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国古今巡视制度

2017-03-14杨萍

青春岁月 2017年4期

【摘要】作为中国独创的一项官员监察制度,巡视制度自汉朝起就被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在监督贪腐违法官员上曾发挥过极大的作用。在十八大后的反腐风暴中,巡视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制度,再次显示了制度的威力。

【关键词】出巡;巡视制度;纪律制度

如果有人问中国老百姓对中国古代的哪个法律制度最熟悉,答案一定是巡视制度!中国封建王朝的传统人治社会中,从京城来的八府巡按或是钦差大臣寄托了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期望,在《窦娥冤》、《卷席筒》、《玉堂春》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都有朝廷巡视官员最终出来主持正义、沉冤昭雪的情节。

国人熟悉的这个巡视制度,可以说是中国独创的,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法律制度。从历史记载上看,巡视制度的萌芽产生于“三皇五帝”的中国远古神话时代,早在远古的尧、舜、禹时代,传说就出现了自上而下的巡察,尧命舜摄行天子之政时,舜就开始到东西南北四方去巡视了,据传舜还建立了天子每隔五年到全国去巡视一次的制度,史称“五岁一巡狩”。《尚书·舜典》记载了舜巡视四方的情况:“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当时天子巡视的目的很简单,主要是下去走动走动,联络一下和各部族的感情,了解诸侯治理政务的情况。秦统一六国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先后五次巡视各地,每次巡视队伍都庞大、豪华,以致刘邦、项羽看了后,刘邦当时就发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则立誓:“彼可取而代也!”

汉王朝建立后,国家事务越来越多,各项制度越来越规范,皇帝本人出巡多有不便,于是“代天子巡狩”的职位就产生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巡视制度就是在汉代确立的,西汉时期汉武帝把全国划為十三部,每部设一名刺史,刺史“乘传周流”、“所察六条”,专揪地方二千石以上高官,一时山岳震撼,揪出了一大批贪官豪霸。汉代以后的历代王朝都保留了这种巡视制度,皇帝会不时派巡按使、观察使等,到下面采听风俗,甚至微服私访,风闻言事,有时甚至赐予尚方宝剑,诛锄贪官,特别是那些权势熏天、地方政府难以整治的贵戚高官。

历朝历代这些被皇帝委以巡视任务的官员虽然官阶不高,但权力和威势是十分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代表了“天子”,是代天子出巡,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任你是多大的官儿,见了这些巡视官员都得恭敬有礼、唯命是从,尚方宝剑一出,大小官员更是得下跪听宣。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中有一个情节,周星驰饰演的包龙星被皇帝封为“八府巡按”,在审案过程中,当水师提督之子常威拿着黄马褂抗拒审问时,包龙星立即祭出了尚方宝剑。那么历史上真的有皇帝发放的尚方宝剑和“八府巡按”这个官职么?

在中国民间小说中,“八府巡按”是了不起的高官,而事实上,正史中根本不存在“八府巡按”之说,“八府巡按”只是中国传统戏曲小说杜撰出来的一个官职。尚方宝剑则在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是由“尚方”这一自秦代起设立的主制皇家所用的刀剑兵器及玩好之物的部门为皇帝铸造的宝剑,意为尚方制造的宝剑。在影视剧中,尚方宝剑常被历朝皇帝赐予下去巡视的官员,但历史上真正把尚方宝剑作为皇帝权力象征赐予臣下的,只有明代。明万历二十年,宁夏叛乱,万历皇帝先后赐总督魏学曾、巡抚叶梦熊尚方宝剑督战,作为皇帝权力的象征,以宝剑代表皇帝表示“如朕亲临”的意思,从此才有了皇帝赐尚方宝剑给巡视官员行事权力的做法。

2013年起巡视制度再次成了中国老百姓热议的话题。党的十八大后中国揭起反腐风暴,从2013年5月到2016年底,中央巡视组先后开展了十一轮巡视,中央纪委根据中央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立案查处了一大批腐败案件和贪腐官员。那么今天开展的巡视和我国古代的巡视制度有哪些不同呢?今天我们的巡视制度不是政府部门的制度,而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的一项纪律制度,早在1996年时,中国共产党决定借鉴中国古代的巡视制度,在党内开展巡视。从中央开展巡视20年来的实践看,现今的巡视威力不亚于古代的巡按、钦差大臣,上海的陈良宇、艾宝俊,天津的武长顺、云南的白恩培、仇和、山东的王敏等大量“老虎”官员的问题,都是中央巡视组巡视时发现的线索!

现今的巡视威力如此大,那么中央巡视官员是不是也和古时的巡视大员一样,可以先斩后奏呢?在一切都要讲程序讲证据的法治社会中,今天的巡视官员可没有这个权力,巡视组既不能插手巡视地方工作,也不能办理案件。今天中央巡视组的工作方法可以用九个字来概况,既“听、坐、接、谈、看、测、访、请、摸”。“听”就是听取被巡视地方的汇报,“坐”是巡视人员有权列席被巡视地方有关会议、“接”就是我们熟悉的巡视权力即接待人民大众反映问题的来信来访来电,“谈”是找有关人员进行谈话工作,“看、测、访、摸”是指巡视人员有权查看有关文件、资料,通过开展民主测评、问卷调查、下去走访调研等方式了解摸排情况。从现在中央巡视组的工作方式和权限规定来看,无论大事小事,巡视人员都只能向上“奏闻”而不能自行裁断!

尽管,今天的中央巡视组不能像古时的钦差大臣一样先斩后奏,但仍然对地方贪腐官员有着极强的震慑力,中央巡视组到地方后,一些心里有鬼的地方官员常常值班蹲守在巡视组驻地,拦截本地老百姓向巡视组告状,可惜地方官员们这一套拦截手段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已经不起多大用处了。现在老百姓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快捷方式与巡视组取得联系,这使得地方官员想拦也拦不住了。可是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老百姓想见到巡视大员告状那可比登天还难,为此历朝历代都出台了一些方便老百姓举报官员办法,比如汉宣帝时的名臣赵广汉设立了我国最早的举报箱“缿筒”(缿音xiàng),这个举报箱的形状很像我们熟知的存钱罐。举报箱设立后,赵广汉便令部下到各地悬挂,并张贴告示,鼓励民众投书举报,并保证为他们保密。晋武帝时在朝堂之外或都城内设登闻鼓,百姓可以击鼓鸣冤,以后历代都保留了此制度。我们常常在影视片中看到,冤屈的百姓跑到衙门口击鼓鸣冤的场面,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

【参考文献】

[1] 黄金生. 中国古代的巡视制度[J]. 国家人文历史, 2014(10).

[2] 黄志波.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嬗变对制度反腐的现实意义[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7).

【作者简介】

杨萍,女,上海黄浦区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