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语言的追捕者和收集者
2017-03-13四川莱明
四川 莱明
我们就是语言的追捕者和收集者
四川 莱明
尽管有人会说,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诗人,他/她对生活或多或少有种诗意的态度与追求,某个时刻在心中也会有对事物的诗性感触与理解;但我想我们谈论的严肃的诗作必将是落到文字层面上的字句组合,它是工具、载体也好,还是说它本身就是某种诗意的存在也罢,事实是我们谈论诗时总是绕不过语言这个层面,或者说它所对应的就是“怎么写”这个问题。我将“语言”视为一个诗歌写作者应该具有的最根本的能力,它应该有区别于我们日常交流的语言形式,它的特质应该源于自我经验的独特发声,有诗歌写作者自己的呼吸节奏与情感逻辑。一个诗人的敏感来源于他/她对字句的选择与把握,在将所听、所见、所思转化成语言的时候应赋予某种形式与节奏,且不失其准确性。不妨换句话说,要想对一个东西理解,首先要在语言上抓住它。
复杂化、陌生化、修辞和比喻,显然是诗歌写作技巧上的某些方面,尽管这也成了批评家们和读者们指责的原因,但我认为这在诗歌精确表达、诗歌不断精进和拓宽语言边界的目的上,是种行之有效的努力,是在离开“柏拉图的洞穴”。试想一下,如果世界上每一种状态都有与之对应的词语与表达,我们就能尽可能地消除理解的误区,快速准确地呈现,对意义抵达得更接近。那反过来说,精确地修辞和比喻是不是就是在做这种努力呢?我们掌握更多的、不同的语言方式是不是就是更好地理解了这个世界?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语言就是一个巨大的力场,像是一个巨大的圆,诗人就在圆的环形曲线上,在边界上,在一个动态的相对距离中:看见那紧张的内部,也看见无限的外部,在这里,在同时具有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力量中——紧张地旅行。
这让我想起一个关于诗逻辑的讨论:诗歌中的想象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关系。我认为诗歌不是对生活的模仿,不是对经验的完全再表现,而应该是一种从有到无的延伸,就像在“巨大的圆”的边界上移动,既在内部,也在外部。如我的《慢诗》,我通过对“我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剥橘子”这一现实现象展开联想,在语言中重建空间,让每一个人通过语言的大门进来,看见这幅画面奇特的装饰。“橘子”就是这个空间的中心,它用巨大的力量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在这个环境里紧张地旅行,每个词就像那“危险的老码头”,我们短暂的造访只为最后更好地回到现实中来。而在此,“慢诗”中的“慢”正是想做到在这样旅途中“小心翼翼”,我试图通过这种“小心翼翼”来降低语速,让这样的现实场景因着这想象空间的介入而被无限地增大与延长。这是超出生活本身的逻辑,而在语言中它自然是成立的。
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语言不仅让我们在未知的虚构场景里畅游,同时能轻易唤起我们整体的回忆。当我写下“橘子”时,我想它代表的已经不是我刚刚看见的那只橘子了。现在,它是我们曾经看见的、经历的,关于它的总和,在所有文学史中的“橘子”的总和,是所有遗落下来的关于它的再呈现。又一次,语言深深地把它和我们在这张巨网中紧密地连在一起。但诗人总是不安的,不会在这张固定的语言之网中一劳永逸地生存下去,他/她冒险的天性渴望新奇的东西,总希望把那些稳固的线条割断,去抓新事物。我们就是语言的追捕者和收集者。相信马雁说的是对的:“发明词语者,发明未来。”
附文:
诗剧三章
卡瓦菲斯,一九三三
浓缩的海,升起圆形之夜。亚历山大,
日子正在向上坍塌,到码头、浅滩,烛火及船
波浪仿佛悬崖举起你。
一个人在海上走。一道景色自此处生成。
(渐渐绚烂又渐渐滑入局部的宁静。)
你想起如何从往日的事件中来到这里,
“七十岁是一座教堂,填满鱼类,矿石,微型岛屿。”
光线巧妙地将你们焊在一起,
取材来自海之倒影。
毕肖普,一九七九
整日睡在海面而海是我朋友的一块腿骨。
现在,朋友离去,海穿上鞋子
抵达寄居蟹。抵达寄居蟹,寄居蟹。
渔网放弃了她,但快速地移动是必要的,
快速属于刚刚回港的船只:
(卸下落日与桅杆,并用十月的海岸线为其编织花环。)看
傍晚的海雾已经从我身上降临——不会再有新鲜事了:伊丽莎白,“海水托起你一生的睡眠”。
辛波斯卡,二零一二
六点钟已是另一种结局。
此时的我和你,更像是一对苦杏仁味的小行星。
花圃、屋顶、通往波兰葬礼的卷曲路径:
天空突然多出些云而不能游泳。
我们就平躺在地,像树之面孔溶解在时间之镜中。
……沉下去吧!沉下去。(落日刹住,
停靠在遥远的克拉科夫和一天结束的地方,
那儿:光的降临犹如神的进场。)
①亚历山大,埃及海港城市及卡瓦菲斯的出生地,诗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此。
②出自颖川的《海上》。
③克拉科夫,波兰南部城市。
作 者:
莱明,本名蒋莱明,蜀人,青年诗人,兼有诗歌翻译,辑有诗集《慢花园》。作品见于各类文学刊物及选本。曾获未名诗歌奖(2017)、光华诗歌奖(2015)等奖项。译介有约翰·阿什贝利、马克·斯特兰德等诗人作品。现居成都,博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