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1”架构为基础的职业院校智慧校园设计模式研究初探
2017-03-11潘后江
潘后江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江苏南京 210049)
职业学校是我国国民教育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层次、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和便捷途径。职业教育具有与其他普通教育类型相区别的鲜明特点,即职业院校大多是根据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等因素来办学,其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服务项目都密切适应地方和行业的需要,突出体现了主要由地方和行业主办,依靠地方和行业的原则。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服务的地方行、行业性及其针对性特点,决定了它与地方和行业的社会存在着密切的双向参与:职业院校为了更好的依靠地方和行业,服务于地方和行业,使人才培养更加适销对路,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实行开放办学,千方百计地将自己的触角伸向全社会[1]。目前,职业技术院校的建设正处于现代化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中经网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职业教育院校数量、招生人数、师资力量等具有逐年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无外乎办学特色不鲜明,办学模式、规模、质量等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职业技术院校要在办学模式、办学质量上取得突破,跟上时代潮流,需要在诸多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有三个要素最为关键,即办学体制的创新、课程体系的改革、智慧校园建设。只有具备这三个要素,职业学校现代化才能得以真正实现[3]。
本文以职业院校现阶段的相关现状入手,通过对数字校园、学习校园、服务校园、互联校园、平安校园以及特色产业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建设模式的初步探索,构建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架构,同时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相关保障机制与运行维护模式给出建议。
1 “5+1”建设模式
1.1 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现阶段,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部分职业技术院校业已建成并应用了部分覆盖学院的信息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设备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系统的规模和数量在加速膨胀,内部各项业务覆盖面广、各项功能之间的联系紧密、数据交互频繁而复杂,但各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模式不统一,更新维护困难。主要情况如下:(1)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千差万别,侧重于管理而忽视了服务,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考虑,导致信息共享程度低,不适应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在“智慧校园”的整体规划上,对现有各项管理系统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开放性的内部管理平台,实现学院信息资源的集中管控,满足及时掌握全校管理、教学、培训等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职业技术院校的信息化规划基本上都围绕着实现系统内的数据流通以及业务流程贯通展开,但这些系统是为了方便业务部门的日常管理建设的,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向最终用户的服务理念,在使用上往往以用户的不便来换取管理的便利。突出体现在单个系统较为封闭,数据交换不流畅。在这种建设理念下,信息化应用与最终用户的紧密度和亲和度存在很大距离。(3)当前的系统开发于不同时期,功能、易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都存在与计算机技术发展不相符的状况,需要寻求新的方式来完成不同模块之间的开发与衔接。(4)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校园门户网站建设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过去的各学院各部门发布信息为主,转向为对外宣传、促进师生交流的窗口和提高教学管理与科研的重要途径;从以往的单一服务转向多元化、深层次、互动式全方位的服务,信息整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总体上,目前职业技术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学院日常管理跟不上现代化需求,缺少教学信息化手段,师生服务欠缺,校园安全得不到广泛重视,数据交互需要升级换代,校办产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体系。
1.2 智慧校园建设模式
职业技术院校的智慧校园将通过数字校园、学习校园、服务校园、互联校园、平安校园以及特色产业“5+1”的建设构建全面满足学院管理、教学、服务、沟通、安全以及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智慧校园环境。
(1)数字校园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以服务为主导思想,针对学院日常管理业务的总体规划,主要是解决目前职业技术院校的日常管理跟不上现代化需求。数字校园通过对现有内部管控系统的重新梳理,结合人事管理、工资管理、后勤管理、党群管理、图书管理等一系列学院层面的管理需求,以及教育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等教育层面管理需求,建设面向决策层、教职工、学生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2)学习校园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是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集中展示,主要解决的是现阶段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方式单一,缺少信息化手段。学习校园通过对现有教育与教学相关系统的融合与挖掘,结合在线学习、在线考试、教学实训、教学资源、网上图书馆等相关的信息化教学需求,建设以教学资源共享、实训实习为侧重点的学习校园。
(3)服务校园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完善,是师生服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解决的是特色化的学生、教师与家长等相互交流平台的缺乏。服务校园通过对现有师生管理相关系统模块的功能剥离与重组,结合教师、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的客观需求,以及家校互联互通的发展趋势,建设面向师生、家校服务的综合信息门户、学生成长平台、家校互联平台等内容。
(4)互联校园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是智慧校园运行与数据共享的纽带,主要解决的是传统数据交互方式的单一与效率低下。互联校园通过对现有校园网络基础建设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分析,结合信息交互与共享、网络管理,建设以信息化运行与交互为出发点的互联校园。
(5)平安校园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保障,是以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来维护校园安全,主要解决的是当前职业教育院校对校园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平安校园通过对现有安防系统的集成与重构,结合视频监控、巡更管理、入侵报警、出入口管理等安全防护需求,以及应急管理、安全指挥调度等相关安全管理需求,建设以全天候安全保障为目标的平安校园。
(6)特色产业是智慧校园建设的特色,是学校特色实训体系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的途径。通过对现有校办产业信息化手段的整合与拓展,结合企业生产ERP、企业内部培训、产业门户等特色管理需求,以及公众服务、决策支持等对外与对内服务需求,建设以管理与服务为亮点的特色产业服务。
2 智慧校园整体架构
2.1 信息感知与传输层
该部分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包含平安校园建设的全部内容和互联校园的网络建设部分,通过构建全校范围内的基础信息感知与网络环境覆盖达到对智慧校园的基础信息支持。信息感知与传输层主要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校园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具有技术先进性的物联网应用平台,并实现各物联网设备的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完成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采用IPv6技术构建下一代校园局域网,并保持与现有校园网的互联互通;对现有校园广播电视网进行IP化升级,以提升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的应用范围。
2.2 数据支撑层
该部分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包含互联校园的数据处理、交互、维护等部分,通过对多源异构数据的整体加工和整合达到为整个智慧校园提供完善的数据服务的效果。数据支撑层采用数据集成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协调处理,充分利用不同的数据来源,按照一定的算法与规则进行合理分配、组合,以挖掘适用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海量支撑数据;融合数据经过数据提取、转换、筛选等处理后,结果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存储,用以支撑多个应用系统。同时,为满足海量数据并行运算与高效处理的需求,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服务器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稳定操作;采用数据仓库(DWH)技术实现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处理。
2.3 业务展示层
该部分构成了智慧校园的应用展示系统,包含了数字校园、服务校园、学习校园、智慧驾校的建设内容,通过对各个业务系统的统一规划和统一实施实现所有业务系统的良好衔接和智能化管理。业务展示层面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技术进行整体规划与开发,使得构建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使用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此外,业务展示层还采用移动信息技术完成移动校园系统和移动OA系统的统一展现,在保证便捷、成熟、安全的进行校园服务和管理的同时,实现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无缝衔接。
2.4 用户层
该部分是智慧校园的直接呈现对象,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与各系统进行交互。业务展示层采用单点登录技术简化账号登录过程并保护账号和密码安全,对账号进行统一管理,保障账户安全和访问控制,同时保证后续业务系统扩充和扩展的良好兼容性。此外,以数字证书为核心的加密技术可以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解密、数字签名和签名验证,确保各权限用户网上传递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
3 智慧校园建设保障机制
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信息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3.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智慧校园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领导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责任,体现院领导在总体建设的战略、规划、政策指导和重大问题的协调作用;各业务部门在统一规划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智慧校园规划方案,保证总体信息化建设层次清晰,协调推进。
3.2 固定、连续投入的资金保障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的工作,学院在财政预算中需要设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设年度专项预算及分配制度,保证建设经费得到统一的归口管理与保障。
3.3 加强学院信息化管理部门权威性
充分发挥学院信息化管理部门的组织、统筹规划、管理和协调作用,加强信息化管理部门权威性,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统一管理的力度。同时,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提升教职工的信息化素养,切实提高智慧校园应用效能。
3.4 制定完善技术管控体系
要结合实际制定智慧校园建设管理办法,完善技术管控体系。建立基础数据采集、更新、共享制度,明确数据来源、质量标准以及信息交换的责任和义务。探索建立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长效机制。
3.5 设立智慧校园推进机构
智慧校园建设一旦推进,会涉及到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重组与整合,对学校来说是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因此建议组建强有力的运行保障机构,设置专人负责专项工作,并且持续推进。
3.6 引进技术支持队伍
学校在建设时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引进外部的技术支持队伍。首先,参与建设的企业能够协助建设智慧校园,以此推动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工作,并逐步完善智慧校园各平台系统的运行;其次,能够协助学院建设智能化信息平台,使学校提高管理效率;再者,能够有计划的对学院专业技术队伍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校内信息化人员专业水平。
4 结语
(1)结合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与方法,提出以“5+1”架构为基础的智慧校园思路与框架结构。并从制度、人员、运维等方面入手,论述了智慧校园建设的保障机制。
(2)智慧校园的整体架构以云计算为基础保障各个组件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主体结构以基础信息感知、大数据处理体现智慧校园的功能。
(3)“5+1”架构既体现智慧校园建设需求,又满足职业技术院校建设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对于指导后续智慧校园应用平台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1]吴跃辉.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3.
[2]张健.谈建设现代化职业学校的经营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6(17):38-40.
[3]李惠贤.保定技师学院数字化校园的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2.
[4]单再成,肖淑兰,何建湖.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31-32.