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进行生产过程实训的研究与实践
2017-03-12张兆刚丛娟
张兆刚,丛娟
(辽宁科技学院 中德应用技术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1 前言
本科应用转型工作是国家和各省“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工作。专业转型的目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真实的生产训练。学校是教育部门,企业是生产部门;学校的中心是人才培养质量,企业的中心是利润,两者不同的价值取向必然在以下几方面产生矛盾:(1)企业重视岗位技能的训练,轻视理论知识的传授;(2)企业要创造利润,指导师傅全力进行生产活动,不重视学生的指导与讲授;(3)人身安全是实训工作重中之重的问题,企业会尽可能让学生少接触操作及设备,忽视了实践动手是学生实训的主要目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企业生存压力加大,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及顶岗实习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践环节的安排越来越困难,实习成为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
各高校在应用转型的总指引下,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联合实训工作。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基础上的顶岗实习,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建立了123长效运行机制〔1〕;黑龙江东方学院应用本科多段式顶岗实习,统筹了校内和校外实习的整个过程〔2〕;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与长城汽车开展了五个月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3〕;南京铁道学院提出“学院+企业”的双主体实践模式,构建了机制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4〕。我校与本溪高新钻具公司建立校企融合、双元育人的合作关系,以机制专业为实施目标,以钻具公司的生产车间为载体,建立生产过程实训基地,学生全面进入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管理、产品设计、制造、维修、质量监控的全流程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即上岗创造条件。
2 生产过程实训的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机电BS13级58名学生进行了首批五个月的生产过程实训。校企双方提前规划,在制定了运行机制、实训内容和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磋商,开展了普通机加、数控加工、焊接、热处理、生产工艺、生产管理等模块的实训,达到了预期的实习目标。
2.1 校企双元育人体制和机制的建设
1)完整的实践知识体系
钻具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矿用三牙轮钻头。牙轮钻头生产过程复杂,包含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钻孔、热处理、焊接、数控编程、冲压等多工种加工。生产过程实训分为两部分:制造加工业全流程实习与部分岗位的重点实训。首先进行两个月的企业全流程实训,全面了解、完整认识企业的生产流程,初步了解每个流程阶段的知识和技能;然后由企业、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就学生感兴趣的岗位进行重点实习。一方面,生产过程实训覆盖全面:了解了从毛坯到成品的全流程知识,初步了掌握了成本计算、设计、加工、生产监控、质量检测等知识;另一方面,突出了重点工种的实训:掌握了1~2个工种的全面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掌握其核心技能与相关的理论,达到毕业即顶岗的现代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2)双元的指导教师队伍
每个流程模块都配备了校企指导教师。企业师傅负责实习过程的实践操作指导;学校教师负责相关知识与理论的传授。校企按期开展交流和沟通活动,促进实训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相互结合。
3)全面的管理制度及规定
为了保证实训的规范管理,校企双方明确了安全、考勤、工种操作、考核等模块负责人;共同制订了生产过程实训管理规定,包括实训制度、学生要求、导师要求、实训报告、实训现场管理规定、请假审批制度等等,全面保障实训过程的顺利开展。
4)实训大纲与实训教材
编写各实习工种的实训大纲,规定了具体实训内容、实训过程及相应的考核方式和标准。校企挑选业务骨干,组成了联合编写委员会,编著了《生产过程实训教材》。教材包含三方面内容:(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强调岗位安全操作规定和注意事项,保证实习安全。(2)岗位理论专题。岗位所涉及的必备理论和知识,包含作业题及思考题。(3)岗位实践操作专题。岗位操作的技能要求、实操要求及操作重点步骤等等;每个岗位均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以课题的形式进行布置,明确任务和要求,规定必需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2 “双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动,双方的科研人员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学校聘请企业科研人员进入课堂,带来实践一线的经验和技术,补充学校教师工程背景上的不足;学校教师进入企业,了解一线的生产难题,解决了部分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双师型队伍的快速建设,为本科应用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职业资格考核机制的建立
在实训中,引进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工作。以职业资格证对实训岗位进行分类,各类岗位在实训中理实并重,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代替部分岗位的实训考核。
3 校企双元育人的优势
(1)加强企业的设备实力。利用学校的财政支持,引进部分与工程训练、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高科技设备,在装备水平上拉近与现代企业的差距,保证学生能够在主流设备上进行实习和实训。
(2)提高企业研发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学校的科研人员进入企业,采用教师挂职顶岗、脱产参与企业的科研,从产品的设计、装夹具更新、新材料研制、CAD/CAM等方面切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
(3)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长期有效的企业实训,有利于促进学生适应企业的环境和管理模式,使学生掌握实训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完成岗位任务的能力,具有毕业即顶岗的实力,拓宽了就业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4)提高实习经费的有效运用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使学校将有限的实习经费集中用于固定的企业,一方面支付企业指导师傅费用,一方面用于学生实训耗材的购买,减少了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人员指导实训的积极性,还对实习效果产生良好的影响。
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部分实训环节指导能力需加强
企业一线生产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操作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相对不足,指导学生时感觉压力大,很多技能只能示教,解答不了理论层面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指导师傅的培训,采用专题的形式开展理论教学,提高企业人员的授课能力。
4.2 学生实训积极性需进一步加强
部分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不足,总是认为操作层面的知识和技能会不会无所谓,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应该采用校友讲座、师生座谈、焦点讨论等多种形式解决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然后从实习目标和任务上加强督促,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训任务。
4.3 校企导师的配合需进一步加强
学校指导教师同时有两方面的压力:正常课堂教学任务与实习指导任务,不能全时在现场指导;企业导师也具有两方面的压力:正常生产任务与实习指导任务。两方面都导致不能全力投入实习指导,易产生配合的不协调。建议长期的实训配备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全时管理和指导实训。
校企联合实训,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和有效形式。校企的价值目标、工作环境、文化沉淀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双方必须加强变位思考,相互理解和沟通,求同去异,积极配合,注意解决联合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才能使实习实训落到实处,提高实训效果。
〔1〕刘萍.机械制造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4):37+76.
〔2〕胡琥,曹玉乾,张晗,张博,吴景瑞.机械类应用性本科多段式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7):102.
〔3〕李宁,王娟,周永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机械类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1,(10):131.
〔4〕王胜山,施颖.“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顶岗实习生学情研究——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2):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