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结构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研究
2017-03-12孙化猛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250357
孙化猛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 250357)
动作结构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研究
孙化猛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 25035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舞蹈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娱乐形式,同时也表现出了深厚的意识形式。不管何种类型的舞蹈其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影响舞蹈创作最关键的因素。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对动作结构的研究不仅是激发创作者创作灵感的基础,同时也是促进舞蹈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本文主要是就动作结构在舞蹈创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动作结构;舞蹈创作;艺术表现
舞蹈主要是表演者通过肢体动作将艺术形式充分的表现出来。所以,舞蹈动作设计的质量是决定舞蹈表演质量最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动作设计的过程中,都会经过不断的筛选和调整,才能达到舞蹈创作者的要求。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动作结构设计的研究和把握已经成为了舞蹈动作结构设计的难点和重点方向,只有深入的研究动作结构设计的要点,才能在反复调整的过程中,促进动作表演艺术性的不断提高,从而达到促进舞蹈动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
一、舞蹈动作结构研究的方向
1.什么是动作结构
任何舞蹈都是由不同的动作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舞蹈编排的目的就是将不同的舞蹈动作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舞蹈动作。但是,由于不同的创作者对动作的理解和看法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比如,刘涛认为既然动作结构是整个舞蹈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那么在动作编排时就应该将舞蹈的内部结构和规律充分的表现出来;而张思明则认为,动作结构只是将舞蹈内部的元素编排和组合在一起。任何一个完整的舞蹈都是由各种不同的元素组成的,而舞蹈在表演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风格、主题、内容等都是这些舞蹈元素最重要的表现方式。同样还有很多舞蹈专家认为,舞蹈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动作结构表现出来的,而舞蹈动作设计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将舞蹈内部所蕴藏的思想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因此,在设计动作结构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动作结构设计的几个概念。(1)意。意实际上就是舞蹈创作是所要表达的意念。其作为整个舞蹈创作的关键,必须在正确的意念引导下,才能创作出最优秀的舞蹈作品。(2)方位。五大创作的方位实际上指的就是五大工作的空间位置,这种空间位置既有舞蹈演员的空间位置,同时也有创作者意念的空间位置。(3)次序。任何一个完整的舞蹈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的意念都必须领先于动作结构的设计,所以必须要先确定创作者的创作意念,才能进行动作结构的设计。
2.动作结构研究的目的
动作结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舞蹈创作者在加深对动作结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掌握舞蹈创作的特点和原则,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舞蹈作品。由于很多动作结构在实际的舞蹈创作应用时,都已经形成了自身固有的模式,而这些传统的固定模式的形成都是建立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的,是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完善后才形成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临近,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传入我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传统的动作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文化传播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传统舞蹈动作结构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创作出适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舞蹈作品。
二、动作结构在舞蹈创作中发挥的作用
1.加深舞蹈编导对动作结构理论的理解
(1)促进个人修养的提升
虽然艺术源自于生活,但是这种表现形式与生活又有着截然的不同。这就要求舞蹈创作者在创作的舞蹈的过程中,必须以现实为基础然后再回归于现实。舞蹈编导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遵循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原则,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艺术视野,才能在深刻体会和感悟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最优秀的舞蹈作品。为了确保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舞蹈编导必须在借鉴各种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素材的深度整合与浓缩,并将其与舞蹈动作结构设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2007年春节晚会上的舞蹈作品《进城》,就是将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的生活题材,将生活的主题利用舞蹈的形式在舞台上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在欣赏了专业舞蹈演员们深情投入的表演之后,不仅看到了农民工生活的艰辛,感受到农民工那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和对新生活的无比向往。观众们在欣赏完这样的一个舞蹈之后,不仅开始深刻的思考农民工的问题,同时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任何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需要专业的创作和表演技巧,同时还需要将生活元素充分的体现出来,才能使其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2)专业基础的熟练掌握
舞蹈创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和扎实的舞蹈基础,才能促进其舞蹈动作结构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舞蹈创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必须将舞蹈表演基础作为舞蹈创作的核心。优秀的舞蹈创作者必然是一个优秀的舞蹈表演者。作为一名舞蹈创作者不必须熟悉表演者在舞台表演时的心态和情景,才能创作出既符合舞台表演的实际情况,又深受观众喜爱的舞蹈作品。同时舞蹈创作者具备了一定的表演基础的话,那么骑在创作的过程中,才能确保各个舞蹈动作之间衔接的合理性,而这也是舞蹈结构研究的主要方向;其次,必须将舞蹈创作基础作为舞蹈创作的关键。由于舞蹈演员受到自身素养和能力的限制,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舞蹈演员都可以胜任舞蹈的创作。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创作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全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模仿能力,才能在深入理解舞蹈动作结构的基础上,创作出最优秀的舞蹈作品。比如,群舞《中国妈妈》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目前阜阳日本孤儿的故事。这一舞蹈不管是在动作还是表情上,都充分利用表演者的脸部和肢体语言,将故事的人物和细节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来。不仅将母爱的伟大通过舞蹈描绘出来,同时也体现出人们珍视弱小生命的那种情怀。整个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既没有华丽的服饰作为衬托,也没有炫目的舞美灯光。而是通过我国东北妇女日常生活的服饰和农村妇女典型的发髻,将中国妈妈的伟大形象塑造出来。整个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母爱这一主题进行,情感的表达虽然夸张但又不失真实,通过整套舞蹈动作将人们当时内心复杂的变化充分的表现出来。这一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以憎恨、接纳、养育、送行四个环节为主线。将朴实的中国妈妈对日本孤儿的情感充分的体现出来,在细腻完美演绎的过程中,将母爱的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舞蹈在展现一段跨国母爱的过程中,将一位善良的中国妈妈抚养日本孤儿的故事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不仅彰显出了母爱的伟大,同时也通过母性这种超越国界、阶级的包容震撼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虽然整个舞蹈既没有高超的舞蹈技巧,也没有刻意展示什么,只是通过非常简单的劳动动作,所构成的舞蹈动作主体,在强调舞蹈发展主题的过程中,通过层层的渲染、强化,使观众感受到最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引起观众内心共鸣的目的。在这段舞蹈作品中,带有民族特色的东北民间小调和童谣贯穿在整个舞蹈主题的故事结构中。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音乐的节奏也出现了跌宕起伏的变化,而观众在受到视觉震撼的同时,也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而与整个故事紧密的融合在一起。音乐与舞蹈动作结构的紧密融合,不仅将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充分的表现出来,同时也使得整个舞蹈各个环节的衔接更加的自然,从而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浑然一体的亲切感。这种舞蹈表现形式,对舞蹈创作者的个人素养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如果舞蹈创作者不了解舞蹈演员的实际情况的话,那么舞蹈动作的神态也就无法再创造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来。
(3)艺术观念态度的转变
不管什么类型的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都必须立足于服务其所处的时代,如果艺术作品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的话,不仅没有立足之地,同时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实际意义。比如,毛泽东同志曾经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说过,文艺生活既要来自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的道理,号召我国优秀的文学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深入到群众中,在长期的体验群众生活的过程中,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创作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身后的舞蹈表演基础,同时还应该对艺术价值观的意义又一个深刻的认识,才能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充分合理的将动作结构与个人情感的表达紧密的融合在一起。
2.舞蹈编导创作内在动力的激发
舞蹈编导在创作舞蹈时所表现出的内在动力,是确保舞蹈创作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舞蹈编导必须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制作、编排内容不同的舞蹈作品。同时将动作结构与舞蹈创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舞蹈编导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远古时期的人类,所有的舞蹈都是根据劳动生活中的狩猎舞为基础的,之所以选择狩猎舞作为模拟的对象,主要是因为狩猎是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活动。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礼物,而舞蹈则又将人们的生活、立项和意愿充分的表现出来。经历了千百年,人类的舞蹈已经逐渐的脱离了生活,已经从单纯的模拟逐步的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比如,《云上的日子》这一舞蹈作品。在舞台鼓声响起的同时,一排女兵以饱满的精神姿态登上舞台,他们在不停的旋转、横移、穿梭、交错的过程中,将女兵训练的场景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这一舞蹈作品不仅在整体动作结构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同时所使用的道具也不同于以往的舞蹈。再比如,《穿越》这一舞蹈作品,作为近年来最具代表意义的军旅文艺作品。编导在整个舞蹈编排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舞蹈的主题,充分利用演员的肢体将舞蹈主题形态塑造出来,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实现了高空与低空的并用,同时还利用演员所塑造的折叠造型,实现了各个动作之间的完美衔接,从而将现代军人的情感充分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又例如舞蹈《老伴》,这一舞蹈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两位老人之间真诚、真挚的情感。舞蹈编导在充分利用丰富的动作和情感。创作平常老百姓夸张、和谐生活的过程中,进行了舞蹈动作的大幅度创新。比如,在两人摇着大蒲扇一前一后蹒跚出场后,通过耍弄、追打、拧耳朵、害羞、握手等一系列的工作情节,将人物那颗未泯的童心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而该舞蹈的编导在动作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采取的层层递进的设计方式,将所有人的正常需求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所以,不管社会如何的发展和进步,都必须始终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舞蹈编导者,不能将其作为舞蹈创作的机器,广大的观众才能欣赏到最有效的舞蹈艺术作品。而作为舞蹈创作者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也必须对自身的价值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为其创作越来越多的优秀舞蹈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五大创作者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对个人的内在和外在需求予以统一,才能在确保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从而为其舞蹈创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激发舞蹈编导在创作时的内在动力的策略如下:
第一,必须对舞蹈编导个人自身的需求予以充分的重视。只有在深入了解舞蹈编导个人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掌握舞蹈编导内心对生活的需求、价值观的变化等。也就是说必须在舞蹈编导创作的过程中,首先满足编导最近的需求,使其充分感受到舞蹈编导工作的乐趣,才能将其参与舞蹈编导工作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出来,为其深入的进行舞蹈动作结构的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舞蹈编导的外部需求也必须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必须及时的了解和掌握舞蹈编导在编舞过程中表现出的外部需求,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只有将舞蹈编导的内在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才能帮助舞蹈编导提升舞蹈内容、形式、表现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力度,而这也是激发舞蹈编导内在需要最重要的环节。
第三,将舞蹈编导积极向上的精神充分激发出来。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其内在动力的支持。而内在动力的激发不仅坚定了舞蹈编导创作舞蹈的信心,同时也对其深入研究舞蹈动作结构的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大型舞蹈《云南映像》从最初的创作直至最后的成功演出,虽然历经了千辛万苦,但是作为主编的杨丽萍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杨丽萍一直坚信自己的舞蹈梦想会实现,而这也是激励她在困难面前一次次站起了的动力,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将云南的魅力最大限度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杨丽萍将每一个舞蹈动力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解,然后再将其教给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原住民。整个舞蹈在表演的过程中,将生命的律动、人性的张扬、原始的奔放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而这些也都说明了,在人类艺术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舞蹈已经成为了表达生命本质最直接的方式,而这也是这一大型舞蹈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结束语
舞蹈编导只有在深入研究和学习动作结构的重要意义后,才能充分利用动作结构将舞蹈创作的意图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将创作者的创作灵感充分的激发出来,同时也为其舞蹈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舞蹈编导必须在深入了解动作结构在舞蹈创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后,将动作结构与舞蹈创作紧密的融合自爱一起,才能在不断扩宽舞蹈创作思路的过程中,促进舞蹈创作品质的不断提升。
[1]莫艳.浅论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6(19):168.
[2]郭莹.试论动作结构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6(18):175.
[3]王颖.叙事舞蹈创作中的“变化与统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4]高旭.重复渐变在叙事舞蹈创作中的运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5]冯杰婷.遥感影像信息获取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05):30+34.
[6]贾琦.叙事舞蹈作品中的“停顿”修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7]解小歌.舞蹈创作走向市场的观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
孙化猛(1987.5- ),男,汉族,山东滕州人,助教,本科,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 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