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育改革方法

2017-03-14徐志鸥肖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教育改革高校

徐志鸥 肖硕

摘 要 高等院校在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时,应当将把握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做为改革的着力点。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具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为此高校有必要大力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以及投入。在本文开始部分,先对目前大学生在实践创新中凸显出来的问题、遇到的障碍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从中分析出四个较为关键的因素。其次对于问题的解决,本文提出了关于增强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的思路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高校 实践创新 教育改革

0前言

当前社会不断发展,需求不断变化,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创新和实践结合的综合能力的高低在当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而,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应该注重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结合起来。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创新和实践能力有一个全面透彻的理解,这样才有可能提出有效的实践创新培养方法。

1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存在的障碍

制约我国高校实践创新能力教育的原因有很多,不仅包含学校教学环境、教育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等外在原因,同样也有个人能力水平存在差异等内在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

(1)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丰富的教学手段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高等院校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学模式大多仍为灌输式,缺少研讨小组、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模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课堂上仍然是传统的“传授-接受”的形式。

(2)教学技术较为落后,拥有先进的教学技术可以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水平提供十分有效的途径。目前高校校园网络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和交流互动更便捷,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乃至不同学校之间分享,这样就使得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以及获取的成本大为降低。

(3)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学习风气、师生关系、科学精神、功利价值、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儒家文化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有两个基本任务,(1)教授基础的理论知识;(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理论基础跟不上,创新也就成了空谈。相比较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较多课堂教学知识内容陈旧、呆板,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很多教材知识点独立成体,与实际需求不符,因而学校和教师需要有限的学时内筛选和提炼所教授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有效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传统理论知识和目前的新技术新思想结合在一起,以此达到传统教学与科技时效性的有机结合。

2.2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明確培养目标

创新,仅靠有限单一的学科理论知识是不能实现的,必须依靠广泛,扎实的基础知识。因而,在对课程结构进行设置时,应当要有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有力保障,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课程教学应该将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起来,交叉教学,同时加入适当的实验课、研讨课等实践课程,以此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对知识运用。

2.3树立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高校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应当及早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逐渐落后,学校应当秉持着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教育观念由“标准型”、“承传型”逐渐向 “创新型”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逐渐转向“素质教育”价值观。

2.4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模式的大体思路是加强基础理论教育,拓展就业面,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以实践为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导师对学生的辅导作用,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

大一至大三学生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三年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综合素质。大四将学生安排到相关企业去实习,实习期间,学生把三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同时学习一定的设计理念和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由“学”到“产”的过渡。

3结语

创新乃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支柱、灵魂,如今社会更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高校正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基地,因此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而,高校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中应当引进创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在教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让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洪田,孟上九,秦进平,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2):86-87.

[2] 扶慧娟,辛勇.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实践型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55-158.

[3] 马庆龙,李赵红,朱明强.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室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4):86-87.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教育改革高校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