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添减底账》涉及南府演剧史料探微
2017-03-12王岩
王岩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乾隆添减底账》涉及南府演剧史料探微
王岩
(国家图书馆 北京 100081)
据《乾隆添减底账》记录,乾隆三十一至三十五年间有四次于上元佳节前后上演侉戏,其演出所用黑炭数量与唱曲所用炭煤总量相当,说明二者所演剧目数量相差不大,能够连演十四日也说明侉戏在当时的宫中已经存在一批帝后认可的常演剧目。另外,宫中冬季取暖烧水以红罗炭为佳,黑炭次之,煤又次之。侉戏演出全用黑炭而唱曲则主要用煤,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侉戏在乾隆中期宫内受关注的程度已经超越昆曲。
《乾隆添减底账》 南府 连台本戏 侉戏 南府总管
由于嘉庆以前南府时期宫中演剧档案不存,给研究者分析清代前期的演出情况带来了很多不便。近来《历代日记丛钞》影印的一部《乾隆添减底账》引起了戏曲研究者的注意,本文便以这部内府档案为材料,梳理其中与宫廷演剧有关的信息,以期“小题大做”,为清代宫廷戏曲研究挖掘更加翔实的史料。
所谓《乾隆添减底账》(以下简称《底账》)是《历代日记丛钞》编者为其拟定的名称,之所以被该书目“收入囊中”是因为其中第一册账目名为“乾隆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日记”。实际从门类划分的角度而言,《底账》应归属清代内府档案类,而非私人日记的范畴。其内容为乾隆年间宫中柴炭底账,共分三册,由魏珠、王常贵、马国用、张玉、桂元、肖云鹏等太监轮流记录。第一、二册记载时间自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月二十一日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正月初七日,阙乾隆三十六年记录,共记二十年间内府所用柴炭数目;第三册记载时间自乾隆五十七年(1792)正月初一日至乾隆六十年(1795)正月初七日,共记此四年所用柴炭数目。档案主要记录宫中各处所支柴炭的增减变化,即嫔妃有喜、宫中临时增减服侍人员、皇阿哥上学或临时出门、皇室成员离宫驾幸圆明园、热河等处时,宫中日常所用红罗炭、黑炭等份例的增减。其中涉及南府时期连台本戏、节戏、侉戏的演出情况以及南府职官变动等情况值得引起戏曲研究者关注,笔者在此简要分析。
一、嘉庆朝连台本戏演出较乾隆朝更频繁
从《底账》中研究者可以管窥乾隆年间连台本大戏的演出情况。因为连台本戏需要的人员庞大、道具繁多,无论是演员饮水还是化妆、卸妆都需要大量的热水,因此每日后台水壶都要耗费三十斤的黑炭。档案显示,乾隆中期约二十三年至三十五年间,连台大戏往往于正月十四日演起至二十三日止,连演十天;从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接演四天节戏,演出地点都在圆明园同乐园大戏台。
乾隆二十四年正月十四日 南府总管兰芳传 同乐园开连台大戏火壶用黑炭三十斤
正月二十四日 南府总管兰芳传 同乐园唱连台节戏火壶用黑炭三十斤用四日 二十八日止退(按:乾隆二十三至三十五年记录与此相类,从略)[1]278-280
而乾隆中后期这一传统有所改变,三十八年至四十年连台大戏的演出时间从每年正月提前至年前十二月十一日至二十日,同样是连演十天,演出地点改在了紫禁城内重华宫大戏台上演。这一惯例一直保持到了乾隆后期的五十七至五十九年。
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南府总管祥玉传 二十一日止 重华宫后台火壶用黑炭三十斤(十日共用三百斤)
十二月十一日南府太监李进朝来说 总管祥玉传重华宫 承应劝善金科 后台每日火壶炭三十斤(按:乾隆三十八至四十年、五十七至五十九年记录与此相类,从略)[1]424
乾隆年间在春节期间演出连台本大戏的演出规制在嘉庆朝得以继承,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嘉庆二十四年恩赏档所载,当年曾至少三次上演连台本大戏,自正月初九日至十四日每天一本演完《鼎峙春秋》前六本,又自十九日至二十二日上演后四本;九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不间断演出十本《昇平宝筏》;十二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不间断上演十本《劝善金科》[2]139-144。先前由于乾隆朝档案不存,研究者只能臆测盛世时期的演出如何铺张奢华。实际仅就连台本戏一类剧目的演出而言,乾隆朝也只是在每年正月或腊月演出一次,相比之下反而是嘉庆朝连台本戏的演出更加频繁。道光以后则开创了朔望上演连台本戏的传统,演完一部连台本戏时常延绵一年之久,再不复乾嘉时期之盛况。要之,连台本戏的演出高潮在嘉庆朝而非乾隆朝。
另外,《底账》也提供了《劝善金科》最早演出的确切记录。虽然学界已知康熙朝即出现《劝善金科》旧本,乾隆初年词臣张照即奉旨改编完成十本二百四十出的《劝善金科》,今存内府五色套印本,《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据其影印。但具体的演出记录则无人提及,据《底账》可知,最晚在乾隆三十八、三十九两年的十二月十一日至二十日期间于紫禁城内重华宫演出过全本《劝善金科》。
(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南府太监李进朝来说总管祥玉传重华宫承应劝善金科后台每日火壶炭三十斤(乾隆三十九年记录与此相类,从略)[1]425
二、侉戏的最早演出记录
由于“侉腔”被认为与京剧前身的皮黄颇有渊源,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朱家溍认为:“‘乱弹’这个名词,从档案和昇平署遗留的剧本来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早期曾是泛指时剧、吹腔、梆子、西皮、二黄等等,与档案中所谓‘侉腔’是同义语,后来成为专指西皮二黄而言,也就是现在所谓‘京剧’的前身。”[3]556
学界较早探讨“侉戏”课题的文章是《清代乱弹戏在宫中发展的史料》,其中引用昇平署档案:“同年(道光五年)七月十五日,同乐园承应,内有《贾家楼》(外学),本日南府总管禄喜面奉谕旨:‘俟后有王大臣听戏之日,不准承应侉腔戏。钦此。’”[3]440这条记录在当时被认为是有关“侉戏”的最早记录。其后,王政尧发现了嘉庆七年的两份档案:“嘉庆七年(1802)五月初五日,长寿传旨:内二学既是侉戏,那有帮腔的,往后要改。如若不改,将侉戏全不要。钦此钦遵。嘉庆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内殿总管梁进忠传旨:于得麟胆大,罚月银一个月,旨意下在先,不许学侉戏,今《双麒麟》又是侉,不治罪你们,以后都要学昆弋,不许侉戏。”[4]52自此,将“侉戏”的最早记录提前了二十三年。
而《底账》则将“侉戏”的演出记录提前至乾隆三十一年,堪称现今发现有关侉戏的最早记录。从乾隆三十一开始至三十五年几乎每年,除去正月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于同乐园上演连台本戏、节戏外,还会在奉三无私上演侉戏和昆曲折子戏,时间也是连演十四日。此处以乾隆三十二年的记录为例:
乾隆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 南府总管祥玉传 同乐园开连台大戏后台火壶每日用黑炭三十斤 东西厢房每日用黑炭十六斤
正月十四日 首领肖云鹏来说 同乐园开大戏茶水用黑炭十斤 果子上用黑炭五斤。
正月十四日 奉三无私筵宴 安火盆二用红罗炭六斤 提炉二次用香饼一斤 天地大供每日用香饼八斤(十七日止) 唱曲每日用黑炭一斤煤五斤(二十八日止用过十四日) 侉戏每日用黑炭六斤(二十八日止用过十四天) 沐浴用红罗炭九斤
正月二十四日 同乐园开连台节戏后台火壶每日用黑炭三十斤 东西厢房用黑炭十六斤 二十八日止用过四日(按:乾隆三十一、三十三、三十五年记录与此相类,从略)[1]322
这条记录表明,侉戏的演出在乾隆中期已经司空见惯。且在春节前后的喜庆时期与昆曲穿插连演十四日,足见帝后对这类剧目的青睐。侉戏所用黑炭数量与唱曲所用煤炭总量相当,说明二者所演剧目数量相差不大,能够连演十四日也说明侉戏在当时的宫中已经存在一批帝后认可的常演剧目。
另外,宫中用于取暖的红罗炭为硬实木材烧制,成炭之后送至西安门外红罗厂存贮、锯截再盛入涂有红土的圆形荆筐送入宫中使用;黑炭由土窑烧制,其等级自然次于红罗炭;而煤由于杂质过多在烧水取暖等方面都不及以上两种实用,居于更次等。宫中人等所用炭煤的序列大概如下:地位尊崇的帝后使用红罗炭;受宠妃嫔及皇子一般使用红罗炭辅之以黑炭;太监往往使用黑炭辅之以煤,如南府普通职官太监由于身兼才艺每人每日用黑炭三斤,已算是太监之中待遇优渥者了。而上述材料中显示侉戏演出全用黑炭,而唱曲则主要用煤,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侉戏在当时宫中受关注的程度已经超越昆曲,这一点值得引起学界注意。
三、南府职官的相关问题
由于乾嘉时期档案多半不存,在讨论南府职官问题时研究者往往语焉不详。如《整理昇平署档案记》根据道光元年至七年恩赏日记档,认为“南府设置总管三人;内学:总管(为南府首席总管)、首领;外学:总管、首领;十番学:首领二名、太监十八名;中和乐:首领;档案房:首领;钱粮处:首领(以下从略)”[5]。如果如其所言,内学总管为南府首席总管,此人是否为南府三位总管中之一人?亦或凌驾于三位南府总管之上?而《清昇平署志略》第四章第一节谈到“总管”问题时也仅据手头材料论述了昇平署时期内学总管的情形,“昇平署总管一缺,在宣宗自定内外缺分中观之,似仅为内学总管,即宫中现行则例所载,亦将总管列于昇平署内……若以档案考之,知此内学总管实为全昇平署长官……但历任总管,概系由内学首领升任而无他处首领者”[6]51。也就是说,道光七年以后的昇平署时期,内学总管即为昇平署总管,且由于内学为昇平署之主体,钱粮处、档案房为其附庸,中和乐又品级低微难以入选,加上管理昇平署之人当为有过演员经历的懂戏内行,因此昇平署时期历任总管都是由内学首领中品级最高者擢升继任。那么,南府时期是否如此呢?另外,现有材料只知乾隆前期与末期南府总管,乾隆中期南府何人掌管则不得而知。《底账》则能够比较清晰地说明以下三个相关问题。
1. 乾隆中期南府总管为罗住(柱)。据《靳进忠墓碑》,有“恩赐六品官直隶大兴县人氏南府总管讳进忠靳公之墓”[7],加之碑文“生于康熙壬戌”、“申戌年六月十二日骑箕驾鹤”、“乾隆乙亥年孟春月立”等可知其为乾隆初期南府总管。另据《清昇平署志略》,“张文玉六品总管直隶静海人本年(乾隆六十年)正月卒年七十九岁”[6]331。据《底账》中乾隆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一这三年的南府柴炭添给份例记录可知,至少在乾隆三十八至乾隆四十一年间,南府总管为罗住(柱):
乾隆三十八年南十月十五日添给分例 南府罗住等黑炭九斤 祥玉、荣贵黑炭六斤 武福宁、福贵黑炭三斤 罗善、林贵黑炭三斤 刘福保、福玉黑炭三斤 董天培、安玉黑炭三斤 陆吉祥、瑞玉黑炭三斤 王臣、贵玉黑炭三斤 施进玉、景玉黑炭三斤 姚成、双贵黑炭三斤[1]411
另据乾隆五十七年记录可印证《志略》之论,亦可知最晚在乾隆五十七年至六十年间,南府总管为张文玉:
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十五日起添给 南府文玉用黑炭三斤 祥玉、荣贵用黑炭六斤 石进玉、福贵用黑炭三斤 兴儿、林贵用黑炭三斤 杨立臣、安玉用黑炭三斤 董玉、瑞玉用黑炭三斤 王永年、贵玉用黑炭三斤 于得林、双贵用黑炭三斤 六儿、天喜用黑炭三斤 郭秉忠、全玉用黑炭三斤 福喜、双喜用黑炭三斤 景福、百顺用黑炭六斤 赵进喜、玉兰用黑炭三斤 以上共用黑炭四十五斤[1]598
2. 乾隆中后期主管演出事务者前后分别为兰芳、祥玉二人,在《底账》中他们习惯上也被称作“南府总管”。最早在乾隆二十三年就有关于“南府总管祥玉”的记录,直至乾隆五十八年祥玉仍是仅次于总管的南府二号人物。
本日(乾隆三十一年正月十四日) 南府总管祥玉传 同乐园开连台大戏后台火壶用黑炭三十斤 东西角房用黑炭十六斤[1]312
但据上文可知,乾隆中后期两任总管分别为罗住、张文玉,也就是说祥玉并非南府最高长官,而是南府中主管演出事务者,因此在档案中习惯上也被称作“南府总管”。兰芳的情况当与祥玉类似,至少在乾隆二十三至二十六年间,由其主要负责南府的演出事务。
3. 乾隆年间的南府已经形成了以内外各学等戏曲演出部门为主体的机构设置。据上文引用的乾隆五十七年添给柴炭份例,其中提到者有七人见于后来嘉庆、道光时期档案,其中兴儿见于道光三年外学档案[6]371;董玉见于嘉庆十一年内学档案;双贵见于道光元年档案,为外头学旗籍学生;于得林,即前文所述嘉庆七年间十一月档案中表演侉戏《双麒麟》者;郭秉忠见于嘉庆十一年内学档案;双喜见于道光二年外学档案;嘉庆二十四档案有孙百顺者归属小内学。南府获得柴炭者即当时南府担任领导职务者,这些人在后来的档案中显示大多从属于南府、景山内外各学。这就说明,乾隆年间的南府已经形成了以内外各学等戏曲演出部门为主体的机构设置。
综上所述,《底账》涉及柴炭份例的档案虽然细碎烦琐,却揭示了乾隆朝连台本戏的演出规制,提供了有关侉戏的最早演出记录,补充了乾隆中后期南府总管的信息。为学界推进南府演剧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加翔实的史料。
[1]李德龙,俞冰主编.历代日记从钞28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6:278-280;424;425;322;411;598;312.
[2]学苑出版社编.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4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39-144
[3]朱家溍.故宫退食录[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556;440.
[4]王政尧.清代戏剧文化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2.
[5]朱希祖.整理昇平署档案记[J].燕京学报,1931(10):2089.
[6]王芷章.清昇平署志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1;331;371.
[7]靳成义,等.靳进忠墓碑[国家图书馆藏碑帖拓片].北京,(北京市海淀区恩济庄老公祠):北京3155;北京3156.
Study of the Historical Data of Royal Court Play in Nanfu from the Accounts of Qianlong Period
Wang Yan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Beijing 100081,China)
The Kua plays were put on stage four times before and after the Lantern Festival from thirty-first to thirty-fifth year of emperor Qianlong according to the Accounts of Qianlong Period.The accounts also shows that the amount of charcoal consumption during the Kua play is roughly the same as the coal consumption during the Kunqu opera performance,which means the two kinds of plays are even in number.Continuous performance in fourteen days means Kua play has gained the emperor and queens'recognition and a number of operas have become routine in court.The Hongluo charcoal is the best in terms of winter heating in court,followed by charcoal,which Kua play needs and then coal,which is used in Kunqu opera.It proves that the emperor and queens more enjoyed the Kua plays than Kunqu opera.
the Accounts of Qianlong Period;Nanfu;the serial Chinese plays;Kua plays;the manager of Nanfu
K249.3
A
2016-11-28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08.34
王岩,国家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清代宫廷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