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复配药剂烯酰·唑嘧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2017-03-11余宏达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周娟陈霞

长江蔬菜 2017年4期
关键词:吗啉悬浮剂防治效果

余宏达,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周娟,陈霞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2.新兴县农业推广总站)

新型复配药剂烯酰·唑嘧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余宏达2,宋晓兵1,彭埃天1,凌金锋1,周娟1,陈霞1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2.新兴县农业推广总站)

为评价复配药剂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效果及其对辣椒的安全性,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连续2 a进行了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352.5、423.0、493.5、564.0 g/hm2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15 d调查,平均防效2013年分别为69.56%、72.69%、82.02%和84.82%,2014年分别为68.22%、71.03%、83.13%和88.57%,该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辣椒疫病;烯酰·唑嘧菌;田间试验;防治效果

辣椒疫病(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是为害辣椒生产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其病原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n)以土壤或雨水传播为主,侵染快、蔓延迅速,短期内即可引起病害暴发。辣椒疫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大面积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3]。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辣椒疫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的筛选及其使用技术的研究对该病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依靠单一药剂防治辣椒疫病很难适应辣椒生产的需要,因此,新型高效复配剂的筛选应用,对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有效控制辣椒疫病为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是一种新型的复配制剂,其中烯酰吗啉(Dimethomorph)是一种肉桂酸类化合物的衍生物,以其抑菌活性高、内吸传导作用强、对卵菌有特效等特点受到了广泛重视,并逐渐成为替代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的重要农药新品种[4];唑嘧菌胺 (Ametoctradin)是一种高选择性的杀菌剂,可高效防治霜霉病和晚疫病,研究发现唑嘧菌胺具全新作用模式,可与真菌呼吸复合体Ⅲ中的标桩菌素亚位点结合,从而抑制真菌的活动[5]。目前尚未见复配药剂烯酰·唑嘧菌在辣椒疫病上使用的报道,笔者于2013-2014年连续2 a进行了该药剂对辣椒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以及对辣椒的安全性,为该产品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 g/L唑嘧菌胺悬浮剂均为巴斯夫欧洲公司产品。

供试辣椒品种为东方神剑绿皮尖椒,2013-2014年的试验地均设在广东新兴县天堂镇元头岗村,各小区耕作、肥水管理等条件基本一致,各种条件符合试验要求。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352.5、423.0、493.5、564.0 g/hm2,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0 g/hm2,200 g/L唑嘧菌胺悬浮剂300.0 g/hm2及空白对照共7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从辣椒疫病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7~10 d施药1次,全期共喷药3次,每次用量60 L/667 m2。

1.3 调查方法

2013年在施药前、第2次施药后7 d和第3次施药后15 d各调查1次,2014年在施药前、第2次施药后8 d和第3次施药后15 d各调查1次。调查方法参照药效试验准则[6],每小区随机调查5个点,每点调查5株,记录病株数、死株数或明显枯萎的植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和病指防效,并用DMRT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辣椒疫病分级标准(按症状类型分级):0级:健康无症;1级:地上部仅叶、果有病斑;3级:地上茎、枝有褐腐斑;5级:茎基部有褐腐斑;7级:地上茎、枝与茎基部均有褐腐斑,并且部分枝条枯死;9级:全株枯死。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看出,2013年第3次施药后15 d,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352.5、423.0、493.5、564.0 g/hm24个供试浓度处理的平均病指分别为4.78、3.56、2.78和1.89,随施药浓度升高,平均病指降低;47%烯酰·唑嘧菌4个供试浓度处理对辣椒疫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9.56%、72.69%、82.02%和84.82%,随施药浓度升高,平均防效提高。与对照药剂相比,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352.5 g/hm2处理的平均防效略高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0 g/hm2的处理,而显著低于200 g/L唑嘧菌胺悬浮剂300.0 g/hm2的处理;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 423.0 g/hm2处理的平均防效与2个对照药剂的处理防效相当;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493.5、564.0 g/hm2处理的平均防效则均显著高于2个对照药剂的处理。第2次施药后7 d,47%烯酰吗·唑嘧悬浮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略低于第3次施药后15 d,但其结果的趋势基本相似。

2014年第3次施药后15 d,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352.5、423.0、493.5、564.0 g/hm24个供试浓度处理的平均病指分别为5.45、4.11、2.56和1.89,随施药浓度升高,平均病指降低;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4个供试浓度处理对辣椒疫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8.22%、71.03%、83.13%和88.57%,随施药浓度升高,平均防效提高。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352.5 g/hm2处理的平均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0 g/hm2的处理,而明显低于200 g/L唑嘧菌胺悬浮剂300.0 g/hm2的处理;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423.0 g/hm2处理的平均防效与2个对照药剂的处理防效相当;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493.5 g/hm2处理的平均防效显著高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0 g/hm2的处理,略高于对照药剂200 g/L唑嘧菌胺悬浮剂300.0 g/hm2的处理;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564.0 g/hm2处理的平均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0 g/hm2的处理,明显高于200 g/L唑嘧菌胺悬浮剂300.0 g/hm2的处理。第2次施药后8 d,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略差于第3次施药后15 d,但其结果的趋势基本相似。

表1 2013年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表2 2014年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在2 a的试验过程中观察发现,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4个供试浓度处理对辣椒未见药害现象,辣椒生长正常,叶色青绿,对产量未见不良影响,对辣椒炭疽病等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效。

3 结论与讨论

2 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是防治辣椒疫病的良好药剂,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建议在辣椒疫病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施第1次药,以后每隔7~10 d施药1次,具体施药次数视作物的生育期、病害的发生程度和天气情况而定,一般连续施药3次,以喷雾方式施用,均匀喷湿辣椒茎基部、叶片和果实,药剂使用以47%烯酰·唑嘧菌悬浮剂有效成分量423~564 g/hm2为宜。

田间防治辣椒疫病,刘永刚等[7]提出了“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植株局部施药为重点,重病田辅以药剂灌根或随水冲施防治”的综合治理思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辣椒疫病的传播途径广,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病害的发生主要与气候、品种抗病性等因素关系密切,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很容易造成辣椒疫病的暴发流行,导致辣椒大面积枯死,是辣椒产业的重大威胁。辣椒疫病发病周期短,蔓延流行迅速,一旦发病极难控制,病害发生多从侵染辣椒根部开始,当地上部分表现症状时,再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欠佳,因此,辣椒疫病需要提前预防,在发生前或发生初期施药,注意不同类型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1]李智军,龙卫平,郑锦荣,等.广东辣椒疫霉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8(1):50-54.

[2]易图永,谢丙炎,张宝玺,等.辣椒疫病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02(5):52-55.

[3]吕和平,刘永刚,杜蕙,等.辣椒疫病综合治理技术及应用[J].植物保护,2001,27(1):21-23.

[4]齐永志,张小风,王文桥,等.烯酰吗啉与百菌清复配对辣椒疫霉菌的增效作用[J].华北农学报,2010,25(增刊):279-284.

[5]佚名.巴斯夫发现杀菌剂唑嘧菌胺具全新作用模式[J].农药,2014(4):311.

[6]GB/T 17980.32-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辣椒疫病[S].

[7]刘永刚,吕和平,谢丙炎,等.辣椒疫病发病因子和化学防治技术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4,13(3):56-59.

Control Efficacy of New Compound Fungicide Dimethomorph Plus Ametoctradin against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YU Hongda2,SONG Xiaobing1,PENG Aitian1,LING Jinfeng1,ZHOU Juan1,CHEN Xia1
(1.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High Technology for Plant Protec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640;2.Xinxing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t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the compound fungicide 47%dimethomorph plus ametoctradin suspending agent against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and its security,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ts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field efficacy trial of the compound fungicide against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 was carried out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icacy was satisfactory,and with the compound fungicide dosages of 352.5, 423.0,493.5 and 564.0 g/hm2,the average control efficiencies were 69.56%,72.69%,82.02%and 84.82%in 2013,and 68.22%,71.03%,83.13%and 88.57%in 2014 after 15 days after the third time of spraying,so the new compound fungicide was worth popularizing in production.

Pepper phytophthora blight;Dimethomorph plus ametoctradin;Field trial;Control effect

S641.3

A

1001-3547(2017)04-0078-03

10.3865/j.issn.1001-3547.2017.04.027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

余宏达(1972-),男,助理农艺师,本科,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验及推广工作,E-mail:xxxyhd@126.com

彭埃天(1962-),通讯作者,男,研究员,本科,从事农作物病害防控研究及推广工作,电话:13676213888,E-mail:pengait@163.com

2016-12-06

猜你喜欢

吗啉悬浮剂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乙基吗啉中吗啉含量的研究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氟醚菌酰胺和烯酰吗啉对芋疫病菌增效作用及田间防效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