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发达国家这样“卖冬季”
2017-03-15黄云
本报驻瑞典、德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黄云迪 青木 蒋丰
【点评】对比冬季经济发达国家,在冰雪旅游领域,中国东北地区可以比照开发类似体验式产品,挖掘当地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冬季生活风俗,推出如冬季捕捞之类的符合当地生活方式兼具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滑雪市场上,中国一方面可提高雪场基础建设水平,另一方面可依托相关赛事着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冰雪节”;在冰雪装备领域,市场上已有滑雪装备多数面向专业户外玩家,专业程度高,价格也不低,中国国有品牌可以打造出中国人专属的冰雪装备品牌。
2022年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外媒报道称,举办冬奥会有望带动中国3亿民众参与冰雪运动,这将为中国冰雪经济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地处高纬度的一些欧洲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探索出一条将冰雪变“白金”的特殊道路。而在冰雪运动条件并不是特别好的日本,也同样为中国提供了发展冬季经济的范本。
北欧三国:探索“冰雪+人文”产品
在对冰雪市场进行多年深度研究后,瑞典、挪威、芬兰等国家探索出一条“冰雪+人文”的道路,开发出多款适销对路的冬季产品。
极光作为全球最震撼人心的自然奇观之一,让无数旅游爱好者心驰神往。而关于极光的传说众多,成为北欧冬季游招牌卖点。在此基础上瑞典旅游局探索一套“极光+”旅游模式,将观赏极光与本地娱乐项目充分结合。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旅游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让游客在极光下漫步冰川,跨越结冰的卡利克斯河,走进拉普兰的荒野森林,邂逅驼鹿、貂熊、麝香牛等北极野生动物。
此外,在开发旅游产品时,瑞典尤其注意结合当地文化。萨米人是居住在斯堪的那维亚北部数千年之久的游牧民族后裔,以放养驯鹿、狩猎和捕鱼为生。瑞典旅游公司结合萨米人文化背景,推出了冰川垂钓特色旅游产品。游客不需高超的钓鱼技艺,只需要在冰上凿一个足够放进鱼饵的洞并铺张驯鹿皮在一旁,就可以坐等鲑鱼、梭子鱼、河鳟等上钩,颇受游客追捧。
芬兰除了是观测极光理想目的地之外,其冬季旅游的另一特色卖点在于圣诞主题。著名的圣诞老人村位于拉普兰省首府罗凡涅米以北市郊,相传这里是圣诞老人的故乡。圣诞老人村中设有圣诞老人办公室、圣诞老人邮局,随处可见的圣诞树和白雪覆盖的小屋勾勒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每年圣诞节前夕这个小镇都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各国游客争相抢定酒店,期望在此度过一个特别的圣诞。据圣诞老人村官方介绍,每年前来的游客数量节节攀升,尤其是外国游客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4倍之多。
提到北欧冬季经济与冰雪产业,最值得关注的还属滑雪市场。挪威是当之无愧的冰雪强国。挪威拥有多个顶级滑雪场,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霍尔门科伦山,这里有世界上最宏伟的滑雪跳台,每年国际跳台滑雪比赛都会在此举行,是挪威全国仅次于国庆节的盛大节日;滑雪小镇耶卢是挪威另一著名雪场,位于海拔一千多米的哈灵山区, 每年这里都会举行“挪威冰雪音乐节”。从台阶到座位,都是由冰雪建造,音乐家在原生态天然的氛围下演奏乐章,吸引世界各国滑雪爱好者云集于此。
德国:冬季体育产业收益大
与北欧国家相比,德国的冬季经济覆盖面更广。除了冬季旅游,体育产业在德国经济中的比重堪比汽车制造业。一些来自德国的国际知名体育品牌如阿迪达斯、彪马等,每年都会推出新一季的冬季服装、鞋帽,以及各种冬季运动的装备等。德国运动营养品也相当发达,如AtlanticMultipower等品牌的冬季配方就深受消费者欢迎。
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冬季经济专家阿勒瑟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冬季运动产业链非常庞大,除了旅游,还有冬季运动器材、医疗、场地设备等都可以开发。这些是德国企业优势领域。
阿勒瑟尔认为,德国冬季经济强大,与冬季运动的普及密不可分。同时,由于冬季经济发展迅猛,反过来也推动冬季运动发展。许多公司发明新技术,帮助冬季项目运动员提高成绩。
日本:先天不足,后天补
严格来说,日本并不属于发展冰雪运动条件特别好的国家。除了人烟稀少的北海道及东北部分地区冬季较长,拥有较丰富的冰雪资源以外,日本大部分国土并不具备发展冰雪运动的条件,这一点与中国较为相似。可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冰雪运动也开始在日本蓬勃发展起来。由于冰雪运动项目投资大、盈利慢,最初日本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来发展冬季项目,以投资各种滑雪场为主。结果,由于“国有企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各地滑雪场出现大面积亏损,并严重拖累地方经济,甚至把有些城市拖到了破产边缘。
为此,日本痛定思痛,彻底转变方向,开始引进民间投资。接手的民间企业首先就发现,公营滑雪场项目非常单一,基本是按照运动会项目设计的。于是,民间企业开始引入各种“接地气”的冬季运动项目。
比如长野县高原滑雪场推出的“雪地漫步”项目,主要针对经不住摔打的中老年人。游客可以穿着雪鞋一边漫步,一边欣赏壮观的美丽雪景。北海道SHINRA滑雪场推出的“流冰行走”,也是非常有人气的冬季运动项目。每当冬季来临,很多严寒地区就会形成流动冰块。游客在“流冰世界”里感受冰块的轻微晃动,欣赏冰块四处漂浮的美景。而且游客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滑雪场提供一种与鞋子相连、有浮力的特殊服装,游客只要套在现有衣物上,即使不会游泳也不需担心。而这种特殊服装,也可用于其他很多场合,又带动了该服装的生产。
到了夏季,日本的冰雪运动场地也没有闲置。由于场地开阔,设施完善,日本企业一般会组织各类音乐节、电影节、美食节等,并同时设计出高尔夫、山地自行车、缆车观光、滑翔伞等主题经营活动。一些成功的滑雪度假区,在非雪季接待的游客人次甚至不低于雪季。
在北海道开办冰雪旅游公司12年的王庆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日本冬季运动项目能够走出困境,保持经久不衰,有3点非常关键:一是让民间企业成为投资经营主体;二是在项目上不断创新,设计出所有人都能体验乐趣的普及性项目,而不单单依靠滑雪等难度较高的单一项目;三是通过新兴冬季运动项目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只要方法得当,看上去投资大、风险高的冰雪运动产业,一样可以成为“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