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2017-03-11李小石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力传统文化

李小石(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李小石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日益重要,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也是我国十八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繁衍不息的精神力量源泉。因此,批判性地弘扬传统文化,对增强民族认同,繁荣当代文化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本文研究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和不足,说明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而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软实力的建设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加大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当务之急。

1 中国当代文化软实力建设工作的现实状况与不足

1.1 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提升,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正如很多外国学者所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一个古老的国度绵延数千年而长盛不衰,那一定有其它文明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确实呈现出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在全球各地开设的孔子学院便是以传播传统智慧、宣传中国文化为目标的典型代表。据中国汉办介绍,“截至2010年,中国己经在全球94个国家建立了超过3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2〕外国学习汉语的热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化所迸发的强大吸引力。此外,被哲学家黑格尔推崇不已的《道德经》,迄今已被国外翻译成30多种语言,有超过500个外文译本,同样是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蓬勃发展的表现。

1.2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不足

虽然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一种整体向好的局面,文化软实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但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我国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国的应有地位仍很不相符。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具有历史和地域的局限性,短期内很难成为被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的普世价值观。学者胡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概括为四大方面:“(1)‘重天道’、‘法自然’,强调每个生命体自身所具有的的价值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2)强调‘人为贵’的人本思想;(3)反躬自省、自我修炼的思想;(4)‘礼义廉耻、克己复礼’的礼仪主义。这四大支柱融和了中国古代诸多思想门派的精华,构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论框架。”〔3〕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创新严重不足,传统文化价值观没有跟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实现有效对接,并且由于地域的隔绝和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同,中华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差异性较为明显。近代尤其是工业革命后,西方文明就一直占主导地位,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当前还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指出,“文化力的确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4〕当今世界,无论在雅文化还是在俗文化方面,在东西文化竞争中,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都处于绝对强势。例如西方各个思想大师的经典著作深入人心,好莱坞大片、麦当劳、芭比娃娃世界风靡,而中国却很少有在世界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和品牌。因此,中国文化的传播力非常有限,价值观作为文化的内核也就难以得到世界的普遍认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还远远不足。

三是中国文化产业在对外贸易领域存在贸易逆差现象。从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所显示的情况,当今中国在文化产品贸易领域的竞争中还处于下风。贸易逆差尤其是期刊的逆差在增大,差距最大的进口居然是出口的近50倍。同样,在音像电子等出版物和贸易额方面,中国文化产品进口对出口的比例也呈扩大趋势。这种文化贸易逆差反映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存在着十分突出的“软肋”,而文化贸易逆差的现象很难在短期内实现逆转。文化产品处于贸易逆差就意味着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竞争方面劣势明显,文化资源所体现的文化软实力弱小。

四是中国教育贸易长期存在逆差现象。中国的年度教育贸易逆差曾一度达到了20亿美元。从中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的人数来看,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教育贸易进出口之比相当于2:l,即便是近年来出去和来华留学人比较接近,但中国教育贸易也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是因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费用高。据调查,一名中国赴美留学生在美国一年的开销约是一名美国在华留学生费用的6倍以上。教育贸易逆差表明中国教育落后于西方国家,教育水平落后就意味着教育所体现出的文化力也很微弱。

五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向世界推广方面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的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只是停留在一味的引用与阐释上,宣传空间狭小。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结合,以及结合当代中国具体国情对之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和创新。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形象,尤其是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仍然存在较大偏差,甚至是偏见。

2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2.1 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袤沃土之中,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其内核就是中国的传统人文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先秦诸子百家如孔孟老庄再到历代大儒,如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高峰。中国传统文化既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有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有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浩然正气,老子的无为而治,庄子的逍遥洒脱。也有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倡导合作共处,反对滥用武力,强调合和思想,讲求和而不同,天下为公。

2.2 传统文化对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人文精神是我们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对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传统的人文精神既是中国特色的独特风格所在,也是世界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可以显示出中国传统的特有品质,同时也为当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供给。”〔5〕因此,只有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使中国的软实力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有更为均衡的发展。具体来说,中华传统文化对我国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价值体现在:

2.2.1 中华传统文化是促进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不竭源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这个国家的精神根脉,虽然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大量的汲取西方先进文明是分不开的,但要想真正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日新月异地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还是要始于从传统文化中去探寻智慧和力量。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之处,但瑕不掩瑜,只要顺应潮流,结合当今中国具体实际对传统文化进行取舍扬弃,必将对中国软实力的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王沪宁曾指出,“只有激活优秀的文化遗产,使之为当代文化创新提供原始动力,并走出国境广泛传播,进而变成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文化的发源国才能收获强大的软实力。”〔6〕

2.2.2 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的道德完善并增强全体国民的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强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但当代世界很多人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利益面前不择手段,因此只有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公民素质和道德水平。此外,中华传统文化也是数千年来中华儿女团结一致的牢固纽带,正是因为有对共同文化的高度认同,才使得长期以来国家团结稳定,使中华民族能在危难时刻共御外侮,在和平时期齐心共进。

2.2.3 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合思想、和而不同思想与西方社会强调的个人至上主义相比,更强调集体主义和大局观念,这是西方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7〕“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8〕等无数流传至今的传统名言警句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国人思想与行为的一部分。可以说,传统文化的精华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命脉,让我们能时刻以平和、包容、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因此,在西方文明大量入侵的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振作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3 结语

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我国硬实力的崛起,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有着越来越迫切的需求。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不竭源泉,是能量巨大、潜力无穷的丰富宝库。只有批判性的扬弃传统文化,才能为我国软实力的大发展铸牢根基,也才能使中华民族在百花齐放的国际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21日.

〔2〕宋 健. 孔子学院的使命:有朋在远方——专访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干事许琳〔N〕.社会观察,2010(09):37-39.

〔3〕胡 建.争论中的中国模式:内涵、特点和意义〔J〕.社会科学,2010(06):3-11+187.

〔4〕〔美〕约瑟夫·奈;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

〔5〕胡建.强国策: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软实力建设方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6〕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M〕.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3):91-96+75.

〔7〕李 楠.周易全书〔M〕.安徽:黄山书社,2011.

〔8〕文若愚.中庸〔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13.

2017-03-01

大理大学《历史文化唐宋民族研究》(IJTC2332)

李小石(1989-)男,山西太原人,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1008-3723(2017)02-025-03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2.025

G122

A

猜你喜欢

实力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实力抢镜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