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酒店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模式研究

2017-03-12于庆源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工学校企实训

于庆源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123000)

高职酒店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模式研究

于庆源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123000)

目前酒店管理行业人才供需现状要求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提高能力培养,增强人才实践能力,提高社会竞争力及学校影响力。这一模式的实施,要从专业定位、课程架构、实践培训、团队建设、教学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深入探索与实践,提高“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度,实现其人才培养效能。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典型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十分适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技能实训以校内实训为主,改革力度较大的学校,校内实训与课堂理论教学的比例达到1:1。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科本位”教学有了很大突破和改善,但“依样画葫芦”的校内实训毕竟与酒店管理实战相去甚远,学生也缺乏角色带入感觉,只是面对杯盘碗盏等静物,即使面对顾客,也都是同学扮演模拟的,实训的效果难以达到工学交替、酒店实战的实训效果。因此,应对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实证研究。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有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在就业的酒店工作很短时间就离职。有自己辞职的,有酒店未满试用期就辞退的。根本原因在于毕业生对酒店工作的不胜任。这种不胜任有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很多毕业生主观上认为自己学的是酒店管理,而且是大学毕业生,应该做管理工作,而不是端盘子摆碗招呼客人。而酒店业的实际是,所有管理人员都是从端盘子摆碗招呼客人做起的,其中的佼佼者才能成为管理人员。即便接受要从端盘子摆碗做起的学生,工作热情度很高,但是真正工作的时侯又缺乏或者根本没有服务意识,技能也不到位、不过硬,眼高手低,常有摆好盘子打了碗、上个汤菜洒一地的现象发生,没等领导批评自己先委屈哭了。由于此类现象导致企业对专业毕业生的态度改变,而毕业生自己也很快心灰意冷,工作热情迅速降温,工作技能还没锻炼出来,就开始频繁离职跳槽。

这些问题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解决不了的,也是短期酒店见习难以奏效的。要想真正培养出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胜任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尽快进行深度教学改革,尝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1]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技能实训的几种常见模式

1.“洛桑”模式

即校办企业的模式,学校出资开办对外营业的餐厅、酒店,专门接收本校学生到店实习。这种模式中,学生亲身到酒店环境见习、实习,对酒店环境、工作流程和各环节之间衔接互动等需要的技能,都能零距离地接触和实践,是最方便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成本高,我国很少有高职院校可以达到,仅仅适合一定的酒店管理学院,否则,容易导致资源浪费。[2]

2.“理论+实习”模式

即学生在校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包括理论和校内技能实训课程,半年后到酒店实习,实习结束酒店可以留用。这种模式是目前阶段我国多数院校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酒店企业和学校双方对这一模式期待都比较高,合作热情也很高。但在实际操作中,双方乃至三方——企业、学校、学生都感觉到失落。企业发现学生没有想象的那样容易上手;学校发现最后被留用的学生不多,就业率并没拉高;学生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或者并不喜欢这个企业。总之,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3]

3.“理论+临时顶岗”模式

即学生在学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利用假期等时间到酒店临时性顶岗。通过临时顶岗,学生至少能对酒店经营中的某一两个环节亲身实践,短时间内很快形成对酒店经营管理的感性认识,以及对酒店专业学生应知应会的技能及自身的欠缺等的初步了解,增强实践经验。这种模式十分有效,但是这种模式时间较短,临时性强,学生自主联系顶岗酒店,随意性明显,无法对酒店深入了解。[4]而且也无法覆盖所有学生,也难于实现学校、老师对实习学生的及时指导、监控和管理。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对策

1.突破现行专业教学体系,保障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施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与行业发展现状接轨,构建一套专业的教学体系是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尊重行业经验,充分听取合作酒店从业人员的意见,并定期进行参观学习,制定有效有质的教学体系,使人才的培养符合行业需求。[5]具体来说,主要是把教学计划调整为四段式:第一学期,校内专业理论和实训教学;第二学期,酒店实习;第三、四学期,校内专业提高学习;第五、六学前,毕业前酒店实习。中间可以穿插寒暑假假期临时顶岗实习。这需要专业建设者在扎实调研基础上,有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和魄力,有细致入微的新模式教学计划制定过程,确保各教学环节的有序开展、有效衔接。[5]

2.抓住校企合作对象的遴选这一关键

选择经营管理规范的酒店,建立和维护为长期合作对象。根据学校的相关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酒店合作,专业实习基地十分重要。根据历年的实习情况来看,在管理规范的酒店工作的学生专业认可度较高,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返校后学习热情高。而在管理不规范的酒店工作的学生,实习期间经常感到对岗位无法全面了解,对具体工作和各环节衔接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以致形成学习焦虑,影响实习热情和实习效果,更严重地影响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大量联系、认真考察、详细了解、反复磋商,严格遴选合作酒店,选择管理规范、知名度高的酒店开展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合同,开始具体合作项目后,要跟踪学生实习情况,保持与企业经常性沟通,了解企业发展最新动态和企业用人需求变化情况,维护好实习实践基地。

3.遴选配备富有实训指导经验的指导教师

学生在实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企业并不能随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而且学生遇到问题的时间都是在顶岗工作过程中,企业不会中断服务管理工作来专门指导学生。而学生的问题、困惑不及时解决,实习就会变成日复一日的低水平重复机械活动,学生就不会在实习中及时获得长进。等到学生经过同样问题的多次反复,自己从中悟出应对方法,可能实习已经结束。而且很多学生被问题困扰,逐渐会失去实习耐力、信心。必须有专门人员及时干预、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酒店服务技能及情绪、心理、意识等各方面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成长,获得信心,获得快乐。这方面,既富有实践经验,又富有沟通能力,擅长与企业和学生等各类不同对象交流的指导教师十分重要。

总之,高职院校要意识到只停留在教科书上的单纯讲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的弊害,要重视校企合作,从核心的学制分段入手,解决关键的合作企业遴选问题,再配以富有指导经验的指导教师,相信这一模式的运行会很快看到人才培养的效果显效。

[1]刘江海.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89-90.

[2]朱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商,2013(13):342.

[3]张文华.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人才,2012(8):256-257.

[4]谭梦娜.基于陶行知“行知行”思想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5(6): 382.

[5]王珊.酒店管理专业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5):280.

[6]刘新华.基于实证分析的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类型研究[J].职业技术,2015(10):30-33.

[责任编辑,阜新高专:武艳娟]

Research on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Study Alterna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Hotel Major

YU Qing-yuan
(Fuxin Higher Training College,Fuxin 123000,China)

The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current hotel management industry requires related majo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implement the training mode of"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ork-study alternation",improve the ability training,enhance practice ability,and increase social competitiveness and school influence.To implement the mode, it needs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from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curriculum structure,practical training,team construction,teac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and many other aspect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realize its talent training effectiveness.

higher vocational hotel management major;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w ork-study alternation;training mode

G710

A

1009—7600(2017)03—0084—02

2017-01-10

于庆源(1982—),男,辽宁凤城人,讲师。

猜你喜欢

工学校企实训
盐工学人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