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心里机制
2017-03-13Jessica
Jessica
我们经常会听到欺凌者这样说:“我看他不爽,所以想打他一顿。就像别人看我不爽,来打我一样!”的确,校园欺凌事件中有许多欺凌者都是因为自己受了气,进而去欺负比自己更弱的人,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怒气。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地踹了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老板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它所描述的是一种因坏情绪传染而发生的一系列恶性循环的情况。这看着是不是和我们的某些欺凌者很类似?原本,欺凌者是一个胆小懦弱,经常被他人欺负的人,心中积压了诸多不满的情绪。可有一天,当他发现原来还有比自己更软弱、更好欺负的人时,就会选择将那些积压已久的坏情绪施加在这些无辜的人身上。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踢猫效应”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当你受了气,情绪很糟糕时,潜意识就会有一种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很大程度上会建立在比自己“弱小”、“低级”的人身上。因为,你需要选择一个无法还击的弱者做出气筒。
可是,谁会心甘情愿去做那个出气筒呢?坏情绪的传染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事态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愤怒,于人于己都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糟糕情绪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調查显示,在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中,均有一个或多个第三方在场。换句话说,很多人都曾经做过校园欺凌事件的旁观者。
我们可以将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旁观者做个简单的分类。
一、协同欺负者。即事先并不知情,但事发时协助欺凌者捉弄、折磨受害者。
二、煽风点火者。指通过一些煽动性的语言、动作为欺凌者叫好,鼓动欺凌行为。
三、置身事外者。即保持中立,不介入将要或正在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回避欺负情境。
四、保护者。指安慰、帮助受害者,并努力制止暴力行为的人。
其中,除了保护者,其他三类旁观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旁观者效应和从众心理的影响。
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责任感都会相应减弱,在遇到困难或面对责任时,甚至会退缩。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偶遇欺凌事件却会置身事外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他人在场,每个个体内心因见死不救而产生的罪恶感就相对分散了,大家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认为总会有别人前去帮忙。于是,就成为了“冷漠”的旁观者。同时,由于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当在场的其他人都没有采取什么行动时,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显然,这种“随大流”的心理,无形中也助长了欺凌行为。
设想,如果你正目睹着一个欺凌事件,在能够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勇敢地站了出来,结局会怎样?或许,会有更多的人因此跟着你一同站出来伸张正义,让结局发生翻天覆地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