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演化分析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团山村为例
2017-03-13李璐
李 璐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演化分析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团山村为例
李 璐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 653100)
云南地区因山地地形造就了丰富的聚落形态,又因茶马古道的联通形成了中原儒家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独特聚居形态。因长期处于山区、交通闭塞而导致经济落后,这些地区较好地保留了传统村落形态和风貌。文章通过对云南滇南地区代表性传统村落建水县团山村进行详细调研与分析,系统研究山地汉文化与彝文化交融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聚落历史演变过程,总结和归纳山地多民族文化村落空间总体特征和普遍规律,为后续保护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团山村; 传统村落; 空间演化; 保护规划
云南省建水县于1994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在团山村则保存着大量精美传统民居。整体保存完整汉族传统的四合院、汉彝特色融合的合院和彝族土掌房,体现了汉、彝融合的聚落特色。
1 综合概况
1.1 村落概况
团山村背依青山,面向平坝,村子成团状围合依山而建,整体保护规划范围约有58.47 hm2,包括现存村庄以及周边山林、荷塘、梯田等定为完整研究范围,现存有寨门、围墙、寺庙、宗祠、民居等完整村落空间。因在选址之初就受到江西形胜派风水理论的影响,因此村落建于西高东低的坡地上,高差约30 m,背靠张家山,东北面朝唐家山,泸江河流过村寨前,山水环抱,环境极佳,仍然保留着十九世纪滇南乡村风貌特色与传统人文环境的原生态古村落。
1.2 区位分析
建水地处滇南,东接开远市,南和元阳相邻,西临石屏,北靠通海。优越的地理条件,让建水成为滇南重镇,据历史记载,早在汉唐时期,云南通往安南就有一条“通海城路”途经建水,《皇华四达记》中就有“安南通天竺”的说法,建水曾经是云南通往东南亚的重要联系。团山村就处于建水古城的西面大约13 km处的泸江河南岸,与石屏县相接,在323国道附近,泸江河、个碧石铁路、鸡石高速公路东西向穿越村前,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2 村落空间分析
2.1 空间整体问题分析
从整体空间形态上看,村落沿山地等高线顺势布置,形成团状聚落,周边山地均开垦为梯田。从前的风水林已经被砍伐导致附近山体岩石裸露,原有古村落的景观屏障已被破坏。村内街巷道路基本保留,但由于新搭建的建筑而无法环通,旧有青石板铺地已基本损毁。由于村内无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因此缺乏必要的雨污排放设施以及环卫设施。近几年搬迁人口较多,村内只留下老人及儿童,老建筑破败损毁较为严重,新建建筑均为现代风格,与传统村落形态格格不入,人口流失与旧有肌理的损毁也导致文化的传承出现危机。
2.2 内部结构分析
“聚落空间格局,主要由巷道、中心场所及村落地标所控制,它往往决定了村落的空间形态”。从空间点、线、面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村落的结构形式。点为保留建筑及中心场所,线为街巷网络,面为组团整体。
2.2.1 基本建筑单元
经现状调研梳理,目前团山村保留完整的古民居以及寨门、寺庙、宗祠等共计21处,其中以张家花园最为完好,是一座有三进的四合院,带有花园、戏台的大型建筑群。其余较多为二进院,为三坊一照壁与四合院、五天井的组合体,院落由过厅串联,二层跑马转角楼。
2.2.2 中心场所
村落空间节点包括村落空间中心和其他节点,中心场所为最初的生长点,其他空间节点主要因标志物集结而成的空间节点以及因人群活动和建筑功能需要而形成的广场[2]。团山村内有多个开敞空间,较大型的为北寨门前广场以及张氏宗祠旁的四方街。除张家花园外,开辟出了将军第、皇恩府、秀才府、保统府、司马第、太平府、营长府等“八大院”,门口小广场也梳理出来,为游客和村民集散停留提供方便。
2.2.3 街巷网络
整个团山村因张氏一族而兴盛,因此村内道路围绕张氏宗祠向四周蔓延开来,从入口处东寨门-四方街-张氏祠堂形成了团山村的主要轴线。村落中一条连接各家各户的主要环形街道,宽窄变化有序,两侧建筑错落相接。其他巷道与主要街道连接,向周围及内部分散延伸,通向各家各户的院落。整个村落的布局规划的秩序而井然且变化丰富多样,形成了“街-巷-庭院”的基本结构。
3 历史空间演化分析
基于实地调研考证以及参考团山村落历史,对其物质空间发展过程可通过阶段性的生长来进行分析,从时间节点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定居—发展—鼎盛—衰落。基于历史时期变动,将村落历史空间演化过程定为以下4个阶段见图1。
第一阶段,团山村落雏形最早围绕四方街至上庙一带发展,属于汉彝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发展基本处于村落入口至中心部分,空间形态散居的宅院,大部分建筑仍保留着彝族土掌房的痕迹,建筑沿线性分布,未成聚合性状。
图1 发展阶段分析
第二阶段,村落历史空间主要特征为围绕张家祠堂发展,祠堂建于乾隆年间1783年,巷道逐渐由祠堂周围向外扩张。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团山村开始向东北及西南发展,村落中心逐渐转移至东面。建于团山村后西南角的大乘寺,为清雍正时期建造,成为这一时期另一重要的村内标志性建筑。
第三阶段,村落鼎盛期约在清末至民国初年,随着锡矿的大规模开采和滇越铁路通车,促进了这一时期团山得到了空前发展。为了防御外敌,村内形成东、南、西、北四个完整寨门及围墙将村子团团围住;主巷道逐渐明确,并在沿东寨门入村道路短短300 m左右的道路旁建设了皇恩府、秀才府、保统府、以及张家花园等一系列民居建筑群,形成村落主体,并与周边小型民居构成了完整的聚落体系。
第四阶段,民国以后,云南政局动荡,滇南一带匪患频繁,致使商号活动受阻,村内人口流失,有名望的人家都迁居外地,团山村的建设发展开始缓慢了下来。解放以后,由于产权变更,部分宅院受到拆建,村落外围逐渐形成新的村子,村庄逐渐沉寂。
4 结束语
团山村因中原移民而生,因锡矿铁路而盛,村落形成受到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影响,整体形态聚合成团,街巷顺应中心发展,院落古朴幽深,古建筑精美绝伦。在下一步保护发展规划中,应当注重从村落风貌协调区、村落形态保护区、村落核心保护区三个层次进行整体保护,突出特点,保持村落原真性。
[1] 建水县志编纂委员会.建水县志[M].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454.
[2] 田丕鸿.云南旅游小镇丛书——团山流金岁月中的村庄[M].云南出版社集团,2007:7.
[3] 段进.空间研究1——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45-149.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GIS技术的云南古村落空间保护研究——以建水团山村为例》(2015Y410)
李璐(1983~),女,讲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设计。
TU982.29
A
[定稿日期]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