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罗新璋“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浅谈译论时代特征

2017-03-14潘淋青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时代特征总结

潘淋青

【摘 要】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具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罗新璋先生以“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对传统译论做出线索性、规律性的总结。其中“案本”与“求信”时间跨度大,作为时代特征尚可。“化境”位列“神似”之后,但“神似”与“化境”时间上出自同一时代,本质上似乎并无不同。另“案本”“求信”与“神-化”之间年代间隔太大,尚有缺失的时代特征未能总结。其研究意义自不待言。

【关键词】传统译论;罗新璋;时代特征;总结

0 引言

罗新璋先生在《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中指出中国传统译论的体系已经形成,并将其分为四个既独立又关联的阶段:“案本-求信-神似-化境”[1]。前两者分别代表翻译的两个阶段,而“神似”与“化境”时间上相差不远,本质上似乎并无根本差异,反映的又是同一个时代的翻译思想。如此看来,罗的译论基本思想“四分法”似乎是三分天下:案本-求信-“神化”①。重新分析罗的译论脉络以及提出新想法成为本文的重点。

1 译论之源:“案本”与“求信”

要讨论中国传统译论在翻译史各阶段的时代特征,绕不开传统翻译史和翻译思想的分期问题。对此,译学界尚无定论。[2]

1.1 翻译史分期问题后顾与译论史分期问题浅析

目前译史研究认为传统翻译史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一、起于唐终于后周世宗灭佛的佛经翻译;二、明末的传教士及士大夫推动的科技书籍的翻译和鸦片战争后的西学翻译②;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出版之间的翻译。该书籍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翻译活动从传统走向了现代,学者开始采用西方翻译理论来关照我国翻译研究。之后的翻译活动不属于“传统”范畴,不在文章关照范围内。

译学界一般认为,从翻译高潮看译论史分期,中国传统翻译史上经历了四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明清科技翻译、清末民初西学翻译、五四“新文学”翻译[3]。这四者不完全与传统翻译史四阶段一一对应。这是因为翻译高潮是历史长轴上的若干个点,而翻译史各阶段的划分跨度较大。明清科技翻译与清末民初西学翻译时间上相去不远,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可以认为是一个译史阶段的两股高潮。

1.2 “案本”与“求信”的依据:“文质说”与“信达雅”

在中国传统翻译史第一阶段——佛经翻译期间,最重要的译论包括支谦的“案本说”(翻译的方法)、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的难)、彦琮的“八备说”(译者的修养)、玄奘的“五不翻”(翻译的障碍)。“可以说,从一开始我国译论就对于翻译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给予重视,因而便具有了初步的系统性,可惜的是,这时还没有建设翻译理论的自觉性[4]。”

罗新璋用“案本”二字总结佛经翻译期间出现的翻译思想。围绕“案本”思想的是“文质之争”,当时不同译者对“文”和“质”持有不同的倾向。罗新璋把“案本”列为古代译论时代特征,实则反映了当时翻译思想的“文质”学说。在“文”与“质”中,“质”——要求严格模仿原文句法——的呼声更高。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与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同属传统翻译史第二阶段。罗新璋用“求信”概括了此时的译论。科技翻译活动中翻译的对象以科技层面知识为主,徐光启、利玛窦等人探讨的多是关于翻译的目的、功能以及迫切性。[5]陈福康先生在《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中认为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与爱国主义结合,实际上是近代有关译论的先声”[6]。徐光启提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7]者应通过翻译活动,贯通中学、西学,最终达到超胜的目的。

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也有类似之处,翻译活动成为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媒介。不管是科技翻译还是西学翻译, 其实质都是对西方知识的推介。因而准确的表达成为翻译工作的首要标准。当时译论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指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信达雅”说涉及到对翻译原則和标准的思考。它是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8]。

罗新璋先生以“求信”来总结这个阶段的译论,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对于“案本”思想,“求信”的进步之处在于:从最初一丝不苟模仿原文句法的“质”发展成允许在句法上有一定自由的“信”[9]。在理论深度方面形成递进的形态。

2 缺失的译论:信顺统一

新文学翻译事业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背景下蓬勃发展,这是传统翻译史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新思想欲冲破旧思想的桎梏,新旧冲突之下,我国的翻译事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列主义经典作品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的译介成为译者学者们新的关注点。译界涌现出不少经典作品,译论也在百家争鸣的论争中取得了极大发展。而罗新璋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译论脉络中并未体现五四新文学时期的翻译思想。

这一阶段里译论主要表现在:一、对翻译的目的、社会功能及与社会的关系的讨论:傅斯年的“八条”、郑振锋的“处女与媒婆”论;茅盾指出文学翻译可促进文化交流,了解“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传统和他们的生活与斗争”;鲁迅、瞿秋白认为翻译可以促进中国现代言语的形成。二、对可译性的探讨:郑振铎认为“文学可译”,贺麟以译诗为例,认为翻译是可能的,但可译性有限度(不过都没有从翻译理论角度进行论证,只是纯思辨的思考)。三、翻译批评蓬勃发展,译者学者借评论表达各自的观点。例如胡适、刘半农、罗家伦、傅斯年评价严林译书;曾虚白以“意译”为标准,对译文进行评价;郑振铎评泰特勒,瞿秋白评赵景深。四、对翻译方法的讨论:刘半农、茅盾、鲁迅、艾思奇、陈康提倡“直译”,金岳霖提出“译意”与“译味”,朱光潜提出直译要“文从字顺”,朱生豪要“逐字逐句译”。真可谓百花齐放。

文学翻译与西学翻译不同,“求信”已经不能成为评价翻译活动的唯一标准。鲁迅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10],译文不仅要通顺,也要忠实于原作。通顺易解是说表达上“顺”畅流利,忠实原作即指内容上可“信”。 “信顺统一”无疑比“求信”更进一步。

罗新璋独独对五四新文学时期的译论未作总结,或是因此阶段时间跨度不大,或是因论争过多、思想繁杂而不便梳理,然而,这一时期的翻译和译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与翻译实践的发展相辅相成,这是传统翻译思想的重大转折期,鲁迅等的翻译思想深刻反映了五四新文学时期译论的时代特点。“信顺统一”也许可以成为该时代的译论特征。

3 译论新台阶:“神·化”

传统翻译史的第四阶段可以说是第三阶段的延续和发展。但该时期的译论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下进入了全新的美学视角。

之前的翻译主要属于宗教、科技和人文知识的范畴。原作以知识性为主,艺术性不强。译者进行译介的目的在于引进外来思想或技术。相应的翻译领悟多以讨论原作内容和形式为主。“意”的部分是必须的,“形”是否应该保留、如何保留成为争论的焦点,这就是最初的直译与意译之辩了,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翻译中,文学翻译后来居上,占据了主要地位。文学作品具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诗歌,内容与形式很难割裂开来,之前的理论:案本、求信或是信顺统一都不能解决文学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中国译论开始跳出对文本本身的关照,转而有目的地进行体系化研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当属傅雷“神似”说和钱钟书“化境”翻译最高标准。二者时间上属于同一时期,本质上皆是对译本的美学关照,存在极大的相似之处。

“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作为对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和理论的纵向概括,将“神似”与“化境”这两个时间上相去不远,内容上甚为相似的两种观点用分隔符隔开,随意性较大,有割裂历史的嫌疑。

3.1 “神似”与“化境”的艺术价值

“神似”一说来自傅雷1951年所著《<高老头>重译本序》,他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11]。“神似”说的特点在于肯定译者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强调用中文创作,其次提出要译笔流畅,最终达到风格近似。后人回顾中国传统理论体系时,对“神似”说给予了充分肯定。不断有学者试图解读、研究其内涵。“神似”说在译论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

“化境”是钱钟书在六十年代提出的译论,他曾在《林纾的翻译》中借许慎关于翻译的训诂:“‘化,译也”,提出翻译起到“诱”的作用,不能避免“讹”的毛病,最终期望达到最高境界“化”。“化境”的关注点在于译文本身的艺术价值。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看,它是译者对自己作品的最高理想,从这点说,它放大了翻译中创作的一面。译文犹如“投胎转世”,译文和原文拥有一个共同的灵魂,两幅不同的身躯。

3.2 “神·化”——“神似”与“化境”的同与异

在罗新璋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中,“化境”位于“神似”之后,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前者是后者的递进。藏仲伦曾经对此有详细的讨论,他认为,“神似”说是要解决翻译什么的问题,而钱钟书的“化境”说是要解决怎么翻译的问题[12]。“神似”侧重讲翻译须传神,正如“临画”一般,务必译出原作的精髓;“化境”要使“译本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13]。从美学的角度看,“神似”与“化境”所期待的译本效果殊途同归。孙迎春认为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14],周领顺也认为它们“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借用了不同的诗学术语”[15]。综合看来,二者所求的艺术价值并无差异。

朱志瑜认为他们“可以视为同一体系的两种不同的说法”[16],并整合出新名词:“神化说”。笔者倾向这种观点,但不能否认,“神似”与“化境”中确实存在一定区别:从译者主体性方面讨论,“神似”明确了母本的存在,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仍有参照物;而“化境”淡化了原作的存在,强调译本作为个体的艺术性,几乎超出翻译的范畴了。因而,将二者整合为“神·化”更佳,以示其不完全对等性。

“神似”与“化境”在提出时间上仅相差十来年左右,这之于一千七百年译史长河犹如滴水之于大海;在内涵实质上二者亦大同小异,罗先生将二者按先后次序排列,作为不同阶段译论特征显得不够妥当。“神似”和“化境”是彼时影响最为深远的两种译论,简化为“神·化”来涵盖二者,作为该时期译论特征未为不可。

4 结语

要梳理我国一千七百多年的译论并不容易。中国传统译论从一开始要求绝对模仿原文句法的“质”,逐渐发展成为重视传达原文内容甚于模仿形式的“信”,再而提倡语言的通“顺”易解,最终发展成发掘译者创造精神的“神·化”。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伴随逐渐丰富的翻译实践而日益深化发展。“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线索总结,并不十分完善。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译史各阶段代表性译论,不难发现,“案本”和“求信”作为阶段性特征有其代表意义,然而“神似”和“化境”出自同一时代,显然不好割裂其联系。“信顺统一”和“神·化”似乎更能妥当反映彼時的译论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罗新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A].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9

[2]蒋童.中国传统译论的分期与分类[J].中国翻译,1999(6).

[3]吴志芳,雷君君.中国翻译思想发展及分期概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79.

[5]蒋童.中国传统译论的分期与分类[J].中国翻译,1999(6).

[6]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80.

[7]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C](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74.

[8]涂兵兰.从三次翻译高潮看我国译者的翻译伦理[J].外语教学,2013(4).

[9]张景丰.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J].语言与翻译,2002(3).

[10]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16.

[11]怒安.傅雷谈翻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1.

[12]藏仲伦.当代中国的翻译[A].孔慧怡,等主编.亚洲翻译传统与近代动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罗新璋编.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96-697.

[14]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70.

[15]周领顺.新史料求证严复的翻译思想[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3):107.

[16]朱志瑜.中国传统译论思想:“神化说”(前期)[J].中国翻译,2001(2).

注释:

①朱志瑜在《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神化说”前期》中将傅雷的“神似说”与钱钟书的“化境”综合为“神化说”。认为二者可视为同一个体系的两种不同说法,用一个术语概括两种说法,旨在取其精华,归纳总结。笔者倾向朱的观点,但不完全赞同。

②对于中国五四以前的翻译史分期问题,笔者采用马祖毅在《中国翻译简史》中的表述。马氏使用历史学分期方法,按翻译实践高潮来切割翻译史的不同阶段。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时代特征总结
充分认识品牌时代特征 努力提高品牌创建水平
浅析色彩的时代特征在传统花鸟画中的应用
论媒介融合环境下“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时代特征
数学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
“五老”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
简析《金瓶梅》的思想及时代特征
岛礁区攻防作战的历史演变及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