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鸡汤”遇到社交时代

2017-03-13尤梓

廉政瞭望 2017年2期
关键词:年终奖鸡汤社交

尤梓

一 开年,成为爆款的不只有生肖鸡,还有心灵鸡汤,因为“斗鸡汤文”——微信聊天不直接回复对方,而是搜一篇鸡汤文,文章标题恰好就是自己想回复的话。比如上下级版:

下属:不好好发年终奖的老板,都是耍流氓

上司:不要总想着你的付出,而无视了别人给你的舞台

下属:只谈理想的理想会廉价

上司:年终奖大调研——超6成人没钱拿

下属:不发年终奖?老板三思,三成白领因年终奖考虑跳槽

上司:马云的心态——不抱怨

上司:马云内部讲话——不承诺你成功发财,但承诺你倒霉委屈

下属:马云说员工辞职除了钱就是心委屈,你是哪里……

没错,这些全是微信鸡汤文标题。社交媒体上的鸡汤文之多,让这种方式无论是职场上的礼尚往来、还是情侣间的打情骂俏,都能顺利“交流”,被网民戏称为“鸡汤”新吃法。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心灵鸡汤在社交时代的尴尬:一方面,心灵鸡汤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受欢迎程度达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另一方面,几年前心灵鸡汤还是许多书籍的广告词,现在却备受争议,被喊话“鸡汤穷三代,励志毁一生”。

进入社交时代,心灵鸡汤已经不只是心灵安慰剂,甚至不再柔软、温暖,而像一个更简单、更粗暴的筐,承载着更多元素。

阅读不重要,重要的是点击

心灵鸡汤一词从出现之初就与精神慰藉有关,每年“圣灰星期三”这一天,天主教信徒们要“节衣缩食”:14岁以上的信徒不能吃肉食;18岁以上的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即便为保持体力吃两顿,总量也不能超过平时。为尽好履行这个规定,一些教堂为信徒准备了以鸡蛋汤和素食为主的份餐,教名是“从善的精神之汤”,俗名“心灵鸡汤”。

前社交时代,心灵鸡汤遵循这一本质,轻描淡写地模糊意见、意识和可靠事实之间的界限,将个人能量放到无限大,给读者一种强大自我安慰,比如“你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发现真实的自我”等。

进入社交时代,从人人网、QQ空间到微博,再到微信,注意力、粉丝变现的方式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对于创作者而言,熬制鸡汤时“人生导师”的角色越来越淡,而打造一个可以持续挖掘的富矿意味越来越浓。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就曾说,“这类鸡汤很多都出自段子手,他们通过微博、微信分发出去,博取点击量和粉丝量,吸引大家对产品、商品的关注,最终实现盈利的商业目的。”这方面且不论咪蒙等各大微信公号、摆渡人等情怀鸡汤作品,就是视频中,披着“生活方式”类外衣的“鸡汤体”常常容易轻揽流量和用户,渐受资本青睐。

进入社交时代,心灵鸡汤是否被阅读、吸收已经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点击、转发。人们喜欢分享那些轻易可以表明自己是谁、是何种审美、有何种情趣和知识、如何新潮并幽默的东西,这是人们使用社交媒体时的本能反应。

也就是说,人际推荐阅读已经成为鸡汤文在社交时代病毒式扩散的一种重要途径。而这让鸡汤文超越了心灵慰藉的角色,向一种社交手段和工具蜕变。

40岁左右事业有成的人转发鸡汤文,多是由于他们受前社交时代的心灵鸡汤影响较深,觉得精神力量非常重要,鸡汤文往往可以击中他们的心灵。一些90后年轻人则并不在乎鸡汤文的内容是否有营养,而在乎是否好玩,通过转发一些好玩的鸡汤文来刷存在感。

有的人在朋友圈转发鸡汤文更多的是给特定的人看,这能筛选跟自己同样阵线的人,比如在领导朋友圈下天天评论加油表情之类的,往往会让领导记得更多。“鸡汤不鸡汤不是关键,同样的东西平时你觉得不如你的人分享的,你扫一眼标题都觉得low,但如果是你仰慕的人发的,你可能会点进去看看。”

更热,更无赖

心灵鸡汤的盛行与快速阅读、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不无关系。

有数据显示,人们在进行文字阅读时,1000字的文章平均停留时长是48.3秒,跳出率是22.1%,4000字的文章跳出率高达 65.8%,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打开一篇文章发现太长后会选择跳出。

在此情况下,大众化口味、励志化包装、快餐式文本、无需动脑就可脑洞大开的正面信息往往更受欢迎。来自腾讯微信公众号的一份统计称,目前总阅读量排名上,心灵鸡汤文排在第二位,仅次于保健养生,甚至超过了育儿教育类。

如果说前社交时代的鸡汤文,部分在经受时间的拣选后,还有可能被熬成文学经典的话;现在爆发式增长的鸡汤文,绝大部分已经与文学无关。

社交时代鸡汤文一个常见特征是,在迅速变化的时代里随波逐流追逐热点,利用大众普遍的情绪,赢得更多的注意力。学习和消遣终究是两回事,大多数的热点内容并不会给人带来实质上的进步,但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点击量,每一个热点出来,总能冒出一大批的鸡汤文。

很多打着名人旗号的微信都赢得了“100000+”的阅读量,如“愤青派”的王朔、陈丹青,“温婉派”的张爱玲、林徽因、仓央嘉措,走“励志路线”的马云、当“全面选手”的白岩松,还有动不动就说“发呆的美好”的陈道明,以及“把俩儿子全送新疆操练”的硬汉代表姜文,都是心灵鸡汤的红人。但问题是,这些曾以他们为主角的微信大多都是冒牌货。

就在去年的奥运会上,郎平率领女排姑娘们重夺奥运金牌后,在社交媒体上,又一次刮起了打着“郎平”“女排”“女排精神”旗号的各类鸡汤软文和段子。而此前,杨绛过世后,在朋友圈流传的“百岁感言”,最终也被证明是杜撰的鸡汤文。

社交时代的鸡汤文,大部分也越来越简单,纯到没有细节、没有生活的杂质故事的高度提纯的写法,关闭了所有通向现实世界的路径,故事比童话还纯。

鸡汤不能只有口水和眼球

三年前,“拒绝心灵鸡汤,自媒体有出路吗?”这一围绕鸡汤的热门讨论就在微博上掀起了不小的水花。讨论的发起者彭晓芸提到,自媒体通过高度人格化、鸡汤化来增强读者黏性,但也容易被读者绑架。

三年后,人们将所有的阅读选择权都交给算法和人际推荐,越来越多的咪蒙和新世相占據着头条和流量,是否还分得清是读者绑架了社交媒体,还是社交媒体绑架着读者呢?

不可否认,每个时代都需要“心灵鸡汤”,作为一种文章范式,它并无对错。实际上,很难说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甚至是苏轼的“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就不是鸡汤,它们鼓舞了失落苦楚的人重燃斗志或是豁达看开,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

只是要判断鸡汤的智慧,应在于思考和深度,而不在于口水和眼球。如何在时下“鸡汤式”精神文化传播过程中多撒一点人文佐料,让人在阅读中沉淀一份思考、获得一份心灵的归属与精神的动力,显然是让朋友圈回归最初纯净应面临的命题。

社交时代,缺的不是鸡汤文,而是缺好的鸡汤文。

像于丹,虽然知识分子不喜欢她,但她的作品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通俗文化作出了贡献,给老百姓提供了必要的精神甜点。她如果更严谨一些,少一些“穿越”、“乱炖”,当然更好。李开复也是如此,青年需要这样的“导师”,至少比唐骏这样的“西大制造”质量更有保证。

在“你不够努力”、“你很糟糕”的窠臼之外,不妨多一些严肃的探讨,从而启发年轻人的智慧,让他们发现真正的社会巨变,找到方向,发掘其中蕴含的人生机会。同时,也探讨公平的制度环境建设,让努力和方向,变得有价值。

“鸡汤”固然滋补,却不是起死回生的良药。人贵在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鸡汤”哲学,更需要独立思考,仔细甄别,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谨防被各种鸡汤、反鸡汤误导。

猜你喜欢

年终奖鸡汤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古人也有年终奖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DIY鸡汤
年终奖影响春季跳槽率
鸡汤热线
年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