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路测量RTK基准站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处理

2017-03-15孙志峰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处理影响因素误差

孙志峰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当中,线路测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线路测量当中,RTK技术是一项较为常用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发挥了十分良好的效果。不过,在某些线路测量中,RTK基准站存在误差现象,会对最终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RTK误差源,然后分析了RTK基准站的误差影响,最后对RTK线路测量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线路测量;RTK基准站;误差;影响因素;处理

前言:在当前的线路测量工作中,高精度GPS实时差分定位RTK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相比于静态的GPS定位技术,RTK技术具有更为良好的灵活性、高效性,同时具有更为复杂的数据采集处理工艺及系统结构。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在与基准站参考基准实时相对定位当中,可能会发生一定的误差,从而对RTK作业精度、作业可靠性等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应当明确RTK基准站误差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RTK线路测量的准确性。

一、RTK的误差源分析

RTK技术作为一种实时动态差分GPS卫星测量技术,其依据基础使载波相位观测量。利用GPS接收机,对基准站差分信息、卫星发送信息进行接收,对地面点三维坐标进行确认,从而实现RTK定位点坐标测量。在实际作业过程当中,基于已知的点,对基准站进行设立,并对GPS接收机进行架设[1]。对于观测采集到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基准站电台载波的调制,然后利用基准站电台,向流动站发送测站坐标信息及调制波。从RTK作业模式当中能够看出,RTK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长的作业距离,因而容易造成RTK基准站误差。

二、RTK基准站误差影响

(一)地球曲率因素

对于线路测量RTK基准站的误差问题来说,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地球曲率的因素。例如,如果是在平均高程较大的测区,或是6°带、3°带、分界子午线附近设定基准站,将会产生较大的投影形变。例如,如果流动站、基准站之间相隔15公里的距离,则△d=d3/3R2≈±3厘米;△d/d=d2/3R2≈1/500000。因此能够得知,地球曲率对于RTK基准站具有1:50万的影响相对误差。因此,如果是超过了15公里的距离,则需要对地球曲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

(二)基准站已知坐标误差

拟合残差的大小,对基准站点位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容易造成RTK误差的重要因素[2]。结合公路控制网测试精度标准,以及全站仪、GPS相对静态定位等高精度、先进可靠的测量技术,在城市一二级控制网、四等网等方面,基本上能够达到±1厘米到±5厘米之间的精度。在进行作业之前,如果进行相容检验、剔除等操作,则能够控制在±3厘米的拟合残差。

(三)基准站载波相位误差

在RTK定位当中,对载波相位差分法进行应用,利用基准站利用数据链向流动观测站直接发送载波相位。流动站对历元初始化进行静态观测,并对相位模糊度进行求解。通过求差对流动站精确位置坐标进行求解,同时利用求差法还能计算出载波相位的坐标[3]。对于卫星钟差的影响,可利用单差方程求解进行消除。对于接收机的钟差求解,则可以利用双差方程求解进行消除。对于整周相位模糊度问题,可以通过三差方程的求解进行解决。因此在载波相位差分法RTK定位当中,不能仅仅对单差和双差方程求解进行求解,更为重要的是对初始整周模糊度问题加以解决。

(四)基准站载波修改值误差

在RTK定位当中,对于载波相位修正法进行应用,通过卫星星历,对已知基准站精确坐标、以及卫星具体位置,进而对基准站、卫星之间的精确真实距离进行计算,最终得出伪距载波相位改正数。基准站利用数据链向流动观测站发送载波相位改正数,从而对其载波相位进行修正,对流动站的精确位置坐标进行求解。采用逼近法,能够对载波相位改正数进行解算。在当前RTK技术中,通常对FARA方法进行应用。对双频接收机RTK定位进行应用,在测量中,避免卫星失锁,通常由90%的概率得到整数的初始整周未知数。

三、RTK线路准确测量的策略

在RTK线路测量当中,由于通常具有很长的组野距离,因此,导致了线路测量RTK基站容易发生误差情况。对此,在线路测量当中,可以对复合双绞线型RTK线路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进行引用,从而确保精确度满足高程、平面的要求。应当在已知点、控制点对基站进行假设,从而对最为理想的观测窗口进行确保。同时,如果流动站、基站之间超过了15公里的距离,应当对基准站距离的归化、归算问题进行思考[4]。采用初始整周未知数固定搜索算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精度,在RTK定位当中,要避免卫星失锁。采用已知坐标,对基准站进行相容性检验剔除,使基准站已知坐标具有更好的可靠性、精度。在转换坐标的过程中,应对七参数加以运用。在测量之前,应当在双绞控制网点检核流动站。如果原GPS控制点无法满足要求,利用RTK技术对控制点加密。同时,对移动基准站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进行应用,缩小移动站、基准站之間的距离。

结论:在线路测量工程当中RTK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应用优势,能够完成带状地形图测量、横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等工作任务。而在RTK线路测量工作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线路测量RTK基准站的误差,进而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首先要明确误差源,并对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处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月华,靳海亮,苗保亮,郑艳慧,贾露. RTK技术在道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6:67-70.

[2]申亚鹏,马廷刚,龙文彬,田庆丰,黄定军. RTK在城市规划建设测量中的应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3,11:113-115.

[3]李晓露,林书本,任建英. GPS RTK技术在大型露天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9:35-37.

[4]张东,梁勇,刘纪平,葛帅. 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与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研究[J]. 全球定位系统,2010,04:31-34.

猜你喜欢

处理影响因素误差
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误差控制
Beidou, le système de navigation par satellite compatible et interopérable
压力容器制造误差探究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