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人:对军校人文课程改革的思考

2017-03-12徐加新赵桔徐安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思考

徐加新 赵桔 徐安英

摘 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只有我们的军校人文课程改革,真正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才能起到“以文化人”的效果,通过全面提升学员的素质而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最终实现强军目标。

关键词 军校人文课程 以文化人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1术语与定义

在中国古代,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文”的本义指花纹、纹路,后引申为文字、文章、文采、礼乐制度、修养道德等多层含义。“化”的本义是变化、改动、生成。“文”与“化”联系起来使用,最早出现于《周易》。《责卦》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指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纵横交织的各种社会关系。作为一个词语,“文化”在西汉以后才正式作为专有名词使用。汉刘向《说苑》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可见,从汉朝开始,文化即有与武力、武功相对的文治和教化之义。现代军队绝非暴力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 “文化武器”。因此,必须加强对军人的文化教育。

我们认为文化的实质是“以文化人”,文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把学识内化为精神、修养、人格和力量,给自己以信心,给别人以温暖。在军校中,“以文化人”中的“文”主要是指人文学科。以“大学语文”为主的音乐、美术和舞蹈等人文课程,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极强的感染力,是公共课中最容易做到“以文化人”的课程。如何在人文课程中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的效果,是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2国内外军内外有关情况分析

新技术革命引起了深刻的军事革命,使军队建设以质量为主取代了数量为主的建军模式,由此也使军人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质量建军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军队人员的综合素质。外军重视对军人特别是各级各类军官综合素质的要求,重视对“通才”的培养。美军对军官所要求的正确领会上级意图的能力、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有敏捷的思维能力,俄罗斯军队所要求的知识智能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精神素质,这些素质的养成无不以人文知识为前提和基础。可以说,人文知识是开发和提高军人智力的重要形式。

高技术战争是知识密集型战争,是“智力之战”,也就要求军人特别是各级军官具有广泛的知识、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创新精神。因此,缺乏对人文知识深刻理解与把握的指挥官显然是难以胜任高技术战争的。在外军院校教育中,军事专业和基础知识课程(其中又以人文知识为主)广泛而深刻的相互渗透和影响,正是适应各级军官知识结构的这种新要求新变化的反映。此外,随着国际军事交往的大大增加,军队还需要执行包括维和行动、救援救灾等各种非战争性任务。军队也常常需要与一些国际组织或其他国家的政府、军队打交道,这就要求各级军官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有关民族、宗教、文化、历史、法律、语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就是说,人文知识成为指挥官完成国际军事斗争的优势之所在。

外军在对官兵的培训和教育中,把人文科学的教育提高到培养军人综合素质的基础的高度,这种考虑有其战略意义,对军队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们谈论高技术和高技术战争时,往往是就高技术谈高技术,忽视了人文因素在创新中的作用,其实人们的创新精神和激情,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环境。

3研究的来源与问题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的这些作用并不会自动显现,必须通过“化人”即通过作用人、教化人这一中介才能实现。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赴北师大看望师生,翻看全国课程教材。他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应该把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主席此番“很不赞成”的表态,有着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热爱情结。从插队时的读书不辍,到为地方官时对作家与作品的尊重、对传统文化亲力亲为的保护,再到担任总书记之后考察曲阜孔府,还有在《之江新语》里、在他各种场合讲话时信手拈来的古诗词句,习主席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传统文化、文学的厚爱。但在另外一方面,这也体现了习近平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焦虑与期待,对教育界提出的期待与要求。

爱因斯坦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既具有高技术水平又具有高人问素养的人才,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注重经济起飞,科技发展,急功近利价值观冲击的现时代,人文课程不被重視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军事院校中,人文课程应有的地位与其显示中被重视的程度仍存在很大的反差。由于对人文,尤其是对于母语基础素质并不重视,导致当代大学生书写的退化、思维的退化、表达的退化、能力的退化、以至情感的退化和精神的退化,这是十分危险的。

不可讳言,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上,也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我们了解到,就全军院校范围来说,各院校之间课程建设极不平衡,有些院校则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地步。而这些现象的背后,其深层次问题就是教育观念的滞后,缺乏现代素质教育的思想;对人文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没有科学的定位,同时,也缺乏课程建设的规范化机制。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对军校人文课程改革实践进行深入研究,重点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拿什么化。要重视文化之“魂”的熔铸,消除“以文化人”方面存在的几个误区,使军人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识;二是化什么。要研究现实中军校学员的新变化;三是怎么化。要把握“以文化人”的方法与路径,树立“化人”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注重“化人”的载体建设。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强烈冲击,面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面对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如何通过加强以大学语文为代表的人文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促进军校学员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文化新论四题
让课堂“以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