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扎西整编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017-03-15卓家勇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卓家勇

摘要:1935年2月5日至9日,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分别在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研究部署了事关中央和红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扎西会议后进行了著名的扎西整编,精简了部队,增加了机动性和灵活性。为中央红军顺利实现了转折,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扎西会议;扎西整编的主要内容;扎西整编的历史作用

扎西会议是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最后完成,扎西会议不仅解决了遵义会议很多没有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同时,对红军进行了精简缩编,压缩编制,轻装部队,充实基层战斗力,组建川南游击队,扩红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整编,红军迅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跳出了包围圈,实现了党和红军的伟大历史转折,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就扎西整编的主要内容和歷史作用进行初探,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向四川进军。蒋介石调集重兵在长江沿岸布防,阻止红军入川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在土城战役中,红一方面军遭到了川军的阻拦,土城战役失利,被迫改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云南扎西地域集结,中共中央于2月5日至9日,在扎西境内连续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扎西会议”。在扎西会议上作出了精简缩编中央红军的决定。

一是扎西整编的主要内容

从《中央军委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内容可以看出,扎西整编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项:一是压缩部队编制,充实基层战斗连队,取消师级指挥机构,按照团的编制进行缩编,师团营连干部层层下放,充实了连队人员,提高了战斗力。取消了九军团,其人数分别按照不同比例并入三、五军团。机关后勤人员也同时进行了精简,经过整编,红军由长征初期的30个团,缩编为17个团(包括一个干部团),基层连队战斗力增强了许多。二是组建川南特委,建立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开辟川滇黔革命根据地,按照中央的决定,红五军团六师政委徐策留在扎西组建川南特委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开辟革命根据地,游击队积极在三省边区县市开展革命活动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北上,发动地方群众打土豪,分田地,革命声势逐渐壮大,动员广大贫苦群众积极投身革命洪流中,最多的时候游击队发展到1000多人,有力的动摇了敌人的统治,是当时在川滇黔边区最有影响的武装力量。三是扎西扩红,在扎西期间,红军主动帮群众挑水劈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当地群众把红军看作是自己的队伍,红军在大河滩、长官司、罗布、三桃和扎西等地召开了群众大会,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小坝的肖发文背柴到扎西赶场,听了宣传,放下柴担就跟红军走了。3000多扎西热血青年跟随红军北上。四是部队轻装,长征初期搬家式的行动,导致了红军行军速度慢,部队机动性差。按照规定“凡是两个人抬不起的东西都要扔掉,”多达400余件笨重的机械设备都被扔掉,今天在扎西会议纪念馆陈列的马克沁重机枪和X光机就是重要见证。大多数女红军战士留在地方打游击和照顾伤员。轻装真正提高了红军长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二是扎西整编的历史作用

扎西缩编无论从当时的军事斗争环境还是红军的发展历史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扎西整编加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和机动性,随后红军取桐梓、奇袭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胜利,鼓舞了士气,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一是缩编充实了红军基层连队的战斗力,二是扎西扩红壮大了红军队伍,扎西扩红是长征途中仅次于遵义扩红的一次扩红,在短短的十余天之内,扩红多达3000余人。三是轻装上阵,提高了红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经过扎西整编,使红军开始轻装上阵,取得了桐梓战役和娄山关大捷,重占遵义,逐渐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为长征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四是组建川南游击队,既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也牵制了敌人,为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