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中国近代文学翻译活动

2017-03-15刘清源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会学影响

刘清源

摘要:社会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社会以及社会行为的学科,人类的行为与人们所处的群体、群体成员的作用等有关。通过社会学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个人的行为和活动与社会实践的关联性,能够更深刻的解析人类生活方式与社会模式间的关系。而社会学的这些作用和观点与文学翻译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因为文学翻译需要依靠人力,而这些翻译的人员都是社会中的个体,所以他们的翻译与所处的社会和生活经历都会存在一定的关联,同时社会学鼓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社会,而文学翻译也需要结合文学、美学以及语言学等多个学科来进行研究。由此可见,社会学与文学翻译活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性,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近代文学翻译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学;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影响

社会学是对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以及人类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而文学翻译主要是指将外文的文学著作利用母语进行解释、阐述,使外国的文学通过母语表达出来。二者从表面上看,并没有太大的联系性,但是如果对翻译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后就会发现,翻译工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人的社会活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对文学翻译活动进行阐释。不同的文学翻译者所翻译的内容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由于水平的差距,但是更多的是由于翻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人脉圈的影响,从而使得不同的翻译者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和翻译。接下来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对我国现代文学翻译活动进行分析。

一、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翻译的社会机制

社会学角度下文学翻译者的身份、地位等都能够影响其对文学作用的翻译角度。翻译者作为文学作品的阅读者、品鉴者、阐释者和译作者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同时翻译者对译本的选择、美学的理解程度以及形态意识等也都会影响到作品的翻译效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译的過程实则是一种社会的现象,它强调的是社会现象的文艺性,也就是将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价值来进行创造[1]。

从翻译的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的系统,而文学翻译活动则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由文学的生产、传播以及消费来组成,而翻译的价值同样体现在这三个方面,翻译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的社会关系,翻译的过程需要社会人翻译者的文化水平和翻译能力;翻译的传播需要有阅读者的赏鉴;同时翻译译本的出版需要有出版社、图书馆以及报刊杂志等多方面的支持。

在文学的翻译中,翻译者的翻译角度不仅与语言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翻译技巧的应用以及创作灵感的支持有关,同时还与翻译者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环境以及物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翻译作品的完成实质上就是翻译者利用语言的技巧以及物质材料的开发来对原作的艺术进行物态化的转换。翻译的作品终将会在市场上进行流通,而其以商品形式的流通并被消费者购买需要一个物质文化的载体。翻译作品在出品、传播和购买等一系列的工作间存在层次上的差异,这也使得翻译作品的传播形成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对翻译事业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翻译符号资本的传递

符号资本是一种通过认可而产生的资本,不是习得的,如果作家的作品在文坛上能够取得一定的地位,那么其所代表的符号资本也就得到了稳定,但是翻译者的翻译活动却并非如此。翻译者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来对文学作品在文学领域中进行进一步的解析和认可,其从事的活动是对原作者的资本积累。如果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文学场域的形式,那么其符号资本在转移的过程中将会减少损失,能够保留与语域中相同的符号资本。但是如果目的语域的标准发生改变,那么其符号资本也会随之增加或减少[2]。

以我国近代文学的新月派诗歌翻译为例,新月派诗歌的翻译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其选择的诗歌以及诗人也各不相同。新月派诗人在前一阶段中主要的翻译作品都属于浪漫派和唯美派。比如徐志摩翻译的C.Rossetti的诗歌《Song》、闻一多翻译的《白朗宁夫人的情诗》等,这个时期新月派受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特点影响,在选择翻译的诗歌中都是以形式格律的诗歌为主,这与我国文学的场域逻辑相符,因此他们翻译的诗歌更容易受到读者的认可,使得符号资本迁移中损失较少。而徐志摩翻译的Baudelaire的《A dead body》,由于其缺乏浪漫主义情怀,所以其译本与当时我国诗歌目的场域不符,因此无法得到读者的认可,其在符号资本的获得中损失较大。

三、中国近代翻译中文学场域的自主化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文学翻译自主化也难以摆脱场域的影响,但是中国文学的场域却不是翻译自主化的唯一作用条件。中国新诗的发展不但是自身演变的结果,同时也是世界趋势的推动,中国的诗歌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探寻新的发展方式。我国近代的诗人和译者不但具有对诗歌的创造能力,同时还有较强吸收和消化能力,从而在对西方诗歌的借鉴和翻译中更加容易。

在近代文学翻译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为朱湘的翻译诗歌,比如朱湘翻译的Shakespeare的诗歌《Cymbeline》,“天门外有云雀歌唱,日神举首东山,方龙马在百花坪上,吸引金色流泉??①”在翻译的过程中朱湘从两种语言的审美、韵律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其翻译的诗歌符合中西文化的审美和脉动,开辟了我国近代文学诗歌场域的自主化新篇。

结语:综上所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国近代的文学翻译中,社会的各种因素与文学翻译活动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文学的翻译过程中需要符合社会的机制,明确翻译活动中接触到的社会关系、社会内容。同时在翻译作品的选择中需要能够符合我国的文学场域,这样翻译的作品才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最后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学场域的自主化,翻译者需要将中西文化进行融合,从综合的角度来分析完成文学翻译,使翻译的作品能够符合中西的文化场域,进而在我国的文学翻译中创造出自主的翻译体系和翻译风格。

注释

① 朱湘翻译的莎士比亚的《辛白林—晨歌》

参考文献

[1]刘立胜.翻译规范与译者行为关系研究的社会学途径——以晚清与建国后十七年间文学翻译为例[[]D].山东大学,2012.

[2]刘立胜.文学翻译系统规范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社会学途径[J].中州大学学报,2012,29(1):91-94.

猜你喜欢

社会学影响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法律论证:一种社会学进路的阐释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21世纪早期英国的“变脸”①——一个社会学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