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新时期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2017-03-12董斌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辽宁国际化

董斌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23)

做好新时期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董斌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23)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做好辽宁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对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加快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做好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必须要积极引进国外优质高职教育资源,深入开展教师间交流,建立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等。

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教育对外开放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该文件,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体会,谈几点做好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

一、做好新时期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的总体要求

全球背景下,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世界趋势,成为世界教育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手段与工具。[1]对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如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鼓励高职院校与国外高水平院校建立一对一深入合作关系,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二是要有计划地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教育标准与规则,开发与之对应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三是提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外语交流能力,鼓励示范性和沿边地区高职院校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并不断扩大规模;四是支持高职院校到国(境)外办学,为周边国家培养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五是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化。

二、做好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落实“一带一路”和“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客观需要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新时期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必然性要求。[2]辽宁省处于“一带一路”海上与陆上联结东北亚各国与欧亚大陆的枢纽地位,具有对沿线国家合作的独特地缘优势。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辽宁高职教育必须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对接辽宁省“一带一路”建设总体布局,对接沿线各国意愿、互鉴先进高职教育经验、共享优质高职教育资源。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对外开放重要载体,加快建设大连金普新区,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大连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与德国装备制造业的合作,推动沈阳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建设。[3]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特别提出要“推动中德两国在沈阳共建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主动服务辽宁重点开放领域,要求高职教育要面向世界,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为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三、做好教育对外开放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力

我省一直高度重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4年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辽宁省“教育国际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2014—2020年)》,明确了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化体系战略目标[4],为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指明了方向。

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我省已经有多个高职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且开展了密切合作。如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英国奥斯特大学共同举办的合作项目,采用“3+1+1”办学模式,即:专科三年毕业后,颁发专科毕业证书;英语达到赴英国留学标准,到奥斯特大学就读研究生预科一年和研究生学位课程一年,成绩合格后获得英国奥斯特大学硕士学位。使毕业生成为掌握世界主要国家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法,懂国际金融及有关会计国际惯例,能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会计人才,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再如,辽宁职业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辉山乳业集团和荷兰阿瑞斯教育集团经过洽谈,2013年达成辉山乳业集团BTEC项目的合作方案。合作四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合作协议,实现了校企外多方联合办学、教育与生产的零距离接轨、招生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国内教学资源与国际教学资源的充分融合,使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常规化的校企合作培养方式迈向了学校、企业与国际教育集团的联合培养,这在东北农业类高职院校中属首例,在此基础上,2015年学院成功申报了国家首批学徒制试点单位。[5]

在校长和骨干教师交流方面,为提高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视野和管理水平,积极组织实施领导干部、专业带头人等赴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进修培训,大部分院校主要领导陆续赴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以及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的应用技术大学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系统培训和交流,更新了高职院校领导干部和专业骨干教师的教育观念,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对高职院校的建设和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做好新时期辽宁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路径选择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我省高职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还不能与之相适应,基本上还停留在一般的由国家、省里组织或校际间发起的访问、考察、短期培训和个别项目上,在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水平和质量上都需要极大的发展。

1.服务辽宁新一轮振兴,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

要充分发挥政府引领、行业主导作用,促进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推动与国外的深度合作,围绕“十三五”时期辽宁重点发展领域,加强重点开放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是要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轨道交通、国际贸易、保税物流、语言等重点领域开展委托、定向和订单式培养,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把我们的学生送到国外学习;二是进一步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辽宁新一轮振兴所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来到辽宁工作。

2.积极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鼓励高职院校选择一些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知名度较高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互通学习课程,互认学分、学位和文凭[6],要借鉴、引进、消化和吸收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标准、课程、教材和职业资格证书等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

3.深入开展职业院校教师交流合作

主要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深入开展高职院校间的教师交流。一方面是支持高职院校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来辽宁讲学和任教,交流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是继续选派高职院校领导和专业带头人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培训和研修,鼓励高职院校骨干教师申报国家留学基金——辽宁省地方合作项目,并给予倾斜和支持。使更多的高职教师开阔国际化视野,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项目教学和教学管理模式,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利用辽宁现有高职教育门类齐全、区域特色明显、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等优势,立足周边、面向欧美,吸引境外教师、学生、教育机构来辽宁交流、学习,扩大职业院校招收海外留学生的规模,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要借鉴和引入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打造校企联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相关专业,围绕跨国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国际化人才,并以此助推“双元制”改革试点工作。

5.建立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长效机制

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人、财、物等的跨界流动,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及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战略布局和系统设计。因而,要完善跨国校际合作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合作交流的协调机构与运行机制;建立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基金;制定实施鼓励、支持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相关政策条例;还要通过一系列软环境建设,为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法规依据和制度保障。

[1]高书国.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6):63-67.

[2]薛二勇.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和安装的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2):24-28.

[3]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辽宁日报,2016-03-23(009).

[4]辽宁省教育厅.辽宁教育事业发展报告(2015)[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222.

[5]董新伟.2011—2015年辽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272.

[6]周浩波.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13-14.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于英霞]

O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DONG Bin
(Guidao Jiaot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Shenyang 110023,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the level of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Liaon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significant for a new round of the revitalization of old industrial base and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t needs to actively introduce excell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from abroad,intensif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build a long-standing mechanism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tc.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the belt and road;educational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G710

A

1009—7600(2017)03—0018—02

2017-01-14

董斌(1985—),男,辽宁沈阳人,助教,硕士。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辽宁国际化
打造中原武术国际交流新IP
聚焦港口国际化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辽宁舰
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01海上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