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与创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变革研究
2017-03-11曾学清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05
曾学清(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长沙 405)
调整与创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变革研究
曾学清1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 长沙 41015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探索世界的思维和方法,也引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变革。本文基于“大数据”的思维,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质特征发生了变化,如何应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方法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教育创新
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引发了一场改变人类思维模式的大变革。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人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思维和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和创新进入了新时期,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互动关系都逐渐被记录下来,通过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大数据开发和利用价值毋庸置疑,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行为却难以将大数据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本文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引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决策方式和工作方法。
1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人们所做出的决策更加依赖于数据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这一契机,通过收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数据,建立一体化数据平台,这样能够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证性。在此背景下,人们做出的重要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构建一体化数据平台,汇集师生在公共网络平台以及主题性网络问卷调查呈现的公开数据,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实证性量化和问题呈现。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是新时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机遇。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第一,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准确的分析出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通过构建动态的信息数据库,对收集和记录的思想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能够量化出学生思想行为动态,并可以通过图表等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学生近期所关注的思想问题。第二,能够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准确性,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依靠经验或者直觉推断进行分析,而大数据的应用能够实现整体性的“精准描述”,进而促使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有实效性。根据数据分析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对学生群体或个体进行针对性教育,如采取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方式,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的良好互动,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
1.2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调整和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需要面临诸多难题,这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对于大数据重要性认识不足。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以传统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为主要认定标准,缺乏动态把握教学质量和思想行为状态的即时呈现。甚至还有部分导师非常排斥大数据的应用,认为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并无益处。第二是教育政策、评价体系等激励政策并不明朗,应用大数据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制度障碍。第三,缺乏资源和技术支持,大数据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系统,但是就目前而言,数据收集系统平台的搭建、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技术都还存在概念状态,加上硬件软件数据采集财政投入不足等因素,直接关系到了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和运用。
2 内容调整: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体行为的变化
2.1 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部数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受众对象是全体学生,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全体学生数据的记录,其主要特征是数据量的庞大,这里的数据是指总体数据,并非“样本”。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覆盖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性的选择“样本”,所有学生都是大数据记录和分析对象,都是大数据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次,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到了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学生的思想、认知、行为、需求等,同样也包含了过程性、及时性的行为记录。因此,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基于全体学生的数据开展工作,其信息的来源渠道丰富多样、非常全面。而且在“云时代”的今天,通过搜集感应器、网站点击等方式非常容易的收集数据,进而实现对研究对象信息数据的收集全面性、完整性与客观性。
2.2 学生信息数据收集的多样性
大数据所包含的数据类型非常繁杂,不仅仅有标准化、结构化的编码数据,同时还有网络日志、视频、地理位置信息等非结构数据。就目前来说,人类社会产生的数据只有不到5%能够适用于传统数据库,而剩余的95%的数据都无法应用。全体样本的数据收集,必须要包括所有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数据,当数据库收集的体量足够大,才能够对个别不精确的数据进行忽略,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多样性。
大数据时代,获取学生使用网络复杂多样的数据已成为现实,但是搜集的信息数据中,必然会存在诸多不精确、错误甚至无用的,这些大量的非结构性信息数据是混杂的,不仅是内容上的混杂,信息数据格式也是混杂的。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多元性,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兼顾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能够着眼于更多方面,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大学生各方面的信息。
2.3 更加重视学生信息数据的关联度
传统人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方式,主要是从因果关系来提出假设和验证。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更加重视数据的关联度,从“因果”向“相关”转变,我们不在需要根据已有的数据提出假设,提取样本进行验证,只需要了解信息数据的相关关系,就能够让数据自己“说话”,对未来做出预测。通过分析一个数据的关联物,就能够预测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并及时采取手段化解问题和矛盾。如通过监测学生网络使用的重点词语就能够判断出学生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学生在学校贴吧论坛上谈论的热点问题,就能够判断出学校存在的问题。
3 方法创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变革
3.1 树立大数据意识,改变思维方式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要加强定量分析。要一改传统经验假设和样本调查的工作思路,通过对总体数据科学分析,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量化,深入挖掘学生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信息,准确的把握住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到真正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进而针对性的设定工作原则、工作方案、工作方法和途径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握住教育的主导权。同时,这些数据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反思,反思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
3.2 加强大数据管理体系建设,创新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必须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桎梏,要加强研发大数据管理体系,深入研究和发展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技术。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数据非常冗杂,也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很多职能机构各自为政,信息数据管理方法和系统标准不一,方法和流程也不尽相同,导致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信息孤岛”现象暴露无遗,现有的信息数据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也难以体现。
高校应该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来进行数据规划和管理,要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加强数据的收集和管理,使得数据收集和管理的方法、流程能够规范化,不同职能部门应该搭建关联领域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等,实现各职能部门系统信息数据的集成、交换和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如学生工作部门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心理健康数据等,都可以上传到数据库中,实现信息数据的集成、交换和共享。同时根据云计算对各管理系统上传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构建云服务平台,形成一整套数据的收集、存储、共享以及应用平台。
3.3 大数据转化为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大数据转为教育资源后,必定会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变革。首先要运用大数据掌握主动权,通过数据分析和整理,挖掘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话题,根据社会反映比较强烈、影响比较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置话语新主题,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如高校可以积极与国内大型搜索引擎进行合作,构建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舆情监测平台,及时掌握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掌握主动权,采取有效对策应对变化的形势。其次,对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也要进行调整和创新。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记录学生成长的大数据来进行量化,得到客观的评价。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数经验主导的,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数据进行分析,如对优秀毕业生进行数据分析,找出有价值、可以公开的数据进行宣传。同时对学生的发展,要进行多元评估,发现学生发展背后的因素,通过学生成长数据的分析,对学生能够实现更加多元的评估。如对同一时期入学的两位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会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能力、要素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样的研究过程能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更快的成长成才。运用大数据,还能够对学生开展过程性评价,以往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大于过程。而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够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将这些信息数据收集起来,能够捕捉学生的微观行为,分析学生间的内在联系,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大有裨益。
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的应用价值得到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在实践过程中对“大数据”保持一种理性,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大数据时代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组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百问〔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成杰芳. 生命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反思〔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67-69.
〔3〕凌小萍,邓伯军.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43-46.
〔4〕刘琳,李英. 高校学生使用微博和社交网站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南京理工大学的调查〔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79-80.
2017-01-22
曾学清(1982-),女,青海互助人。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008-3723(2017)02-041-02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2.041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