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用模糊看戏剧冲突——以《雷雨》为例

2017-03-11

林区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周冲鲁侍萍周萍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033)

从语用模糊看戏剧冲突——以《雷雨》为例

曲凤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033)

语用模糊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语用现象。它在戏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中普遍存在,用以突出人物性格和冲突。从语用模糊的角度分析戏剧名篇《雷雨》中的人物对话,纵深地挖掘其中的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展现语用模糊的使用对戏剧冲突发展的突出作用。

语用模糊;戏剧冲突;《雷雨》

一、引言

在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模糊的运用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实际上,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总是使用大量的模糊语言。一直以来,人们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倾向于语义层面。《语用学杂志》于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从此语用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人们开始注意到语用层面的模糊现象,这就使语用模糊的研究成为必然。隶属于普通语言哲学范畴的语用学研究使用中的语言,即怎样在交际中使用语言。然而,传统的文学评论很少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从语用学角度进行分析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文学评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色彩。为了使文学评论的分析更加客观,本文拟从语用模糊的角度分析戏剧名篇《雷雨》中的人物对话,试图更加客观并纵深地挖掘其中的戏剧冲突,让读者领略到更多的潜文本内容。

二、语用模糊的界定

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学者逐渐开始重视语用模糊的研究。语用模糊的研究重点起初在于其与语义模糊的区分。后来,随着动态语用学的兴起,语用模糊的研究范畴逐渐清晰。英国著名语用学家 Jenny Thomas(1995)认为,交际产生话语意义是一个过程,交际参与者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产生了话语意义。在制定识别标准和方法时,动态语用学一方面考虑了说话人、听话人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句子、话语以及语境所表达的意义潜势。因此,语用模糊就成为了动态语用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基于Thomas的动态语用学和语用模糊理论,俞东明(1997)认为:“语用模糊(pragmatic ambivalence)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这类现象。”据此,语用模糊一般被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即多重语用模糊、双/数重语用模糊、条件双重言外行为、语篇语用模糊。

1.多重语用模糊(pragmatic multivalence)

在话语交际中说话人往往会对不同的听话人表达不同的言外行为。换句话说,说话人对某一听话人传递一个信息的同时也在向另一个听话人传达另外一个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多重语用模糊。如:

例(1):小刚的妈妈在接待来家里做客的客人,此时,小刚正在客厅里玩积木。妈妈对客人说:“抱歉,家里比较乱。”

在例(1)中,妈妈的话表面是在道歉,说家里太乱有失礼貌。 同时,她也在抱怨或指责,希望小刚能尽快将积木收拾整齐。

2.双/数重语用模糊(pragmatic bivalence/plurivalence)

在言语交际中有时说话人会通过一个话语对同一听话人表达两个或者多于两个的言外之力,有时这几个言外之力甚至会截然相反,我们称之为双/数重语用模糊。如:

例(2):王明和李平在饭店吃饭,等了好长时间服务员还没有上菜,这时恰巧服务员经过,李平就对服务员说:“我们点的是三鲜水饺。”

在例(2)中,李平表面是在提醒服务员他们点的三鲜水饺,其实是在抱怨和责备服务员怎么还不上菜,也可以理解为催促服务员快些给他们上菜。

3.条件双重言外行为(conditional bivalent illocutionary act)

条件双重言外行为与实现言语行为的构建性条件相联系。也就是说,如果满足某条件,那么言外行为A就是合适的;如果不满足此条件,那么言外行为就是B。如:

例(3):食堂里,小刘看到一个就餐座位空着就径直上前坐下。这时旁边坐着的小王说:“这个座位有人占了!”小刘说:“哦,不好意思。”

在例(3)中,小王的话语既可以是陈述,也可以是警告和责备。如果小王陈述(这个座位有人占了)符合事实,那么小刘就只能把小王的话理解成为责备。小刘的回答(哦,不好意思)恰恰证明了他认为小王在责备自己。

4.语篇语用模糊(discoursal ambivalence)

有时语用模糊发生在语篇的层面上,这种语用模糊称为语篇语用模糊。语篇语用模糊通常使听话人难以辨清其中所表达的言外行为。如:

例(4):妻子问:“你今天几点下班?”丈夫回答:“需要我买什么菜吗?”妻子说道:“不需要,我只是想知道你几点能到家。”

在例(4)中,当妻子问丈夫几点下班时,丈夫不清楚妻子的话语问她下班时间还是有其他的请求,也就是说妻子的问题处于模糊状态使丈夫难以辨清其真正意图。

三、《雷雨》中的语用模糊及其效果

《雷雨》是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一部享誉国内外的经典戏剧作品,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家庭悲剧。《雷雨》中人物对话中的语用模糊现象非常普遍,语用模糊的使用生动地刻画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突出了戏剧冲突,构建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1.多重语用模糊

例(5):周繁漪正和周冲说着话,这时周萍进来了。(第一幕)

周冲:你不知道母亲病了么?

周繁漪:你哥哥怎么会把我的病放在心上?

周冲:妈!

周萍:您好一点了么?

显然,周繁漪的话有两个受话人:周冲和周萍,表达了两个言外之力:一个是告诉周冲周萍对自己的病不闻不问,另一个是对周萍的责备。这两个言外之力在周冲和周萍的回答中都得到了证实。这段话生动地揭示了周繁漪渴望周萍对自己的关心但同时又怕别人发现自己对周萍的这种感情的矛盾心理,仅仅几句话就把人物性格有效地并极具说服力地表现了出来。

2.双/数重语用模糊

例(6):鲁贵向女儿四凤要钱还赌债。(第一幕)

鲁四凤:亲生的女儿也没有法子把自己卖了,替您老人家还赌账啊!

鲁贵:孩子,你可放明白点,你妈疼你,只在嘴上,我可是把你的什么要紧的事情,都处处替你想。

鲁四凤:您心里又要说什么?

上例中鲁贵的话传递了两种或更多的言外之力:(1)表达对女儿的关心;(2)请求女儿给钱;(3)对女儿的警告甚至威胁。因为鲁贵使用了语用模糊使得鲁四凤把握不住其真实意图,因此四凤才有最后的问话。这段话生动地展现了鲁贵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奸恶嘴脸。

3.条件双重言外行为

例(7):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第二幕)

周朴园:你告诉她在我那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

鲁侍萍:老爷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周朴园:要哪一件?

这段对话中,鲁侍萍的话既可以理解为问话也可以理解为鲁侍萍向周朴园暗示她的真实身份,这取决于周朴园的绸衬衣是不是真的有五件。如果是真的,那么就是在向周朴园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样的理解从周朴园后来的问题中得到了证实,周朴园开始意识到鲁侍萍的真实身份不一般了。这段话将鲁侍萍的智慧以及周朴园的老谋深算表现得淋漓尽致。

4.语篇语用模糊

例(8):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第二幕)

周朴园:你三十年前在无锡吗?

鲁侍萍:是,老爷。

周朴园: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哦。

周朴园:你知道么?

鲁侍萍: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在这段话中,周朴园的意图很难辨清,因此鲁侍萍的话语也是模糊的。其中的言外行为可能是询问,亦或是信息确认及嘲讽。

综上所述,语用模糊是话语交际中常用的会话策略,它可以使说话人处于话语优势地位,也可以避免冒犯听话人。正因为如此,语用模糊也被广泛应用于戏剧话语当中,帮助戏剧场景中的说话人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剧作家往往巧妙地运用语用模糊来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突出戏剧冲突,从而将剧情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因此,对戏剧话语中语用模糊的研究势必会帮助读者纵深地了解戏剧冲突并从多个角度对戏剧名篇作出更加客观的评判。

[1]Thomas,Jenny.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1995.

[2] Leech,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Longman,1983.

[3] 俞东明.语用学定义与研究范畴新探[J].浙江大学学报,1993,(4):104—115.

[4]曹禺. 曹禺精选集:《原野》《日出》《雷雨》[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5]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何兆熊. 语用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7]俞东明.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外国语,1997,(3):94—104.

[8]何自然. 再论语用含糊[J]. 外国语,2000, (1) :7—13.

[9]李秋梅. 关于语用模糊的再思考——兼与语义模糊相对比[J]. 山东外语教学,2003, (1) :65—68.

〔责任编辑:钱晓玲〕

H19

:A

:1008-6714(2017)09-0039-02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9.018

2017-05-18

曲凤(1977—),女,山东青岛人,讲师,硕士,从事语用学、文体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周冲鲁侍萍周萍
话剧《雷雨》中周冲人物形象分析
大山里的升旗仪式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雷雨》剧本内容梗概
试析周冲“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从周冲追求四凤说起
“托举哥”一举成名后的7年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亲情与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