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营利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

2017-03-13孙志伟郭永坚文国樑许海东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科研非营利科研院所

孙志伟++郭永坚++文国樑++许海东++郭奕惠++邱丽华

摘 要: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研究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加强科研管理的规范化,强化创新意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加强非营利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的必要性、加强非营利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的有效途径与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只有通过正确的科研管理,才能充分调动一线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更有利于科研院所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关键词:非营利 科研院所 科研 管理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c)-0100-02

Discussions on the Research Management of Nonprofi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Sun Zhiwei Guo Yongjian Wen Guoliang Xu Haidong Guo Yihui Qiu Lihua*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Guangzhou Guangdong,5103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system re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s also increasingly fierce.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ishery science techn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non-profit Research Institute, the effective way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nonprofit Research Institutes. We conclude that the right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rais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and promot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efficient use of Research Institute.

Key Words:Nonprofit; Research Institut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非營利性科研机构是以推进科技进步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社会公益为主的科学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活动的独立部门。科研管理是对以探索性、创造性为主的脑力劳动的管理,是使知识充分运用到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管理,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当前,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工作主要通过行政管理权力的行使,对科研过程进行系统组织与多方协调,为科研活动提供管理层面的服务与保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完善保障和激励创新的分配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改进科研活动评价机制等指示,都对科研管理工作的制度修订、水平提升、理念革新等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非营利性科研院所自身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加强非营利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规范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的思路与建议,以期为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提供参考。

1 加强非营利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的必要性

1.1 科研管理定位偏差

目前,行业内外对科研管理与科研活动间的关系普遍认识不足,甚至科研机构自身对其科研管理部门的定位都不准确。多数人会先入为主地认为,科研活动的创新成果由科研人员提供,而科研管理人员在其中仅仅是锦上添花般地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行政服务,技术含量较低,对科研活动的推动效应甚微。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使科研机构忽视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相关从业人员缺乏长期的职业发展途径,提供科研服务的创新意识和动力也严重缺乏。而实际上,科研管理与科研活动有着极高的契合度,通过对科研活动的参与及信息集成,可以对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进行高度统筹,在不同层次、多个方向为科研活动提供稳健而长效的推动效应。科研活动探寻的研究目标、项目的执行方式、成果的提炼与转化、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等领域,都是科研管理与科研活动的重要契合点。概括而言,科研管理之于科研活动,应当“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1.2 科研管理工作误区

科研管理对科研活动具有脉络式的疏导功能,应为科研活动提供纲举目张的导向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受科研管理政策的影响,我国非营利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的创新能力缺乏,很多项目在申请过程中生搬硬套地阐述研究意义,在执行过程中东拼西凑以求完成结题,在项目结束后又千头万绪地应付各种检查。

项目设立的出发点应是解决行业领域迫切需求的一些问题,因此科研管理方面应通过对相应的问题梳理后,模块化分解问题,设立相应的项目及提供后续支持,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动行业进步。项目的执行过程应当紧密围绕研究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科学探索,该过程的进行应当以解决科学问题为中心,而非论文等停留在纸面的硬性约束。项目的结题工作应当是新的研究起点,而非终止符。科研管理的多数项目都要求在结题时将经费使用完毕,忽视后期成果的深度整理和精度转化。

2 加强非营利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的有效途径与建议

2.1 加强科研管理者的服务意识

科研管理的首要宗旨是服务科研,具体包括三大方面:第一,良好科研人文环境的创立,为科研人员提供舒适安静的办公环境,提出具备机构特色的人文理念,提高科研人员的归属感与责任心;第二,创新环境的稳定支持,对行业领域的重点问题,应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力度,依托相应的创新平台,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协同,增强成果转化力度;第三,要对科研业绩公正评价,应对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量体裁衣,而非一刀切式的考量。对科研成果的认定,不局限于论文、专利、专著等学术评价,还应充分考虑成果推广转化的社会效应、生态效益等。总之,应推进科技领域的服务优化,让科研人员尽可能地减少杂事干扰,更多地投入时间去自由探索,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

2.2 创新管理,确立特色和优势

发展科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科研管理应根据科研院所单位实力和科研条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长期坚持特色科研方向,确立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渔业科研院所为例,其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除了具有学科的知识系统性和层级性两个基本特点外,因其不同的产业特点和渔业科技发展阶段而具有与其他行业、学科明显不同的特点[1]。因此,渔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建设规律。

2.3 加强科研信誉管理

科研信誉管理是指科研行政部门或科研项目主管部门对科研项目承担单位、个人在参与和执行科研计划项目中践行承诺、履行约定义务、奉行准则的信誉程度进行客观记录、公正评价,并做出相应行政处置的行为[2]。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和我国科研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也越来越强。然而,科研信誉缺失产生的种种不当行为,严重影响着科研报告的可信度,降低了科研成果的质量,直接危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推进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科研信誉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对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4 加强对科研项目组织实施、质量监督及验收评价的管理

在国家科技经费的支持下,科研院所要鼓励科技创新,增加科研人员的研究自由度。重要的科研成果离不开长期的积累,科研机构应根据其研究基础的充分与否、研究课题的新颖程度、研究手段的可行性等做综合研判,对行业的新兴研究点提供经费支持,鼓励持续性研究。对于科研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研究成果,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相应的配套奖励。拓宽科研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并鼓励科学无国界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3]。

2.5 加强科研院所职能部门——研究室的“两级科研管理”模式

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各科研院所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类别也日趋丰富,但是科研院所科研管理队伍的规模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充。随着科研工作的飞速发展,科研管理人员工作量急剧增加,如果科研院所科研管理继续沿用以往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科研需要。因此,这就要求各研究室参与到科研管理活动中来,以推进科研管理模式的改变,使管理模式逐步转向以各研究室为主体,院所、研究室科研管理分工协作的两级管理模式[4]。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除了科研管理部门对申请书进行严格的形式审查外,各研究室内部对申报内容进行把关是非常必要的,各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学科组长对科研学科方向专业领域有足够的了解,熟悉该研究室的学科优势及特色,对该研究领域学科发展重点及方向有较为确切的了解,能更好地发挥对该研究室科研人员申报项目的指导作用。科研院所科研处要积极引导,上下沟通,团结协作促进各研究室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广大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科研院所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科研是科研院所发展的重要依托,科研管理工作煩琐而重要,是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院所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人员既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保持工作积极性,真正发挥参谋的作用。只有建立起一支思想敏锐,业务精通,知识广博,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专业队伍,才能促使科技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现科研管理创新。只有通过正确的科研管理,才能充分调动一线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更有利于科研院所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孙昭宁,徐瑞永,劳海华,等.浅析渔业科研院所学科建设的特点与策略[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4):45-47.

[2] 孙立宏.浅谈科研信誉管理的必要性及措施[J].管理学家,2012(8):451-452.

[3] 钟宁,曾文可,万年青,等.我国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研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15-17.

[4] 冯志鹏,杨秋宇.加强高校二级科研管理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8):236-238.

猜你喜欢

科研非营利科研院所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
俄罗斯修订《非营利组织法》
2010年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