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边缘计算定位:智能联接
2017-03-13徐姗姗
徐姗姗
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构建智能社会的支柱,智能社会所憧憬的制造智能化与生活智能化都离不开正在加速的行业数字化转型。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设备将接入网络。根据华为和第三方机构合作预测,到2025年,网络联接数将达到1000亿,将新增40亿互联网用户,将有27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以及超过80亿的智能终端。
以SDN、物联网、AI为代表的先进ICT技术发展正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发生。“面对未来更多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以及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多方面的关键需求,OT与ICT的融合正在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的关键挑战之一。”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华为网络研发部总裁刘少伟表示。
为了实现海量联接、应用智能与实时业务等,能够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提供边缘智能服务的边缘计算正在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边缘计算呈现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机会下,由华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ARM和软通动力联合倡议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日前正式成立,聚焦OICT理念,旨在搭建边缘计算产业合作平台,推动OT与ICT产业开放协作,为推动行业数字化变革和产业升级提速。
实现“拉瓦尔喷管”效应
在日前举行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成立暨2016首届边缘计算产业峰会上,刘少伟形象地以“拉瓦尔喷管”中的“窄喉”来形容联盟将在产业中扮演的角色。
他所提到的“拉瓦尔喷管”是航空领域火箭发动机最常用的构件之一,是一种渐窄-渐阔的喷管类型,具有一个狭窄的喉部,当亚音速的气流流经喉部时,气体受到压缩,会导致速度急速增加,在渐阔处继续加速后能够获得超音速气流。“窄喉就是联盟将要担当的角色。”刘少伟表示。
事实上,除了工业领域的需求,在ICT领域如今已经有很多案例出现,例如电梯的智能化运营,能源行业的智能抄表、公共事业的智能路灯以及物流行业的全程跟踪等。“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关键需求的梳理、参考架构的提出、测试床的示范推广以及产业生态的形成,来将此前产业链各方所进行的局部实践,统一成全产业的共识,共力和共赢,扩大全产业的实力,来实现例如在智能制造、智慧水務、车联网等领域全行业的规模推广。”刘少伟表示。
聚焦智能联接
作为边缘计算联盟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华为将自己在边缘计算产业中的定位聚焦到智能联接。
那么,华为将如何实现智能联接?边缘计算联盟在最新发布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白皮书》中正式提出的边缘计算参考架构1.0,在这一架构中基于分层设计,包含应用域、数据域、网络域、设备域四个功能域。华为将贡献海量联接与自动化运维、实时连接、网络安全、物理网平台、设备安全等领域的创新与技术方案。
“基于SDN架构的敏捷控制器、实现ICT融合的边缘智能网关以及物联网操作系统Huawei LiteOS等解决方案,都将成为实现智能联接的基础。”刘少伟表示。
面向电力、照明灯等行业联网终端数量巨大、运维复杂等需求,华为SDN控制器基于全场景、开放架构,不仅能够实现海量联接管理的能力,同时提供全网资源按需获取、自动部署和智能调优的能力,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业务和智能自动化运维的需求。
面向工业互联网长期传统信息化建设所形成的大量异构的网络所带来的多种工业标准、多种协议共存的现状,华为具备边缘计算能力的敏捷物联网网关能够提供各类物联接口,提供丰富的行业标准语协议来满足对接要求,同时基于NFV技术提供多种开放模式,支持容器化部署第三方应用,能够让不同类型的应用在边缘网关上得以运行。
针对行业大量部署的传感器所面临的低功耗,部署复杂等挑战,Huawei LiteOS物联网操作系统不仅有超轻量、超低功耗等领先优势,还通过开放的API和中间件完美解决了互联、互通、互操作等问题。Huawei LiteOS所具备的自组网、自发现的能力,使得大规模快速部署成为可能。
使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融合网络、计算、存储与应用核心能力,边缘计算正在使能更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这一方面,华为已经在多个领域有所突破,正在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最可靠的伙伴之一。在能源、电力、交通等重要行业领域,华为已经形成覆盖远程智能抄表、楼宇能效管理、智慧交通、梯联网、智能制造、特种车辆预测性防护等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华为在本次大会上展示了梯联网、照明物联网、车联网等商业应用,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产业实践参考。
作为华为利用新的ICT技术和平台帮助客户探索全新商业模式的代表方案,梯联网成为边缘计算能力与开放平台的代表方案之一。在梯联网解决方案中,通过边缘计算能够实现电梯故障的实时响应、确保实时数据本地存活、实现数据聚合以及更好的业务监测和攻击防范。据了解,结合这一方案,华为已经与全球领先的电梯及自动扶梯供应商展开深度合作,打造开放、灵活、可扩展的电梯物联网解决方案,助力更大规模电梯的统一智能运营。
智能控制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是边缘计算与照明行业智能化升级中碰撞和合作的成果,已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落地实践。照明物联网解决方案不仅将城市照明路灯统一接入物联网络并实现多级控制,还能够根据天气等环境变化和能效控制策略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在实际部署中,节能效率高达80%。未来,灯杆可以集成更多种类的传感器,可以收集城市路面信息,检测空气质量、光照强度、噪音水平等环境数据,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将进一步成为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重要载体。
该方案将城市照明路灯统一接入物联网络,在每盏路灯上安装一个路灯控制器,用来控制开关和调光,路灯控制器连接到边缘计算网关,实现多级控制。边缘计算网关和路灯控制器均可搭载轻量级敏捷计划组件,支持照明策略的本地化部署,形成两级本地智能化决策机制。当边缘计算网关的上行网络出现故障时,可快速切换到本地控制策略。
更多“物”与网络的联接正在建立起来,边缘计算产业已经在路上。
促进产业生态形成
作为边缘计算产业的践行者,华为在多个领域的领先方案源自其全球资源的整合和投入,在苏州、迪拜、新加坡、慕尼黑、莫斯科、墨西哥等地,华为的OpenLab验证测试平台已经部署起来。刘少伟表示:“未来,更多测试床将推动并向产业开放。华为将进一步推动边缘计算领域国内外广泛的合作与对接。”
独行者步疾,结伴者行远。此次发起成立边缘计算联盟,华为将产业的共识、共力和共赢作为联盟的使命。如今,华为在能源、智慧城市、交通、制造等行业的合作伙伴队伍正在扩大。“边缘计算不是‘一个人的孤单,我们要把它培育成整个产业的狂欢。”刘少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