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民进化论
2017-03-14
Case4:创客进村了
江宇虹是剑桥管理学博士,曾做过戴尔大中华区高管,创办过自己的云服务公司。但就是这样一个海归金领,却挽起裤腿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农妇”。
2012年,江宇虹在北京昌平区百善镇租下了16个大棚,创办阿卡农庄,进行有机蔬菜种植。江宇虹提出,要用流程化、标准化的IT思维来改造农业生产。在她看来,农场就是一个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温室大棚是机柜,农技人员是IT技术员,农民是IT维护人员,地里的一垅垅菜是服务器上跑着的应用。
每个植株之间的间隔,除虫黄板距离地面多少厘米,防虫网要做到什么密度……江宇虹把传统的经验变成数字化的IT语言,通过IT手段和物联网技术把种植这件事简单化。整个种植过程和关键数据都可以实时监测,使蔬菜质量得到管控。
阿卡农庄通过会员制的形式,聚集了一批中高端客户,这其中既有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会员,也有消费能力强的家庭会员。这种会员制服务,企业、家庭及个人均可租用农场的大棚,参与种植和采摘,也可以将自己的地全权委托给农庄管理。农庄提供实时上线的蔬菜视频和照片,会员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实时监控自己菜地的生产全过程。
在销售端,与传统的先种植再销售不同,阿卡农场通过预付费模式,按需生产,按量定价。这样既减少了中间环节,也保证了销路,还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经过4年多的发展,阿卡农庄已在全国布局了3个生产基地,600多个大棚,拥有2万多家庭会员,200多家企业会员。另外,阿卡农庄还推出了O2O乡村游平台——村会玩,整合周边地区农庄、乡村民宿、农特产品,提供乡村生活综合体验服务。
江宇虹将互联网的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实现了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与融合。
从新农人到新农业
在千万农民进城淘金,人们担忧“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之时,却有一群人逆流而动,主动选择上山下乡,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改造着乡村与土地。
他们,被称为“新农人”,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认为应该从三个“新”来认识和定义新农人—农民的新群体、农业的新业态、农村的新细胞。
新农人正在成为“现象”。据农业部统计,全国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480万,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显示,阿里零售平台上的新农人规模已经超过百万。这种庞大的新生群体以及不断增长的趋势或将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流力量。
之所以成为现象,这当中有新农人内心回归乡村、改造乡村的理想使然,但更多的是农业风口之下,广阔市场前景带来的巨大吸引力。
与传统农民的单一来源相比,新农人结构趋于多元化,来自包括零售、IT、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各行各业。可以说,新农人带着明显的跨界特点,这样职业来源的多元化背景也有利于为农业带来成熟行业的经验。
对于急需变革的农村和农业来说,新农人的价值十分巨大,他们在改变农业生产和流通模式、拉动农民创业就业、保障食品安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建立新型互联网品牌等方面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有的用科学理念转变传统方式,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有的瞄准农产品痛点,用一根网线对接产销,促进农民增收;有的寻求农村新业态的空白点,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由此可见,在中国,农业的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重视。农民不再是一种被动选择的身份,变成了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而这种选择往往关乎产业的走向。
产业大佬爱土地
事实上,新农人并不仅限于个体,工商资本、现代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扮演了新农人的角色。
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恒大、联想……巨头下乡,产业大佬纷纷携资本、技术、人才、资源进军农业。究其原因,这当中除了农业大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驱动,也不乏巨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打造绿色、健康农业产业链的情怀和责任因素。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直接促进了消费者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旺盛需求,这也促进了巨头进军农业,打造安全、放心农产品并形成产业化发展的脚步。
比如,丁磊、刘强东进军农业,一个直接因素就是想探索出全新的农业模式,规避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猪肉、大米、水果、蔬菜。再比如联想,2010年柳传志宣布进军农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改变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旗下的现代农业板块公司佳沃集团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全产业链运营、全程可追溯、全球化布局的“三全”战略。
事实上,这些巨头企业在农业领域的诸多实践,的确为当下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更多的积极因素,并带来了活力和启发。
在生产环节,他们采取专业规模集约化生产,保证合理产量的同时,更追求质量,以此来换取更高的产品溢价。以联想佳沃为例,其出品的每一颗蓝莓,都要经过200多项技术标准的操作或检测,所有数据在消费终端都可以查询。这样的蓝莓价格,自然要高出普通蓝莓几倍。
在销售环节,他们擅长借助综合资源,实现社会化营销。比如,网易在“丁家猪”身上安装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各种数据。而丁磊为了证明猪肉的安全,更是准备通过直播方式将整个养殖过程公开,提升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信心。另外,“丁家猪”连续三年出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宴请嘉宾的餐桌上,当互联网的半壁江山都在吃着他的猪肉时,想不出名也难。
因此,从当前农业发展现状来看,必须有一批具有资本、技术、人才和创新发展能力的巨头企业进场,才能真正把产业机遇转化为市场价值。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农民
中国现有约13.6亿人口,农民占比超过60%,农村经济活力提升的同时催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城归”。据调查统计,目前“城归”已经占到4 000万外出农民工的四分之一。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中国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人力资本革命,新的人口红利正在产生。而新的人口红利正是来自农村,“城归”回来后将给农村带来变化,农民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以后,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这种人力资本革命,实际在为中国下一步创新做准备。
风口来了,新一轮制度和人口红利也正在形成。那么,在未来,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农民?
对标农业发达国家丹麦,虽然高度的农业机械化减少了大量人力劳动,但当一个农民并不容易,需要經过五年的学习,并且获得执业证书才可以成为一名农民。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加上现代农业技术的充分应用,使得丹麦成为世界上农业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推动农民职业化,同样也是中国农民演进路线的趋势和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从传统农民转变成新型农民至关重要。
从某种角度而言,新农人可以算作新型农民的早期形态和探索者,但他们在海量的农业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大,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态,仍然任重道远。因此我们需要依靠新农人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传统农民,使其具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具体包括:1.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2.坚持发展生态农业,自觉维护生态和谐;3.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重创新;4.具备互联网思维,品牌意识强,擅营销;5.善用政策,开放协助,有社会责任感。
中国“三农”的转型,不是回归过去,而是面向未来,因此,“人”才是推动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快步迈进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