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梦想,不仅仅需要金钱和政策
2017-03-13
香港《南华早报》3月11日文章,原题:为何实现中国的宏伟足球规划将不仅仅需要金钱和政策如今,中国足球正在全球引发轰动,人们的大部分关注点都集中在大笔资金、大牌球星和收购海外俱乐部上。但也有专家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们指出发展和投入基层足球才是出路。中国政府似乎也意识到这一点,制定了从“足球人口”(2020年达到5000万)到球场数量(2020年达到7万块)等在内的一系列发展目标。
然而,中国真正面临的难题恐怕在于缺乏培养足球人才的文化。要知道,现在的青少年的父母并不想培养其子女踢球,而是希望他们将来能有份稳定的工作。这也反映出人们对球员短暂职业生涯的忧虑。这种职业似乎有悖于子女将照顾年老父母的中国传统观念。
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国来说,美国的体育模式颇具参考价值。在美国,年轻运动员可以通过一种奖学金模式进入大学就读,这不但使他们有机会攻读学位,还能经常积极参与有关运动。反过来,这种奖学金模式正在维系支撑体育核心原则尤其是重视竞争均势的选拔体系。这为中国足球提供了一种令人关注的可能性:在未来某个阶段,中国完全能效仿美国构建其大学选拔体系。
随着足球在中国将被“嵌入”教育课程,我们发现另一个有趣问题:学习风格。足球运动的魅力在于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而一些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死记硬背、沉默和被动。尽管实际情况远比这些特点所意味的更复杂,但这确实对如何培训和培养中国足球人才产生影响。专业的足球教练们普遍在教学中非常开放,而当他们面对沉默、不提问并寻求单一正确答案的学员时,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将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中国的足球队将与世界顶尖球队展开竞争,那么独立、自我激励和敢于表达都是其早期教育和足球培训必须灌输的个性特征。或许这会让中国的学习文化在未来发生变化。▲
(西蒙·查德威克,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