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华顿作品研究简况
2017-03-14武端理
【摘 要】伊迪丝·华顿夫人是长达20年的美国世纪文学空白期中最重要的作家。文章回顾了20世纪华顿作品推介与研究,重点梳理了在中国的情况,指出相比于同期其他美国作家,她在国内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冷遇。其背后有时代的因素,也有思潮的影响,也说明了其作品建构性的特色和对主流女权主义较早就展开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华顿夫人作品;20世纪;建构性;女权主义;反思
伊迪丝·华顿夫人是长达20年的美国世纪文学空白期中最重要的作家,以细腻的文笔享誉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她获得过欧美大量文学荣誉,并于1921年凭借《纯真年代》获得美国第三届普利策奖,该奖项是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国际文坛重要奖项之一。她也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位荣膺该奖项的女性作家,比第二位获得此殊荣的美国女性作家赛珍珠(1932)早了11年。华顿夫人一生作品颇丰,主要代表小说有《纯真年代》、《欢乐之家》、《伊坦·弗洛美》、《乡村习俗》、《夏》等。除了了大量小说外,还著有诗歌、纪实文学等多种题材的作品,广受读者欢迎。
1 20世纪华顿夫人作品研究的概况
20世纪初的国际主流评论界认为这部小说仅止于对老纽约精致虚伪的社交圈和上流社会爱情故事的描述,所以在20世纪上半叶,华顿的文学地位始终在低谷徘徊,被看作是“对亨利·詹姆斯亦步亦趋的女性继承人”,作品也被归于风俗小说或通俗小说。加之她公开反对当时偏重于解构的女权思想,对许多社会问题进行了建构性的刻画,被不公正地视为向男权社会妥协的人。
实际上,作为社会交替期和文学困顿期双重语境下的最重要作家,华顿夫人的作品充满了前瞻和建构的色彩。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嘉珀也认为华顿的作品:“虽然华顿无论在理论和实际创作上都不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但是她的主要小说总的说来也许是这个世纪以来所有小说家中对于‘女性的建构所作的最深刻——也是情感最强烈的女性主义分析”[1](p.140.)。在当下后现代主义逐步向晚期建构性道路发展的背景下,更有发掘和探讨的意义。
国际上最早对她的作品进行积极评价的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德·威尔逊,他发表了《为伊迪丝·华顿说句公道话》,虽然他独到地看到了其作品价值,却把华顿的小说看成是其个人生活压力下的产物,是一种个体书写,忽略了其普遍的社会意义。1950年出版的《伊迪丝·华顿小说研究》是关于华顿研究的第一部完整作品,提出了三个值得后世重视的观点:第一,华顿的作品始终贯穿着一个悲剧主题。第二,在她的一系列有关礼仪的小说里,给主题所设置的背景都是传统社会里的贵族生活。第三,悲剧主题超越了一度被认为是狭窄题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获得了普遍的意义。1964年,耶鲁大学将华顿夫人的私人信件和手稿公之于世,让评论家们有机会全面了解她的个人生活、性格、心理状况等方面,为全面公正地研究她的作品提供了契机。从而也为70年代以来国际上华顿作品研究热揭开了序幕。
上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备受冷遇的伊迪丝·华顿转眼之间被戴上了诸多耀眼的头衔,如“美国最杰出的世俗风情作家”、“美国心理小说的教母”等等,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作品的价值开始得到重视。其中,美国著名文学家兼文学评论家刘易斯出版的《伊迪丝·华顿传记》(1985)[2],是研究华顿最权威的传记著作之一。世纪之交,随着文学开始进入下一个困顿期和文学思潮由结构性向建构性的发展,伊迪丝·华顿逐渐吸引了更多学者的解读。
相对国外的研究热潮而言,国内对华顿的推介和研究相对偏少,研究的领域也较为狭小,研究成果比较匮乏。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华顿最著名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就被吕叔湘先生翻译成中文出版,可她的另外两部著名长篇《欢乐之家》和《纯真年代》则迟至八十年代才被被翻译成中文。1987年国内才出版了仅收录四部作品的《伊迪絲·华顿名作合集》。国内最早发表的华顿夫人研究学术文章,是赵晓丽、屈长江1988年刊于《外语与外语教学》的〈拂去天真的面纱——天真时代〉读后》,指出“《天真时代》(现一般译为《纯真年代》)曾被威勒德·索普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一书中当作第一章的标题,这本身就说明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划对代的地位”[3](p.44-46,57.),并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出发,分析了作品“阻碍”和“延迟”的手法。而国内许多学者认识到这位作家还是因为1992年以其代表《纯真年代》为蓝本拍摄的好莱坞同名电影。相比之下,与她同期的美国作家早在二战前就备受国内学界的关注。
国内学者潘建认为:“进入九十年代,批评界再一次掀起了华顿研究热潮。批评家们开始修正七八十年代过于强调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他们既从整体又从部分重新考虑和研究她的作品及其内在内容和文学形式、评价她的艺术成就。”但实际上,尽管国际上已经开始跳出这个牢笼,彼时国内对华顿作品的研究才算起步,由于国内女权思维惯性,依然较为拘泥于传统的女权研究,直至今日。而即使是热衷于女性作家和女权主义色彩作品研究的国内女性学者,尽管一面受困于可研究的女性作家不多,极力搜寻那些并不太出名的女性作家;另一方面对这位名望颇高的女性作家却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
2 华顿研究国际国内反差的时代因素与思潮影响
20世纪西方文坛上,著名作家在国内受到冷遇或者过度的渲染,情况并不罕见,例如享誉全球的厄普代克的作品,在国内鲜有人研究,而且有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兔子五部曲》,而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相当丰富。这种内外有别的情况,有的是由于政治上的偏好,如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牛虻》(The Gadfly);有的是文化上的理解差异,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Lolita),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但是具体到华顿夫人,显然并非上面的原因。尤其是我们需要考虑到,国内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教师和研究生,大多数都是女性,而她们的研究视角又大都采用女权研究,关注较多的都是女性作家。在这样的研究者的成分与偏好背景下,这种差别就非常值得深思了。可以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时代动荡的因素。华顿的作品多数成书于20世纪初的20年,而这段时间恰恰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年月。尽管她的作品也关注乐儿家庭与社会的变迁,但似乎和社会革命没有多大关系。而解放后,由于各种运动的冲击,华顿夫人的作品多数是描述美国浮华的上流社会和乡村爱情故事,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严重不符。而步入改革开放的80年代,虽然大批美国作家都收到了读者和学者的极大关注,但是由于刚刚经历文革,学术界寻求“颠覆”、“叛逆”的氛围比较浓厚,而华顿夫人的作品,尤其注重传统与变革的衔接,谈的更多的是和谐与安定,显然就与时代氛围格格不入了。这也是为什么华顿夫人的研究到了21世纪,才在中国较多出现的原因。
其次,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中前期的文学思潮,以解构为特色。无论是兴盛于60-70年代的早期解构性后现代主义,还是19世纪后半叶就开始的女权主义,都非常强调解构而非建构。而晚期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在大卫·格里芬等人的推动下,90年代以后才开始在学界暂露头角,进入中国已经是新的世纪之交的事情了[4,5],其成果之一就是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理念。由于伊迪丝·华顿夫人作品产生于20世纪初的交迭年代,时代的表象特征,国内对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的片面理解和过度偏好,对权利与责任的认识偏差,让大量传统研究都看不透作者的真实意图,结论往往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对于作品中爱情与责任,权利和义务,传统与变革等主题的态度,研究者显得莫衷一是。例如作者一改主流女权作品一女多男的人物设置,而是采用了一男多女的模式,让拘泥于女权批判的研究者,一旦歌颂了其中任何一个女性人物的举动,鞭挞男主角,就会直接将矛头对准另外一位女性。
3 结语
20世纪对伊迪丝·华顿夫作品的推介和研究,出现了西热中冷的局面。这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思潮的影响。应该说华顿夫人的作品充满了建构和前瞻的色彩,尤其注重传统与变革的衔接,充分表达了和谐的两性观和深厚的人性观。总体而言,西方的伊迪丝·华顿作品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西方成熟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思维。而对于一位阅历颇丰,受到国内学界冷遇的作家,摆脱女权思维的局限,从中国哲学思想出发,以建构的姿态,结合当下西方新理论给予全景式的研究,未尝不是一种新的思路。
【參考文献】
[1]Joslin,Katherine.Women Writers:Edith Wharton[M].NewYork:St.Martins Press, 1991.
[2]Lewis,R.B..A Biography:Edith Wharton[M].NewYork:Fromm International,1985.
[3]赵晓丽,屈长江.拂去天真的面纱——《天真时代》[J].读后外语与外语教学, 1988(3).
[4]Griffin,D.G..Parapsychology,Philosophy and Spirituality[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5]李少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由来及其特征[J].教学与研究,1999(7).
[6]武端理.试析电影《纯真年代》中爱情与责任的选择[J].电影文学,2013(20).
[7][美]伊迪丝·华顿.纯真年代[M].赵明炜,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