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班级干部选拔方式案例分析
2017-03-12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太原 030031)
高校新生班级干部选拔方式案例分析
吴洁琼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太原 030031)
班级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优秀的班级干部对整个班级的学风建设、班风养成以及班级的整体成长有重要影响。以大一新生班级干部选拔的案例为基础,总结在新生班级干部选拔过程中选拔方式的运用、思考以及对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期对高校新生班级干部选拔工作有所裨益。
高校新生; 班级干部; 选拔方式
一、案例概述
根据学校安排,笔者担任大一新生某专业一班、二班的辅导员。在军训前,需在每班各选两名负责人作为临时联络员,协助辅导员处理班级事宜。通过新生报道时与新生的交谈、接触等,经过征求新生本人意愿,在一班指定了两名临时负责人,在二班通过公开征求全体学生意见选定了两名临时负责人。在军训期间,这四位同学也逐渐显示出自己的真实能力。有的积极热情,踏实肯干,在同学中逐渐形成了影响力和威望;而有的则由于处事方法等的欠缺,和同学关系比较紧张。作为辅导员,通过直接观察学生军训表现、与教官沟通、与同学交流、关注班级群的聊天记录等途径同时留意观察其他同学的表现,初步确定一些表现积极的同学,为班委选举做好前期准备。
军训结束后以民主选举的方式进行了班委的选拔。在一班,由全班同学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八位班委成员,又根据各个职位的特点以及对这八位同学性格、特长等的了解,进行了职位的最终确定;在二班,没有做职位的调整。一个月考察期后,根据工作表现和同学的认可度,进行了人员调整和删减。至此,班委选举工作落下帷幕。
二、案例分析
(一)新生班级干部选拔方式
班级干部的选拔方式通常有直接任命法、自我推荐法、民主选举法三种方式。
直接任命法是指辅导员根据学生档案,观察学生军训期间表现,通过与教官的沟通交流以及与学生谈话等方式而由辅导员直接任命产生;自我推荐法主要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向辅导员推荐自己,然后辅导员通过考察和了解,征求同学意见而产生;民主选举法是指经过参加班级干部候选人的竞职演说等方式,全班同学采取无记名投票等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班级干部候选人。
这几种方式在新生班级干部产生过程中都被广泛应用,但各有利弊。
首先,直接任命法能够快速高效地组建起班级干部成员,使班级各项工作迅速走上正轨,被任命同学也能因为受到辅导员的充分信任,而积极开展工作,与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但其在学生中的威信积累需要很长时间,很多学生干部可能因为群众基础差,反而造成了班级工作开展得困难。
其次,自我推荐法能让辅导员在刚刚接触新生的短时间内,迅速确定一些积极向上、服务意识强的同学,开展有针对性的观察,为临时负责人的指定工作做好铺垫。比如在迎新期间,就有新生积极主动地去接送其他的新同学,主动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但是这种方式产生的学生干部一般都特别有自己的见解,有强烈的个性,不易听从学生工作管理者的意见。
最后,民主选举法有利于使那些乐于奉献而又群众基础较好的同学脱颖而出。但却使辅导员对于学生干部的影响力较弱,很多时候不利于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开展。
(二)案例分析
在新生班级学生干部选拔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选拔。不仅体现了三种班委选拔方式的综合运用,而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选拔方式的创新。
1.直接任命法和自我推荐法相结合
具体来说,在新生报道至军训前夕,因为辅导员对新生及新生相互之间的接触了解时间比较短,所以在这个阶段主要采取直接任命法和自我推荐法有机结合的选拔方法。
在军训期间,指定的两名负责人,其中一名虽然踏实肯干,但人际关系比较紧张,而另一名则表现出了组织管理能力的欠缺;另两名毛遂自荐的临时负责人,在军训期间表现特别积极,也很认真负责,但偶尔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与老师的配合紧密程度上不如另两名同学。
2.民主选举和辅导员统筹调配相结合
军训期间班级中很多同学也逐渐地显示出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并且也有强烈的意愿想要成为班级干部的一员。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也为了弥补由辅导员直接任命而产生的种种弊端,因此决定采用公开选举的方式进行班级干部的选拔。在班级QQ群发布了班级干部选举的通知,详细介绍了职位及职责、选举方式、选举时间、地点、注意事项。为了避免辅导员对于班委的选举控制力太弱,也为了尽量弥补民主选举的弊端,在选举规则中给了自己一票决定权和职位调整权。之后,根据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在两个班级各行使了一次一票决定权,将两名踏实肯干的学生选拔到班干部当中,在其中一个班级对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委进行了职位调整。到现在为止,两个班级的干部在各方面都表现良好。
三、案例启示
(一)充分发挥多种选拔方式的合力效果
每一种班委选拔方式都有利有弊,怎样充分地发挥各种选拔方式的优势,扬其长而避其短,在新生班委组建和选拔过程中,真正选出一批能力过硬、素质优良、乐于奉献的学生,这是笔者在本次班委选拔过程中一直在摸索和思考的问题。
通过这次班委选拔,笔者发现,几种选拔方式不是孤立的,而且在不同阶段,要分别进行组合适用。比如在新生刚入学到军训前期,由于接触时间太短,所以四名临时负责人一半以学生自我推荐为主,直接指定也是在充分征求学生本人意愿的情况之下进行的指定。但是两种方式的同时运用,让笔者同时看到了这两种选拔方式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容易清醒地感知到每种选拔方式的特点和差异。在军训结束后,师生间的熟悉和了解也加深了,加之上个阶段两种选拔方式结合的实践思考,笔者采用了民主选举为主、直接任命为辅的选拔方式。这既充分保证了班委成员均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又使辅导员在班委选举过程中发挥一定的控制作用,使得班委不仅是全班民意的代表,更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
(二)将班委选拔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
1.民主意识的培养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起点,是现代人的基本政治自由。通过一次正式的民主选举,不仅让学生充分行使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青年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也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民主政治素养对中国未来的走向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着极大的影响。
而参与式教育是树立和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的重要途径。参与式的教育,就是通过参与具体的民主运作,比如开展选举、共同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等民主活动,在民主的实践中形成和巩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班委的正式公开选举当晚,学生参与热情高涨是参与式教育优势的体现,是对于民主的一次践行,更是一次难得的民主意识培养的机会。
2.规则意识的树立
要“依规治班”。“规则之治”是人类经过思考和实践得出的目前为止最好的治理方式。对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抓住这次班委选拔的契机,在班级QQ群以正式通知的形式发布了选举的岗位、岗位职责、选举的时间、地点、投票的规则等事项。以这种方式让学生感觉到选举的正式与严肃。在选举过程中,从竞职演说到最后的结果宣布,完全按照既定的规则来运行。选举的整个过程,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并且敢于指出选举中存在的小纰漏。通过这样一次正式的民主选举,不仅组建了一支优秀的班委会队伍,更重要的是让规则以学生看得见的方式完整运行了一次,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1]沈才顺.谈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与能力[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1).
[2]杨仲涛.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及民主实践[J].科教导刊(上月旬),2014,(3).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0.053
G645.1
A
1008-6714(2017)10-0119-02
2017-06-07
吴洁琼(1989—),女,山西寿阳人,助教,从事学生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李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