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对曹操评价如此之高?
2017-03-14曹应旺
曹应旺
一、毛泽东心目中魏武的份量
毛泽东对曹操之前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中评价之高者,莫过于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毛泽东认为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的人物,他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的各种制度如度量衡等,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对于汉武帝,毛泽东评价他是汉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毛泽东认为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所谓“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但是,毛泽东诗词对秦始皇、汉武帝的评价是八个字:“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泽东对秦皇统一中国的贡献,对汉武开拓疆土的卓著武功是充分肯定的,但对他们文化上、思想上没有给后人留下什么东西持批评和叹息的态度。
在毛泽东心目中,曹操在统一国家和开拓疆土的贡献方面不输秦皇、汉武;不仅统一北方,创立魏国,而且为结束三国鼎立的分治局面,统一全中国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曹操的诗词、文章、军事理论等文采方面的建树,远为秦皇、汉武所不及。
二、 “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
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开创的建安文学中诗歌成就最为显著。他们的诗上承楚汉,下启盛唐,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建安文学的诗作中,毛泽东尤其喜欢曹操的诗。1954年夏在北戴河,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毛泽东故居藏有四种版本 《古诗源》 和一本 《魏武帝、魏文帝诗注》,其中,曹操的 《短歌行》 《观沧海》 《土不同》 《龟虽寿》 《薤露行》 《蒿里行》 《苦寒行》 《却东西门行》 等诗,毛泽东都多次圈划过。《古诗源》 编者在评价曹操诗时写道:“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沈雄俊爽,时露霸气。”毛泽东为此评圈点断句,以示赞同。在 《短歌行》的标题前有红、蓝两种笔迹划的圈记;全诗作了圈点,其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等诗句旁,毛泽东都加了密圈。
在曹操的诗作中,毛泽东尤为喜欢《观沧海》 和《龟虽寿》 这两首诗。
《观沧海》 被誉为“有吞吐宇宙气象”之势,全诗14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毛泽东在好几部诗集里都圈阅过《观沧海》,练习书法时也常常写出这首诗的内容。1954 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有时海滩边漫步念念有词地背诵 《观沧海》,有时出门观海,低声吟诵 《观沧海》,以致他身边的卫士都听熟了这首诗。他还在这里写信给他的两个女儿李敏、李讷,要求她们读 《观沧海》。信中写道:“你们的信都收到了,很喜欢。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 (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我好,勿念。”
《观沧海》 是建安十二年 (公元207年) 曹操率军大破乌桓蹋顿单于,平定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后,班师途中经渤海之滨的碣石山 (今河北秦皇岛附近)时写下的。那次军事行动是曹操采用谋臣郭嘉之计,留辎重,轻兵兼道,千里突袭,获得极大成功的一大壮举。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叱咤风云的气概、征战胜利后豪迈喜悦的心情。毛泽东到北戴河,诵 《观沧海》,思曹操业绩,缅怀之情,油然而生。有一次,他叫卫士找来地图,一边查地图,一边说:“曹操是来过这里的,上过碣石山。建安十二年五月出兵征乌桓,九月班师经过碣石山写出 《观沧海》。”他挥笔写下的 《浪淘沙·北戴河》,有对他喜爱的 《观沧海》诗的套用,如“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有对曹操生平业绩的缅怀和肯定,如“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有对思古往、重今来、今必胜古豪情的抒发,如“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龟虽寿》 全诗也为14句: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毛泽东多次书写过、谈过这首诗,在读二十四史 《南史·僧虔传》 所写的批注中,也引用过这首诗。据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徐涛回忆:毛泽東曾说过:“曹操多年军旅生涯不会很安逸,可在1700 年前,医疗条件也不会怎么好,他懂得自己掌握命运,活了65岁,该算是会养生的长寿老人啰。”“曹操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陆游讲‘死去元知万事空,这都是唯物的。”
1953年林彪养病期间,毛泽东在指示卫生部负责人傅连暲组织专家对林彪进行会诊后,便手书了曹操 《龟虽寿》 赠林彪。1963年12月14日,毛泽东复林彪的信中,再次提到曹操的这首诗。信中写道:“曹操有一首题名 《神龟寿》 的诗,讲养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一读,可以增强信心。”在胡乔木养病期间,毛泽东也建议他读曹操《龟虽寿》 诗。1961年8月25日,毛泽东在复胡乔木的信中写道:“八月十七日信收到,甚念。你须长期休养,不计时日,以愈为度。曹操诗云: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此诗宜读。”毛泽东还为日本前首相石桥湛山书写一幅曹操的 《龟虽寿》 相送,说曹操这首诗有辩证法的观点,还讲解了这首诗。
三、 “自明本志好文章”
曹操不仅诗写得好,而且文章也写得好,著述也很丰富,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毛泽东不仅喜欢曹操的诗,也喜欢曹操的文章。毛泽东曾对孩子们说:“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毛泽东对曹操文章的这段评价,同鲁迅的评价完全一致。鲁迅在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的讲演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鲁迅认为曹操文章的特点,一是“清峻的风格”;二是“尚通脱”,即废除固执,“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可惜他的文章传的很少。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毛泽东读过鲁迅的这篇文章,对鲁迅评论曹操的地方都用红笔划了着重线。
上述鲁迅的话是在1927年说的。毛泽东在1918年就称赞曹操的代表作 《让县自明本志令》是篇好文章。据罗章龙回忆,1918年毛泽东同二十来个新民学会会员从长沙坐火车到北京途中,因涨水淹了十几公里铁路,他们被阻在河南郾城。第二天,毛泽东便建议到三国时的魏都许昌去看看。于是毛泽东同罗章龙、陈绍休便坐临时车子去许昌停留了一二天,到魏都旧墟凭吊了一番。毛泽东与罗章龙作 《过魏都》 联诗一首:
“横槊赋诗意飞扬 (罗),自明本志好文章(毛)。
萧条异代西田墓 (毛),铜雀荒沦落夕阳(罗)。”
青年毛泽东称赞的 《让县自明本志令》,是建安十五年 (公元210年) 曹操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表明自己志向的一篇文章。“让县”即曹操愿将所封四县交出三县,食户三万减去二万。“自明本志”即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篇1080余字的令文是曹操文章中篇幅最长的一篇,堪称曹操文章的代表作。全文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他在董卓之难前的经历,年轻时志望有限,到任曲军校尉后也只是想封侯作征西将军,死后好在墓碑上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第二部分讲他在董卓之难后至遏制袁术称帝,消灭袁绍、刘表,平定天下的经历,说他“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陈述了“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事实。第三部分正面表明自己的志向,并无“不逊之志”,“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 《金縢》 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第四部分针对政敌的攻击,表示封地可以让,但兵权不能放弃,这不仅为子孙计,也为了防止国家倾危,“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毛泽东称赞这是篇好文章,好就好在不装腔作势,而是讲求实际,极为本色。
曹操写出 《让县自明本志令》 十年后,公元221年刘备称帝,第二年孙权称帝。孙权称帝之前,公元219年冬曾上书曹操,劝曹操当皇帝,曹操看后对群臣说孙权是想把他放到炉火上烤。为什么三国鼎立中势力最强最有条件称帝的曹操却到死也没有称帝?难道他喜欢汉献帝?不,曹操瞧不起没本事的汉献帝,骂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曹操不称帝,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曹操是一位不图虚名讲求实际的人。曹操的部下曾劝曹操称帝,并说献帝只剩下一个皇帝的名号,一尺土地、一个老百姓都不再属汉朝所有。曹操的回答是:“施于有政,是亦为政。”第二,曹操从统一天下的大局考虑,保持献帝皇帝的名号,可以安抚拥汉派,巩固内部力量;可以使蜀汉和孙吴称帝黯然失色;可以减少统一的阻力,加快统一的进程。第三,也为了说话算数,既然说了不代汉自立的话,中途改弦易辙,在声誉名节上势必造成不利影响。
建国后毛泽东读卢弼撰写的 《三国志集解》,对卢弼批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 为“奸雄欺人之语”等,提笔批注道:“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毛泽东不同意卢弼对曹操的指责,终生都认为 《让县自明本志令》 是篇好文章。
与“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不同,曹操则是一位著述丰富、重视思想指导作用、有文采的王者。明代胡应麟在 《诗薮·杂编》 中说:“自汉而下,文章之富,无出魏武者。”曹操的文章有“修耕植以蓄军资”、重视屯田的经济思想;有“富国强兵,用贤任能”的政治思想;更有阐释和发挥 《孙子兵法》,在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处于执牛耳地位的丰富的军事思想。曹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对 《孙子兵法》 这本重要军事著作进行解说的军事家。毛泽东是自曹操以来最能活用 《孙子兵法》,并著有与 《孙子兵法》 相媲美的 《论持久战》一书的军事家。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 中“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诗句,是对曹操军事业绩和军事思想的充分肯定。
四、 “统一北方,创立魏国”
毛泽东不仅喜欢曹操的诗文,对曹操的历史功绩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国家分裂,连年不断的战争环境下,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曹操 《蒿里行》 中以“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进行了概括,并表达了对人民苦难遭遇的忧伤和同情。毛泽东充分肯定了曹操在国家统一中的历史贡献。
1959年2月19日,《光明日报》 发表了翦伯赞撰写的应该替曹操翻案的文章,其中讲到曹操“一贯地把统一中国当作自己的政治使命”和他的征伐对于以后西晋统一所产生的作用。认为“曹操不仅是三国豪强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而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毛泽东谈到这篇文章时说:曹操和秦始皇都应恢复名誉。曹操曾几次说,刘备很厉害,不过得计稍迟。《三国演义》 的作者罗贯中不是继承司马迁的传统,而是继承朱熹的传统。曹操结束了汉末豪强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对于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有一次,毛泽东在北戴河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晚年毛泽东仍然强调曹操在国家统一中发挥的作用。据芦荻回忆,1975年6月18日,在读苏轼的一篇文章,说到文化思想时,毛泽东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汉代只有僵化的经学,思想界死气沉沉。武帝以后,汉代有几个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到东汉末年,儒家独尊的统治局面被打破了,建安、三国,出了多少军事家、政治家啊!连苏轼自己在他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也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主席还说: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還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曹操那时候打下的基础。
毛泽东还重视从曹操的生平业绩中汲取智慧,为治国理政服务。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毛泽东既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对象,又将生活于人民群众之中、依靠人民群众看作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他从屈原被贬到民间,同人民生活在一起,才写出了千古名作 《离骚》,印证了这样的认识。他又从曹操骂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可能有作为,提升了这样的认识。他说:军官要下放当兵,师长、军长下放让班长管,搞三个月后再回来当师长、军长。干部参加劳动,我看搞一个月总是可以的。同劳动者在一起,是有好处的,我们的感情会起变化,会影响几千万干部子弟。曹操骂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有道理的。
多谋善断是毛泽东倡导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作“工作方法”讲话时,第一条是讲“多谋善断”。他说:第一要多谋,第二还要能断。现在有些同志不多谋,也不善断,是少谋武断。毛泽东从曹操和他的谋士郭嘉身上汲取了多谋善断的智慧。1959年3月2日,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说:三国时期曹操的一个有名的谋士郭嘉,他说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见事迟,得计迟。所谓的见事迟,得计迟,就是形势已经出来了,还不能作出判断,得出一个方针来,就处于被动。郭嘉这个人很有名,《郭嘉传》 可以看。毛泽东强调谋是要多,但是不要寡断,要能够当机立断;端可以多,但是要抓住要点,一个时候有一个时候的要点。后来,毛泽东提出要政治家办报,不要书生办报,书生最大的缺点是优柔寡断。毛泽东说:袁绍、刘备、孙权都有这个缺点,都是优柔寡断,而曹操则是多谋善断。我们做事情不要独断,要多谋,但多谋还要善断,不要多谋寡断,也不要多谋寡要,没有抓住要点,言不及义,这都不好。
不求虚名讲求实际,这也是毛泽东的一个重要思想特点。这个思想特点也与毛泽东从曹操那里汲取历史的智慧有一定的关联。毛泽东称赞“自明本志好文章”,尤为赞成曹操的“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的重要思想。毛泽东读 《三国志·刘表传》,对刘表总的评价是“虚有其表”。在读到刘表“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批注道:“做土皇帝,孟德不为。”1970年4月27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会上提出自己不当国家主席,也不要设国家主席。当着林彪的面说: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这段话极有深意。从名义上和形式上讲应该设国家主席。但毛泽东从讲求实际的角度提出不当国家主席,也不设国家主席。因为,他早已辞去国家主席的职务,并由刘少奇担任了两届国家主席,现在再来担任国家主席,不妥。在毛泽东不担任国家主席仍设国家主席的情况下,势必再次出现党的主席和国家主席两个主席并列的局面,新的冲突在所难免。可惜林彪没有理解这些深意,权迷心窍,很快走到“慕虚名而处实祸”的绝路上去。从党和国家的大局看,当时不设国家主席,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更大的危机。
就像对秦皇、汉武都有深刻的批评一样,毛泽东对曹操也有批评。如对曹操的赤壁之败有批评。他说:赤壁之战,曹营号称83万人马,其实只有二三十万,又不熟水性,败在孙权手下,不单是因为孔明借东风。他更认为赤壁之败未能自罪,是不符合曹操“败军者抵罪”的规定的。他读《三国志·魏书》“败军者抵罪”时批注道:“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选自《党史博采》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