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研究

2017-03-15董继春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董继春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社会对能源需求量逐渐增加,煤炭资源的开采速度逐渐增加,正在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现象发,一些开采地质条件也在逐渐恶化。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煤炭资源的产量与质量就需要加强对煤田构造发育规律的分析,并为今后矿井补充地质勘查以及生产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与要求,从而保证煤炭资源可以合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发生,保证煤炭资源的质量、与产量。基于此,本文对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

前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煤田在勘查和生产过程中,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开展的大量的地质检测工作,为不同的地质研究,积累的十分丰富的地质资料,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由于我国煤田地质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煤田结构发育规律薄弱,不能满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只有做好煤田地质结构发展规律的研究工作才能改变这一现状,从而促进我国煤炭行业快速发展。

一、煤田地质结构发育规律

(一)地质结构运行的波浪式特征。现阶段,我国安徽煤田地质结构的波浪式特征主要由以下两点:(1)构建空间由波浪式组成:我国安徽煤田在形成时,主要以整个马兰井田组成,并通过马兰田方向倾斜,同时还又根据屯兰河背倾斜,并形成一个全新的碧浪式空间,这对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构造时间域呈波浪形式:现阶段,随着社会不断的推移,我国较老的煤田地层结构较为复杂,常常会受到东北向的剪切褶皱方式将其原有的结构进行转变。安徽煤田主要通过周边油田的转变形成全新的发展构造,其中的马兰油田会向斜东方向前行,并形成全新的不对称褶曲[1]。

(二)断层构造分带性特征与间距规律。安徽油田在发展过程中,主要以多数断层形式向北东方向延伸,在延伸过程中还会穿过华夏系泰山式构造,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煤田中穿梭,形成全新的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2]。安徽煤田在穿梭时,常常会受到周边油田的影响,导致其西北部与东南部的结构复杂。

(三)构造形态与承受力情况的关系。安徽煤田导致构造的发育规律与受力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常常会向一些较大褶曲的构造倾斜,并形成全新长轴褶曲。这种褶曲以其中最短的褶曲为主进行构造,在构造时其中主要包括了煤田褶曲的内部与断块;(2)褶曲弯曲状态:煤田褶曲在形成时,常常会在一些陡峭部位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说,当安徽煤田的马兰部位,煤田的褶曲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如果像西倾斜时,还会导致其中的火山出现入体抬升现象。

二、对煤矿产业的地质因素的控制作用

(一)构造与水文地质关系。安徽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在形成时,常常会以地质单位的形式进行划分,同时还会根据水化学类型进行分布,并形成全新的控制规律,主要体现在:煤田上西北部位的高属奥灰补给区域,并通过东南方向将其进行排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田地质中的水径流增强,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中水流的交替速度,保证其中水资源质量良好;煤田在一些深埋地区时其水利径就会相对较弱,水力的交替速度较慢,其中的水资源也不能正常使用[3]。

安徽煤田在构造水资源时,主要体现在孔隙、裂痕等部位中,如果操作不甚就会出现破裂、灰岩浅埋的现象发生,并对一些强风化的地势添加适当的补给岩溶水。

(二)地质构造与岩溶陷落柱的关系。安徽煤田地质结构与岩溶陷落柱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煤田地质在构造发育时,常常会通过一些容颜陷落柱的形式进行发展,并对其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对煤田的溶蚀作用,将其中的强度、时间、部位体现出来[4]。而安徽煤田主要以东南倾斜的方式发展,并形成全新的盆地,其中的岩溶陷落柱盆地边缘会通过一些西北方向分布;(2)安徽煤田的岩溶陷落柱主要在安徽的隆升部位进行发展,以横向的形式发育,并形成一定的规律。在煤田发育时,其中陷落柱会受到附近的挤压而形成全新的伴生顿断层;(3)安徽媒体的褶曲构造会以煤田的背斜方向进行发育,在受风化时会将其剥蚀,从而导致煤田地质出现集水现象。

(三)地质构造对瓦斯地质的控制。安徽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常常会受到周边的喜山期东面区域进行扩张,如果处理不甚就会使其出现崩裂现象。而煤田的北部与东部常常会以煤田的煤层为主,进行瓦斯释放,使煤田的中部出现封闭现象[5]。

(四)地质构造部位对煤种分布的控制。现阶段,我国煤田地质结构时间经历了很多年才形成,同时还会随着自然界中的多种因素形成全新的分布位置,主要有煤层的变质作用以东南的方向出现,而西南部位也会出现一些局部较高的特点,这些特点都是煤田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总结:安徽媒体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人们通过不断的开采,已经有很多的矿井被封闭,部分矿井中的资源出现枯竭现象,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寻求全新的资源,只有这样采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开采速度逐渐增加,煤田中剩余的资源也存在着质量较低的现象,只有开展煤田滴哦知构造发育规律的研究才能提高煤田资源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促进煤矿企业快速发展。本文对关于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煤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东东.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延安组层序—古地理与聚煤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

[2]敖卫华.淮南煤田深部煤层煤级与煤体结构特征及煤变质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3]闫庆磊,朱炎铭,袁伟,王辉.开平煤田构造发育规律对煤层赋存的影响[J].中国煤炭地质,2009,12:38-41+45.

[4]赵志怀,陆远昭,陆家河.安徽煤田地質构造与陷落柱发育规律的初步探讨[J].中国地质,1996,06:20-21.

[5]逯占军,高战武.大同侏罗纪煤田四台井田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及规律分析[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06:695- 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