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和州”考释
2017-03-11薛从军
薛从军
(安徽和县第一中学,安徽和县238200)
“历阳”“和州”考释
薛从军
(安徽和县第一中学,安徽和县238200)
“历阳”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历阳应是战国时楚国的县,秦汉时为九江郡武装驻地,东汉时为扬州治所。其名有县名、郡名、镇名、城名等含义。“和州”一词最早见于唐李伯药的《北齐书》、李延寿的《北史》。齐梁在历阳会盟,二国和协,故名和州。其名有州名、郡名、路名、直隶和州名、州城名等含义。文章详细考证历阳、和州建置与沿革,指出《辞源》《辞海》关于历阳和州记载的一些错误和疏漏之处。
历阳;和州;历史地理意义;建置沿革
“历阳”一词,最先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此后各代史书都有记载。钱穆在《〈史记〉地名考》除引证《史记》句外,未作考证[1]859,只停留在《史记》的记载。“和州”一词,起源较晚,但与历阳紧紧关联。因此放在一起讨论。《辞海》《词源》列有“历阳”“和州”词条,但释义不全或有误。光绪直隶《和州志》、陈廷桂的《历阳典录》对此也缺乏深入的考证。
“历阳”“和州”,作为地名起于何时?其历史地理有何意义?其历史建置与沿革如何?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考释。
一、历阳
(一)历阳地名最早可见的史料
“历阳”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如《史记·灌婴列传》“尽得其军将吏,下东城、历阳”,又如《史记·项羽本纪》“历阳侯范增曰”,此两句的“历阳”下注引唐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和州历阳县,本汉旧县也。”[2]2671其实,这里注释不够准确,秦汉时的历阳县地域比和州历阳县地域大,那时的历阳包括含山县地域在内,而和州历阳县不包括含山,含山与历阳是和州属下并列的两个县。
(二)历阳命名
1.历山与历地
历阳这一带最早地名是“历山”。夏桀曾流放到历山。《吕氏春秋》云“汤伐桀”,“乃入巢门,遂有夏”[3]217。《淮南子》亦谓汤伐桀“困之鸣条,禽之焦(一作巢)门”[4]388,又云:“(汤)乃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4]910汉代高诱释南巢为“今庐江居巢”,释历山“盖历阳之山”。可见,夏桀流放的历山应是历阳地域的历山(在今和县境内)。历山地名,在夏朝时已经存在了。
这一带因历山之名而称历地。《越绝书》:“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地,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出渔浦,入大江,奏广陵。”[5]32春秋时,伍子胥逃跑,经过历地,到渔浦,入大江。渔浦,就是渔邱渡。历地,就是历山之地。《吴越春秋》也有记载:“伍员与胜奔吴,到昭关,关吏欲执之……与胜行去,追者在后,几不得脱。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乃渡之千浔之津。”[6]40唐代司马贞的《索隐》注昭关为:“其关在江西,乃吴楚之境。”昭关,在今含山县。《历阳典录》:“渔邱渡在百福寺后,古江岸,《越绝书》所谓‘千釜津’也,伍员入吴济渡处。”[7]《和县志》说:“位于和县一中学东北隅。《旧图经》云:‘渔邱渡为伍员入吴济渡处。’当时,这里是江岸渡口。”[8]623那时只是历地,还没有历阳之名。
这段江岸的记载,有长江水文意义。现在的和县长江江岸在原和县一中旧址东十华里处。两千多年来江岸逐渐向东推移,长江江道逐渐狭小。
2.“历阳”是由“历山阳”演绎而成的
历阳之名,是从“历山阳”演绎而成的。《越绝书》:“吴古故陆道,出胥明,奏出土山,度灌邑,奏高颈,过犹山,奏太湖,随北顾以西,度阳下溪,过历山阳、龙尾西大决,通安湖。”[5]31可见,在春秋时已有历山阳的名称了,只是还没有形成县城。据《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的命名方式,历阳县城在历山之南,所以命名历阳。例如华阳,唐颜师古注“居华山之南”,故名。由此推知,春秋时期,历阳县尚未出现。
3.历阳应是战国时楚国的县
1974年在河南扶沟县古城村出土一批战国时期的金币,其中一块方形金币是“爰”。专家考定,“爰”是战国时期楚国在历阳铸造的货币,其地即今安徽和县西约三十里。[9]蔡远章先生经过考证,也认为“爰”是战国时期历阳铸造的货币。造货币的地方应该是不小的城。所以历阳在战国时就存在了。秦统一,就为秦的县城了。
4.历阳县在秦汉时为九江郡武装驻地我们再看看《汉书·地理志》:
九江郡,秦置。高帝四年更名为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复故。莽曰延平。属扬州。户十五万五十二,口七十八万五百二十五。有陂官、湖官。
县十五:寿春邑,楚考烈王自陈徙此。浚遒,成德(莽曰平阿),橐皋,阴陵(莽曰阴陆),历阳(都尉治,莽曰明义),当涂(侯国,莽曰山聚),钟离(莽曰蚕富),合肥,东城(莽曰武城),博乡(侯国,莽曰扬陆),曲阳(侯国,莽曰延平亭),建阳,全椒,阜陵(莽曰阜陆)。[10]1569
这里指出历阳属九江郡,此时尚未出现含山县,含山的地域应在历阳县地域内。在汉时历阳为“都尉治”。什么是“都尉治”呢?
都尉治源于郡尉治。《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2]239尉,这就是郡尉治。《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10]742
都尉,掌管一郡武事,与郡守同列二千石官。据此可知,秦之际,历阳为九江郡郡尉治所,在西汉为都尉治所,也就是说历阳为九江郡军事武装所在地。
5.西汉时曾经为淮南国之都,辖四个郡之地
据“高帝四年更名为淮南国”,可推知,历阳后又为淮南国之都,《淮南子》称“历阳之都,一夕而成湖”可佐证。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字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2]3075哪四郡呢?《史记集解》:“徐广曰: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可见,西汉时历阳城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一个中心地段。
6.东汉时,历阳为扬州治所,所辖六郡
东汉时,历阳为侯国、刺史治。《后汉书·侯国四》:“历阳,侯国、刺史治。”《后汉书·志十九》:“九江郡属扬州(扬州有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郡、豫章等六郡)。”《太平寰宇记》指出:扬州,“后汉方理历阳”。方理历阳,就是治所在历阳。可见历阳为扬州治所,所辖六郡。历阳的政治经地位在汉代逐步提升。
7.历阳县城位置的变动
古历阳城在今和县腰埠乡一带,正对历山。在汉文帝元年(前179)四月时发生地震,城池陷落。“历阳之都,一夕而成湖”就是指历阳城陷落成湖,此湖在明代因张良兴邀功将湖水引入大江而消失。[11]现在的历阳城在为汉文帝时重建,在古历阳城东三十里。现在的江岸已向东推进至少十里。
(三)历阳地域名称的历史地理意义
1.县名
《汉书·地理志》有“九江郡”“县十五”“寿春”“阴陵”“历阳”“东城”等地名[10]89。顺便指出的是,居巢,当时是县,属庐江郡(共十四县)。汉承秦制,秦基本也如此
必须指出,秦汉时至晋太康六年(276),乌江亭属东城县,不属历阳县。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上载:“乌江本乌江亭,汉东城县,梁置江都郡。”[12]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指出:“乌江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舟待羽处也。晋太康六年(公元276年)始于东城县界置乌江县。”[13]2457
2.郡名
据《隋书》:“历阳郡(后齐立和州),统县二。”“历阳,旧制历阳郡,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制郡。乌江,梁置江都郡,后齐改作齐江郡,陈又改为临江郡,周改为同江郡,开皇初废。”[14]876
3.镇名、城名
古代历阳县,历阳郡的治所就在历阳城,所以历阳城就成了江北大镇。现今和县有历阳镇。
二、和州
(一)“和州”地名最早见于史书
“和州”地名最早见于唐李百药的《北齐书》。例如“是月,王琳为陈所败,萧庄自拔至和州”[15]63又见于《陈书》如“壬戌,齐和州长史乌丸远自南州奔还历阳”[16],同时,又可见唐李延寿的《北史》,例如“薛子建于和州”[17]2632,又如“历迭州总管、和州刺史、淮南郡太守,所在有惠政”[17]1916。
(二)“和州”命名考
刘禹锡的《和州刺史厅壁记》云:“梁亡,北齐图霸功,拥贞阳侯以归,王僧辩来迎,会于此地。二国和协,故更名和州。”[18]557这是对和州命名的简括说明。历史上,东魏孝静帝武定八年(550)五月,齐王高洋代魏自立,亦号为齐。为区别于南齐而史称“北齐”。和州命名当在北齐之时。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和州命名说得最为清楚:
敬皇帝绍泰元年(乙亥,555年)……王僧辩遣使奉启于贞阳侯渊明,定君臣之礼,又遣别使奉表于齐,左民以子显及显母刘氏、弟子世珍为质于渊明,遣左民尚书周弘正至历阳奉迎,因求以晋安王为皇太子;渊明许之。渊明求度卫士三千,僧辩虑其为变,止受散卒千人。庚子(5月21日),遣龙舟法驾迎之。渊明与齐上党王涣盟于江北,辛丑,自采石济江。于是梁舆南渡,齐师北返。僧辩疑齐,拥楫中流,不敢就西岸。齐侍中裴英起卫送渊明,与僧辩会于江宁。癸卯,渊明入建康,望朱雀门而哭,道逆者以哭对。丙午(5月27日),即皇帝位,改元天成,以晋安王为皇太子,王僧辩为大司马,陈霸先为侍中,丙午(9月29日),贞阳侯渊明逊位,出就邸,百僚上晋安王表,劝进。冬,十月,己酉(10月3日),晋安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中外文武赐位一等。以贞阳侯渊明为司徒,封建安公。告齐云:“僧辩阴图篡逆,故诛之。”仍请称臣于齐,永为籓国。齐遣行台司马恭与梁人盟于历阳。壬戌(12月16日),齐和州长史乌丸远自南州奔还历阳。[19]1095-1096
从这段史料看,其一,齐梁在历阳会盟。梁“称臣于齐,永为藩国。齐遣行台司马恭与梁人盟于历阳”,这就是所谓的“二国和协”。其二,末句“壬戌,齐和州长史乌丸远自南州奔还历阳”,最能说明历阳变和州情况:和州此时已是一个行政区域,管辖历阳和乌江两县。其三,齐梁在历阳会盟的时间是梁敬皇帝(萧方智)绍泰元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六年(乙亥,公元555年)冬十月己酉(10月3日)这一天;改历阳为和州,当在10月3日至12月16日内。
(三)和州地域名称历史地理意义
1.州名
下辖县,上受郡或道或路管辖。《宋史》记载:“淮南西路。府:寿春。州七:庐、蕲、和、舒、濠、光、黄。军二:六安、无为。县三十三。南度后,府二:安庆、寿春。州六:庐、蕲、和、濠、光、黄。军四:安庆、镇巢、怀远、六安,为淮西路。”[20]2395和州记述曰:“县三:历阳,含山,乌江。”[20]2395
2.郡名
《新唐书》“和州历阳郡”记述曰:“县三:历阳,乌江,含山。”[21]1053虽然是郡,但行政级别相当于州。唐和州历阳郡属淮南道。淮南道辖扬州广陵郡、和州历阳郡、申州义阳郡等十二郡,治所扬州。
3.路名
《元史》和州记述曰:“元至元十三年,置镇守万户府。明年,改立安抚司,又明年,升和州路。”“领三县:历阳,含山,乌江。”[22]1411和州路,元朝属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淮西江北道管辖庐州路、和州路(后改属庐州路)、峡州路等七路。
4.直隶和州名
《明史》:和州,洪武“七年属凤阳府,寻,直隶京师”[23]931。
三、历阳、和州建置与沿革
夏朝时,历阳和州之地属“扬州之邑”“淮夷东夷”,尚没有历阳和州名,但“历山、历地”两名可能出现。《尚书·禹贡》有“淮海维扬州”,“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决江导河,东注于海”等记述[24]42。
春秋(前1046—前771)一般称这一代为巢、棠。先属吴,吴亡入越,越亡入楚。《左传》云:“吴取楚太子建之母于巢。”又云“楚囊师于棠。”杜预注:“楚地。和州,盖分为二邑。皆楚境。”[13]“春秋时可考者十二国:吴、越、楚、舒、黄、弦、蓼、巢、蒋、六、桐、钟离。”[12]此时尚没有历阳和州之名。
战国(前770—前221)《史记·秦本纪》:“厉共公二十一年,初县频阳。(孝公十二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2]325《太平寰宇记》:“战国时犹为楚地。”[13]历阳县在这一时期为楚所立。
秦(前221—前206),历阳县属九江郡郡尉治所(秦始皇二十三年灭楚后置,历阳县设置至迟当在此时)。《史记·秦始皇本纪》:“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2]88《汉书》“九江郡”下有“秦置”词[10]114。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二《秦郡考》:“长沙、九江、泗水、薛郡当为二十三年灭楚后所置。”
西汉(前206—25),历阳县属九江郡(县十五)。《汉书》:“汉高祖四年(前202)九江郡更名淮南国,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复故,王莽时(9—20)曰延平,属扬州。历阳,莽曰明义县。”[10]《文献通考》:“汉时为郡国七,县九十七。”[12]
东汉(25—220)时,历阳为县(侯国),扬州刺史驻此。属扬州九江郡(十四城),《后汉书·志十九》:“九江郡属扬州(扬州有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郡、豫章等六郡)。”[25]2807历阳为扬州之所,《太平寰宇记》:“后汉方理历阳。”
三国(220—280)历阳县为江北重镇,属吴扬州九江郡(辖历阳县、阜陵县)。《三国志》宋裴注“历阳山石”引《江表传》曰“历阳县”。[26]1171《太平寰宇记》:“在吴时为重镇。”[13]顾氏《方与纪要》:“孙策起历阳则渡江而江南,曹公争江南则想持于东关濡须,故名重镇。”
西晋(265—317)历阳县(乌江与历阳都是并列的县)属淮南郡(县十六)。《晋书》:“淮南郡属扬州,扬州合统十八郡。”[16]《文献通考》:“晋时为郡国二十二,县二百有五,淮南郡十六县,西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历阳郡领二县:乌江县,历阳县。”[12]《晋书》:“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分淮南之乌江、历阳二县置历阳郡。”[16]
东晋(317—420),元帝置扬州历阳郡,领历阳县、阜陵县、乌江县、龙亢县。《太平寰宇记》:“含山县本龙亢县,元帝置故城。”[13]《历阳典录》卷二:“阜陵废县,和含两界之间。汉县,晋因之,刘宋无。”(一说在全椒县东南十五里,待考)安帝置豫州历阳郡,领历阳县、阜陵县、乌江县、龙亢县。《宋书·州郡志》:“晋成帝咸和四年,侨立豫州,惠帝置历阳郡,属扬州,安帝割属豫州。”[27]
北朝永初三年(423)分淮东为南豫州,淮西为北豫州。文帝元嘉七年(431)合二豫州为一,十六年又分,二十二年又合,孝武大明三年(460)又分。《宋书·志》卷三十六、《北齐书》《北史》《南史》言:大明五年(461)乌江县与怀德县合并,立临江郡。历阳郡辖历阳、龙亢、雍丘、酇四县;永光元年(465)撤临江郡,乌江属历阳郡;元徽元年(473)酇县划归新昌郡;永明二年(484)雍丘县划归陈留郡,历阳辖历阳、龙亢、乌江三县。[27]齐天保六年(555)冬十月乙酉以齐梁通和于此,改历阳郡为和州,领县五:历阳令、乌江令、龙亢县、雍丘令、酇令(汉属沛,晋太康属谯),属南豫州(治历阳)。
宋刘武帝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属南豫州,《宋书》:“永初,郡国惟有历阳、乌江、龙亢。”[27]文帝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属豫州。《历阳典录》卷二:“龙亢废县,含山县南十里,龙亢本沛郡属县,东晋侨置于此。历宋齐至梁与北魏迭有其地。”孝武帝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雍邱县、酇县,属南豫州。《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雍丘县,东晋侨置,南朝梁废,故城在今安徽和县南九十里(雍镇)。”
前废帝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雍邱县、酇县,属南豫州。《历阳典录补》卷二:“酇废县,本沛郡属县,刘宋侨置,南齐无。”明帝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雍邱县、酇县,属豫州。《宋书·明帝纪》:“泰始五年二月,分豫州;六月罢南豫州。”后废帝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雍邱县,属南豫州。《宋书·后废帝纪》:“元徽元年冬十月置新昌郡,分历阳郡之酇县,隶属徐州。”
南齐高祖时,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龙亢县、雍邱县,属豫州;武帝时历阳郡领历阳县、龙亢县、雍邱县,属南豫州。《南齐书·州郡志》:“永明二年乌江酇领于临江郡。”
梁设历阳郡,领历阳县、雍邱县,属南豫州。《隋书》:“乌江县,梁置江都郡。龙亢县属龙亢郡。”[14]876
北齐文宣帝设和州,领历阳郡、齐江郡。《太平寰宇记》:“梁末侯景乱,江北地尽属高齐,高齐立为和州,领历阳、齐江二郡。”[13]陈宣帝时设历阳郡,领历阳县,属南豫州。《隋书·地理志》:“乌江县,陈改临江郡。”[14]876
北周静帝时设和州,领历阳郡(历阳县、龙亢县)、同江郡(乌江县)。《江南通志》:“齐天保六年置和州,周因之。”《太平寰宇记》:“龙亢县,周天和元年并入历阳。”[13]《隋书》:“乌江县,周改为同江郡。”[14]876
隋(581—618)历阳郡统县二:历阳、乌江。《文献通考》:“为郡二十二,县一百二十二,历阳郡二县。”[12]
隋文帝时设和州,领历阳县。《隋书》:“开皇(581年)初郡废,大业(605年)初复置郡。”[14]《太平寰宇记》:“隋开皇十三年罢郡,省齐江之谯县入历阳县,以为和州。”炀帝时复设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太平寰宇记》:“炀帝初州废,复立历阳郡。”[13]
唐(618—907)设和州历阳郡,领县三:历阳、乌江、含山。历阳县辖39个乡和西梁山镇,属淮南道。《文献通考》:“唐时为州四十一,县二百有九,和州三县。乌江县,本乌江亭,汉东成县,梁置江都郡,北齐改密江郡,陈临江郡,后周乌江郡,隋后为县,有项亭。含山,唐县。”[12]武德三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属淮南道。《太平寰宇记》:“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和州,天宝(742—756)初改为历阳郡,干元(758—760)初复为和州。”[13]“武德三年杜伏威归顺因改为和州。”[13]武德六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属淮南道。《新唐书》:“含山县,上,武德六年析历阳之故龙亢县地置,八年省。”[21]1052
武德八年及太宗年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属淮南道。武后长安四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武寿县,属淮南道。《新唐书·地理志》:“含山县,长安四年复置,更名武寿县。”[21]
中宗神龙元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属淮南道。《新唐书》:“含山县神龙元年复故名。”[21]元宗天宝元年,设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属淮南道。《太平寰宇记》:“天宝元年和州改历阳郡。”[13]
肃宗至德元年,设和州历阳郡,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属淮南节度使。《新唐书》:“肃宗至德元载置淮南节度使,领扬、楚、滁、和、寿、庐、舒、光、蕲、黄申、沔十三州。”[21]干元元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属淮南节度使。德宗贞十六元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属舒庐滁和都团练使。《新唐书》:“德宗贞元十六年放置舒庐滁和四州都练使。”[21]昭宗天佑元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淮南节度使。《新唐书》:“昭宗天佑元年,废舒庐滁和四州都练使,仍隶淮南节度使。”[21]
五代(907—960),梁唐设和州,领历阳县、含山县。《五代史》:“杨行密据淮南称吴传世”,“昭宗二年,杨行密遣田君页安仁义李神福等取和州。”晋汉南唐,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五代史》:“属南唐,后没于周,李璟乃于当涂侨置新和州。”后周世宗显德五年,设和州,领历阳县、乌江县、含山县。
宋(960—1279)设和州、历阳郡。“县三:历阳、含山、乌江。”历阳县承袭唐制增设平屙镇(香泉)。州属淮南西路(县三十三)。[20]2182-2184“原为淮南路,熙宁五年(1073年)分东西两路。”“西路:府,寿春;州六,庐、蕲、和、濠、光、黄;军二,六安,无为;县三十三;南渡后,府二,安庆、寿春;州六,庐、蕲、和、濠、光、黄;军四,安沣、镇巢、怀远、六安。”“为淮南西路。乌江,绍兴五年废为镇,七年复。”[20]
宋《元丰九域志》指出历阳县下属八乡:“历阳八乡:娆下(即姥下)、功剰桥、白渡桥、万岁岭、平痾汤、白望堆六镇;梁山、栅江二寨。”[28]471
元(1206—1368)设和州,县三:历阳、含山、乌江,属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降为州,隶庐州路。《元史》:“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等。大率以路领州、领县。”[22]“庐州路,领司一(录事司)、县三(合肥、梁县、舒城)、州三(和州、无为州、六安州)。元至元十三年(1277年),置镇守万户府。明年,改立安抚司。又明年,升和州路。二十八年,旧设录事司,后入州自治。”[22]至元十三年,设和州镇守万户府,历阳县、含山县、乌江县,属淮西总管府。十四年,设和州安抚司,历阳县、含山县、乌江县,属庐州路总管府。十五年,设和州路,历阳县、含山县、乌江县。二十八年,设和州,历阳县、含山县、乌江县,属庐州路。
明(1368—1644)和州,直隶和州,领县一:含山县。镇,历阳镇。属南京庐州府凤阳府。洪武元年、二年、七年、十一年分别称历阳县、和州、和州、直隶和州,都领含山县,分别属庐州府、庐州府、凤阳府、南京京师。明成祖永乐元年,为直隶和州,领含山县,属南京京师。《明史》:“洪武(1368)初,省州入县。二年九月复改县为州,仍属庐州府。七年属凤阳府,寻直隶京师。东北有乌江县,洪武初省。含山州西,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明正统六年(1442)州有9乡35都6镇。”“永乐元年仍曰南京。”[23]931《和州志》:“东有浮沙口、南有裕溪镇二巡检司。又南有牛屯河巡检司,后移于乌江镇,即故乌江县也。”
清(1616—1911),为和州直隶州,辖县一:历阳。清光绪十四年,有9乡10镇,隶属安庐滁和道。《清史稿》:“顺治初因之,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隶安徽省。”[29]2016顺治二年、十八年,为和州直隶州,领含山县,属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康熙六年,为和州直隶州,领含山县,属安徽布政使司。乾隆时,属安徽巡抚部院。
民国(1912—1949),1912年废州为和县。1942年9月,成立和含办事处。1944年11月成立和县,县下分区、乡、镇。1912年隶属安徽省,1914—1928年属安庆道,1932年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隶皖北行署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安徽省》:“1912年隶属安徽省。1949年隶皖北行署区。1938年全县分5区20乡24镇,1940年全县有1镇5区42乡,1942年有6区38乡,1943年有4区4区19乡,1947年有1镇28乡,1948年7月有4区2镇21乡。”[30]409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为和县。1958年12月15日,和县和含山县合并,成立和含县。1959年6月1日和县、含山县分治。县下分区、乡、镇。1958年10月至1983年4月县设人民公社。1949年初属巢湖专区,1952年3月属芜湖专区,1965年5月复属巢湖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安徽省》:“1949年10月至1950年底,全县设8区114个乡镇,1951年12月至1952年初调整为12区138乡,1955年底至1956年3月设6区2镇57个乡,1957年12月裕溪镇划归芜湖市,1958年合并为15个人民公社,1961年底全县增至21个,1983年至1984年撤销公社建制建立乡政府,1988年底设7区1镇38个乡,历阳镇升为副县级镇。”[30]409
四、订正、补充文献资料
《辞源》这样释历阳:“山名,也称历山,又名亭山。在安徽和县西北四十里。相传夏桀流放于此。见《竹书纪年》(上),例如《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第三》:‘鄱阳言:‘历阳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31]1676《辞源》这里说历阳是山名,是不确切的。所引“历阳山石文理成字”的“历阳”,并非是山名,而是县名。查《三国志·吴书》本句下注引《江表传》:“历阳县有石山临水,高百丈,有三十丈所……”[26]1171可见历阳是县名。《三国志》书所言历阳,均是县名,如《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第一》有如是记载:“景、贲退舍历阳。”“比至历阳,众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于历阳。”[26]1102又如《三国志吴书宗室传第六》记载:“使(孙)辅西屯历阳以拒袁术。”[26]1211而况历阳至迟在秦已是县名了。
《辞源》在注“历山”[31]1676词条时漏了一条:历山,历阳之山,在今和县境内。夏桀流放之地,例如,汤“乃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见《淮南子》)。汉代高诱释南巢为“今庐江居巢”,释历山“盖历阳之山”。
《辞源》在注“历阳”[31]1612词条时漏了一条:“历阳,镇名,为和县政府所在地。”
《辞海》在注“和州”[32]1740词条时,只注了“州名”与“古城名”,是不全面的。应补上两条:
郡名。《新唐书》:“和州历阳郡。”“县三:历阳,乌江,含山。”路名。《元史》:“元至元十三年,置镇守万户府。明年,改立安抚司,又明年,升和州路。”“领三县:历阳,含山,乌江。”
[1]钱穆.《史记》地名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4]陈广忠.淮南子译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5][汉]袁康,吴平.越绝书全译[M].俞纪东,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6][汉]赵晔.吴越春秋校注[M].张宽,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
[7][清]陈廷桂.历阳典录(卷五)[M]//中国方志丛书(229).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8]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和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9]盛观熙.关于楚国铸币的若干问题[J].江苏钱币,2007,(4):10-14.
[10][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薛从军.历湖与古“历阳城”遗址[J].巢湖学院学报,2013:(5):1-6.
[1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十八)·舆地考四[EB/OL].[2017-04-14].文学360,http://www.wenxue360.com/sikuquanshu/4217.html.
[13][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王文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唐]魏征.隋书(卷三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许嘉璐.二十四全译.北齐书[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16][唐]姚思廉.陈本纪[EB/OL].[2017-04-1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817/18/13358165_ 307864155.shtml.
[17][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8][唐]刘禹锡.刘禹锡集[M].卞孝萱,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1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元]胡三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2][明]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3][清]张廷玉.明史(卷四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4]白话尚书[M].周秉钧,译注.长沙:岳麓书社,1990.
[2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唐]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26][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7][南朝梁]沈约.宋书·志第二十六州郡二[EB/OL].[2017-04-14].126在线阅读网,http://www.read126.cn/194c6894-51d5-4df3-a4bc-fa1282139f82!902b33e8-3e11-4b54-89b2-271fda10b2d4.htm l.
[28][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9]赵尔巽.清史稿:第八册(志三十四·地理六·安徽)[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0]安徽省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安徽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1]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 朱正平】
Interpretation of Liyang and Hezhou
XUE Cong-jun
(No.1 Middle School,Hexian 238200,China)
The name of“Liyang”was first found in Sima Qian’s Historical Records.Liyang should be a county of Chu Kingdom in theWarring States Period,subsequently an armed resident of Jiujiang County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and the Yangzhou governor place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Its name has themeanings of county name,state name,town name and city name.“Hezhou”was first found in Li Boyao’s“BeiQi Book”and Li Yanshou’s“North History”in the Tang dynasty.Qi State and Liang State were united in Liyang,hence the name of Hezhou was created.The name of Hezhou represented state name,county name,road name and municipality name.The paper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history of Liyang and Hezhou,and pointed out some errors and omissions on the records of Hezhou in“Ci Yuan”and“Ci Hai”.
Liyang;Hezhou;historical geography significance;organizational changes
K207
A
1009-5128(2017)09-0024-07
2017-03-20
薛从军(1948—),男,安徽和县人,安徽和县第一中学特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地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