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区域地理如何复习

2017-03-15孔德元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经纬线气候定位

孔德元

鉴于当前高考命题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的放矢,根据高考命题特点,进行区域地理教学。区域地理主要考察范围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相结合的点,在复习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区域地理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高中地理知识系统性、理论性较强,许多学生感到难以理解,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高中相结合的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复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的“气候”这部分知识时,在学习了“世界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后,学生就能根据纬度位置分析太阳辐射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根据下垫面状况分析地形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建立基本的空间思维,熟记重要经纬线所经过的地理事物;熟记世界各大洲、主要国家和重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熟记各重要区域的气候类型、地形地势、人口与资源状况、农业区与工业区分布等信息。

如气候带划分图

2、重视区域定位能力的培养。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解开区域地理试题的一把钥匙。定位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高考区域地理试题会把某几个小的区域图放在一起进行考查,如要求学生根据同一纬度范围内的几个区域图分析其气候类型异同的原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考查的区域进行定位。对此,教师可采用经纬定位、海陆轮廓及重要标识定位、山脉、河流、铁路的走向和分布定位、气候特征、地形地势定位、地形剖面定位、相对位置定位等方法,把区域定位教学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引导学生动手画图,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世界重要区域地图,做到脑中有“图”,心中 有“理”。

例如:在教学某个区域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这个区域的轮廓图,并加粗最有区域识别价值的经纬线,然后描绘出该经纬线所穿过的重要地理事物,如岛屿、山脉、河流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深刻的视觉记忆。

3、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任何一个地区都有最具代表性的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教师要抓住这些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 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依据各地理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特色的主要区域特征。

例如:对于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该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而且中亚地区的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分布都与该区域特征有关。 总之,教師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析图能力,提高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效果。

4、运用对比分析法总结区域地理特征,比较法是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由于其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且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愿意接受。 教师可利用比较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

例如:东部季候风,降水量,寒流,暖流的形成等,知识点,必须运用表格

形式,对比进行分析和总结。方便同学记忆理解。

尽管高考中区域的选择是多变的,但不同区域中的“理”是相通的,即地理原理的应用和地理问题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备考中可指导学生学会“抽丝剥茧”,围绕学科的知识核心构建思维模型,使繁杂的知识有序化,为学生熟练地调动和运用知识、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经纬线气候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瞧,气候大不同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经纬线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