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细节提问,有效解决教学问题

2017-03-12植结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捕捉解决细节

植结崧

摘 要 随着小学品德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如何捕捉品德课堂中的细节资源,巧妙解决教学问题,使学生思维拔节,让课堂绽放活力,是老师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就是通过课堂观察捕捉课堂上的生活细节、讨论细节、反馈细节、体验细节的提问,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从而落实了学生的道德内生和行为外化品德目标。

关键词 捕捉 细节 解决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小学品德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如何捕捉品德课堂中的细节资源,巧妙解决教学问题,使学生思维拔节,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新课程向教师们提出的又一个崭新的“命题”。叶澜教授指出,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成才的需要。品德教材文体简约,给教与学都留下了较大的空间,需要我们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捕捉课堂细节提问,巧妙解决教学问题。

1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提问,解决课堂“导入”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就是回归儿童生活,要想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要做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而实际生活又是儿童学习思想品德与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不断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关注生活细节,捕捉动态生成,解决课堂的“导入问题”。

在执教四年级上册《追求文明》这课时就特别关注学生的文明生活细节,精心设计的课前的问卷小调查——

老师提问:大家想知道统计结果吗?马上把同学的注意点集中起来,随后对“生活”展开对话,就解决了课堂的“导入问题”。

师: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帮助过家人、老师、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较多。

师:比较多,是多少?

生:52人。

师:即大部分的同学都——

生:都能帮忙做事。

生: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师:哦,从哪里看出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

生:我们是占100%、81%、98%、90%、86%。

新课伊始就让同学关注生活数据,依照理据来表达事实,达到整理数据揭主题目的。

2善于捕捉观看细节提问,解决教学“中心”问题

合理观看教学视频,是品德课堂资源整合的重要手段,学生在观看视频课件的过程中,激发起大脑中对原有或已学过知识的回顾和再现,并创造性地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同时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好奇、记忆和情感,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渴望。

而本课为解决《追求文明》中“文明是什么”的中心问题里,也播放了一个教学视频《文明之门》。

(视频:小婕同学起床后,整理好自己的校服,佩戴好红领巾,背好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在校门口遇见了同学,主动问好,看见有个同学衣冠不正,善意提醒,同学马上接受并改正。随后两人一起进入校门,在门口处发现有牛奶盒,两人捡起扔到垃圾桶。看见值日的老师,并主动问好。)

随后老师自然询问:谁来说说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一直评为学校的文明之星呢?

生:她每天穿戴整齐上学。

师:对,她的仪表的确整齐。(板:仪表美)还有呢?

生:能見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

师:看得可认真。两个同学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语言非常美的。(板:语言美)

生:她捡了牛奶瓶,把它放进垃圾桶。

师:仅仅是她一个人吗?

生:还有另一个同学。

师:是啊,文明还能传递。她文明的行为影响了身边的同学。(板:行为美)由于小女孩她坚持——(指板书)

生: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

师:所以她一直评为了学校的文明礼仪之星。小同学能做到的事情,同学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你来说说,我们能做什么?

生:我每天整理好衣服,拉好拉链才会学校。

师:掌声送给他。

生:我能做到语言美,每天上学放学见到老师同学都能主动问好。

师:老师为你的文明行为喝彩!

生:我也是语言美,每天早上上学前,我都能像爸爸妈妈说声:“我上学了”。

师:哗,是一个非常有礼貌、孝顺、懂得跟父母沟通的孩子。掌声送给他!

生:行为美,我看见校园里有垃圾,我能主动捡起扔到垃圾桶里。

师:看来我们整洁的校园有你的一份功劳!(竖起大拇指)

老师课堂上的自然询问,在与同学的对话中层层追问,从而解决了“文明是什么”的中心问题——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

3善于捕捉反馈细节提问,解决思想“内生”问题

反馈是课堂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有效手段,在品德课中小组汇报反馈更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途径,所以我特别留意同学们的反馈细节,在汇报中捕捉课堂的一闪而过的精彩生成,及时展开追问,解决同学的思想内生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四人小组选择“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一个方面讨论填表,然后汇报。

(1)行为美小组汇报

生:我们见到地上有垃圾,都会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看到有人吐痰就会提醒他,用纸巾把地上的痰擦掉。

师:你是在家里这样做还是在学校这样做。

生:在外面。

师:也就是我们社区、社会的干净,有我们同学的一份功劳!

(2)仪表美小组汇报

生:我们是研究仪表美的小组。我们组能整理好头发、穿整齐衣服、带好红领巾,穿好裤子,整齐地上学。

师:好,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仪表小组,看他她们是不是头发、红领巾、着装都是端庄整洁的?是不是?

生:不是——

师:哪个不是?

生:XX(指着一个男生)

师:他哪里不是?

生:他的衣服脏、不干净……

师:(马上走前)哦,同学端庄的衣服是整洁的,你的衣服有点——(脏),(看着男生)回家洗干净,可以吗?(男生点头)明天、后天老师相信你的校服一定会非常干净!好吗?(再点头)来,鼓励他一下好吗?(全班响起热烈的在掌声)

虽然是两个小片段,但老师的认真倾听、关注每一位成员,让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能得到“爱”的熏陶,让同学在畅所欲言中释放自己的内心真情实感,解决同学们的思想内生问题。

4善于捕捉体验细节提问,解决行为“外化”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习者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学生的行为外化的问题。(实录片段:)

师:请看(图片)国庆节过后4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竟有60万块的口香糖残渣,这些密密麻麻的痕迹跟我们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形成了非常强烈的——

生:反差!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愤怒!

生:悲伤!

生:愤恨!

师: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对那个吐口香糖的人说些什么?

生:你吐的口香糖会污染环境,而且会粘在别人的脚趾上。

师:你真是会观察。大家对这件事都很有感受,对不对?

生:对!

师:下面我们进行角色体验活动,小组内自由选取角色,体验不同人群的感受。四人小组内一人当吐口香糖的,一人当清洁工人,一人当游客,一人当一块地砖;马上开始选择角色,并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心情!

(小组交流,汇报)

师:请吐口香糖的人用一个词来说说他的感受,好不好?

生:好!

师:谁是吐口香糖的?

生:他!他!

师:(笑)是角色,不是他,是他扮演的那个人。你说。

生:有点惭愧

师:为什么会惭愧呢?

生:因为会弄脏别人的鞋子。

师:看来你是一个知错就会改的同学,谢谢,请坐。你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很后悔。因为我不但弄脏了别人的鞋,还会对天安门造成一种污染。

师:你很有环保意识啊,但你(为什么)还吐?

生:——(无语)(其他学生笑)

师:是不是?你那么有环保意识、现在那么后悔,刚才却吐得那么——

生(齐):开心!

师:是啊!还有没有“吐口香糖”的不同感受?

生:很开心、很愉快!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做了恶作剧很开心。(全班又笑)

师:你是很开心了,但要问问清洁工人开不开心?

生:不开心,看着口香糖残渣,是很难清洁的。

师:你是清洁姐姐?

生:是。

师:你每天在天安门广场清洁多久?

生:很久。

师:那你的感受是?

生:悲哀!

师:除了悲哀,还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想提醒吐口香糖的人不要吐了,因为清洁是很难的。

师:嗯,清洁难在哪里?怎么难?

生:因为那个口香糖有很强的粘性。

师:所以清洁起来——

生:很困难。

师:是不是很困难啊?

生:是!

师:是吗?全体起立。我们都来转换角色,当一次清洁工人。(全体同学蹲下来,手做着铲口香糖的动作——铲啊,铲啊,已经铲了三个多小时,手握着铲子都已经没力了,脚有点酸了,哎呀,走路都不稳当了,我的腰都挺不起来了。)现在你有什么感受?

生:愤怒!

師:手累不累?

生:累——

师:那里累啊?

生:(伸出手,甩了甩)手!

师:还有哪里累啊?

生:脚!

师:脚怎么累啊?

生:弯着累!

生:蹲着累!

生:脚好酸!

师:累吗?

生:我不累(大声)

师:不累,继续铲!

生(齐):啊~~

师:同学们都起来吧,回到座位上做好。同学们刚才我们清洁60秒不到的时间,只是做了铲的动作,还没有拿铲子了,假如我们真的是那些清洁工人的的话,一整天就蹲在那里铲,我们的腰、我们的手——

生:很酸!

师:对。所以刚才很开心、很愉快的同学,你现在还开心吗?请起来,你现在有有什么感受吗?

生:很后悔。

师:那你以后还会——(乱吐口香糖)

生:不会了。

师:为什么不会呢?

生:因为……因为清洁口香糖很困难、很辛苦。

师:那你在吐口香糖的时候有想过清洁工人的感受吗?

生(齐):没有!

师:(请坐)老师觉得你一定能够说到(做到)。

生:做到。

师:我们班的同学以后也一定不去做那个——

生(齐):那个乱吐口香糖的人。

师:是的,同学们。现实是这样的,我们要拒绝不文明的行为。因为它影响的不仅仅的个人素质还影响国家的形象……

五六分钟小片段,却把同学对“吐口香糖”这种行为有深刻的认识,这样的体验活动建立在部分同学的“生活”行为之中,通过行为的体验,加强了外化的表现,相信大部分的同学参与过这个体验活动之后,都会自觉不乱吐东西,注意自己的文明言行。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老师就要善于捕捉学生稍纵即逝的课堂提问细节,及时解决教学中问题,本文通过真实的课堂观察,记录老师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渗透教育理念,夯实学科基础,培养学科素养,从而落实学生的道德内生和行为外化品德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高峡,等.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赵亚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4] 高峡.义务教育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周芬,何庆红.抓住关键细节反思,提升品德教学实效[J].时代教育, 2015(2):265-265.

[6] 陈灵世.于细节处提升德育实效——探究如何应对品德课堂中的即时生成[J].小学教学研究,2011(28):52-53.

猜你喜欢

捕捉解决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