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基层农广校教师课题研究的三个要点

2017-03-15王雪松

农民科技培训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广校课题组课题

王雪松

近几年来,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推进,基层农广校组织教师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在开发教材、课程设置、提高培训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可见,基于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目前,基层农广校教师所参与的课题一般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由上一级教育科学研究部门所立项,另一类则是基层农广校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所立项。然而,基层农广校教师在主持、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期望取得成果、推进工作,但有时难免会出现脱离教师需求的倾向,致使课题研究与教师教学培训实践、专业发展以及心理等方面需求出现“落差”,还会导致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景受到影响。因此,基层农广校开展课题研究应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点。

一、 关注教师实践需求,探索新的工作路径

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基层农广校还需开设、开发哪些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在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农村成人教育过程中,农广校教师应如何提高教学培训的实效……这些是在工作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与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不深有关,与部分学校未运用好课题研究有关。实际上,农广校教师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困惑,在提升个人职业能力方面也有需求。为此,基层农广校需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力求寻找到突破口。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可探索出新的工作思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形成高屋建瓴的认识,还可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课题研究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

课题研究是为教学培训实践服务的。设计调研问题、发放调研问卷、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形成报告等环节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课题负责人可结合成员的特点与能力,适时分配任务、适时指导。比如,指导大家利用调查的数据,撰写子课题项目的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各自的观点,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子课题研究的问题更具体,撰写论文更具针对性,尽管题目“小”,但内容要“精”,同样具有较高的参考或推广价值。

(二)课题研究以持续推进工作为重点

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不能让大家走形式,而是要通过发现问题、理性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提高课题组成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并且为持续开展课题研究与推进工作积累经验。

以“生态观光农业培训方式改革与课程开发”课题为例,门头沟农广校课题组成员在调研中得知培训对象的受教育状况、从事的岗位工作、技能提升需求、学习能力状况、培训的满意度、对新一轮培训的需求等信息,结合对培训对象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调研报告、研究报告。报告客观地反映出以往培训的效果、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课题组成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思辨过程,从工作总结的思考方式转变到理性辨析,使教师对工作实践有了新的认识,实现了从“埋头工作”到“科学工作”的提升。课题的调研报告、研究报告得到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可,还获得了市级、区级奖项。课题组成员还开发出一本教材——《休闲农业设计与经营》(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中等学历教育教材),获得了北京市农广校优秀教材评选一等奖。

借助课题研究,教师拓宽了改进工作的思路,找到解决难题的新办法。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作用与价值得到发掘,大家参与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也高涨起来,为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二、 关注教师专业需求,练就教师专业发展硬功夫

课题研究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提高教学培训实效的同时,还能提升农广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基层农广校要关注教师专业需求,帮助教师练就专业发展的硬功夫。课题组负责人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帮助课题组成员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与提升,让大家在深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收获专业发展的成就感。

(一)让教师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开发新的教育资源

透过课题看课题,教师可透过课题预测自己专业发展的前景。教师改变了参与课题研究的观念,就会产生从“心动”到“行动”的强烈愿望。课题研究的负责人更要尽量把眼光放长远,把视野放开阔,解析课题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尽可能地扩大课题研究的成果。例如,在“新型职业农民中等学历教育学习资源开发”课题中,门头沟农广校在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礼仪实务”的同时,想到策划制作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视频。

基层农广校教师持续参与课题研究,可使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中等学历教育使用的学习资源日益丰富,教师的专业积淀日益丰厚,教学方式将发生转变,“线上”培训与“线下”指導的结合,农民参加学习培训的多样化需求也将得到满足。

(二)让教师发掘个人专业发展的潜质,拓宽课题研究思路

课题组成员的能力各不相同,课题负责人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势与闪光点,引导大家“扬长避短”,发掘出各自的潜能和价值。

例如,“学习资源开发”课题组在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子课题项目过程中,将其“分解”为三个相关联的内容:开发礼仪实务专业课程系列教材;礼仪实务课程教学视频的录制与使用;礼仪实务课题集中培训与实地指导的有效性研究。擅长教学实践的教师参与教学视频的录制,文字功底好的教师参与论文撰写,研究水平高的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大家各尽所能,朝着开发学习资源的方向努力。

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预期效果得到兼顾,研究成果呈现出了多层次性,避免了单一化。每位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与工作价值得到了体现,教师从中也体验到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就感。

三、 关注教师心理需求,注入教师发展的新动力

教师们关注课题研究的成果,更在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实际上,研究能力、文字功底较弱的教师往往缺乏自信。为此,课题负责人要多关注课题组成员的心理需求,激发大家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调动教师完成课题任务的积极性,为教师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基层农广校要在课题研究前进行客观地分析,要让大家对参与课题有所期待,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搭建必要的平台。

(一)及时关注,帮助教师克服畏难情绪

参与课题研究时,个别教师常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行尝试。有时他们能找到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但在推进研究时缺乏思路;有时还会因不能马上看到预期效果而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学校可聘请相关领导或有经验的教师做课题指导或顾问,让课题组成员从心理上觉得有底。课题组成员期待指导老师能做到给大家信心与示范,带着大家一起干。

建立相应的指导机制,如指导老师“手把手”地教经验不足的课题组成员如何设计调研问卷,教给大家一些数据统计的常识与技巧,指导写作功底弱的教师撰写科研论文等。当课题组成员在心理上得到被尊重的满足感与信任感后,将会冲淡畏难情绪,产生参与课题的持续动力。

(二)适时指导,搭建教师自信成长的平台

在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能力较弱的老师难免会有各种担心,有的担心课题研究要求太高;有的担心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或教学经验不足;有的担心自己的撰写论文的水平有限……在课题的开题论证、中期研究、成果推广等阶段,大家都需要相关领导的鼓励与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指导老师的定期帮扶下,课题组成员就会热情参与研究过程,进而迈上自信成长的台阶。在课题研究策略、方法上的有效追踪指导,会使大多数课题组成员对研究的内容有重新认识的过程,从而深入把握“学习—研究—运用—再学习—再研究”的学习方法。

课题研究不是一线教师高不可攀“空中楼阁”,而是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进步的阶梯。关注教师的多层次需求,引导并帮助基层教师克服畏难情绪,鼓励大家树立起参与课题的信心,让课题组成员都能看到课题研究成果的最大化价值;关注农广校教师的发展与提升,解决工作实践中的难题,进而在本地区推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才是有生命力的。

猜你喜欢

农广校课题组课题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课题组成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