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中的中国传统休闲思想研究
——以山东方言俗语为中心
2017-03-11赵婷,李繁
赵 婷, 李 繁
(济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济南 250022)
【哲学与历史文化研究】
民间俗语中的中国传统休闲思想研究
——以山东方言俗语为中心
赵 婷, 李 繁
(济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济南 250022)
随着人类生活范式的改变,休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形式多样的休闲活动中蕴含的休闲思想,在生活交际和生存观念方面提供指导。民间俗语蕴含着人民大众从古到今积淀下来的思想智慧。其中,山东方言俗语承载着鲜明的地域文化元素,蕴含具有儒道文化特征的休闲思想,分别从自然、人文、精神三个维度展现儒道休闲思想:儒家休闲思想涵盖和谐共生的生态型休闲思想、濡养德行人格的伦理型休闲思想、以礼制心的修养型休闲思想;道家休闲思想蕴含主客合一的顺适观、逍遥齐物的价值观、豁达无争的养生观。
民间俗语;中国传统思想;休闲思想;山东方言俗语
民间俗语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展现人们的生存艺术。《现代汉语词典》将“俗语”界定为:“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性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反映人民生活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也叫俗话。”俗语具有口语性、通俗性等特征,是一种定型化的又有灵活性的常用语句,俗语大多生动形象、富含哲理。汉语俗语包括口语性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语言形式具有“俗”的性质,并以“语”的形式存在。
民间俗语通俗易懂、结构多变、内容广泛,饱含人民群众千百年来的处世精髓和休闲思想,具有丰富、浓郁的艺术和审美价值。本文从儒家和道家思想角度着重对山东地区的方言俗语进行探讨,剖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态度理想、生存智慧,从自然、人文、精神三个维度探究具有地域文化韵味的地区俗语,以此揭示其中蕴含的丰富休闲思想意蕴。
一、山东方言俗语
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的民间语言文化。齐鲁文化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和根基之一,蕴含着诸子百家思想,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更是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而山东方言俗语中的谚语,如自然谚、农事谚、社会谚、风土谚、生活谚、讽戒谚;歇后语,如节气歇后语、商业歇后语、生活歇后语、自然歇后语、宗教歇后语、风俗歇后语;惯用语,如日常惯用语、典故惯用语、农业惯用语、渔业惯用语、宗教惯用语、转化型惯用语等都生动直观地体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文化,并散发出余韵悠远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休闲智慧。
(一)山东方言的归属和分区
西汉扬雄的《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方言专著,其将山东方言区划分成两大区四小片区,这与现代山东方言分区情况大体一致。李荣等的《中国语言地图集》认为山东一百多个县市的方言均属于北方方言区,而山东内部各地的方言又可进一步被划归为三个不同的官话小区。[1]B3其中,济南、聊城、德州、滨州、淄博、泰安等地40余县市在内的方言属于冀鲁官话区;鲁南、鲁西南包括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等地近30个县市在内的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青岛、烟台威海等地40个县在内的方言属于胶辽官话区,即“胶东方言”。此外,钱增怡等从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对山东方言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把山东方言分成:西区(69个县市)、东区(40个县市)两个大区;前者包括西齐区(42个县市)、西鲁区(27个县市),后者包括东潍区(25个县市)、东莱区(15个县市),共四个小区。[2]笔者阅读了大量相关的汉语方言论著、汉语方言词典、山东各市地方志方言志等文献,还在山东省各地进行了为期近10个月的田野调查,并结合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有关汉语方言的文献,共搜集符合收录要求的山东方言俗语近3000余条。
(二)研究方法
本文所选取的方言俗语符合以下标准和要求:(1)汉语方言,不包括其他民族方言;(2)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对方言进行记录和描写;(3)必须要有音系;(4)若没有音系,需有同音字转写。
在获得大量、准确材料的基础上,对所收集材料进行深入统计和分析,建立方言语料库。(1)语料来源有书籍、论文、杂志、地方志、方言志、报刊、个人方言等;(2)语料信息应包括标题、作者信息、出版社、出版时间等;(3)建立音系和同音字表;(4)记录被调查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教育经历、出生地、第一方言、职业等信息;(5)方言分区:西齐区、西鲁区、东潍区、东莱区;(6)对相应方言名称进行分类和记录;(7)对应行政区划:将方言点对应到相应市、县、镇、村等。
(三)研究进程
准备阶段。首先,本研究小组的调查点选择原则是:选择有特色、代表性的方言地区,或与研究小组成员有特殊人际、社会、籍贯等关系的地区,或前人提及、调查研究过的著名地区。其次,本研究小组逐渐熟悉当地情况,如民族构成、人口数量、历史地理等人类学和社会学方面信息,并大量收集相关文献和地方志材料。在进行正式调查之前,成员撰写调查提纲和表格,以保证更加系统、全面地收集资料,避免资料残缺和遗漏。第四,熟悉有关社会和文化的理论与基础知识。
实施阶段。首先,本研究小组到主要方言分区的当地政府报到,取得相关支持和许可。其次,到达计划调查的地点了解语言使用情况,并在利于调查的地点建立居住大本营。在正式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逐渐从“参与观察”过渡到“深度访谈”。在了解当地的社交礼仪和禁忌等的基础上,研究小组成员还要注意个人形象的呈现,做到入乡随俗,尊重特殊,不冒犯当地风俗。其次,“深”“浅”观察结合,巧妙进行访谈和记录,耐心倾听当地人附带的倾诉和困难,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
整合阶段。首先,研究小组着重收集新材料,在以往资料的基础上,补充新资料,完善这一方向的语料库,为日后研究打下基础。其次,横向对比方言和文化差异,以此更加准确地理解俗语的内在文化含义。 第三,反复核实所收集的方言语料,慎重对待小众俗语,并注意收集计划外的调查收获。第四,研究小组边调查边整理所获得的语料。及时发现调查不足,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改。最后,根据当地方言俗语的丰富性和可获得性来决定调查时间的长短和频率。
二、山东方言俗语中的休闲思想
(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休闲思想
1.自然休闲思想: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和谐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客观世界与主体存在和谐合一,自然之价值,在于观赏自然者心中的反映,自然演化于人中。[3]37-48李泽厚认为,儒“道”是从外在历史眼界及个体内在心性角度建立起天人相通的世界观,因此,儒家思想强调人性天赋。[4]33-38“天”具有“心”,与人关系亲近并与人融会相通,和谐共生思想提倡人遵循“天命”,群体方可“生生不息”。儒家思想将“天道”与人的存在、作为、修养、意识相贯通交融,最终转化为一种追求“人道”的境界。儒“道”是客观世界与主体存在的合一,“天道”和“人道”合二为一,以此达到天、人两方的和谐统一状态。其一,天人平等的位次观。儒家思想认为,自然和人类没有位次差异性,为平等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点。首先,人类不是自然的掌权者和管理者,自然与人类感情、德行地位平等,两者应和谐统一。儒家倡导的“天人合一”体现了自然整体论的伦理视界。如“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人养树百天,树养人百年”,“人不哄地,地不诳人”。 这些民间俗语都生动表达了与自然相生相谐的休闲理念;其次,人善待自然,自然也会柔和待人,使人类持续存在、代谢更新,在适宜生存繁衍的自然条件下,享受自然馈赠。儒家思想认为,天人平等表现出“贵生爱物”的生命伦理观。[5]“天人合一”既指有自身运行规律的“自然之天”,也指使万物得以和谐运行的“天德”。如“攒粪就是攒粮,造林就是造福”,“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一堆粪土,一堆粮”,“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因此,天人平等的休闲思想凸显善待自然、与自然平等相待的重要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索取与奉献兼重,以达到自然可持续发展、人类种群繁荣和旺盛的共赢状态。其二,万物联通的类际观。儒家思想倡导生态智慧与价值理念,并从生态视角传达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的思考。[6]万物联通思想弱化世间存在的类际差距,推崇万物相融。首先,自然和人类的范畴界限模糊化,人类心体包含自然血脉和基因,而自然的价值源于人的内心反映。乔清举认为,人是自然的一个环节,这是天人合一的物理基础;人也是自然的慈爱者、欣赏者、赞美者,二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从而能够对于自然有感、有应,道德地对待自然,为天地立心。[7]如“天热人又闷,有雨不用问”,“天燥有雨,人燥有病”,“蜻蜓飞得低,出门带斗笠” 等。其次,前景化天人依存关系以及汇通状态。卢风认为,对自然进行有计划地开发和合理的利用时,既要根据大多数人的核心利益和长远利益,也要站在与自然平等的视角审视改造行为。[8]139如“人不缺地的工,地不缺人的粮”,“地震有先兆,偏开锅,蛤蟆叫,老鼠搬家蛇过道”,“自然人心,融合一体”,“春分有雨病人稀”等。“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9]369。人与自然化异为同,与万物融合,才能和谐繁荣。因此,和谐共生的休闲思想是对生态环境的体验与感悟,彰显人与自然平等共存的生态伦理精神,体现休闲的生态价值,达到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
2.人文休闲思想:濡养德行人格的伦理观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伦理价值标准,是人的美好品德。“仁”之核心是“爱人”。儒家思想把氏族社会遗存下来的观念、礼制、仪式,提升为生活理念,并把宗教性、神秘性变为人情日用,使规范与心理欲求融合为一。“仁”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品质。“礼”发于“仁”,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社会规范,规定社会成员间的等级秩序,并合理表现人之关系,使血缘、心理、人道、人格形成有机体系,构建以血缘为特征的宗族系统和以亲友博爱为社会心理的文化模式,对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情感倾向和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间俗语中蕴含着儒教的“尊儒”“崇仁”“尚礼”三个特征。中庸之道是实现君子人格的方法和途径,也是通达人生的路径,展现把握分寸和度的智慧,是千百年来精炼的生存智慧和处世艺术。其一,共识泛化的道德观。儒家思想以孝亲为圆心、以爱有差等的仁爱精神为半径,不断地将仁孝思想延伸推广至社会范围。首先,忠孝友爱是“仁”的核心内涵。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将是否忠孝友爱视为道德衡量标准。“仁”是人性最实在的体现。孝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始终不变的道德标准核心,是爱的起点和源泉。儒家伦理精神展现了实践经验和文化关怀,在情理上为善待他人提供了应然性与必然性,为人与人之间建立亲缘性注入可能性。如“不忠不孝,猪狗不如”,“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等。其次,“孝”逐渐从父母、子女间的情感扩大为用以维系家庭、家族以至社会的道德伦理要求,忠孝思想最原始的作用是建立一种“父慈子孝”的代际关系。而后,这一思想逐渐以亲属关系为轴心延伸到朋友邻里,强调邻友之爱。如“远亲赶不上近邻,近邻赶不上对门”,“是亲必顾,是邻必护”,“邻居好,无价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宋代张载曾说“民,吾同胞也”,即“仁爱”思想进一步扩展了同胞关系。因此,传统休闲思想蕴含的共识泛化的道德观是社会生活的价值理想,是亲属范畴内亲密孝悌以及社会群体中友爱和睦的思想规范,以促进社会范围内个体成员间的和谐友善及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的提升,创建温馨和乐的群体生存环境。其二,灵活延展的处世观。民间俗语的思想元素是社会、文化以及做人等的智慧化体现。[10]“执两用中”指“最适合”,是“中庸”核心。汉代淮南子主张“取物勿尽,用之有节”的道德方法论。而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最优化智慧体现出追求平衡状态的精神境界。首先,儒家思想中的“执两用中”思想倡导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灵活自如,寻找解决问题的合适途径。如“是药三分毒,是药不可多用”,“男子汉大丈夫,能伸能屈”,“把握要点,卷舒自在”,“中和为福,偏激为灾”等。其次,儒家思想提倡处事适度,把握分寸,做人交际恰到好处,追求平衡状态。 “中庸”智慧是儒家所奉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做事为人具有全面性的指导意义。如“退一步海阔天空”“立身要高一步,处世须退一步”,“话多不值钱,吃多不香甜”等。人们通过对度的正确认识、巧妙把握,以审美方式生活、做人。儒家提倡合理化的生存方式,以使生活达到良性循环状态,最终将之推己及人。因此,灵活延展的处世型休闲思想崇尚做事恰到好处,做人不呆板,屈伸自如,以此实现轻松愉悦和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3.精神休闲思想:以礼制心的修养观
儒家思想将生活和生命审美化与诗意化,倡导人要追求心境的超越。人应净化内心,脱离污浊。儒家思想的感性认识体现在“心”与“理”的关系上,“此心在物则为理”, “理”由“心”生。王阳明用“心”代替“理”,认为“心即性”,“身心合一”,要正视心的地位和作用,知、情、意三者为一,“人心”依赖“道心”,二者互融共存。“人心”的知、情、意也须通过“道心”来体现。儒家思想强调知、情、意的密切关系,突出修身养性的重要地位。人要高扬崇高的道德规范和自主自律的生存原则,坚守良知天理,重视心性作用,依靠自主生存。其一,怡德畅神的生存观。儒家思想认为“性情难分”,由“情”而“性”,人应尊重个体需求。修养的核心是“有为”,对自身诉求“敬而近之”。[11]首先,“性”指本质存在,是万物性质。儒家思想重视“性”“情”,休闲是人回归本质之道,在休闲当中主体自我获得审美情趣或审美趣味。如“操守身心,收放自然”,“藏才隐智,任道致远”,“随遇而安,自成天趣”等。其次,人既要正视自然需求和欲望,同时要坚守伦理道德,把握对欲望的控制和限制,防止“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如“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修身重德,事业之基”,“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冷静观人,理智处世”等。儒家人文精神智慧主要表现为道德教化和人性修养。[12]78因此,怡德畅神的休闲思想倡导人们在生活和交际中正视和重视“性”“情”意义,生命个体应直面感情和欲求,享受生活中的温情与乐趣,但同时不失去德行、避免重物丧志。其二,乐而有节的入世观。首先,儒家思想强调内在精神,物质条件不应成为精神世界的限制。尽管饮食简陋,而君子仍可乐在其中。儒家思想提出以“乐”为核心的休闲思想境界,同时,安贫乐道是儒家思想基调,崇尚德行超越物质,用德行限制物欲,注重内在修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积钱积谷不如积德”,“品行是人的内在,名誉是人的外貌”,“超越大地之外,不入名利之内”。其次,儒家思想崇尚“君子”人格:心胸坦荡;内心沉稳、不骄不躁;重大节、有骨气,以此作为美德标准约束自我。重德轻物是儒家思想对生命意义的体验,是一种“乐感精神”。人在自我约束、品行提升中自得其乐、有所成就。如:“不识一字也要堂堂正正做人”,“长存君子之道,定有顺心之时”,“正气路广,欲情道狭”等。因此,儒家精神休闲思想推崇道德修养,即在德行修养中追求人生乐趣,并在品性提高中体验生活情趣,物贫而德富被认为是人心真乐的不尽源泉。
(二)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休闲智慧
1.自然休闲思想:主客合一的顺适观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和根基,是万物始源、宇宙法则、自然根本。“道”是生命之源的终极归趋和最高境界,也是人性本质状态。道家思想秉承人与万物都为“道”所创生,因而不能否认万物与人具有相同的价值尊严。人不能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对待万物,更不能对自然界的万物区分贵贱和高下。“道”因自然、无人为干预,因而内在统一与和谐。社会发展遵循自然状态,依循自身规律。个体生存的理想状态也具有自然特征,人按照本性生活,不执着于心外利益和心内欲求,以达到心灵的纯真自由境界。其一,随性虚静的发展观。达到“游”与“化”的境界是道家所提倡的追求摆脱物质束缚的境界诉求。世间万物应随内在属性自然发展,并保持纯净品质,达到虚静状态。首先,自然是宇宙的存在范本,也是社会与人生的普遍原理,万物皆自性而然,宇宙和谐有序、生生不息源于“道”。道家思想提倡体验真实的生命存在,反对在各界万物上施加任何改造。章海荣认为,道家要求人不以主宰者自命,不以优越者自居,不榨取自然资源,坚持恬淡无为和淡泊自甘的心境,恰如其分地认识个体在自然界的地位。如“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人大自好,树大自直”,“随遇而安,自成天趣”。人自身发展应依其本性,保持内心纯净与无瑕,拒绝诱惑和污浊,达到内在自然化,追求精神安适的生存境界。其次,道家思想追求与自然精神的合一境界,重视精神生活,在根基处体验生命的真实意义。人通过养神、心灵虚静获得本性自在状态。养生、坐忘、心斋是实现精神自由的修养途径,以达与天为一,与“道”为一,“不物于物”的自然化境界。如“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大德可回天,君子能安贫”,“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因此,传统休闲思想中随性虚静的发展观秉持以自然状态生存,归复自然之性,追求内心“虚静”境界,以此与自然合一,获得生态式的休闲乐趣。其二,随顺自然的复归观。道家思想倡导人向自然复归的生态趋势。首先,道家思想注重“齐物”,倡导万物平等、和谐,人也属此范畴。道家思想推崇不分物我,《庄子·天道》写道:“与物和者,谓之天乐。”人生要“顺服自然规律”,“模仿自然规律”,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终极目标,而人才能够最终达到“回归自然”状态。如“云头黄又红,冰雹在雨中”,“正月十五雪打灯,来年一定好收成”,“白露白茫茫,无被勿上床”,“吃了端午粽,再将棉衣送”。归复自然,寻求精神上满足的休闲方式,达到自然恬适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其次,人追求个体的短暂和局限向宇宙的永恒和无限转化,借助与自然的统一,获得个体生命延续和精神永恒。张艳梅认为,人以自然的存在而存在。[13]137人应淡化对物质财富的追逐,削弱欲望,归复自然之性,进而达到社会和谐。如“存天理,灭人欲”,“言多语失多为酒,义断情绝只为钱”,“金钱如粪土,学问值千金”,“不是自己的金,不入自己的兜”。因此,随顺自然的休闲思想倡导与自然环境和谐融洽,在顺随自然中领悟高尚精神的可贵,依据自然调整自我,找回淡泊心境,自适自得,获得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
2.人文休闲思想:逍遥齐物的价值观
道家思想推崇以“道”为本体,精神和行动与“道”融合为一。《淮南子·本经训》写道:“莫生莫死,莫虚莫盈。”道家思想注重与道为一,追求精神无所凭恃、无所依赖的逍遥境界。人由“道”生,其行为本应效法道本身,因而要追求“逍遥”境界,不靠物质媒介,脱离现世束缚,贯通精神和心灵,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价值观。人人之间有机统一而非矛盾对立,人要爱护彼此,善待他人,因此要乐生、护生、好生。中国人的“齐物”思想体现的是如何处理人际矛盾的智慧,其主张社会个体应需相辅相成,因而要协调配合,便可互利双赢。 其一,好生达观的生命观。道家眷恋人生、生命和情感,认为人要对生命心怀喜悦和感激之情,以“乐”充实生活和生命。首先,道家怀有“物无贵贱”的生命论,认为宇宙中的万万生命无级差。作为生命形态之一的人,应该敬畏生命、关爱生命、保护和善待生命。如“人人得一生,不得再生”,“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不知生之缓,焉知死之悲”。道家认为,“贵生”是人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如“好好开花好好谢”,“活得好等于活得久”,“猪前拱,鸡后扒,各有各的法”。其次,人属自然,生死是自然过程,人应看淡生死,怀有达观之心。“苦生乐死”是道家的生死观,视生死若自然,但同时也表达出“以生为乐”的敬畏生命思想。物我、生死的超越性是道家休闲思想的最高境界。[14]道家的乐死观视死若自然,人不应恋生恶死,《庄子·大宗主》中写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生各有定数,生死在于天命”,“生死乃自然之理”,“有生必有死”。因此,好生达观的超然化休闲思想崇尚内心安宁和精神释然,淡薄变故。人应具有澄澈达观之心,“依乎天理”,接受人的自然本性,使生命应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追求在有限生命内,升华自身价值,创造更多社会价值,铸就人生大美。其二,顺势而为的哲学观。道家思想推崇万物发展遵守其性。人要尊重“道”之理,使其循序渐进。蒙培元认为,道家强调人类遵从、顺应自然之道为其宗旨。[15]197首先,人和社会发展需依自身规律,在自性轨道上自然前进,人应“顺流而下”,“顺水推舟”,而非“逆流而上”。道家人生哲学主张,艺术或审美经验形态是一种“无为”式的智慧体现。其次,“游心”“心游”展现出人主体和思想的自由,是一种精神安适状态。“不争”不是不作为,而是待机而动,待时而动,把握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体,顺其势而为。如“处事要方圆自在,待人要宽严得宜”,“什么钥匙开什么锁”,“顺风旗,顺毛驴”。因此,顺势而为的休闲思想倡导人应遵循万物规律,将生死之道延伸至社会生活,以顺势智慧对待问题,以灵活的方式化解主客矛盾,以达到平衡和谐状态。
3.精神休闲思想:豁达无争的养生观
道家思想追求辩证艺术,倡导用“道”之精髓修养生息,借助“心斋”忘掉肉体存在和俗世欲望,自在于天地间。道家主张“无为”思想,讲求随遇而安。“无为”思想认为,人应按照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采取适当的行为。人的活动与客观世界存在冲突,应以“无为”思想顺应事物发展潮流,以平和豁达的心境对待万物。“无为”思想不是消极不行动,而是依自然而为,依循事物本性和其发展规律而为。换言之,人应以“随波逐流”的方式对待生活,追求娴静心境。其一,薄欲寡求化的修身观。节制物欲是道家对于修身的实践观,道家思想讲究“知足”,要合理利用万物,节制有害的物质欲望。首先,道家思想提倡“涂除玄览”,通过洗去杂念即无知无欲而使心灵深处明澈如镜,以获得心灵状态的自由。如“偷个鸡蛋吃不饱,落下臭名背到老”,“钱多惹祸,树大招风”,“虑少梦自少,言少过亦少”。其次,道家思想主张在少私寡欲、无欲无求的状态下修养智慧,以修身而修性,提倡“坐忘”与“不动心”的修养法则。道家思想认为适可而止、返璞归真能够维持人类内部的和谐,保证社会平衡,通过“道”来教导人养生养性,打破身体对精神的束缚,“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人应消解俗世欲望,使灵魂达到自在境界。如“忠诚为人,婉转处世”,“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不争馒头争口气”。因此,薄欲寡求的修身观休闲思想注重养生之道,以“道”脱身,突破欲望禁锢,借“道”之永恒,达精神之永恒,至身心之悠然自适。 其二,泰然安逸化的修心观。道家思想倡导平静安适,追求心灵安逸。首先,欲达到内心释然状态,关键在于抛弃烦恼,以一种随遇的状态处世生活,以休闲的心境超越人生的困境与艰辛。道家休闲思想提倡人消除执着,保持平常心,入俗而不为俗所累,追求成为一个无心之人、无求之人以及无事之人。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喝凉水”,“量宽福厚,器小禄薄”,“任其自然,万事皆安”。修炼豁达轻松的心境,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养生境界。其次,道家思想倡导提升人的心性修养及精神境界,以举重若轻的处世态度化解主客矛盾,以豁达超然心态处世,使生活更惬意安适。道家思想通过道法自然、与“道”合一,在纷纭乱世中获得心灵净土如“忍一时之气,解百日之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命里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一争两丑,一让两有”。道家思想认为,人在生存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事物和人自身的承受限度,做到“知常”“知和”“知足”“知止”。因此泰然安逸的修心观让心灵从物累欲求解脱出来,使人“心无羁绊”,达到宁静愉悦、怡淡闲适的心境。
三、结语
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民间俗语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蕴含着丰富的休闲思想,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山东地区方言俗语中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和探讨,进而从自然、人文、精神三个维度解读出儒、道式休闲思想。其中,儒家休闲思想,涵盖和谐共生的生态型自然休闲思想、濡养德行人格的伦理型人文休闲思想、以礼制心的修养型精神休闲思想,分别包括天人平等位次观、万物联通类际观;共识泛化道德观、灵活延展处世观;怡德畅神生存观、乐而有节入世观;道家休闲思想表现为主客合一的顺适化自然休闲思想、逍遥齐物的价值化人文休闲思想、豁达无争的养生化精神休闲思想,分别包括随性虚静发展观、随顺自然复归观;好生达观生命观、顺势而为哲学观;薄欲寡求修身观、泰然安逸修心观。
[1] 李荣.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
[2] 钱增怡,高文达,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4):243-256.
[3] 李维武.徐复观文集:第二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4]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 乔学斌.略论儒、道、释的生命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5-58.
[6] 张翔堂.休闲与生态智慧的共构之纬[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7):16-19.
[7] 乔清举.论儒家自然哲学的“通”的思想及其生态意义[J].社会科学,2012,(7):113-123.
[8] 卢风.应用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0] 曹志耘,钱曾冶.民间与社会文化二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6-10.
[11] 刘立祥.儒释道文化三论[J].文化聚焦,2012,(10):58-63.
[12] 汤一介,张耀南,方铭.中国儒学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 张艳梅.文化伦理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4] 路强.中国式休闲的生态智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8-22.
[15]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刘 蓉】
Research on Chinese Traditional Leisure Thoughts in Folk Sayings: Taking Shandong Folk Sayings as the Center
ZHAO Ting, LI Fa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 China)
Leisure gradually become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our life. Various forms of leisure activities contain leisure thoughts, which plays the guiding role in people’s social and spiritual life. Folk sayings in Shandong Dialects contain proverbs, dialect proverbs, sayings and idioms, which is a reflection of people’s wisdom in Shandong region for a long time. Folk sayings contain distinctive cultural elements and exhibit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leisure thoughts, respectively from natural, humanistic and spiritual dimensions.
folk sayings;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leisure thoughts
2017-03-21
山东省学校艺术科研课题重点课题:以民谣为中心的隐性艺术课程生态构建(16AT001);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YBW15010)
赵婷(1967—),女,山东高密人,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民俗语言学研究。
B829
A
1009-5128(2017)11-00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