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2017-03-15马良
马良
摘要:居住小区(housing estate)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关键词: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1、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在激烈的职场、商场中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代化生活节奏让人们闲暇时相互交往变得越发疏远,而精神层面渴望交流、慰藉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对于传统“一扇铁门挡住邻里关系”的居住环境产生了思索,对居住地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居住地已经不止是传统意义上给人提供一个住所,它更多的是应附属怡人的环境、优美的景观、人性的关怀、便捷的邻里交往空间以及真正的“家”的感觉。居住小区亦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的设计,同时还是一个生活环境。甚至精神环境的设计。它必须兼备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2、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地景观主要构成元素
2.1绿地景观。绿地景观是居住者对居住小区外环境的第一认识。居住小区绿地及绿化配置是小区生态环境的“绿肺”,除了具备本身承担的绿化美化环境、拓展生活空间等诸多作用外還具有净化空气、净化水质、降低噪音、减轻光污染、缓解热岛效应等在居住区范围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是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基础。
2.2道路和铺装。居住小区的道路及铺装是小区景观的骨架,是优化小区居住环境和完备居住小区功能的基础,是邻里之际相互联系的纽带,是人们感受小区景观特色和居住风貌的标志。铺装和道路在居住小区绿地中形成居民散步、游览的道路及围合成一定的游憩空间、活动场地,可供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交往,游玩、娱乐、健身、散步、休憩。
2.3水体和驳岸。水是居住小区景观环境中最有灵性、最活跃的因素,它不仅具有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温湿度、吸尘降噪、有效改善居住小区小气候等生态调节作用,人们的生活活动亦与水密切相关。在高楼林立的都市环境,渴望返璞归真、接近大自然的人们,总是会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营造各种各样的水体景观,增添居住区景观层次,在水体景观中探求意境与抒发情绪。
2.4小品。小品在居住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在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中,景观小品以其轻快、活泼、精致、优美的姿态活跃其中,成为改善环境、提高环境空间艺术水平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如装饰性小品景墙、花窗、雕塑;设施小品景观垃圾箱、景观音箱、广场灯、草坪灯;展示型小品树木标示牌、阅览栏;服务型小品椅子,凳子、儿童乐园,健身器材等。小品的存在既可以丰富景观效果,同时小品本身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使其存在产生更多价值和意义。
3、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3.1生态设计原则。绿化是居住小区园林景观构成主体,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应首先考虑居住小区环境的功能要求,按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等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需要注意植物群落之间生态互补作用。甚至是园林病虫害相互栖生关系,将生态的合理性配置放在首要考虑。要有足够的绿地面积,足够的绿色量,充分发挥植物生态效益。其次才是要考虑植物之间平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和形态的变化。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居住者游憩需要,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为主,形成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的绿化景观层次。设计过程中注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是现代居住小区增加绿量的不错的手法,如围墙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避免过多使用绿化效应相对较弱的大草坪,或以单调树种排列的树种。尽可能选用乡土种种,种植绿化过程中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注重与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设计中确保植物生长所需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和空气等生态条件与不同植物不同生态适应能力达到生态互补。
3.2文化设计原则。计成在《园冶》的开章中就指出:世之兴造,"三分匠,七分主人"。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要与住宅建筑、道路、建筑小品等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配置方式应丰富多样,既要发挥功能性需求,又要能为居住者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借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内在的含蓄与外在表现之间的桥梁。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作为一项艺术作品,设计过程中融入了创作者与使用者的情意,是借造园景物表达情意的境地。同时,小区居住者审美感知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素养之上,并伴随着情绪活动的过程。居住小区的园林意境不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为的赋予园林绿化景观各种文化信息,或诗情画意、或名人轶事、或神化传说、或民俗风情,或科学技术等。居住者对小区景观的感知不仅决定于客观景物本身,与居住者个人的修养、心境、感悟力都密不可分。
3.3低碳设计原则。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以来,中国在各行各业中都提出了“低碳”这一共同的话题。“低碳”概念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范畴的大部分领域: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景观等等。“低碳”思想在已成为日益改变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国际思潮。而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也在通过建筑、规划、景观等设计领域寻求一条低碳发展之路。而对于居住小区的“低碳景观”并非简单的反映碳排放量的降低,而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生态的景观环境这一目标的更高追求。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在后期管理和维护主要集中在植物的修剪养护和水体的维护等方面,其中水景设计的合理性是许多现代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较为关注的一个环节。以北方居住区景观为例,考虑到北方冬季的气候原因,水体结冰。水面枯叶等污染严重,水景设计更要合理谨慎。国外发达国家早已探索雨水收集这一理念,比如根据场地的条件形成自然水系收集雨水,溪流旁边利用水生植物起到蓄水同时净化雨水的作用,使之成为可以利用和灌溉的资源。低碳设计还表现园林绿环中选择固碳释氧能力强的乡土树种,禁止为了达到奢华的景观效果而大面积的运用草坪和水景等设计误区,在设置的景观小品体量和数量不宜过大,过多,注重小品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等诸多方面。
4、关于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的认识
4.1更加注重生态设计的原则。居住小区环境质量的优劣除体现在艺术层面上,更體现在生态层面上。生态设计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等作用,还体现在对居住小区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及除人之外物种的尊重与关怀。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近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大气成份稳定、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居住小区气候、净化空气、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方面。设计过程中尽可能营造这种“近自然”空间,更多注重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尽可能的减少人工层面的改变和干预,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
4.2 更加注重景观文化延伸的原则。推崇文化园林是近年来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热点,设计者们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而是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策划与规划,通过营造景观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让景观成为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文化景观营造过程中既要有空间上的变化,也有时间上的变化。反映出各自文化特点及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居住小区景观文化的设计包括对地域自然状况的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与居住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还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设计中既要突出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挖掘、提炼和发扬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形成具有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的景观文化。
4.3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原则。随着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理念的日益成熟,设计中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本效应,按照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从行为和需求入手。配置人工和自然要素,为使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设计中更多关注居住者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如创造适合居住者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营造出亲水场所,配合硬软景观有机融合,构造自然情调的绿色空间环境,健身活动场地和设施等,在细微之处注重人性关怀的体现。
通过建设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花园式的居住小区以达到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质量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使久居闹市的人们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居住者与园林工作者共同的夙愿。
参考文献
[1]宋宁,邓妤.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规划与设计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