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师德文化修养提升之我见

2017-03-11李正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内化师德职业道德

李正可

(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镇同乐小学,广东中山 528414)

熊浩老师在演讲中说:“我们所占据的这个现实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导师这个词,多少恐怕也受人污染了吧。”他说在当代的社会,导师这个名词多少开始变得廉价了。很多“导师”在教人理财、教人成功,渐渐地忘记人格。董仲蠡老师说,当他讲到林语堂先生怎么样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他不禁手舞足蹈,作为一名老师的自豪感可谓是爆棚。但是,当场却有学生直接地质问他:“你讲这些有什么用?考试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于是他跟学生解释说,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是个人通过获取知识,提高修为,增加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知自己,并且在不断提高自己。

环顾我们的身边,还真有这样的老师:认为只要搞好成绩就行了,不要搞那么多其它活动做“无用功”;只给学生讲知识,对学生的品行人格修养却忽略;只教学生考试拿高分的技巧,而不教学生如何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爱护自然;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分数,而对学生的情绪感受内心需要几乎漠视……笔者认为,这样的老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不是“老师”,不是“导师”。换句话说,其对职业道德和个人修为涵养的认识都是存在缺陷的。教师师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个人师德的涵养修为,这是教师职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1 师德觉悟有所缺失的原因

造成当前师德有所缺失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变革中出现的消极因素跟社会道德的格局之间出现的失衡;二是教师福利待遇等合法的利益保障不到位,动摇了教师恪守自我职业道德的基础;三是有些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效的应有的约束。四是教师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扭曲,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这些都是其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

2 加强师德涵养修为文化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个人师德涵养,形成品德内化和行为外现的文化方式,帮助师德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2.1 不忘初心,学会坚守

在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的特殊时期,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教师、家长和孩子也面临着复杂的压力和挑战。在教育功利主义的驱动下,作为老师应该要学会坚守教育的初衷,不忘初心。“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何而出发”。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独教育不可以,因为它是社会良心的底线,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为师者,应该要明白,我们首要的职责是“传道”,要帮助孩子良好品德、高尚人格德行的养成。

2.2 以身垂范,以德育德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师者,应该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高尚的灵魂去摇动学生,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去推动学生,以心育心。在重物质享受、轻理想信仰的今天,更要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清净和丰富,要始终拥有坚定的信念,养成高尚的道德品格和情操,始终保存一颗宽容仁爱之心,去滋润和影响身边的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感、道德高尚的人。

2.3 观念正确,价值引导

在当前纷扰的世界,笔者认为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也是师德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有些老师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只重视成绩;二是期望过高;三是以老师的意志为主;四是批评多,表扬少。其实,这样的思想或者做法无疑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幸福。笔者觉得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先成人再成才”的观念,也就是要“让小孩具有人性”。要帮助孩子养成仁爱、文明、诚信、正义的品行。从小学会感恩、孝顺,具有同情心,会爱父母兄弟姐妹、爱别人、爱家爱国、爱自己、爱大自然。

二是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在当前选拔人才还是以考试为主的大背景下,我们要重视语、数、英等文化科的成绩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成绩不是唯一,同时要重视教孩子爱好体育运动,因为健康是人生的基石;要提升艺术素养,掌握美术、音乐的某项技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要掌握基本劳动技能,能独立生活;要学会和别人沟通,懂得和别人分享快乐和分担痛苦,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还要培养孩子坚毅的品质,要学会接受失败和经受逆境打击的抗挫折能力,珍爱自己的生命,始终对自己和生活充满信心!

三是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正确的事情。不要总是以我们家长或者老师成年人的思想或者眼观看问题,总喜欢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只要孩子的选择是对的,我们就应该支持和提供帮助。孩子是否健康、快乐和幸福才是衡量孩子培养价值的最重要的标准。

四是要多欣赏和鼓励孩子。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作为家长或者老师,应该有一双智慧的双眼,善于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并抓住它,赏识孩子,鼓励孩子。每一次的鼓励就会让孩子体验到来自家长或老师给予的力量,就会促进他们不断进步,激励他们走向成功。

五是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行行出状元。”要树立培养一位健康快乐的负责任的修理工和培养出一位国家主席一样伟大的观念。一个社会是多元的,需要有不同角色的成员来承担不同的责任,不同的职业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并没有高低和贵贱之分!

所以,为师者,有时需要安静下来思考,和自己的心灵对话。要重新理解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教育到底为了什么。教育,就是在帮助个人全方位认知自己、认识自己的民族,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掌握个人和民族的命运,创造这个国家的未来。教育者也好,受教育者也罢,我们都要做到北宋教育学家张载所说的读书的真正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师德高尚的一个体现!

教师自我品德修行的养成是一个人的行为文化的基础,道德内化的价值决定了内化是师德建设的内在要求。除此外,我们还需要从师德制度化、师德教化等方面协同进行,产生多重合力,那样,这个师德建设的良好文化氛围就更容易形成。

[1]刘宇.当前我国教师师德建设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4(12):44-45,37.

[2]刘格华.当前部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透视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张家军.论师德建设的教化、内化和制度化[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7):108-114.

猜你喜欢

内化师德职业道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