制定了《梅河口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行动实施方案》,确立了未来5年发展目标: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要达到90%以上,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3%,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植保机械化能力达到60%以上,机械化烘干处理能力达到60%,秸秆机械化处理水平达到80%以上。

这就是梅河口市农机化事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即在“六个必须”的框架下,全力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

猜你喜欢

梅河口市农机化机械化
梅河口市全力开展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
线上教学耕耘不辍,援长战疫尽显风采
——梅河口市教育人疫情防控工作纪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农业机械化
梅河口市香炉碗子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吉林省梅河口市张家沟区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