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研究
2017-03-12张晓宇
张晓宇
【鸭绿江论坛】
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研究
张晓宇
(辽东学院 韩朝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辽宁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朝鲜族作为辽宁世居少数民族之一,近年来,其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辽宁朝鲜族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凸显出的问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从借助“互联网+”助推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挖掘文化内涵、拓宽资金渠道、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促进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振兴民族文化产业,保障朝鲜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人文结晶和固有财富积淀。辽宁是中国的文化大省之一,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清代中后期迁入辽宁的朝鲜族作为辽宁省世居少数民族,历经了百年沧桑之后,在辽宁创造了源远流长的璀璨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辽宁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供根本保证,同时,新形势下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也是辽宁省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辽宁是多民族文化大省,一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强国的战略举措,把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放在全省民族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全省各地区已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列入各级政府重点工作。朝鲜族作为辽宁省五大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个朝鲜族乡,103个朝鲜族村和7个朝鲜族联合村[1]。近年来,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打造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多年来,辽宁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围绕抓保护、促发展,着力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2014年盘锦市盘山县红岩朝鲜族村被国家民委确定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7年盘锦市盘山县甜水镇二创村、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下露河朝鲜族乡通江村、铁岭市昌图县宝力农场孟可村等被评选为国家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上述朝鲜族村寨皆以朝鲜族民俗为特色打造度假村旅游品牌。以盘山县红岩朝鲜族村为例,全村130户700人全部都是朝鲜族,2010年以来,在政府的资助下先后盖起了民族特色住宅,建设朝鲜族文化广场、民族餐饮街、朝鲜族农家院、民族休闲俱乐部,大力开发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旅游产业。红岩村每年假期都有韩国孩子来参观旅游,年接待游客超500人次,人均纯收入15 000元。特色旅游产业的开发为红岩村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
此外,丹东三道河朝鲜族民俗村是朝鲜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留相对完整的村落。民俗村内建有辽宁省唯一的朝鲜族民俗博物馆,馆藏朝鲜族民俗实物两千多件。占地50 000平方米的朝鲜族民俗风情园内有朝鲜族百年老屋和庭院。浓郁的民俗风情、优美的风景不仅引起了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也吸引了大批摄影家、画家和作家的目光。台湾地区的中天摄制组和央视旅游卫视在此拍摄了专题节目,每年还有大批在校大中专学生到民俗村参观实习。铁岭市昌图县的朝鲜族民俗街八十多户朝鲜族居民,一直保留着古老的朝鲜族民俗风情。自2015年建街以来,依托朝鲜族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接待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朝鲜族风貌的行、游、食、住、购、娱为一体的服务体系。除此之外,沈阳、丹东、抚顺等地还分别建有“朝鲜民族风情街”“朝鲜风情一条街”“朝鲜族特色一条街”等独具朝鲜族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对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发挥了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为辽宁省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其次,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目前,辽宁省民族文化活动主要包括以满族文化活动为主导的辽东地区以及以朝鲜族文化活动为主导的中部城市群等,民族文化活动圈逐渐走向国内外市场。民俗节是辽宁朝鲜族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是朝鲜族民族文化的精髓。辽宁朝鲜族自2004年起,先后在沈阳、抚顺、丹东、桓仁、鞍山、铁岭等地,成功举办七届朝鲜族民俗节[2]。20世纪80年代末起,丹东市朝鲜族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朝鲜族游园会,截至2017年共成功举办34届。无论是民俗节还是游园会,能歌善舞的朝鲜族群众都会表演丰富的文艺节目,还进行摔跤、秋千、跳板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比赛。通过民俗节、游园会等文化活动载体,旨在传承和发展朝鲜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此类全省性少数民族文化体育系列活动现已形成省政府工作机制,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品牌。
最后,辽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及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桓仁朝鲜族“乞粒舞”、铁岭市朝鲜族文化馆的“朝鲜族农乐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遗名录;丹东朝鲜族花甲礼列入国家第二批非遗名录;铁岭市朝鲜族文化馆“磐说理”被列入省二批非遗名录。大连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被选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朝鲜族学校被评选为辽宁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二、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各种开发活动中,也难免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许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一)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淡薄,认识上缺乏自信
传统文化是民族旅游业的灵魂与“卖点”,文化的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可以说文化没有保护就谈不上发展,没有特色就谈不上竞争优势。笔者在对朝鲜族传统文化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朝鲜族文化资源破坏严重,许多朝鲜族,尤其是村寨中的居民对本民族的历史、民俗文化等知之甚少,文化保护意识低下。在被访谈的20名朝鲜族群众中,90%都认为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与自己无关,剩下的10%虽然也表示出应该保持民族特色,但对保护工作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对本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淡薄,是造成朝鲜族文化流失、消亡的主要原因。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大多数分布在各乡镇的朝鲜族聚居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韩建交以后,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大量的朝鲜族成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及儿童对身边的文化习俗早已司空见惯,不觉为奇,因而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不强。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民族建筑的消失、民族服饰的减少、民族语言的消亡也都威胁着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华夏朝鲜族第一村的满融村为例,自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以来,全村将过去的传统住宅全部改造为楼房,截至2011年,满融村里的传统朝鲜族民间建筑全部无踪可循。在辽宁,类似满融村这样,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日渐汉化的朝鲜族村寨有很多。
此外,辽宁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辽宁丰厚的满族文化资源长久以来都吸引着学者的关注,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也把辽宁民族工作的重点放在满族上,在满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比之下,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工作受关注程度较弱,这种缺乏自信的心理也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
(二)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覆盖面窄,缺少整体规划布局
朝鲜族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族服饰、饮食文化、民居建筑、交通文化、人生礼仪、民间节庆、文学艺术、民族体育及民族医药等多个方面[3]。目前,辽宁省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开发模式分别是依托民俗村、民俗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展现朝鲜族文化,依托民俗日或传统节庆活动展现朝鲜族文化,依托传统美食和旅游纪念品展现朝鲜族文化。首先是依托民俗村、民俗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展现朝鲜族文化。这种形式是所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最为常见的模式,可以向游客全面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具有持续性,比如丹东的三道河朝鲜族民俗村。缺点是以文物收藏、典籍记载等静态文化为展示对象,很难让游客对相关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二,依托民俗日或传统节庆活动展现朝鲜族文化。这种开发形式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现场真实地向游客展示,既具有观赏性,又可以邀请游客参与。但目前辽宁还没有能够吸引朝鲜族全民参与的大型庆典活动。第三,依托传统美食和旅游纪念品展现朝鲜族文化。朝鲜族文化丰富多彩,但目前朝鲜族旅游纪念品主要是身着传统服饰的玩偶、钥匙链、书签等设计比较单一的产品。在丹东的鸭绿江断桥、沈阳的西塔、铁岭的宝力农场等旅游景点均有出售。许多朝鲜族饭店的传统菜肴也只注重色、香、味等外观、缺乏文化内涵的普及,无法满足顾客美食与文化兼得的追求。总之,现阶段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散乱,缺少整体规划布局,缺乏创新性及地方特色。
(三)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缺少资金
投入不足一直以来都是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重要问题。辽宁省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投入,2009年开始,省民委累计投入民族专项资金6 488万元,带动其他资金投入5亿元。但因地方财政困难等诸多原因,加之辽宁朝鲜族文化资源远不及满族、蒙古族丰厚,最终投入到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上的资金偏少,即便是可以自筹资金,也满足不了文化资源开发的缺口。现阶段政府对朝鲜族文化建设方面资金的投入仅局限于举办“韩国周”“民俗日”等大型活动中的民族歌舞、民族竞技活动等,而民族文化遗产的收集、文化传承人的保护等方面产生的费用多数来自朝鲜族企业协会等民间组织。这些组织的资金也多数来自企业或个人资助,缺乏保障。
此外,文化经费短缺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当前,创意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策划等人才的紧缺是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四)朝鲜族聚居地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陈旧
受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及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素质偏低。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以前相比虽有所提升,但相较国内其他地区仍然滞后。抚顺的南山城朝鲜族村、苇子峪朝鲜族村、丹东宽甸的宝山朝鲜族村等聚居地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陈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阻碍了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充分开发利用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政策建议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本身等内容于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辽宁朝鲜族文化底蕴丰厚、时代特色鲜明,许多朝鲜族聚居地在生产生活、建筑民居、节庆娱乐、饮食服饰等方面还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展现朝鲜族勤劳勇敢、文明礼貌、乐善好施、能歌善舞等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辽宁毗邻朝鲜半岛的地域优势,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符合国家、辽宁省未来文化发展战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猎奇心理,同时也会为辽宁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针对朝鲜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辽宁工作实际,具体提出如下建议。
(一)借助 “互联网+”,助推传统文化宣传推广
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辽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若想顺利开展,必须强化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影像等高新技术,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或旅游景点加强对外文化宣传,彰显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在当前“互联网+”的发展战略背景下,传统文化资源与互联网融合的营销模式,可以更加有效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首先可以借助现代化互联网手段,通过利用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对朝鲜族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朝鲜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次,以互联网为载体,实施“互联网+旅游”战略,旅游企业加速线上与线下的融合,积极与携程、同程、途牛等领先的旅游网站合作,将朝鲜族特色游旅游产品形成一套完整的一站式旅游服务体系,借助旅游企业的手机端完成在线预订和交易支付。最后,线下的传统旅行社要揣摩消费者心理,注意做好互联网资源整合工作,让消费者在网络上能完成同类旅游产品的比价、租车、门票及餐厅预订等一系列跟旅游相关的服务。
此外,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材体系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等方式,在朝鲜族民族学校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促进学生对朝鲜族传统文化和情感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从娃娃抓起,全面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挖掘文化内涵,科学规划开发战略
辽宁朝鲜族的现实人文景观与历史文化积淀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找到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采取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的策略,才能将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首先,盘山县红岩朝鲜族村、甜水镇二创村的民族建设独具特色,丹东市宽甸县三道河朝鲜族民俗村的民俗博物馆省内独一无二。当前辽宁各具特色的朝鲜族村寨瑕瑜互见。辽宁朝鲜族文化开发利用工作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应积极汲取吉林红旗村、兴光村、龙山村等朝鲜族民俗村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吉林红旗村的朝鲜族民族歌舞表演及春节、上元节、寒食节、端午节、秋夕等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保留至今,动态的文化传承、生动逼真的演出向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朝鲜族传统文化。辽宁各朝鲜族特色村寨可以将现有的静态文化与红旗村的动态文化传承相结合,动静结合的开发模式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朝鲜族传统风情文化。
其次,辽宁朝鲜族受汉族文化影响,许多传统习俗日渐消亡。端午节作为朝鲜族的四大民间节日之一,姑娘用菖蒲水洗发,荡秋千、踏跳板、摔跤、踏青歌舞、庭院歌舞游戏等传统习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4]。辽宁不妨以端午节为载体举办大型的庆典活动,朝鲜族全民参与,发扬和继承朝鲜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极具观赏价值的文化活动、歌舞表演也会带来相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在朝鲜族聚居地建设一批旅游、商贸、加工制造等功能齐全的民族特色小镇,充分挖掘民族特色资源,扶持和发展家户小作坊,积极生产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食品和旅游纪念品等。加强朝鲜族民族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将反映朝鲜族现代文明生活题材的作品或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经典剧目搬上舞台、银幕。通过上述多元化的开发模式,加快朝鲜族特色文化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业,打造辽宁朝鲜族旅游产品名片。
(三)拓宽资金渠道,增强发展实力
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直以来,满族被视为辽宁省少数民族工作的重点,相比之下,朝鲜族受到重视的程度较低,政府对朝鲜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多方筹措资金,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是确保当前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从当前情况来看,辽宁朝鲜族文化建设工作的资金来源应采用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国际合作的混合模式。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提升城市形象、创造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要积极争取国家及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在地方政府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运作以动员社会资金为主,官民共同合作的“文化产业专门投资组合”等,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5];此外,中国的朝鲜族与韩国人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礼仪风俗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通过特色旅游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韩国等其他国家的外商投资合作。盘山县红岩朝鲜族民俗村便是打造特色民俗村建设的典范,2009年起,红岩村经过政府投资、企业赞助、社会捐助等方式筹措1 500万投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后又经过多方争取资金,投资150万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现如今,一些客商对红岩村的民俗村建设很感兴趣,主动提出希望参与特色旅游项目的投资。有了资金保障,高端人才引进、相关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等问题都能一一迎刃而解。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资源开发铺路架桥
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造成文化资源开发滞后的原因之一。当前,辽宁省在搞好文化特色资源挖掘,拓宽资金渠道等各项工作的同时,需要尽快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如健全省内各重点旅游景区,尤其是偏远村寨景区的交通集散体系,做好道路、桥梁、隧道的养护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景区及周边的酒店、宾馆、土特产超市、流动摊贩等餐饮、住宿、食品流通业户的监管,规范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住宿、食品经营行为,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道路畅通、食品安全、管理有序,多措并举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为辽宁省朝鲜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铺路架桥。
辽宁省作为东北文化强省,要实现区域经济快速转型与迅猛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与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认识、梳理、归类,分析,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辽宁省具有丰富的朝鲜族文化资源,对朝鲜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促进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而振兴民族文化产业,保障朝鲜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金海燕.辽宁朝鲜族现状与发展研究 [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2):22.
[2]萨仁图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梳理辽宁文化特色、优势,提升辽宁文化软实力的问题研究——以辽宁少数民族文化为切入点 [J].满族研究,2016(3):2.
[3]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概论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5-36.
[4]吴致鸫.朝鲜族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J].大众文艺,2015(23):36.
[5]王金霞.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战略确立的启示——以对辽宁省的启示为例[J].战略决策研究,2015(1):43.
(责任编辑:李 军)
How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raditional Korean Cultural Resour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ZHANG Xiao-yu
(Korean School,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Dandong 118001,China)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Korean cultural resour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re introduced.Accordingly,measures such as propagandizing and populariz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Internet,excavating the cultural intension,broadening the financing channel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re proposed.
Korean nationality;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D633
A
1672-8572(2017)05-0018-06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5.03
2017-06-16
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5165)
张晓宇(1982—),女(满族),辽宁丹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韩国(朝鲜)语言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