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津在线参考书目“华语电影”

2017-03-13张英进张慧瑜

华文文学 2017年1期

张英进 张慧瑜

摘要:本文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华语电影”的参考书目的中译版本。

关键词:牛津出版;华语电影;参考书目

中图分类号:I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7)1-0057-15

目录

导言

论文集

教科书

参考书

电影目录

期刊

历史与地区

1949年之前的中国

1949年之后的中国,第四代和第五代

1949年之后的中国,第六代和之后的导演

香港电影史

香港电影专题研究

台湾

离散、华语、跨地区

与亚洲和世界电影的关系

国家与民族主义

电影作者与电影

侯孝贤

贾樟柯

李安

蔡明亮

王家卫

吴宇森

张艺谋

性别与性

类型与种类

动作与武侠片

纪录片

情节剧

都市电影

产业与市场

电影与其他艺术

电影与其他媒介

华语电影

导言

这本华语电影研究的书目涵盖各种华语电影,包括普通话、粤语和台语(或闽南话)以及流散海外的华人所使用的华语。8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在世界电影版图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这样几种原因。首先,80年代在两岸三地出现了三波电影新浪潮:香港新浪潮、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五代电影;其次,华语电影经常获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而且一些华语电影进入西方的艺术院线;第三,伴随着近二十年新的理论和方法论越来越学科化,对中国研究和电影研究的学术兴趣也越来越大。但是,华语电影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起起伏伏、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从90年代初到后期,在好莱坞的冲击之下,曾经生机勃勃的台湾电影产业迅速衰落。同样是在90年代,香港电影也失去了在台湾的市场份额,香港每年的电影产量从1993年的242部下降到1994年143部,而到2006年至2009年则平均保持在50部左右。与此对比,中国大陆电影的产量从2001年每年88部增长到2010年的526部。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大陆放映市场的增长,每年度的总票房从2001年的8.4亿人民币火箭般增长到2010年的102亿人民币。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中国电影大片,这些电影几乎都是与香港电影人联合制作的。近期,虽然中国电影的爆炸式增长吸引人们研究电影产业和市场,但同样吸引人的还有中国电影史(尤其是1949年之前的中国)、性别与性、流派与类型等研究领域。另外,武侠电影被认为是华语电影对世界电影史的独特贡献,还有近些年中国独立制作的纪录片也受到许多学科的关注。一旦学者和电影制作者超越民族边界的视野,就会浮现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这就是离散、华语和跨地区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华语电影中的国家和民族主义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论文集

这一部分所列的书含盖三大区域——大陆、香港和台湾。这些区域之外的著作可以参见“离散、华语、跨地区”的条目。大部分选本有适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的不错的教材,这些教材包括诗学、政治、身份、性别和民族等专门议题。关于香港和台湾的论文集被单独列在“历史与区域”的条目下。在以下这个部分,裴开瑞1991年和布朗等人1994年的论文集则把西方的中国电影研究推向新的阶段。鲁晓鹏和叶月瑜2005年以及朱影和骆思典2010年是较新的成果。

裴开瑞(Chris Berry)主编,《中国电影视角》第二版,伦敦:英国电影协会,1991年。

这本开拓性的著作在欧美世界奠定了中国电影的学术地位。虽然没有后来的论文集那样论点清晰,但它率先使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并提出多种多样的议题。

尼克·布朗(Nick Browne)、毕克伟(Paul G. Pickowicz)、维恩·索沙克(Vivian Sobchak)与邱静美(Esther Yau)主编,《华语新电影:形式、身份与政治》,剑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年。

这是一本重要的、覆盖面广泛的包含当代中国、香港和台湾电影的早期选本,而且收入了著名学者(如詹明信)对情节剧、后社会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议题的讨论。

鲁晓鹏(Sheldon Lu)、叶月瑜(Emilie Yeh)主编,《华语电影:历史书写、诗学与政治》,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这是另一本重要的覆盖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電影研究选本,同样聚焦于当代电影,把语言和方言的讨论放在显著的位置。

朱影、骆思典(Stanley Rosen)主编,《中国电影中的艺术、政治与商业》,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年。

这本书是为了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聚焦于电影工业和市场(如好莱坞的影响、盗版等)。还包括动画片、改编、纪录片和武侠片等方面的论文。

教科书

许多类似的书放在“论文集”条目中,“香港电影专题研究”和“台湾”条目中也有许多课程阅读的好书。但是下面的三本书也非常有用,因为它们有广泛的覆盖面。2008年裴开瑞提供了有挑战性的单部电影的读本,而2005年白睿文则提供了单个导演的坦率的观点,2004年张英进是综合而简明的中国电影通史。

白睿文(Michael Berry),《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全球中国文化丛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5年。

对于两岸三地知名电影导演的深入访谈和批评性介绍,其中一些收入下面的“电影作者与电影”条目中。

裴开瑞主编,《聚焦中国电影2》,伦敦:英国电影协会,2008年。

这是第二版的论文集,内容包括34篇通过电影史来对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单部电影的分析。《聚焦中国电影:新读25部影片》(伦敦:英国电影协会,2003年)首次出版,就是电影课堂一本合适的理论化的教科书。

张英进,《中国民族电影》,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4年。

这是唯一一本用英语写的适合入门阅读的电影史,其成就是在比较的框架下把内地、香港和台湾合并起来,呈现从早期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电影史。

参考书

这部分列的主要是研究书目和百科全书式的著作。1998年张英进和萧知纬是最早的综合书,2004年程健出版了更加详尽的书目,后来邓腾克又在网络上不断更新最新的作品。1995年张骏祥和程季华推出了最方便的中国电影研究参考书。“电影目录”在后面条目单独列出。

程健,《中国电影研究书目提要》,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4年。

这是一本综合性的中文和英文著作的提要,主标题有历史、类型、评论、理论、人员、手稿、技术等。

邓腾克(Kirk Denton)主编,《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资源中心:媒体》

这是一个按照时代、导演、参考书、印刷和其他的媒体来分类的持续更新的列表。对于尤其是定位个人导演和电影的杂志文章和著作章节很有帮助。

张骏祥、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

这部1509页的巨著按拼音顺序列出大量信息,尤其方便查询作者、影片和制片厂。

张英进、萧知纬主编,《中国电影百科全书》,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1998年。

这本475页的综合性的著作,内容包括五大专题: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跨国族电影,还有如核心电影、类型、人员、专题和主题等各种长度的单个条目。这种大范围的、多层次的目录让使用者更方便查找。

电影目录

下面有三部标准的电影目录。1997年到2007年香港电影资料馆主编的是最全面的,2008年玛丽恩与199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用中文出版的著作内容相当。为寻找单个电影的条目,读者也能查阅1998年张英进和萧知纬、1995年张骏祥和程季华的两本书(在“参考书”条目下)。

香港电影资料馆主编,《香港电影年鉴》(六卷),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1997-2007。

这是一套最全面的香港电影的年鉴,可提供双语或单独的中文和英语卷,对演职人员有很详尽的细节。中文目录更方便确认不同的、经常混淆的同部電影的中文和英文片名。

唐纳德·玛丽恩(Donald Marion),《中国电影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制片厂生产的2444部故事片,1949-1995》(两卷),杰弗逊,北卡罗来纳州:麦克法兰出版社,2008年。

首次印刷于1997年,为这些独特的中国有752页英文参考书,包括参考文献和索引,很容易查询。

中国电影资料馆主编,《中国影片大典》(四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这套综合性的中国电影目录主要是在中国大陆从1905年到1994年生产的电影,还有内容充实的情节概要和演职人员的细节(除了一些早期作品)。

期刊

这些期刊主要聚焦于华语电影,其中,《当代电影》和《电影艺术》在中国大陆是核心期刊。《中国电影杂志》是一本这个领域独有的英语期刊。《亚洲电影》也发表大量的关于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的论文,而《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也多次发表华语电影的专题文章。

《亚洲电影》

美国杂志,但目前英国出版,隶属于美国亚洲电影研究会,定期发表中国电影的文章和近期著作的参考书目,包括一些从非学术来源的信息。自1988年每年出版两期。

《当代电影》(略)

《电影艺术》(略)

《中国电影杂志》

这是唯一一本列入英语学术期刊索引的专门发表中国电影的杂志。它的定位是理论性,经常发表特约编辑就新的研究主题组织的特刊,并提供最新的中国电影研究专著的参考书目。自2007年在英国每年出版三期。

《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

美国杂志,定期发表中国电影和媒体文化的论文。自1999年每年出版两期。

历史与地区

这些书所覆盖的议题与两个或三个地缘政治区域有关,特别处理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议题。这些书的呈现的主题有创伤(白睿文2008年)、记忆(柏右铭2003年)、情感(周蕾2007年)和明星(胡敏娜和张英进2010年)。从历史的角度,2003年傅葆石聚焦于抗战时代的电影,而2004年谢柏柯和2007年徐刚都处理了90年代及以后的电影。2002年吕彤邻研究了当代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电影关系。

白睿文,《痛史: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的历史创伤》,全球文化丛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8年。

这本书深入考察了20世纪中国文学和电影中关于创伤和伤痛的再现,聚焦于重大历史事件如1937年南京大屠杀、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和1989年北京天安门广场。

柏右铭(Yomi Braester),《反证历史:20世纪中国的文学、电影与公共话语》,斯坦福,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年。

这是一本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著作,有三个章节分别是,《1930年代的电影怪物》、《1950年代的毛泽东主义话语》和《1980年代以来对毛泽东时代的挑战》。

周蕾(Rey Chow),《感伤的寓言、当代中国电影:依附于全球视觉时代》,电影与文化丛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7年。

周蕾细读了来自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华裔导演的作品,处理了乡愁、回家、放逐、移民、生命政治、亲属关系和商品化等症候性的议题。

胡敏娜(Mary Farquhar)、张英进主编,《中国电影明星》,劳特利奇当代中国丛书51,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10年。

这是第一本深入对中国电影明星和明星身份研究的书,这本论文集包括十五章对单个明星的研究,范围从早期电影明星(黄柳霜、阮玲玉)到社会主义电影明星(梅兰芳、赵丹),到香港电影明星(李小龙、成龙、张国荣、周润发、李连杰)和台湾电影明星(林青霞)。

傅葆石,《上海与香港之间:中国电影的政治》,斯坦福,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年。

这本书建立在档案研究的基础上,在作者眼里是一种对历史的修正,挑战了对1930年代晚期到1940年代中期的中国电影的正统政治阐释(如程季华等人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电影”的条目下)。

吕彤邻,《台湾和中国大陆电影面对现代性的挑战》,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借助在社会与银幕之间协商的西方现代性的概念把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五代放置在平行轨迹中。每一章处理的都是单个的导演,如台湾导演侯孝贤、杨德昌和吴念真,以及中国大陆导演陈凯歌、李少红、田壮壮和张艺谋。

谢柏柯(Jerome Silbergeld),《中国面孔的希区柯克:电影的双重身份、俄底浦斯的三角关系和中国的道德声音》,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作为艺术史学家,谢柏柯对三部当代电影进行了细读:大陆娄烨的《苏州河》、香港严浩的《天国逆子》和台湾侯孝贤的《好男好女》。

徐刚(Gary Xu),《中国景:当代中国电影》,拉纳姆,马里兰州:罗曼和利特尔菲尔德出版公司,2007。

这本书举例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讨论版权、审查、现实主义和记忆等的中国景观。

1949年之前的中国电影

这部分所列的著作大部分处理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电影运动。程季华等1980年(1963年初版)反映了中共官方的观点,而1972年陈力是第一部试图挑战这种传统的著作。近期的几部书朝向新的研究方向,在新的框架下扩展了研究视野和重新阐释了1930年代,这些新的框架有国族(胡菊彬2003年)、性别(汉森2000年、彭丽君2002年)和现代性(李欧梵1991年,张英进1999年、张英进2005年)。199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为中国早期电影出版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程季华、李少白和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两卷),北京:中國电影出版社,1980年。

这本书1963年第一次出版,是最好的中国官方电影史。已经影响到后来所有中国电影史的写作,它综合性的电影作品年表和索引依然对定位疑难电影有很大帮助。

中国电影资料馆主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这是中国早期电影基础资料单册容量最充实的书,收集了大量的出版资源。

米莲姆·汉森(Miriam Hansen),《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电影季刊》第54卷第1期(2000年秋季),第10到22页。

这是一篇赢得广泛赞誉的文章,用作者的白话现代主义的理论来阐释1930年代早期的上海电影,特别关注性别操演的问题。

胡菊彬,《呈现一个国家:1949年之前的中国电影》,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3年。

建立在作者以前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工作的基础上,这本书扩展了从政治到文化、产业领域的维度,因此提供了比之前的中国电影史更加均衡的叙述。

陈力(Jay Leyda),《电影:一种对中国电影与电影观众的描述》,剑桥,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2年。

这本书建立在作者1960年前后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工作的经历,这可能是第一本英语关于中国电影历史概述的著作。但这本书缺少一致性的历史视野,解释也不总是可靠,因为作者不懂中文。

彭丽君,《在电影中建设一个新中国:中国左翼电影动,1932-1937》,拉纳姆,马里兰州:罗曼和利特尔菲尔德出版公司,2002年。

彭丽君重新思考了中国左翼电影的议题,借助批判理论的透镜对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张英进主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1922-1943》,斯坦福,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9年。

这本关于民国时期上海的具有原创性的论文集,把电影作为一种建设都市文化的关键性力量,并把电影、出版和娱乐文化等多个层次放在最显著位置上。对于现代中国文化历史的课程是一本有价值的书。

张真,《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电影与现代性丛书,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这本最有雄心的书建立在多年档案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白话现代主义的理论从文化历史的视野重新讲述早期中国电影。对武侠片和情节剧提出了有启发性的讨论,也涉及到跨媒介和跨文化实践的问题。

1949年之后的中国,第四代和第五代

1987年康浩和2004年裴开瑞各自处理了1950年代和1960年代社会主义时期(主要是第三代导演)和后毛泽东时期(主要是第四代),其余探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1993年周蕾和1997年张旭东都致力于西方理论。2005年康浩提供了一种历史叙述,2000年史蝶飞吸收了社会理论,2002年张英进评价了西方中国电影研究的兴起。

裴开瑞,《中国后毛泽东时代的后社会主义电影: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文化大革命》,东亚丛书,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4年。

裴开瑞考察了一个经常被忽视的时期,这就是1970年代末期和1980年代初期,这是一个从社会主义电影向后社会主义电影转型的时期,主要体现在艺术上和意识形态表述上的转变。

周蕾,《原始激情:视觉、性别、人种学和当代中国电影》,电影与文化丛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3年。

这里的理论性介入把第五代电影放置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并分析了这种先锋电影制作对中国政府和跨国资本主义的挑战及共谋关系。

康浩(Paul Clark),《中国电影:1949年以来的文化与政治》,剑桥电影研究丛书,剑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年。

这是欧美世界从中国问题专家到把中国电影作为正当的学术对象用英语写的第一本中国电影著作。这本书特别注意到政党国家、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动态关系,并考察了社会主义电影从延安到上海的发展过程。

康浩,《重思中国:一代人及其电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

续其1987年的专著,这本书研究了中国电影第五代,从他们在文革大革命时期的早年岁月,到1980年代中期现出,再到1990年代及其后的转变。

史蝶飞(Stephanie Donald),《公共隐私,公共空间:中国电影与文明性》,拉纳姆,马里兰州:罗曼和利特尔菲尔德出版公司,2000年。

作者主要借助当代中国电影的例子来探讨如真实性、代理机构、性别和公共性等社会议题。

张旭东,《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化热、先锋小说和新电影》,达勒姆,北卡罗莱那州:杜克大学出版社,1997年。

这部理论性著作的第二部分考察了第五代及其他们关于寓言、风景和主体性的再现,并分别细致解读了陈凯歌和张艺谋的两部电影。

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密歇根中国研究论丛92,安娜堡:中国研究中心,密歇根大学,2002年。

本书对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的兴起进行了历史性梳理,还考察了一些类型(族裔、少数民族、战争电影、民俗电影、都市电影)和议题(文化政策、欧洲中心和后社会主义)。

1949年之后的中国,第六代及其他

下面追踪1990年代以来第六代和独立制片在中国的发展轨迹。2006年毕克伟和张英进、2010年张英进和2007年张真接触到独立故事片和记录片的不同方面。2008年马杰声把电影的分析放在文学和文化生产的大语境中。2009年鲁晓鹏和米家路聚焦在环境议题。更多关于独立纪录片的著作放在下面的“纪录片”条目中。

鲁晓鹏、米家路主编,《环境挑战时代的中国生态电影》,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9年。

这是首次及时地讨论这个主题的书,展示了水政治、生态美学、人工景观和生物伦理学的议题,把电影作为重新连接自然、历史、技术和文化的断裂的关键性力量。

马杰声(Jason McGrath),《后社会主义的现代性:市场时代的中国电影,文学和批评》,斯坦福,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8年。

马杰声把当代中国电影放置在后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框架下,考察了贾樟柯的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无信仰的电影再现和贺岁片的娱乐性等问题。

毕克伟、张英进主编,《从地下到独立制作:当代中国的另一种电影文化》,亚洲/太平洋/透视丛书,拉纳姆,马里兰州:罗曼和利特尔菲尔德出版公司,2006年。

这是处理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独立制片的第一本英文论文集,内容包括一批独立纪录片以及这些独立作品在國内外的流行研究和批判性接受。

张英进,《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电影、空间与多地性》,批判性介入丛书,檀香山: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9年。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张英进重新反思空间、地域和在地性等核心概念,以描述当代中国电影文化,尤其是在独立制作的部分包括故事片和纪录片。

张真主编,《都市一代: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和社会》,达勒姆,北卡罗莱那州:杜克大学出版社,1997年。

这是最综合地叙述第六代电影的书,第六代更喜欢都市形象和叙事,而他们的作品在急剧转型中记录和质疑中国。

香港电影的历史

这部分处理的是香港电影通史。2003年朱英驰、2004年罗卡和法兰宾以及1997年张建德都提供香港电影通史的概观。2010年张建德和李佩然关注经常被忽视的香港新浪潮之前的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香港电影史,而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香港电影史是很丰富的,2008年卓伯棠的书就谈这个主题。2009年李佩然揭示了后1997年香港电影的发展,而2007年钟宝贤更多地聚焦在香港电影产业和市场。主要处理香港制片厂的著作另列在“产业与市场”的条目下。

卓伯棠,《香港电影新浪潮,1978-2000》,布里斯托,英国:智慧书店,2008年。

这本书从美学、文化和工业的维度综合地考察了香港电影新浪潮,并分析了它之前与电视产业的关系,以及随后所发生的转型和分化。

朱英驰,《香港电影:殖民者、祖国与自我》,伦敦:劳特利奇克鲁兹2003年。

这是一部呈现香港电影从早期到1990年代的历史性叙述,特别注意到香港电影与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的联系。

罗卡和法兰宾(Frank Bren),《香港电影:一种跨文化视角》,拉纳姆,马里兰州:稻草人出版社,2004年。

这部历史性叙述的著作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关于香港早期电影与好莱坞的关系。这本书更强调一种文化历史,而不是理论性的或意识形态批评。

李佩然(Vivian Lee),《1997年以来的香港电影:后怀旧的想象》,纽约: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2009年。

这本著作揭示了1997年之后的香港电影,用后怀旧的术语借助艺术电影、功夫片和动作惊悚片等不同的电影类型处理了时间、记忆和精神分裂等议题。它也沿着香港的甲上娱乐有限公司来追溯近期香港电影的泛亚洲轨迹。

张建德(Stephen Teo),《香港电影:额外维度》,伦敦:英国电影协会,1997年。

这是一部概述到1990年的简明香港电影史,对文化语境、艺术趋势和作者电影成就提供了一种敏锐地阅读。这是一本理想的教科书。

张建德、李佩然主编,《特刊:在思念和迷失之间重置价值》,《中国电影杂志》第4卷第2期(2010年8月)。

这本及时的特刊超越了聚焦于香港新浪潮的研究视野,从80年代之前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中考察了赌片、贺岁片、女侠、胡金铨与邵逸夫之间的冲突和南洋华人的形象等主题。

钟宝贤,《香港影视业百年》(修订版),香港:三联,2007年。

这本书第一次出版于2004年,综合性地叙述了中国香港电影和电视的发展。

香港电影专题研究

这一部分主要探究香港电影的不同方面。1997年阿巴斯用一种理论的视角把香港描述为一种消失的文化,2000年波德威尔论述香港银幕文化的美学维度。2000年傅葆石和德泽、2007年马兰清和陈时鑫、2001年邱静美在很多议题上包含了一些批判性的论文,2005年罗贵祥聚焦于香港的跨国文化的身份议题。

阿克巴·阿巴斯(Ackbar Abbas),《香港:文化和消失的政治》,公共世界丛书,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出版社,1997年。

这部高度理论化的书出版于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年代,在已经消失和无法辨识中间捕捉香港的后文化地图。导论之后,第一章分析了香港电影新浪潮,另一章讨论王家卫电影。

大卫·波德威尔(David Bordwell),《娱乐王国:香港电影的秘密》,剑桥: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出版社,2000年。

这是国际著名电影学者在与好莱坞的密切对话中讨论香港电影已经发展出自身的再现诗学。动作片和武侠片也在书中受到最多的关注。

傅葆石、大卫·德泽(David Desser)主编,《香港电影:历史、艺术、身份》,剑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年。

这本论文集对香港电影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讨。三大部分的标题是:电影历史、导演(胡金铨、吴宇森、许冠文、许鞍华)和身份政治。

罗贵祥,《夺面华人:香港的跨国流行文化》,亚太流行文化和政治丛书,厄巴纳: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2005年。

书对香港视觉文化中的“中国性”进行了批判性考察。章节包括电影和电视对白、男性主体性、在地的跨国化、陈查理和成龙、种族越界和新的跨中国电影。

马兰清(Gina Marchetti)、陈时鑫主编,《香港电影、好莱坞与新全球电影:没有电影是一座孤岛》,亚洲媒体、文化和社会变革丛书,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7年。

这本论文集追踪到香港电影在全球的跨国族、多元化流动,把香港扩展好莱坞之外的澳大利亚、泰国等地方,涉及到类型、发行、市场和观光等议题。

邱静美主编,《全速前进:无边界时代的香港电影》,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2001年。

这本论文集聚焦于当代香港电影的跨国族维度,处理了多个导演(许鞍华、徐克、关锦鹏、吴宇森)和主题(怀旧、海外反响)。导论比较了全球化和香港的议题。

台湾

1998年卢非易以及2005年叶月瑜和戴乐为的前两章都提供对台湾电影史的概述。2010年洪國钧策划和2009年韦杰生直接关注台湾新电影之前的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电影生产。2005年裴开瑞和卢非易、2003年柏右铭和黄心村、2007年戴乐为和陈儒修是三个论文集,都聚焦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台湾新电影时期的批评性议题和个性化的导演/电影。

裴开瑞、卢非易主编,《边缘之岛:台湾新电影及其之后》,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这本论文集处理了1980年以来台湾新电影中有疑难的议题。每一篇论文都聚焦于一部独立的电影,因此,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台湾电影教科书。

柏右铭、黄心村(Nicole Huang)主编,《特刊:台湾电影》,《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杂志第15卷第1期(2003年春季)

这是少有的关于台湾电影的特刊之一,处理的是都市拆迁、置换、新殖民主义、全球化和流行电影等主题。

戴乐为(Darrell Davis)、陈儒修主编,《台湾电影:政治,流行性和国家艺术》,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7年。

就像2005年裴开瑞和卢非易的书,这本论文集的文章处理了台湾新电影的多个方面,其他还包括纪录片、现实主义、都市电影、电影节、作者电影的风格和叙事。

洪国钧主编,《特刊:1982年新浪潮之前的台湾电影》,《中国电影杂志》第4卷第1期(2010年3月)。

这本及时的关于1980年之前的台湾电影的特刊,超越了对台湾新电影的关注,回归到一些核心参与者(白景瑞,琼瑶)和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一些主题(健康现实主义)。这本书可以在线阅读。

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电影馆丛书81,台北:远流出版社,1998年。

这本中国研究著作对台湾电影在20世纪下半叶的发展做了一种相对均衡的叙述,平等地关注到文本内部和文本之外的语境,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表格作为有用的资料。

叶月瑜、戴乐为,《台湾电影导演:一座金银岛》,电影与文化丛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这本书细致地分析了台湾新电影领军导演——杨德昌、侯孝贤、李安和蔡明亮——另包括两章叙述历史的章节。

离散、华语、跨地区

这部分考察了中国电影和其他地区的中国离散或华语电影之间的关联。2009年陈呈现了好莱坞翻拍中国电影的近作,而2007年史书美把华语语系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2007年克莱恩汉斯和2006年马兰清都追踪了围绕世界的中国银幕产业的跨国流动。

肯尼斯·陈(Kenneth Chan),《重造好莱坞:全球化中国在跨国电影中出场》,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9年。

这本书在中国电影和好莱坞中聚焦于跨国流动,内容章节有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国人的流散、全球对武侠片的兴趣和好莱坞对中国风格的重拍和挪用。

查克·克莱恩汉斯(Chuck Kleinhans)主编,《特刊:中国和中国流散电影——新阶段》,《跳切》杂志第49期(2007年春季)

这个特殊的专题分析陈果、周星驰、王家卫和张艺谋的电影,其他还包括1950年代到1960年代的香港电影、华语语系电影的问题、独立制作和文化全球化的主题。

马兰清,《从天安门到时代广场:跨国化的中国和全球银幕上的中国人流散,1989-1997》,费城:天普大学出版社,2006年。

就像马兰清和陈时鑫2007年(在“香港电影专题研究”的条目下),这本书也从全球视角来觀察中国电影,追踪了中国电影的跨国性、一个多世纪的流散的形成。章节主题包括消费文化、流散电影制作人、劳工女性和后现代新加坡。

史书美,《视觉与身份:跨太平洋的华语呈现》,亚太现代丛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这是一本有雄心的著作,试图用华语语系的理论重新定义中国研究、族裔研究和区域研究的地缘政治学版图,并作为立足一种中国之外的跨学科、跨地方的实践。一些章节讨论的是李安和陈果,而其他章节考察的是艺术品和电视节目。

与亚洲和世界电影的关系

这部分考察了中国电影与其他区域电影的关系,并重新反思世界电影的议题。2008年戴乐为和叶月瑜聚焦于特殊产业,2008年亨特和梁永辉揭示了互动协作。2003年刘国华和2006年艾伦福斯瑞提斯、尼达姆都把中国电影放在亚洲的语境中。除了2010年邱淑婷,大部分著作聚焦于当代。

戴乐为、叶月瑜,《东亚银幕产业》,国际银幕产业丛书,伦敦:英国电影协会,2008年。

这是一部简明地论述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产业和市场的著作,还涉及到韩国和日本电影,主要聚焦于近十年东亚电影的跨国流动。

里昂·亨特(Leon Hunter)、梁永辉主编,《东亚电影:探索电影的跨国协作》,金牛座世界电影丛书,伦敦:陶里斯出版公司,2008年。

这部论文集覆盖了广泛的主题,如好莱坞与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香港音乐、香港电影和世界电影、好莱坞翻拍亚洲经典作品,以及西方电影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和吕克·贝松的影响。

刘国华主编,《多元现代性:东亚跨文化视野中的电影和大众媒介》,费城:天普大学出版社,2003年。

这本论文集的内容有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第六代、摇滚文化、后现代主义、另类艺术、动作电影和性别表演等章节,还有东亚文化在美国人的想象中的影响。

迪米特斯·艾伦福斯瑞提斯(Dimitris Eleftheriotis)、盖瑞·尼达姆(Gary Needham)主编,《东亚电影读本和指南》,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6年。

这部书的内容有日本、香港(聚焦于新浪潮和功夫片)、中国(聚焦于性别、族裔和理论)、土耳其、印度、台湾(聚焦于侯孝贤、杨德昌和李安),以及李小龙作为明星案例(聚焦于自恋、邪典、种族和男性气质)。

邱淑婷(Kinnia Yau),《日本和香港电影产业:理解东亚电影网络的起源》,亚洲现代历史劳特利奇研究丛书57,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10年。

这是第一本探求20世纪日本和香港电影关系的英文著作,特别关注到二战时日本人在中国经营电影和战后与香港的电影合作。

国家与民族主义

1994年迪萨那亚基把国家议题问题化,1997年鲁晓鹏从民族电影模式中分离出来转向跨国视野,而更深远的扩展是2006年裴开瑞和胡敏娜,以及2008年彭丽君和裴开瑞。2004年叶蓁也挑战了台湾的民族国家模式。另外,关于国家、民族主义和民族电影的著作常常在论文集、杂志和专著里出现(例如2004年张英进,在“教科书”的条目下)。

裴开瑞、胡敏娜,《银幕中国:电影与民族》,电影与文化丛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讨论了从民族电影到电影与民族性的转换,这种民族性的新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政治语境里承担不同的功能。这本书包含类型(京剧、武侠片,情节剧)、性别和族裔等问题。

维玛·迪萨那亚基(Wimal Dissanayake)主编,《亚洲电影中的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伯明顿: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1994年。

这本书有两章是关于中国电影,分别处理了中国大陆和被想象为国家的台湾民族寓言。

鲁晓鹏主编,《跨国的华语电影:身份、民族性与性别》,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7年。

这本论文集预示着从民族电影模式向跨国电影研究的转变,选录了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的论文,主要涉及到当代电影。

彭丽君、裴开瑞主编,《特刊:跨国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杂志》第2卷第1期(2008年春季)

这份特刊审视了“中国性”和复数的“中国电影”的必要性,并考察了多面的跨国主义、中国大片的再民族主义和离散的构造(如马来西亚华人电影)。

叶蓁(June Yeh),《想望台湾: 文化想象中的小说、电影和国家》,达勒姆,北卡罗莱那州:杜克大学出版社,2004年。

这本批评性的书处理了台湾文学与电影的主题。第二章用后现代性来处理台湾新电影,第四章用记忆来处理侯孝贤的台湾三部曲。

电影作者与电影

许多人编辑过单个导演和他们有代表性的作品的论文集和单本专著。下面这部分以一些在英语世界受到广泛关注的、有专著研究的电影导演为代表。更多的信息可以看“参考书”条目下的“邓腾克”。

侯孝贤

侯孝贤是享誉世界的台湾新电影的领军人物,在几乎所有关于台湾电影的杂志、论文集和专著中都提到他。1999年弗东和阿萨亚斯是关于侯孝贤最早的书之一。2008年陈光兴等特刊收录了有见地的论文,而2010年马静处理侯孝贤电影中的时间概念。2009年乌登揭示了侯孝贤电影的风格,2002年雷纳德分析了侯孝贤最有历史意义的电影。

陈光兴、保尔·威勒门(Paul Willemen)和魏玓主编,《特刊:侯孝贤》,《亚际文化研究》第9卷第2期(2008年6月);

有几篇专题论文分别讨论了侯孝贤电影美学、他对台湾历史的介入,以及他在国际电影中的位置。

尚-米榭尔·弗东(Jean-Michel Frodon)、奥立维耶·阿萨亚斯(Olivier Assayas),《侯孝贤》,巴黎:影评人杂志出版社,1999年。

这是一本研究侯孝贤电影成就的早期著作,两位主编来自法国业界。

马静,《忧郁的漂移:在中国电影中制造时间》,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年。

这本理论性的著作揭示了三位主要的华语电影作者中的时间、此在和记忆的美学及心理维度,这三位导演是侯孝贤、蔡明亮和王家卫。

雷纳德(Bérénice Reynaud),《悲情城市》,英国电影协会现代经典丛书,伦敦:英国电影协会,2002年。

这本书属于英国电影协会现代经典系列丛书,这本小书对侯孝贤最重要的有争议性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背景是1947年2月28日。

詹姆斯·乌登(James Udden),《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9年。

这本书分析了侯孝贤电影的风格,以及与之前的台湾电影和国际电影美学的关系。

贾樟柯

近些年,在那些游刃于地下和独立制片之间的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中,贾樟柯是最受关注的一位。2009年白睿文分析了贾樟柯早期的三部曲,2007年王斑处理了现实主义问题,2010年张旭东对贾樟柯电影的意义提供敏锐的概述。

白睿文,《〈小武〉、〈站台〉、〈任逍遥〉: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英国电影协会电影经典,纽约: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2009年。

这是英国电影协会经典丛书,这本小书提供了对贾樟柯早期三部独立电影的批判性阅读,还包括一些访谈。这是一本好的教科书。

王斑,《史诗叙述、真实性和现实主义的记忆:对于贾樟柯的〈站台〉的反思》,载《中国革命再审视:中国改革时期集体回忆中的政治学与诗学》,李静君和杨国斌主编,第193-216页,华盛顿特区:伍德罗·威尔逊中心,2007年。

这篇批判性的论文讨论了现实主义如何在中国第六代电影的领军人物的作品中被重新激活,去恢复真实性和记忆的不同踪迹。

张旭东,《消逝的诗学:贾樟柯电影》,《新左派评论》第63期(2010年五月到六月):第71-88页。

这是一篇关于贾樟柯电影的研究概述,关注到消失的修辞、纪实的美学和中国县城的社会环境等。

李安

作为华裔导演,李安在杂志、论文集和专著中得到很多关注。2007年柯玮妮分析了李安的大部分电影,2008年李欧梵聚焦于一部有争议的作品,2004年沙姆斯为李安在全球流行武侠片中的美学辩护。

柯玮妮(Whitney Dilley),《李安的电影:银幕的另一边》,导演剪辑丛书,伦敦:墙花出版社,2007年;

这本书的每一章都处理了一部李安的单部电影——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这是一本便利的教科书。

李欧梵,《李安的色欲、谨慎及其接受》,《边疆2》杂志第35卷第2期(2008年夏季),第223-238页。

这篇批判地的论文把有争议性的间谍剧与日本占领上海的历史语境结合起来,讨论了李安电影和张爱玲原著之间的支配结构和不同风格。可以在线提供给订

詹姆士·沙姆斯(James Schamus),《美学身份:一个回应》,《电影季刊》杂志第43卷第4期(2004年夏季),第43-52页。

李安的长期编剧合作者回应对李安票房成功的武侠电影《卧虎藏龙》的批评,涉及美学、流散、身份和跨国等议题。

蔡明亮

同侯孝贤一样,蔡明亮是另一个最受喜爱的台湾导演,受到海外大量的关注,经常被讨论的术语是时间、空间和性欲。除了2009年乔扬德等对蔡明亮美学的描述之外,2007年林松辉重新使用作者电影理论,2007年马嘉兰论述蔡明亮的作品与电影理论和社會议题的关联性。

乔扬德(Olivier Joyard)、雷姆(Jean-Pierre Rehm)和黎维瑞(Danièle Rivière),《蔡明亮》,巴黎:视觉出版社,1999年。

这本小册子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蔡明亮电影,反映法国人的喜好。

林松辉,《在中国电影研究中置入作者电影理论:蔡明亮电影中的内文本、互文性和类文本》,《中国电影》杂志第1卷第3期(2007年9月):第223-245页。

这篇文章讨论了中国电影研究中作者电影理论的重要性,并把蔡明亮作为一个重要的案例。

马嘉兰(Fran Martin)主编,《特刊:蔡明亮》,《中国电影杂志》第1卷第3期(2007年5月)

这本特刊考察了蔡明亮电影与亲密、怀旧、现实主义、色情文化、互文性和幽默等主题的关系。

王家卫

这是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香港导演,他受到很多敏锐的关注,经常用时间、空间和性欲的术语来讨论王家卫电影。2005年布伦纳特和1997年拉郎内等呈现了王家卫电影美学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赞誉,2005年张建德对王家卫主要电影作品进行了逐一个案研究。

彼得·布伦奈特(Peter Brunette),《王家卫》,当代电影导演丛书,厄巴纳: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这本小册子讨论了王家卫电影的多个层面。

让-马克·拉郎内(Jean-Marc Lalanne)、阿克巴·阿巴斯、魏绍恩(Jimmy Ngai)和戴维·马汀内(David Martinez),《王家卫》,巴黎:视觉出版社,1997年。

这本书包括三篇文章和一篇访谈,反映业界法国人的趣味。

张建德,《王家卫》,世界导演丛书,伦敦:英国电影协会,2005年。

这本书属于英国电影协会世界导演丛书,分析了王家卫的八部电影,从《旺角卡门》到《2046》。这是不错的王家卫教科书。

吴宇森

这是著名香港动作片导演,后来进入好莱坞也取得巨大成功。吴宇森受到广泛关注,经常讨论他的术语是银幕上的男性气质。2005年艾尔德提供很好的访谈资源,2002年布里斯和1999年豪尔分析了吴宇森的单个作品。

麦克·布里斯(Michael Bliss),《在子弹之间:吴宇森电影的精神》,电影导演丛书92,拉纳姆,马里兰州:稻草人出版社,2002年。

这本小书详述了吴宇森电影的特殊之处。

罗伯特·艾尔德(Robert Elder),《吴宇森访谈录》,与电影导演对话丛书,杰克逊: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2005年。

在很多场合下与吴宇森进行的大量访谈。

肯尼斯·豪尔(Kenneth Hall),《吴宇森:电影作品》,杰弗逊,北卡罗来纳州:麦克法兰出版社,1999年。

追溯吴宇森在跨太平洋地区的职业生涯,并对他的香港和好莱坞时期的作品进行细致地解读。

张艺谋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有代表性的导演,也是在后社会主义电影的出版物中出现最多的导演,他还与21世纪的中国大片有关系。2011年盖华德整理了张艺谋的访谈, 1995年蓝温蒂总结了张艺谋的早期作品,2010年任格雷和蔡明烨考察了张艺谋近期朝向大片制作的转变。

法兰西斯·盖华德(Frances Gateward),《张艺谋:访谈录》与导演对话丛书,杰克逊: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2001年。

在很多场合下,与张艺谋进行的几篇访谈。

蓝温蒂(Wendy Larson),《张艺谋:国/际美学与色情》,《文化遭遇:中国、日本和西方——奥尔胡斯大学东亚研究25年纪念文集》,第215-226页。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出版社,1995年。

这篇文章分析张艺谋“红色三部曲”中的叙事模式和视觉、意识形态功能,指出其挑战性的逐渐衰弱。

任格雷(Gary Rawnsley)、蔡明烨(Ming-Yeh T. Rawnsley)主编,《全球性华语电影:电影〈英雄〉的文化与政治》,亚洲媒体、文化和社会转型丛书18,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10年。

这部论文集考察了张艺谋有争议的国产大片的多个方面,比如国家主义、男性气质、明星身份、类型、音乐、视觉效果及接受。

性别与性

2003年崔淑琴和1991年卡普兰都涉及到女性的男性化呈现,而2002年戴锦华有一章是关于中国的女导演。2006年林松辉和2003年马嘉兰都考察了同性恋,2005年彭丽君和黄结梅聚焦于香港电影中的男性气质。

崔淑琴,《镜头投射的妇女:一个世纪来中国电影中的性别与国家》,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3年。

这本书通过对单个导演作品的细读综合性地考察了中国电影历史中的性别议题,这些导演包括谢晋、陈凯歌、张艺谋、胡玫、黄蜀琴和关锦鹏。

戴锦华,《电影与欲望:戴锦华作品中的女性马克思主义和文化政治》,王瑾和白露(Tani Barlow)主编,伦敦:沃索出版社,2002年。

这些论文翻译自中国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批评,其中对第五代和第六代电影导演、女性电影导演和1990年代的文化转型提供了有洞察力的解读。

E·安·卡普兰(E. Ann Kaplan),《质疑跨文化分析:近期中国电影中的妇女个案研究》,《中国电影透视》第二版,裴开瑞主编,第144-155页,伦敦:英国电影协会,1991年。

这是早期的理论性干预,揭示了跨文化批评的危险,突出性别再现作为理解中国电影的关键。

林松辉,《电影同志:当代华语电影中的男同性恋再现》,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6年。

這是第一本以专著来研究电影中所呈现的男同性恋问题,这些电影来自于陈凯歌、关锦鹏、李安、蔡明亮、王家卫和张元。

马嘉兰,《欲望地图:台湾小说,电影,公共文化中的酷儿呈现》,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3年。

这本批判性的书重写考察了台湾的民族性、全球性和在地性的术语,并通过如《喜宴》和《河流》等台湾电影对同性恋、酷儿文化和都市空间进行解读。

彭丽君、黄结梅(Day Wong)主编,《男性气质和香港电影》,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这部书的12篇论文考察了1960年以来香港银幕上的男性气质的多个面向、香港电影发行和在全世界的接受情况。

类型与种类

考察类型的议题经常与香港电影有关,包括各种论文集也是如此,而纪录片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

动作与武侠片

作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最流行的类型,武侠电影近期已经受到很多关注。这部分的书大多聚焦当代香港电影,但2009年张建德介绍了上海地区武侠片的早期实践。2000年波德威尔对香港类型导演进行了引人注目的分析。2002年何思颖和何慧玲聚焦徐克,2003年汉特考察明星形象,2006年墨美姬等把武侠片放置在更大的动作片的类别下考察。

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剑桥: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出版社,2000年。

波德威尔聚焦香港主要的动作片和武侠片导演,并详尽地分析了他们的美学特征和风格上的成就。

何思颖、何慧玲主编,《剑啸江湖:徐克与香港电影》,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2年。

文章汇集了徐克电影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他对香港动作电影的贡献。

里昂·汉特,《功夫偶像:从李小龙到〈卧虎藏龙〉》,伦敦:墙花出版社,2003年。

作者考察了全球功夫热的多个方面,聚焦于香港,也包括跨国和流散场景。主题从男性气质、女性气质、功夫喜剧到数字生产。

墨美姬(Meaghan Morris),李小良和陈清桥主编,《香港关联:动作电影的跨国想象》,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6年。

这本论文集第一次全面借助最新的理论透镜来阅读香港动作电影,追踪香港动作片与日本、韩国、印度、法国和好莱坞的关系,并处理了身份、种族和化身的议题。

张建德,《华语武侠电影传统》,世界电影中的传统丛书,爱丁堡:爱丁堡大学出版社,2009年。

这部著作历史性地讲述了从文学到电影的武侠叙事,特别关注对类型的反思。武侠片的传统涉及从黄飞鸿到李小龙、胡金铨和其他人,以及民族主义和跨民族主义的问题。

纪录片

近年中国纪录片研究开始在英语世界浮现。2007年朱英驰从体制的视角处理,2010年裴开瑞等和2003年吕新雨都评价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重要意义。

裴开瑞、吕新雨和罗丽莎(Lisa Rofel)主编,《中国新纪录片电影运动:为了公共档案》,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年。

这是第一本专门讨论中国新纪录片的英文论文集,收录了历史资料(是吕新雨2003年的升级版)和其他学者敏锐的阐释。

朱英驰,《中国纪录片:从严苛戒律到复调多音》,亚洲媒体、文化和社会变革丛书8,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7年。

这本书追溯了中国纪录片的历史,聚焦于1980年代以来的媒体改革,这些改革打开了中国电视纪录片以及独立纪录片的空间。更多的是对制度的分析而不是文本阐释。

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这本中文书批判性地介绍和深度訪谈了那些主要的导演,这些导演参与了作者所命名的新纪录片运动。这本书在中国引起关注,并导致作者在2010年与裴开瑞等合作。

情节剧

情节剧常常与19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主体性讨论有关,如1994年布朗、1993年迪萨那亚基、1994年马宁。但2006年张建德有所突破,把情节剧与中国长期存在的文艺片类型联系起来。

尼克·布朗,《社会与主体性:中国情节剧的政治经济学》,载《中国新电影:形式、身份与政治》,尼克·布朗、毕克伟、维维安·索布契克和邱静美主编,第40-56页。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年。

就像1991年卡普兰的文章(在“性别与性”条目下),这篇文章总结了西方的情节剧理论,并用1980年代谢晋电影来作为政治情节剧的例子,处理后毛泽东时代的主体性议题。

维玛·迪萨那亚基主编,《情节剧与亚洲电影》,剑桥电影研究丛书,剑桥,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93年。

这本论文集所收录的论文讲述了西方理论与中国电影的相关性、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神女》、1980年代的中国家庭情节剧以及在1980年代的情节剧作为历史理解的模式等内容。

马宁,《新时期谢晋情节剧电影中的空间性与主体性》,载《中国新电影:形式、身份与政治》,尼克·布朗、毕克伟、维维安·索布契克和邱静美主编,第15-39页。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年。

这篇论文对后毛泽东时代电影的空间构成进行符号学分析,并阐述了这些作品在转型时期的文化意义。

张建德,《中国情节剧》,载《世界电影的传统》,琳达·白德莱(Linda Badley)、巴顿·帕默(Barton Palmer)和史蒂文·施奈德(Steven Schneider)主编,第203-213页。爱丁堡:爱丁堡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建德讨论了什么是中国的文艺片,文艺片作为一种特殊的情节剧类型在不同的地理政治语境中贯穿中国电影通史而持续地存在。

都市电影

都市电影是中国电影研究中比较新的主题,“都市电影”概念出现在1980年代,并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电影研究中占据主导位置。2010年柏右铭和2010年魏若冰都把中国电影与城市联系起来,而2010年柏右铭与推迪则把同样的主题放在东亚的语境中考察。

柏右铭,《描绘红色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契约》,达勒姆,北卡罗莱那州:杜克大学出版社,2010年。

柏右铭研究了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电影与城市的重叠交汇之处,分析了电影的(包括纪录片的)和后电影的概念,并期待后空间的(如电子游戏)来临。

柏右铭、詹姆斯·推迪(James Tweedie)主编,《城市边缘的电影:东亚电影与城市网络》,跨亚洲:银幕文化丛书,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年。

这本论文集提供有创新的东亚城市电影,探究了情感空间、鬼镇、镜像、实验录像和表演场地等议题。

魏若冰(Robin Visser),《城市包围农村:后社会主义中国的都市美学》,达勒姆,北卡罗莱那州:杜克大学出版社,2010年。

同艺术、小说和都市设计一样,电影帮助我们深入研究后社会主义的都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

产业与市场

因为类型、商业片和市场经常与香港电影有关,因此这些概念在各种论文集中出现,尽管近些年中国大陆电影市场更受关注(参见2010年朱影和骆思典,在“论文集”的条目下)。2000年陈清伟提供了香港电影产业的丰富资料和数据,2008年傅葆石重访邵氏电影帝国和它的流散网络。作为三大电影制片之一的邵氏兄弟公司也在黄爱玲2002年、2003年、2006年中分别受到关注。2003年朱影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改革的概述。2009年毕克伟和蒋迈直接关注中国电影放映中被忽视的主题。

陈清伟,《香港电影工业结构及市场分析》,香港:电影双周刊出版社,2000年。

这本中文著作的内容有大量与香港电影工业和市场相关联的信息和数据。主题包括导演、类型、明星、制片厂和票房等各种分类。

傅葆石主编,《永远的中国:邵氏公司与流散电影》,亚太流行文化与政治丛书,厄巴纳: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2005年。

这本论文集从不同的观点探索了香港电影的伟绩,追踪了香港电影的跨地域产业实践(北美、东南亚)和主要类型(功夫片、音乐片和文艺片)。

毕克伟、蒋迈(Matthew Johnson)主编,《特刊:放映中国电影,重构接受》,《中国电影》杂志第3卷第2期(2009年6月)。

这个特刊研究电影放映,涉及到战前中国、二次大战之间的纽约、战时重庆、在1950年代到1970年代的社会主义国际封锁和当代跨国交流。可提供在线阅读给订阅者。

黄爱玲主编,《国泰故事》,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2年。

这本论文集揭示了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与邵氏兄弟竞争的电影制片厂国泰的故事,包括一些短文章、传记、电影作品年表和与罗马拼音相匹配的术语表、中国演员和便于查询的英文名字。

黄爱玲主编,《邵氏电影初探》,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

在2008年傅葆石之前,这是第一部探寻邵氏兄弟电影帝国的英文著作。

黄爱玲主编,《现代万岁:光艺的都市风华》,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6年。

这本论文集主要考察了香港电影制片业一个被忽视的片场,结构就像2002年和2003年黄爱玲。

朱影,《改革时期的中国电影:独创的系统》,伦敦:瑞爵出版社,2003年。

这是最早的一部揭示19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产业的书,朱影用文化政策和新浪潮电影的术语考察了中国电影体制的转型。

电影与其他艺术

这一部分主要揭示中国电影与其他艺术如小说、诗歌、绘画和先锋艺术的关系。2010年蔡秀妆处理了电影与文学改编,1994年俄利克和德泽讨论电影与传统美学的关系。1999年谢柏柯通过艺术史来阅读中国电影,2002年鲁晓鹏处理了其他视觉实践。

蔡秀妆,《为银幕而改编:现代中国小说与电影的文化政治》,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10年。

这是第一本研究现代中国小说与电影改编和相互影响的英文专著,书清晰地闡述了美学及跨媒介实践的意识形态维度。覆盖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作家和导演,包括张爱玲、张艺谋和朱天文。

琳达·俄利克(Linda Erlich)、大卫·德泽(David Desser)主编,《电影风景:中国与日本的视觉艺术与电影》,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94年。

这部论文集的中国部分试图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视角考察中国电影的方法,有助于跨艺术研究。

鲁晓鹏,《中国、跨国视觉性与全球后现代性》,斯坦福,加利福利亚: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2年。

这本理论性的著作分四部分,分别阐述理论、电影、先锋艺术和流行文化。一些章节分析了周晓文的《二嫫》、香港女动作明星和中国的电视肥皂剧。

谢柏柯,《中国进入银幕:当代中国电影的指涉参考》,审视亚洲丛书,伦敦:瑞科图书出版社,1999年。

作者把艺术史研究带入电影研究,把西方理论带入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的视觉阐释,在传统中国绘画和当代中国电影之间建立丰富的比较。

电影与其他媒介

这一部分处理了中国电影与变化中的全球媒体文化的联系,考察议题如知识产权和新媒体技术。像2002年鲁晓鹏(在“电影与其他艺术”的条目下)一样,2007年鲁晓鹏继续电影与文学、视觉文化的关联。2006年彭丽君触及到政策议题,而2010年齐娜和2009年奥德丽、梁学思则勇于进入银幕文化的新模式和新媒体平台的研究。

鲁晓鹏,《中国现代性与全球生命政治:关于文学与视觉文化的研究》,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7年。

鲁晓鹏考察了后社会主义中国的生命政治的议题,章节有电影和电视里的记忆和怀旧;方言和华语语系;电影、照片和视频里的都市空间。

彭丽君,《亚洲的文化控制与全球化:版权,盗版,以及电影》,亚洲媒体、文化和社会变革丛书3,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2006年。

这本有挑战性的书质疑了如版权、盗版和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影响等议题。

齐娜(Paola Voci),《视频上的中国:小荧屏现实》,亚洲转型丛书,纽约:劳特利奇出版社,2010年。

这是第一本把敏锐的视角从大荧屏转向各种小荧屏的著作,包括视频和手机,特别关注到纪录片和实验作品。

奥德丽(Audrey Yue)、梁学思(Helen Hok-

sze Leung)主编,《特刊:中国电影作为新媒介》,《中国电影》杂志第3卷第1期(2009年6月)。

这本特刊考察了中国电影与新媒体平台的关系,如数字电影流、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以及数字视频文化、电影数字化和网络性丑闻等新问题。

这个参考书目由2011年牛津出版社在线推出,所以不包括2010年之后的大量新作,这些新作有待后续补充。中文翻译版删去如今看来不太重要的一些英文条目,文字也稍做修改。2015年中国电影的最新市场信息如下:国产故事片686部(相比最高年度2012年的745部);国产电影票房440.69亿元人民币(约70亿美元,相比全球第一大市场北美票房2015年度111亿美元,2010年国产片票房62.06亿);国产电影占中国市场份额61.58%,年度票房前10名影片中国产片占7部;年度观影人次达12.6亿(相比2010年的2.86亿)。

(责任编辑: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